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倚為心腹
大約是察覺到了什麽,趙構不好意思地看了李成一眼,抬手拍了拍臉頰,調皮地吐了吐舌頭,低聲笑道:“師父,構兒很久沒有這樣開心過了。師父不要責怪啊。”
看著他忽然從成年人一下子又變迴天真的孩子模樣,李成忍不住點頭道:“以後在師父這裏,你就盡情的撒歡,我這裏可沒有什麽亂七八糟的規矩。隻是,出了這門,王爺還要迴複從前的樣子。”
趙構聞言,大有深意地望著李成,嘻嘻笑道:“說來奇怪,雖然很少上師父那裏去,但是每次看到師父,都感到很舒服。”
李成笑了笑,搖頭道:“大概是李成不懂中原的規矩,反而讓王爺覺得自在些吧。”
那是啊,到底都是現代人,觀念上的差別,這些古人是很難想象的。那些可以讓人窒息而死的規矩,自己這裏就完全沒有。前段時間,趙構不怎麽過來,大概是不想麵對自己這個師父兼下屬吧?
正自胡思亂想,轉眼看到一名內侍捧了一個托盤進來,上麵放著一大一小兩個包裹和一個大紅錦盒。
看到李成不解的樣子,趙構笑了笑,指著托盤裏的東西,點頭道:“這是特地為師父趕製的兩套衣服,眼看天氣涼了,府裏上下都在準備添置衣物,趙構特地找人做了兩身。那個小包裹是二百兩銀子,師父拿去籌辦親事。”
說到這裏,上前把那個大紅錦盒拿在手裏,遞給李成道:“這是父皇賞給趙構的東海珍珠,這是父皇頭一次賞下這麽貴重東西。趙構如今把它送給師父。這個,原是師父的功勞。”
李成哪能要他這樣辛苦才得到的父親的禮物,忍不住擺手道:“這個可不合適,太貴重了。”
趙構貪婪地看著錦盒,搖頭:“父皇賞了兩顆,一顆我留下,一顆送給師父,也好歹是個心意。”
說到這裏,他又繼續補充道:“連母妃那裏,父皇都賞了一批上好的宮鍛。東西雖然不值什麽,但是也能讓母妃很是安慰。”
李成聞言不好推脫,隻好都收下,這才笑道:“難得皇上掛念,王爺更要努力才是。”
趙構雙目一亮,向李成鄭重地點頭道:“以後自然還要靠師父。隻是,眼下太子那裏恐怕就容不下我了。”
李成笑了笑,點頭道:“王爺現在不過隻是討好皇上得些封賞,並沒有能夠威脅到太子地位的實力,目前他不會為難王爺的。”
趙構點頭道:“若是不會惹來太子猜忌就好,如今弟子剛剛開府,的確還沒有能力抗衡太子。所以,想要依仗師父輔佐。”
李成點頭道:“王爺放心,將來的事情雖說都是天意,但是也要順勢而為,隻要把握住機會,在太子之後登上帝位也並不難。”
趙構吃驚地望著李成,訝然道:“為什麽是在太子之後?怎麽……”
差點又說漏了,李成暗自抹了一把冷汗,忙搖頭笑道:“太子已經由皇上欽封為東宮之主,將來即便王爺能夠取而代之也終究是在其後啊。”
聽李成這樣說,趙構這才點頭笑道:“原來師父是說這個,如此,的確是在太子之後啊。”
李成知道這時距離金兵南下,北宋滅亡,還有五六年的時間,若是自己想要改變那段沉重的曆史。就要在這五年之內讓自己擁有壯大到能夠影響朝局的勢力。可是,趙構在曆史上就是有名的膽小昏聵又無恥的皇帝,雖然眼下的趙構還是小孩子,但是自己究竟有沒有能力讓趙構改變那已知的性格呢?這是一個難度很高的難題。
如果這一切,自己都無法改變,那又該怎麽辦呢?
李成望著恢複了孩子特有的天真樣子的趙構,心中真有些說不出的感覺。這個孩子,真的是曆史記載的那樣嗎?
看到李成若有所思的樣子,趙構笑道:“孤王心裏太亂了,真是讓師傅見笑。是趙構有些失態,師父還是不要見怪。”
李成擺手笑道:“這倒沒什麽,隻是這後半年,王爺還要和太子走的親近一些,將來有事,才好免得掣肘。”
聽李成這樣說,趙構雖然不解,卻還是點頭道:“趙構會依照師父所言去辦。隻是,不知道為何一定是半年呢?”
李成這時估算著宋江起義的事情,想來不會太久了,若想準備充足,又不能拖得太久免得泄露秘密,半年時間應該最合適不過。而且記得書中提到宋江起義大約是在冬季,距離現在正好接近半年。
看到趙構不解,李成也不能說的太多,隻是點頭道:“我從西域來的時候,曾經聽說梁山上如今聚集了一夥土匪,平日雖然也做些剪徑打劫的事情,卻在山上打出‘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大旗,這個就恐怕不是普通的土匪了。”
趙構疑惑地搖頭道:“即便不是普通的土匪……難道……”
說到這裏,他悚然一驚,舉目望著李成,低聲道:“難道是想造反?師父的意思是借這個機會把太子……”
他的話猛地一停,做出一個割喉的動作,目光冷酷地盯著李成。看著那孩子還帶著稚氣的臉上忽然湧起的冷酷殺氣,李成暗自驚心的同時,極力平靜地搖頭道:“太子畢竟是皇帝的嫡長子,身份不易撼動,這一件事還無法動了他的根本。眼下倒是王爺在皇上和朝廷中樹立威望的機會。”
趙構聞言,眼中的殺氣漸漸散去,點頭道:“師父果然考慮的比其他那些蠢材有雲泥之別,這樣的話,先讓父皇和朝臣們對趙構有些印象,將來有事也必然會事半功倍。隻是,未免有些……”
李成見他想得還是簡單,不覺暗自歎氣,這個趙構,果然沒有幾分政治頭腦,即便是做了皇帝,最多也就是個庸君,不做昏君已經是最大努力了。哎。
看他還是沒有明白,忍不住搖頭道:“太子畢竟是嫡子,皇上絕不會輕易廢立。若是王爺借著梁山反賊造反的機會,栽贓太子,絕對難逃皇上慧眼。到時候即便不當麵斥責,背後也會對王爺的動機產生懷疑,那樣的話,王爺的力量還沒有壯大,便遭到了皇上和太子同時猜忌,將來就很危險了。”
趙構聞言,這才恍然道:“師父果然厲害,隻是若是不借此機會攻擊太子,以後……”
李成看他還是這樣糾纏,心中歎氣,表麵還是平靜地搖頭道:“梁山反賊究竟什麽時候真反,眼下隻是猜測。希望王爺多派一些眼線潛入梁山附近打探消息,我們也好早作準備。”
趙構連連點頭道:“師父言之有理,孤王這就前去派人盯著。”
李成忙搖頭道:“王爺不要親自出麵,這事還是由李成去辦。”
趙構聞言,立即點頭道:“如此更好,若是師父有什麽需要盡管開口,弟子一定全力相助!”
李成有心把梁山的這夥好漢保全下來,不要上演小說中描寫的悲劇結局,同時若能將這些人收攏在身邊,對於即將到來的亂世是極為重要的自保力量。
計劃商定,趙構的心情似乎更加輕鬆,這時不覺笑道:“師父恐怕是要親自前去一趟梁山了,所需費用,直接想賬房支取便可。”
李成急忙點頭道:“這件事情還是不要公開,王爺剛剛贈送了李成不少錢,足夠費用了,賬房上就不去了吧。”
聽李成為自己考慮的這樣的仔細,趙構大為感激,忍不住歎道:“趙構的事情反而讓師父破費,實在令趙構慚愧。”
李成忙笑道:“這倒沒什麽,親自跑一趟倒花不了幾個錢,王爺無須放在心上。”
趙構還是苦笑道:“小王開府以來,身邊依附之人不少,門下的清客、謀士之流也是不在少數,可不過都是想在孤王這裏謀個一官半職,從來沒有人能夠有師父這樣盡心謀劃。實在令孤王感歎!”
李成心知,趙構一來年紀幼小,在徽宗麵前又不得寵,前來投靠的人大多是看在王府的財物上,前來混點溫飽。真正能夠幫上他的並沒有多少。
第十七章 生財之道
七月,正是酷暑難耐的盛夏,李成帶著孫園,打扮成普通文人的樣子前往位於王府後麵,外城的東福巷內去看一家準備出售的房子。
孫園小心地跟在李成身後,低聲道:“這房子原是一個官員新買的房子,因為告老還鄉那官員急於賣掉,所以隻要價七十兩白銀,若是再往下拿拿價亦不是難事。”
李成毫不在意地答應著,一邊跟在孫園身後來到東福巷內,房子看起來倒是十分整齊。近三百米長的小巷內,隻有三戶人家,大部分全被這一所宅院占據。從外麵的圍牆向裏麵望去,看起來綠意蔥蔥,隱隱可以看到裏麵巍峨玲瓏的白牆灰瓦,倒也整齊。
孫園這時早已上前叫門去了。半晌,才出來一名身穿皂衫的中年大漢,看到身穿布衣,文士打扮的李成,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這才急忙躬身道:“小官人可是來看房子的?”
孫園看了一眼身邊的李成,點頭道:“我家舍人聽說你家的房子要出手變賣,所以過來驗看,若是合適,今日就定下了。”
那人聞言忙側身讓李成入內,一邊躬身道:“我家老爺和家眷都已離開,隻留下老奴在此照看,這房子三年前老爺五十五整壽便休整過一次,這次若非老爺急著迴鄉,也不會輕易出手。”
李成打量著院子,隻見三進院子,倒是寬敞。最讓李成滿意的還是後麵帶著一個小小的園子,裏麵一個池塘正開著不少睡蓮。
看到這房子的確不錯,李成忍不住點頭道:“房子倒是還算整齊,不知你們要價多少?”
那人看了看李成的衣著,點頭道:“紋銀六十兩,可是絕不能再少了。這裏終究是內城,官人可要體諒一二。”
看著後院的池塘,李成心中一動,問道:“這池塘的水可是活水?”
那人急忙點頭應道:“乃是從護城河引入的活水,當日也費了不少功夫。”
李成聞言,大感滿意,點頭道:“既然這樣,六十兩便算訂了,若是可以,這便簽了房契,我們成交便是。”
那中年人忙躬身笑道:“官人果然痛快,六十兩的確是個極公道的價錢,老漢這就取了房契,請官人過目。”
說畢,轉身迴房取了房契,交給李成,李成這才示意孫園把準備好的的銀子交給他。
接過銀子,那人躬身道:“小人張勝,這幾日隻在下人房中過夜,上房中還留著一些大件的家什,老爺因為帶不走,又賣不了幾個錢,就讓小人把東西給買者留下,也算是個買賣人情。”
李成聞言,忙拱手笑道:“如此可真是多謝了,還請迴去向你家老爺替在下道謝。”
張勝擺手道:“小的這就要動身前去追趕老爺,餘下若是沒有什麽問題,這就告辭了。”
李成頭望了一眼孫園,看他並沒有特別的示意。又查看了所有的房間,發覺房間各處果然留著不少半新的家具,自己這下又省了不少錢,不覺很是滿意。
待張勝告辭離開,孫園立刻上前躬身道:“奴婢恭喜官人得此好宅。”
李成擺手笑道:“你迴王府收拾東西,我們過幾天就搬出來。我自己在街上走走,你就不要跟著了。”
孫園有些猶豫地躬身道:“奴婢自己並沒有什麽需要收拾的,若是官人有事,那……”
李成皺眉道:“讓你迴去收拾,就迴去收拾,我自己一個大活人在這汴梁城中還能被人吃了不成?”
孫園這才放心了一些,向李成小心地笑道:“奴婢迴去立刻命大家收拾東西,隨時等著官人的消息。”
說畢,一路小跑地向王府跑去。
看著孫園離開,李成關好房門,在院子裏散起步來。院子休整的非常整齊,可見舊日主人對這裏也十分喜愛。看著那小小的池塘,李成皺眉苦思,想試試養魚,又覺得隻能是杯水車薪,連自己都不夠吃的,哪裏算是一門生財之道呢?
忽然,腦中靈光一閃,想起從前看過一期農業節目,正是有關淡水珍珠養殖的,裏麵提到不少關鍵性的技術,若是能做成,那可就是發大財了!想到這裏,忍不住想起上次趙構送給自己的那顆珍珠,隻是直徑一厘米左右的粉色珠,形狀也算端正,若是放在後世珍珠養殖產業化的情況下,根本不算什麽值錢的東西。記得從前自己也給女孩子買過一串珍珠手鏈,品質遠比手中這粒強得多,隻是小了一點,也才一百多塊錢而已。
這樣的珠子,還是宮裏賞賜下來的東西。一般來說,古代皇帝賞賜的東西多少要看重一些皇家威儀,品質差些的東西,也不會輕易賞賜。而且連趙構都那樣珍視,可見古代的珍珠的確是難得之物。若是能夠攻克珍珠養殖的技術難關,那自己在這古代世界可就擁有了一步取之不盡的巨大財富了。
想到這裏,心中大感振奮,隻是若想攻破技術上的難關,恐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畢竟自己隻是看過一期電視節目,裏麵的東西還是需要親自嚐試才能最後決定能不能行得通。
這時,日漸正午,李成就懶得趕迴王府,信步向外城的瓦肆走去,這段時間沒怎麽見過喬氏父女,自己也有些不大放心。雖然每月讓孫園送去一貫錢的生活費,也足夠他們兩人的基本所需,但是李成還是有些放心不下。
來到喬世昌位於瓦肆不遠處新租住的房子前,正要敲門,大門輕輕一響,喬世昌正從屋裏出來,看到李成,猛地一怔。立刻大步衝到李成麵前,緊張地搓手笑道:“官人為何忽然就過來了?怎麽也不帶人?這街上車馬紛紛的萬一……”
說著,又不好意思地笑道:“這新租的院子,也是官人幫著安頓的。如今素娥已經是官人的人了,將來進了門也是當家主母。這可是我喬某萬萬沒有想到的。官人大恩,我……”
看他又提什麽恩情之類的話,李成就大感不自在,急忙笑道:“先在這裏暫時委屈幾日,待天氣涼了,就可以搬到我那裏去了,也算安頓下來了。”
聽李成這樣說,喬世昌眼圈微紅地點頭歎道:“多虧官人照拂,也是素娥的福氣。我們父女能夠得遇貴人,也算是老天保佑了。”
李成想了想,不經意地笑道:“老爹家中可還有其他親戚?我孤身一人在京中,並沒有什麽親族,若是素娥怕將來孤單,不妨隨李成一起住,這樣也好照顧。”
喬世昌聞言,感激含淚歎道:“喬某在京中並沒有什麽親友,家鄉雖然有些親族,卻也不大走動。老身一人,若是搬去同住,這實在有些不大合適。”
李成看他目光閃避,心中就明白了幾分,忍不住點頭笑道:“過幾日我奉王爺之命要離開京師一段時間,恐怕無法照顧周到,所以,今日特地過來看看,也讓老爹安心。”
聽李成這樣說,喬世昌急忙拉著李成坐下,這才點頭道:“官人如此周到,喬氏感激不盡。”
看到李成不時向屋內瞥去,心中頓感安慰了一些,輕輕歎道:“官人前來,原該讓素娥出來相見,隻是素娥為官人清譽,這才執意不肯出來,還請官人見諒。”
李成一直沒看到素娥出來,原以為是出了什麽事情,正自擔心,這時聞言,便覺放心了。不由笑道:“李成從西域迴來,很多中原禮儀並不清楚,剛才還以為喬姑娘身體不適,既然是這樣,那李成就放心了。”
說畢,從懷裏取了二兩銀子和五百文銅錢,交給喬世昌,誠摯地道:“李成需要離開汴梁一段時間,就怕發生什麽事情,這點錢你們拿去,若是萬一我推遲迴來,王府那邊斷了聯係,你們也可以應付一些日子。”
喬世昌聞言,猛地一驚,訝然道:“難道是什麽危險的差事?若如此,無論要等多久,喬氏一定會等著官人的。”
第十八章 素娥情重
大約是察覺到了什麽,趙構不好意思地看了李成一眼,抬手拍了拍臉頰,調皮地吐了吐舌頭,低聲笑道:“師父,構兒很久沒有這樣開心過了。師父不要責怪啊。”
看著他忽然從成年人一下子又變迴天真的孩子模樣,李成忍不住點頭道:“以後在師父這裏,你就盡情的撒歡,我這裏可沒有什麽亂七八糟的規矩。隻是,出了這門,王爺還要迴複從前的樣子。”
趙構聞言,大有深意地望著李成,嘻嘻笑道:“說來奇怪,雖然很少上師父那裏去,但是每次看到師父,都感到很舒服。”
李成笑了笑,搖頭道:“大概是李成不懂中原的規矩,反而讓王爺覺得自在些吧。”
那是啊,到底都是現代人,觀念上的差別,這些古人是很難想象的。那些可以讓人窒息而死的規矩,自己這裏就完全沒有。前段時間,趙構不怎麽過來,大概是不想麵對自己這個師父兼下屬吧?
正自胡思亂想,轉眼看到一名內侍捧了一個托盤進來,上麵放著一大一小兩個包裹和一個大紅錦盒。
看到李成不解的樣子,趙構笑了笑,指著托盤裏的東西,點頭道:“這是特地為師父趕製的兩套衣服,眼看天氣涼了,府裏上下都在準備添置衣物,趙構特地找人做了兩身。那個小包裹是二百兩銀子,師父拿去籌辦親事。”
說到這裏,上前把那個大紅錦盒拿在手裏,遞給李成道:“這是父皇賞給趙構的東海珍珠,這是父皇頭一次賞下這麽貴重東西。趙構如今把它送給師父。這個,原是師父的功勞。”
李成哪能要他這樣辛苦才得到的父親的禮物,忍不住擺手道:“這個可不合適,太貴重了。”
趙構貪婪地看著錦盒,搖頭:“父皇賞了兩顆,一顆我留下,一顆送給師父,也好歹是個心意。”
說到這裏,他又繼續補充道:“連母妃那裏,父皇都賞了一批上好的宮鍛。東西雖然不值什麽,但是也能讓母妃很是安慰。”
李成聞言不好推脫,隻好都收下,這才笑道:“難得皇上掛念,王爺更要努力才是。”
趙構雙目一亮,向李成鄭重地點頭道:“以後自然還要靠師父。隻是,眼下太子那裏恐怕就容不下我了。”
李成笑了笑,點頭道:“王爺現在不過隻是討好皇上得些封賞,並沒有能夠威脅到太子地位的實力,目前他不會為難王爺的。”
趙構點頭道:“若是不會惹來太子猜忌就好,如今弟子剛剛開府,的確還沒有能力抗衡太子。所以,想要依仗師父輔佐。”
李成點頭道:“王爺放心,將來的事情雖說都是天意,但是也要順勢而為,隻要把握住機會,在太子之後登上帝位也並不難。”
趙構吃驚地望著李成,訝然道:“為什麽是在太子之後?怎麽……”
差點又說漏了,李成暗自抹了一把冷汗,忙搖頭笑道:“太子已經由皇上欽封為東宮之主,將來即便王爺能夠取而代之也終究是在其後啊。”
聽李成這樣說,趙構這才點頭笑道:“原來師父是說這個,如此,的確是在太子之後啊。”
李成知道這時距離金兵南下,北宋滅亡,還有五六年的時間,若是自己想要改變那段沉重的曆史。就要在這五年之內讓自己擁有壯大到能夠影響朝局的勢力。可是,趙構在曆史上就是有名的膽小昏聵又無恥的皇帝,雖然眼下的趙構還是小孩子,但是自己究竟有沒有能力讓趙構改變那已知的性格呢?這是一個難度很高的難題。
如果這一切,自己都無法改變,那又該怎麽辦呢?
李成望著恢複了孩子特有的天真樣子的趙構,心中真有些說不出的感覺。這個孩子,真的是曆史記載的那樣嗎?
看到李成若有所思的樣子,趙構笑道:“孤王心裏太亂了,真是讓師傅見笑。是趙構有些失態,師父還是不要見怪。”
李成擺手笑道:“這倒沒什麽,隻是這後半年,王爺還要和太子走的親近一些,將來有事,才好免得掣肘。”
聽李成這樣說,趙構雖然不解,卻還是點頭道:“趙構會依照師父所言去辦。隻是,不知道為何一定是半年呢?”
李成這時估算著宋江起義的事情,想來不會太久了,若想準備充足,又不能拖得太久免得泄露秘密,半年時間應該最合適不過。而且記得書中提到宋江起義大約是在冬季,距離現在正好接近半年。
看到趙構不解,李成也不能說的太多,隻是點頭道:“我從西域來的時候,曾經聽說梁山上如今聚集了一夥土匪,平日雖然也做些剪徑打劫的事情,卻在山上打出‘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大旗,這個就恐怕不是普通的土匪了。”
趙構疑惑地搖頭道:“即便不是普通的土匪……難道……”
說到這裏,他悚然一驚,舉目望著李成,低聲道:“難道是想造反?師父的意思是借這個機會把太子……”
他的話猛地一停,做出一個割喉的動作,目光冷酷地盯著李成。看著那孩子還帶著稚氣的臉上忽然湧起的冷酷殺氣,李成暗自驚心的同時,極力平靜地搖頭道:“太子畢竟是皇帝的嫡長子,身份不易撼動,這一件事還無法動了他的根本。眼下倒是王爺在皇上和朝廷中樹立威望的機會。”
趙構聞言,眼中的殺氣漸漸散去,點頭道:“師父果然考慮的比其他那些蠢材有雲泥之別,這樣的話,先讓父皇和朝臣們對趙構有些印象,將來有事也必然會事半功倍。隻是,未免有些……”
李成見他想得還是簡單,不覺暗自歎氣,這個趙構,果然沒有幾分政治頭腦,即便是做了皇帝,最多也就是個庸君,不做昏君已經是最大努力了。哎。
看他還是沒有明白,忍不住搖頭道:“太子畢竟是嫡子,皇上絕不會輕易廢立。若是王爺借著梁山反賊造反的機會,栽贓太子,絕對難逃皇上慧眼。到時候即便不當麵斥責,背後也會對王爺的動機產生懷疑,那樣的話,王爺的力量還沒有壯大,便遭到了皇上和太子同時猜忌,將來就很危險了。”
趙構聞言,這才恍然道:“師父果然厲害,隻是若是不借此機會攻擊太子,以後……”
李成看他還是這樣糾纏,心中歎氣,表麵還是平靜地搖頭道:“梁山反賊究竟什麽時候真反,眼下隻是猜測。希望王爺多派一些眼線潛入梁山附近打探消息,我們也好早作準備。”
趙構連連點頭道:“師父言之有理,孤王這就前去派人盯著。”
李成忙搖頭道:“王爺不要親自出麵,這事還是由李成去辦。”
趙構聞言,立即點頭道:“如此更好,若是師父有什麽需要盡管開口,弟子一定全力相助!”
李成有心把梁山的這夥好漢保全下來,不要上演小說中描寫的悲劇結局,同時若能將這些人收攏在身邊,對於即將到來的亂世是極為重要的自保力量。
計劃商定,趙構的心情似乎更加輕鬆,這時不覺笑道:“師父恐怕是要親自前去一趟梁山了,所需費用,直接想賬房支取便可。”
李成急忙點頭道:“這件事情還是不要公開,王爺剛剛贈送了李成不少錢,足夠費用了,賬房上就不去了吧。”
聽李成為自己考慮的這樣的仔細,趙構大為感激,忍不住歎道:“趙構的事情反而讓師父破費,實在令趙構慚愧。”
李成忙笑道:“這倒沒什麽,親自跑一趟倒花不了幾個錢,王爺無須放在心上。”
趙構還是苦笑道:“小王開府以來,身邊依附之人不少,門下的清客、謀士之流也是不在少數,可不過都是想在孤王這裏謀個一官半職,從來沒有人能夠有師父這樣盡心謀劃。實在令孤王感歎!”
李成心知,趙構一來年紀幼小,在徽宗麵前又不得寵,前來投靠的人大多是看在王府的財物上,前來混點溫飽。真正能夠幫上他的並沒有多少。
第十七章 生財之道
七月,正是酷暑難耐的盛夏,李成帶著孫園,打扮成普通文人的樣子前往位於王府後麵,外城的東福巷內去看一家準備出售的房子。
孫園小心地跟在李成身後,低聲道:“這房子原是一個官員新買的房子,因為告老還鄉那官員急於賣掉,所以隻要價七十兩白銀,若是再往下拿拿價亦不是難事。”
李成毫不在意地答應著,一邊跟在孫園身後來到東福巷內,房子看起來倒是十分整齊。近三百米長的小巷內,隻有三戶人家,大部分全被這一所宅院占據。從外麵的圍牆向裏麵望去,看起來綠意蔥蔥,隱隱可以看到裏麵巍峨玲瓏的白牆灰瓦,倒也整齊。
孫園這時早已上前叫門去了。半晌,才出來一名身穿皂衫的中年大漢,看到身穿布衣,文士打扮的李成,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這才急忙躬身道:“小官人可是來看房子的?”
孫園看了一眼身邊的李成,點頭道:“我家舍人聽說你家的房子要出手變賣,所以過來驗看,若是合適,今日就定下了。”
那人聞言忙側身讓李成入內,一邊躬身道:“我家老爺和家眷都已離開,隻留下老奴在此照看,這房子三年前老爺五十五整壽便休整過一次,這次若非老爺急著迴鄉,也不會輕易出手。”
李成打量著院子,隻見三進院子,倒是寬敞。最讓李成滿意的還是後麵帶著一個小小的園子,裏麵一個池塘正開著不少睡蓮。
看到這房子的確不錯,李成忍不住點頭道:“房子倒是還算整齊,不知你們要價多少?”
那人看了看李成的衣著,點頭道:“紋銀六十兩,可是絕不能再少了。這裏終究是內城,官人可要體諒一二。”
看著後院的池塘,李成心中一動,問道:“這池塘的水可是活水?”
那人急忙點頭應道:“乃是從護城河引入的活水,當日也費了不少功夫。”
李成聞言,大感滿意,點頭道:“既然這樣,六十兩便算訂了,若是可以,這便簽了房契,我們成交便是。”
那中年人忙躬身笑道:“官人果然痛快,六十兩的確是個極公道的價錢,老漢這就取了房契,請官人過目。”
說畢,轉身迴房取了房契,交給李成,李成這才示意孫園把準備好的的銀子交給他。
接過銀子,那人躬身道:“小人張勝,這幾日隻在下人房中過夜,上房中還留著一些大件的家什,老爺因為帶不走,又賣不了幾個錢,就讓小人把東西給買者留下,也算是個買賣人情。”
李成聞言,忙拱手笑道:“如此可真是多謝了,還請迴去向你家老爺替在下道謝。”
張勝擺手道:“小的這就要動身前去追趕老爺,餘下若是沒有什麽問題,這就告辭了。”
李成頭望了一眼孫園,看他並沒有特別的示意。又查看了所有的房間,發覺房間各處果然留著不少半新的家具,自己這下又省了不少錢,不覺很是滿意。
待張勝告辭離開,孫園立刻上前躬身道:“奴婢恭喜官人得此好宅。”
李成擺手笑道:“你迴王府收拾東西,我們過幾天就搬出來。我自己在街上走走,你就不要跟著了。”
孫園有些猶豫地躬身道:“奴婢自己並沒有什麽需要收拾的,若是官人有事,那……”
李成皺眉道:“讓你迴去收拾,就迴去收拾,我自己一個大活人在這汴梁城中還能被人吃了不成?”
孫園這才放心了一些,向李成小心地笑道:“奴婢迴去立刻命大家收拾東西,隨時等著官人的消息。”
說畢,一路小跑地向王府跑去。
看著孫園離開,李成關好房門,在院子裏散起步來。院子休整的非常整齊,可見舊日主人對這裏也十分喜愛。看著那小小的池塘,李成皺眉苦思,想試試養魚,又覺得隻能是杯水車薪,連自己都不夠吃的,哪裏算是一門生財之道呢?
忽然,腦中靈光一閃,想起從前看過一期農業節目,正是有關淡水珍珠養殖的,裏麵提到不少關鍵性的技術,若是能做成,那可就是發大財了!想到這裏,忍不住想起上次趙構送給自己的那顆珍珠,隻是直徑一厘米左右的粉色珠,形狀也算端正,若是放在後世珍珠養殖產業化的情況下,根本不算什麽值錢的東西。記得從前自己也給女孩子買過一串珍珠手鏈,品質遠比手中這粒強得多,隻是小了一點,也才一百多塊錢而已。
這樣的珠子,還是宮裏賞賜下來的東西。一般來說,古代皇帝賞賜的東西多少要看重一些皇家威儀,品質差些的東西,也不會輕易賞賜。而且連趙構都那樣珍視,可見古代的珍珠的確是難得之物。若是能夠攻克珍珠養殖的技術難關,那自己在這古代世界可就擁有了一步取之不盡的巨大財富了。
想到這裏,心中大感振奮,隻是若想攻破技術上的難關,恐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畢竟自己隻是看過一期電視節目,裏麵的東西還是需要親自嚐試才能最後決定能不能行得通。
這時,日漸正午,李成就懶得趕迴王府,信步向外城的瓦肆走去,這段時間沒怎麽見過喬氏父女,自己也有些不大放心。雖然每月讓孫園送去一貫錢的生活費,也足夠他們兩人的基本所需,但是李成還是有些放心不下。
來到喬世昌位於瓦肆不遠處新租住的房子前,正要敲門,大門輕輕一響,喬世昌正從屋裏出來,看到李成,猛地一怔。立刻大步衝到李成麵前,緊張地搓手笑道:“官人為何忽然就過來了?怎麽也不帶人?這街上車馬紛紛的萬一……”
說著,又不好意思地笑道:“這新租的院子,也是官人幫著安頓的。如今素娥已經是官人的人了,將來進了門也是當家主母。這可是我喬某萬萬沒有想到的。官人大恩,我……”
看他又提什麽恩情之類的話,李成就大感不自在,急忙笑道:“先在這裏暫時委屈幾日,待天氣涼了,就可以搬到我那裏去了,也算安頓下來了。”
聽李成這樣說,喬世昌眼圈微紅地點頭歎道:“多虧官人照拂,也是素娥的福氣。我們父女能夠得遇貴人,也算是老天保佑了。”
李成想了想,不經意地笑道:“老爹家中可還有其他親戚?我孤身一人在京中,並沒有什麽親族,若是素娥怕將來孤單,不妨隨李成一起住,這樣也好照顧。”
喬世昌聞言,感激含淚歎道:“喬某在京中並沒有什麽親友,家鄉雖然有些親族,卻也不大走動。老身一人,若是搬去同住,這實在有些不大合適。”
李成看他目光閃避,心中就明白了幾分,忍不住點頭笑道:“過幾日我奉王爺之命要離開京師一段時間,恐怕無法照顧周到,所以,今日特地過來看看,也讓老爹安心。”
聽李成這樣說,喬世昌急忙拉著李成坐下,這才點頭道:“官人如此周到,喬氏感激不盡。”
看到李成不時向屋內瞥去,心中頓感安慰了一些,輕輕歎道:“官人前來,原該讓素娥出來相見,隻是素娥為官人清譽,這才執意不肯出來,還請官人見諒。”
李成一直沒看到素娥出來,原以為是出了什麽事情,正自擔心,這時聞言,便覺放心了。不由笑道:“李成從西域迴來,很多中原禮儀並不清楚,剛才還以為喬姑娘身體不適,既然是這樣,那李成就放心了。”
說畢,從懷裏取了二兩銀子和五百文銅錢,交給喬世昌,誠摯地道:“李成需要離開汴梁一段時間,就怕發生什麽事情,這點錢你們拿去,若是萬一我推遲迴來,王府那邊斷了聯係,你們也可以應付一些日子。”
喬世昌聞言,猛地一驚,訝然道:“難道是什麽危險的差事?若如此,無論要等多久,喬氏一定會等著官人的。”
第十八章 素娥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