第182節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 作者:子非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貝子溫齊等人自然知道鼇拜的意圖,出外轉一圈,得出這些旗地“沙壓水淹,不堪耕種,鑲黃旗地尤不堪”等結論。
鼇拜將結論奏知朝廷,堅持要求換地,並強令蘇納海會同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前往鑲黃、正白兩旗所在地,辦理圈換旗地事務。
鼇拜此令一出,當地滿漢民眾均十分驚慌。鑲黃、正白二旗內的人民也不願換地。
朱昌祚、王登聯看到這種情況後,奏稱:“旗地待換,民地待圈,皆拋荒不耕,荒涼極目,如此下去,旗民交困,必生禍亂!臣等認為必須停止圈換土地。”
鼇拜一聽,大怒。要以抗旨不遵之罪處斬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三人。
索尼認為鼇拜雖有些強橫,但圈地之舉未錯。蘇、朱、王三人確有抗旨不遵之罪,應該處斬。
遏必隆見鼇拜之勢洶洶,早已嚇得要死,也戰戰兢兢同意處斬。
蘇克薩哈極為反對,認為鼇拜這是獨斷專行,草菅人命。
康熙見他們一個個都說得慷慨激昂,唾沫橫飛,便不知道誰對誰錯了。隻能依照最簡單之法,即多數人總是對的。
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三人被絞,家產被沒收。
鼇拜報了此仇,心中大快,便在家中大擺宴席,與心腹親信共享其樂。
在蘇、朱、王三家悲慘之時,正是鼇拜與親信歡樂之際。
這天晚上,鼇拜府上紅燈高掛,酒肉飄香,人聲喧嘩,熱鬧非凡。
鼇拜的親信頻頻舉杯敬鼇拜的酒。
鼇拜喝得頭重了,腳輕了,身子飄飄然起來。心裏便少了顧忌,語言也多起來。
看到眾人如此歡愉,卻有一人心中不悅,那便是濟世,他倒不是覺得鼇拜有什麽錯,也不是認為自己應該反對此事。他隻是覺得眾人不應該如此快樂,更覺得鼇拜不應有此樂。
濟世問:“鼇公是因為圈地快樂麽?”
鼇拜說:“其樂不在於圈地!”
濟世又問:“那鼇公是因為殺了蘇朱等人而快樂麽?”
鼇拜說:“其樂也不在於殺人!”
濟世便有些迷惑不解了,輕言相問:“那鼇公之樂來源何處?”
鼇拜笑道:“其樂在於報複!”
濟世一驚,問:“報複誰?”
鼇拜說:“當年多爾袞大權在握之時,根本沒將我鑲黃旗放在眼中,但他沒想到多年之後,會有我鼇拜這號人物出來,且給他一刀,這是一報也!”
濟世又問:“除此之外,還報複誰?”
鼇拜說:“這些年蘇克薩哈總是與我作對,今日借圈地一事,既辱其先人,又殺其黨羽,這是二報也!”
濟世心裏有些不舒服了,尷尬地說:“我想象不出報複人會有什麽快樂!”
鼇拜笑道:“豎子愚不可及!俗話說,人活一口氣,佛爭一炷香!知恩不報非君子,有仇不複不丈夫。你沒有仇,自然沒有恨!沒有恨,自然沒有要報複之心。所以,你無法得到此樂矣!”
眾人被鼇拜一番高論說得目瞪口呆起來。
第三章 康熙親政
一、鼇拜不肯交出政權
一六六七年,康熙帝已有十四歲。按照祖製,康熙親政。
但是,舉行親政儀式之後,康熙帝仍沒得到實權,僅是鼇拜手中的一個傀儡而已。
蘇克薩哈見鼇拜在康熙帝親政以後,仍然橫行無忌,心有不安,想方設法助康熙一臂之力,並殺殺鼇拜之氣焰。他仔細分析目前的局勢:能夠抑製鼇拜的索尼已死,遏必隆又軟弱無能,自己的勢力被鼇拜消除得差不多了,無法與鼇拜抗衡。因此,雖說是四大輔政,實則是鼇拜大權獨攬。他想:與其讓鼇拜獨攬大權,倒不如將大權交給年幼的康熙帝。
然而,如何助成這種權力交接呢?
蘇克薩哈冥思苦想之後,認為唯有用康熙親政之事做文章。按照祖製,康熙親政,輔政大臣自然要將權力交給皇帝。如果自己主動提出辭職,鼇拜和遏必隆便沒理由不仿效自己。到那時,權力交接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但蘇克薩哈的想法實在是太天真了。
那日早朝,蘇克薩哈奏道:“先帝當年要我等輔助皇上,是因為皇上年幼。如今皇上已成年,按照祖製已經親政。臣認為輔政大臣之職已完,故臣特請聖上收迴臣的權力,以示臣對皇上親政之舉的讚同。”
鼇拜一聽,心裏急了。蘇克薩哈這家夥是想借康熙親政之機,削弱自己的權力。鼇拜在心裏罵著蘇克薩哈:你蘇克薩哈有什麽權力可交?你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難道我鼇拜還不知道?你以為你提出辭職,我鼇拜便會跟著你辭職麽?我才不會有這麽傻呢?
正在鼇拜暗罵蘇克薩哈之時,遏必隆也表態說:“臣也認為自己的使命已完,皇上已成年,可以親政。臣也願意交出權力。”
鼇拜一聽,頓時傻了眼,他們這不是逼自己下水麽?鼇拜把心一橫,暗想,我偏不!他也侃侃而談起來:“臣認為皇上雖已成年,但畢竟沒治國安邦之經驗,若我們擅自撒手不管,會令皇上感到重責壓身,於皇上的身體不利。臣等都是老臣、世受皇恩。本是受先帝之托而輔助皇上的。如今,我們豈能有負先帝,不助皇上反而撒手呢?臣認為,自己一定要盡心盡力幫助皇上,直到皇上能完全自立為止!”
蘇克薩哈一聽,便知鼇拜在耍賴!自己之所以提出辭職,其目的主要想逼你鼇拜下台,怎可輕易放脫你?蘇克薩哈說:“鼇拜曆來都主張遵從祖製,並常以維護祖製自居,今日事關自己,卻為何不以祖製為戒呢?是祖製有缺陷,還是鼇拜想藐視祖製呢?”
鼇拜一聽,急忙迴道:“祖製自然要維護,但卻不能有負皇恩。蘇克薩哈想以祖製為借口辭職,表麵上是為了將權交給皇上,其實是為了逃避責任!我們既食君之祿,就必須為君分憂!豈能為了貪圖安逸而逃避職責呢?我們是受先帝所托,逃避職責有負先帝。皇上剛剛親政,蘇克薩哈便提出辭職,這是藐視皇上。望皇上聖裁。”
蘇克薩哈一聽,便暗罵鼇拜卑鄙。明明是自己想握著權力不放,卻把它說成是為了輔助皇上,不負先帝所托。竟然還厚顏無恥地指責我是逃避責任!但罵歸罵,說歸說。蘇克薩哈認為不能讓鼇拜得逞,必須找出理由來反駁他。他又說:“皇上自幼聰明,機警過人,且受孝莊皇太後教育多年(蘇克薩哈故意將孝莊皇太後抬出來,其意在於警告鼇拜),早已具備治國安邦之才。臣認為輔政大臣應交權給皇上,給皇上一展鴻圖!若不想交權,臣便有些想不明白了。到底是貪戀權力,還是怕皇上力不能及呢?”
話說到這個份上,鼇拜實在是無話可說了。他想,事到如今,我也不必與他們論什麽理了,幹脆給他硬頂!不管你如何說,我也是不答應。鼇拜橫蠻地說:“你蘇克薩哈要逃避責任是你的事,我鼇拜可不能食君之祿不分君之憂!”
康熙帝聽到這裏,心裏也漸漸明白了。蘇克薩哈想製止鼇拜的獨裁,所以借自己親政之說而提出辭職。而鼇拜的意圖是,不管如何,他都是不能交出權力的。康熙帝想:若鼇拜不肯交權,蘇克薩哈之目的便無法實現。如果自己同意蘇克薩哈與遏必隆之請了,不僅自己得不到權,反助鼇拜的獨裁了!
想到這裏,康熙帝心裏便有主意了。與其反助鼇拜的獨裁,倒不如先不收權,讓蘇克薩哈與鼇拜抗衡。於是,康熙帝說:“二位愛卿別再爭了!蘇克薩哈之舉忠心可嘉,鼇拜所為也是情理之中。朕認為,朕雖已成年,實無治國安邦之經驗,仍需各位愛卿竭力扶持,所以,朕不準你們的任何人辭職,仍然做朕的輔政大臣!”
蘇克薩哈聽康熙這樣說,自然知道其苦心。本想還說幾句,卻讓康熙帝揮手止住了!
鼇拜見康熙帝也得讓自己三分,心裏更是得意。
鼇拜將結論奏知朝廷,堅持要求換地,並強令蘇納海會同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前往鑲黃、正白兩旗所在地,辦理圈換旗地事務。
鼇拜此令一出,當地滿漢民眾均十分驚慌。鑲黃、正白二旗內的人民也不願換地。
朱昌祚、王登聯看到這種情況後,奏稱:“旗地待換,民地待圈,皆拋荒不耕,荒涼極目,如此下去,旗民交困,必生禍亂!臣等認為必須停止圈換土地。”
鼇拜一聽,大怒。要以抗旨不遵之罪處斬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三人。
索尼認為鼇拜雖有些強橫,但圈地之舉未錯。蘇、朱、王三人確有抗旨不遵之罪,應該處斬。
遏必隆見鼇拜之勢洶洶,早已嚇得要死,也戰戰兢兢同意處斬。
蘇克薩哈極為反對,認為鼇拜這是獨斷專行,草菅人命。
康熙見他們一個個都說得慷慨激昂,唾沫橫飛,便不知道誰對誰錯了。隻能依照最簡單之法,即多數人總是對的。
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三人被絞,家產被沒收。
鼇拜報了此仇,心中大快,便在家中大擺宴席,與心腹親信共享其樂。
在蘇、朱、王三家悲慘之時,正是鼇拜與親信歡樂之際。
這天晚上,鼇拜府上紅燈高掛,酒肉飄香,人聲喧嘩,熱鬧非凡。
鼇拜的親信頻頻舉杯敬鼇拜的酒。
鼇拜喝得頭重了,腳輕了,身子飄飄然起來。心裏便少了顧忌,語言也多起來。
看到眾人如此歡愉,卻有一人心中不悅,那便是濟世,他倒不是覺得鼇拜有什麽錯,也不是認為自己應該反對此事。他隻是覺得眾人不應該如此快樂,更覺得鼇拜不應有此樂。
濟世問:“鼇公是因為圈地快樂麽?”
鼇拜說:“其樂不在於圈地!”
濟世又問:“那鼇公是因為殺了蘇朱等人而快樂麽?”
鼇拜說:“其樂也不在於殺人!”
濟世便有些迷惑不解了,輕言相問:“那鼇公之樂來源何處?”
鼇拜笑道:“其樂在於報複!”
濟世一驚,問:“報複誰?”
鼇拜說:“當年多爾袞大權在握之時,根本沒將我鑲黃旗放在眼中,但他沒想到多年之後,會有我鼇拜這號人物出來,且給他一刀,這是一報也!”
濟世又問:“除此之外,還報複誰?”
鼇拜說:“這些年蘇克薩哈總是與我作對,今日借圈地一事,既辱其先人,又殺其黨羽,這是二報也!”
濟世心裏有些不舒服了,尷尬地說:“我想象不出報複人會有什麽快樂!”
鼇拜笑道:“豎子愚不可及!俗話說,人活一口氣,佛爭一炷香!知恩不報非君子,有仇不複不丈夫。你沒有仇,自然沒有恨!沒有恨,自然沒有要報複之心。所以,你無法得到此樂矣!”
眾人被鼇拜一番高論說得目瞪口呆起來。
第三章 康熙親政
一、鼇拜不肯交出政權
一六六七年,康熙帝已有十四歲。按照祖製,康熙親政。
但是,舉行親政儀式之後,康熙帝仍沒得到實權,僅是鼇拜手中的一個傀儡而已。
蘇克薩哈見鼇拜在康熙帝親政以後,仍然橫行無忌,心有不安,想方設法助康熙一臂之力,並殺殺鼇拜之氣焰。他仔細分析目前的局勢:能夠抑製鼇拜的索尼已死,遏必隆又軟弱無能,自己的勢力被鼇拜消除得差不多了,無法與鼇拜抗衡。因此,雖說是四大輔政,實則是鼇拜大權獨攬。他想:與其讓鼇拜獨攬大權,倒不如將大權交給年幼的康熙帝。
然而,如何助成這種權力交接呢?
蘇克薩哈冥思苦想之後,認為唯有用康熙親政之事做文章。按照祖製,康熙親政,輔政大臣自然要將權力交給皇帝。如果自己主動提出辭職,鼇拜和遏必隆便沒理由不仿效自己。到那時,權力交接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但蘇克薩哈的想法實在是太天真了。
那日早朝,蘇克薩哈奏道:“先帝當年要我等輔助皇上,是因為皇上年幼。如今皇上已成年,按照祖製已經親政。臣認為輔政大臣之職已完,故臣特請聖上收迴臣的權力,以示臣對皇上親政之舉的讚同。”
鼇拜一聽,心裏急了。蘇克薩哈這家夥是想借康熙親政之機,削弱自己的權力。鼇拜在心裏罵著蘇克薩哈:你蘇克薩哈有什麽權力可交?你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難道我鼇拜還不知道?你以為你提出辭職,我鼇拜便會跟著你辭職麽?我才不會有這麽傻呢?
正在鼇拜暗罵蘇克薩哈之時,遏必隆也表態說:“臣也認為自己的使命已完,皇上已成年,可以親政。臣也願意交出權力。”
鼇拜一聽,頓時傻了眼,他們這不是逼自己下水麽?鼇拜把心一橫,暗想,我偏不!他也侃侃而談起來:“臣認為皇上雖已成年,但畢竟沒治國安邦之經驗,若我們擅自撒手不管,會令皇上感到重責壓身,於皇上的身體不利。臣等都是老臣、世受皇恩。本是受先帝之托而輔助皇上的。如今,我們豈能有負先帝,不助皇上反而撒手呢?臣認為,自己一定要盡心盡力幫助皇上,直到皇上能完全自立為止!”
蘇克薩哈一聽,便知鼇拜在耍賴!自己之所以提出辭職,其目的主要想逼你鼇拜下台,怎可輕易放脫你?蘇克薩哈說:“鼇拜曆來都主張遵從祖製,並常以維護祖製自居,今日事關自己,卻為何不以祖製為戒呢?是祖製有缺陷,還是鼇拜想藐視祖製呢?”
鼇拜一聽,急忙迴道:“祖製自然要維護,但卻不能有負皇恩。蘇克薩哈想以祖製為借口辭職,表麵上是為了將權交給皇上,其實是為了逃避責任!我們既食君之祿,就必須為君分憂!豈能為了貪圖安逸而逃避職責呢?我們是受先帝所托,逃避職責有負先帝。皇上剛剛親政,蘇克薩哈便提出辭職,這是藐視皇上。望皇上聖裁。”
蘇克薩哈一聽,便暗罵鼇拜卑鄙。明明是自己想握著權力不放,卻把它說成是為了輔助皇上,不負先帝所托。竟然還厚顏無恥地指責我是逃避責任!但罵歸罵,說歸說。蘇克薩哈認為不能讓鼇拜得逞,必須找出理由來反駁他。他又說:“皇上自幼聰明,機警過人,且受孝莊皇太後教育多年(蘇克薩哈故意將孝莊皇太後抬出來,其意在於警告鼇拜),早已具備治國安邦之才。臣認為輔政大臣應交權給皇上,給皇上一展鴻圖!若不想交權,臣便有些想不明白了。到底是貪戀權力,還是怕皇上力不能及呢?”
話說到這個份上,鼇拜實在是無話可說了。他想,事到如今,我也不必與他們論什麽理了,幹脆給他硬頂!不管你如何說,我也是不答應。鼇拜橫蠻地說:“你蘇克薩哈要逃避責任是你的事,我鼇拜可不能食君之祿不分君之憂!”
康熙帝聽到這裏,心裏也漸漸明白了。蘇克薩哈想製止鼇拜的獨裁,所以借自己親政之說而提出辭職。而鼇拜的意圖是,不管如何,他都是不能交出權力的。康熙帝想:若鼇拜不肯交權,蘇克薩哈之目的便無法實現。如果自己同意蘇克薩哈與遏必隆之請了,不僅自己得不到權,反助鼇拜的獨裁了!
想到這裏,康熙帝心裏便有主意了。與其反助鼇拜的獨裁,倒不如先不收權,讓蘇克薩哈與鼇拜抗衡。於是,康熙帝說:“二位愛卿別再爭了!蘇克薩哈之舉忠心可嘉,鼇拜所為也是情理之中。朕認為,朕雖已成年,實無治國安邦之經驗,仍需各位愛卿竭力扶持,所以,朕不準你們的任何人辭職,仍然做朕的輔政大臣!”
蘇克薩哈聽康熙這樣說,自然知道其苦心。本想還說幾句,卻讓康熙帝揮手止住了!
鼇拜見康熙帝也得讓自己三分,心裏更是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