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川未有捏著手中的棋子,默默地抬起頭。
在她的麵前,是十六個不同的國際象棋棋盤,這是她今天表演的項目。她要同時與十六名不同的棋手對弈,並且獲得七成以上的勝率。
就算是最頂尖的棋手,這也是一件非常難以做到的事。不過她在全神貫注之下,落子的速度超乎想象。
順便說一句,她的圍棋棋力更高。隻不過圍棋太耗費時間――不是耗費她的時間,而是耗費那些棋手的時間。這是為什麽呢?
單就國際象棋的棋力而言,她雖然有著不俗的水平,但要說超過那些最頂尖棋手,顯然是胡說八道。不過她卻能夠做到那些棋手都不可能做到的事,她有著一項與眾不同的能力,可以讓她閱讀在場所有棋手之後幾手最有可能的落子。
當然,算對手的下一步是棋手的必修課,這看起來不是什麽了不起的事。不過,假如能夠將自己做出應對之後,對方之後的所有可能的改變也預料在內呢?
她不是在算子,而是在預知。預知對方的落子,然後做出自己的應對。並且再預知自己應對之後,對方的落子。將這個步驟不斷重複,直到全局的終盤。
想想這意味著什麽。如果有人以這種方式下棋,那他幾乎不可能失敗,這已與個人的棋力無關。所以星川她一直都被禁止參加任何棋類比賽,平日裏隻能在網絡上或者是教學班中展現一下棋力――當然,是不涉及能力的。
今天,可算是她了解到自己的能力之後少有的幾次使用能力的表演。
當然一般來說,常盤台宿舍內是禁止使用能力的,不過這一項通常都不包括知覺係的能力者。在這個領域,公認站在學園都市最頂端的能力者就是星川本人。因為在理論上,她的預知能力適用於一切,而且是沒有範圍上限的。
當然,現實不可能如此那麽理想。她的預知能力的依托在於某一個“事件”或者說“操作”在希爾伯特空間的投影。諸如具體到某個棋子的某一步這樣單一的事件自然難不倒她,可於自然界那複雜的事件相比,這簡直微不足道的。當“事件”越多,希爾伯特空間的維度越多,預知的難度就會呈現幾何級數的上升。所以通常而言,她在預言時都將牽涉到的“事件”控製得盡可能少。
不過這有一個問題,就是她的能力並不完全可控。有的時候,她會看到一些來自與複雜未來的歪曲的“投影”。
雖然看起來好像是不太容易想象的事,不過如果從數學角度來說,這隻是一個概率上的問題。雖然大部分的相幹性都會消退,不過至少原則上,任何人都有一定幾率看到。隻不過它這個比例的分母部分實在太大,大到甚至遠遠超過宇宙年齡的程度。不過她的特殊之處,也就在於她可以從這個概率中擺脫出來這點。
星川不認為自己有多少的才能。如果從客觀角度上來說,恐怕也確實如此。她所做的事理論上會出現在每一個人的身上,人人平等,毫無特別之處。
“……”
星川反複揉捏著手中的那枚“皇後”。她的身材非常嬌小,連國際象棋的棋子在她的手中總顯得大上那麽一圈。(注:之前的資料寫錯了,其實按照設定,星川的身高應該隻有149cm。不過她隻是矮而已,可不是幼兒體型。)
不過,就算是在常盤台,也沒有人敢因此而小瞧她。就算是如今常盤台的三位lv.5,也對她青眼有加。因為她那平凡卻又超凡力量,代表著學園都市知覺係能力的頂點。
“……”
如夜晚的星辰般的目光,從龐大到連想象都無法做到的,不斷發生退相幹的信息之海中,捕捉到了某個投影的“線”。將這麽一點織線作為判斷的依據,她一點一點地用計算和想象增補,最終將其編織成一張“網”。
她“看到”了這張“網”,和連接在這張“網”上的,某個事件……
“星川同學?”
雖然僅僅是三分鍾左右,在職業棋手的比賽中簡直不值得一提。但以她之前落子的速度來說,這已經慢的超乎想象了,慢到甚至讓負責做她後援的同學感到擔心的程度。
“稍微……靜止一下。”
星川說出的單詞有些缺乏關聯性。她的同學也需要在想一下後,才能理解她的真實意思。
這不是她故意的。前段時間,她曾經遭遇到一次事故。語言表達方麵的少許障礙,正是那次事故的後遺症。好在不是太嚴重,不至於偏差太遠。想一下的話,還是能夠理解她的意思。
星川輕輕咬了要嘴唇。
閉上眼睛,從十六張棋盤的布局中,每一條“線”都在她的腦海中被牽扯出來。
看到了。
她從記錄台拿起一張紙,用一些時間在上麵寫下了一些數字。
“按這個步驟,就可以了。”
她說。還是那樣好像缺乏關聯性的樣子。
不過,她寫下的東西,卻是非常了不得的。
那是十六張棋盤中,從現在到結束為止的,每一步棋。
當然,全部以她的獲勝而告終。
在遞上這張紙片,她向眾位棋手和觀眾鞠躬行禮。然後轉身,就像是一個美麗的虛像,幾步就消失在距離她最近的牆壁的之中。
連一絲一毫的痕跡都沒有留下。
一陣強烈的,耳鳴聲。
遠遠的,似有一道穿透一切的光,就像是燒紅的餐刀切開奶油。
隱隱約約間,與現實重疊在一起,甚至再也分不清彼此。那是從海市蜃樓般的都市中,傳來的稀薄風景。
能力綻開了“花朵”。從遙遠彼方之地傳來的“光芒”,帶給了花朵必要的“養分”。
在這光芒的盡頭,所見之物,每一個事件都是一條線。那漫無邊際的線如蛛絲般鋪散開去,就像是布滿了整個時間與空間。
那是名副其實的“無限”之數。信息成為不可視的洪流,磅礴著奔向無限遠的彼方。
在這裏,隻有自己是原點,隻有自己是清晰可見的。
自己,便是整個事象的燈塔。
星川踏足在這虛幻與真實的交接之處,發力縱身一躍。
僅僅隻是一躍之下,超過了真實與虛幻的邊界。僅僅隻是一步之遙,就像是從鏡對鏡的世界中跳脫出來。
一步之內,大地便從虛幻變得堅實而可靠。
“呀!”
站穩腳步,她聽見了預料之中的少女的喊聲。
從遙遠時空的彼方之地,投影而來的某個影像,已然近在眼前。
那並不是她所熟悉的人,從來都不是。可她的能力,卻告訴了她與這個人有關的將來。她並不想關心,卻又不得不關心的將來。因為,那將牽涉到她最為重視的朋友。
不過,到底應該怎麽做?
星川思考著。
確實常盤台可以稱得上是高等級能力者普遍的學校,不過這突然從牆壁中跳出來的學生,又該怎麽說才好?
本來隻是暫時在這裏等人的她,可實在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有這種事的出現。
這個學生就在她站在牆邊的時候,突然就從牆壁裏麵冒了出來。一直以來都自認有些反應遲鈍的她對於這個學生的出現根本不知道應該做出什麽樣的反應。
和她的不知所措相反,對方卻似是早就知道了她在這裏。那雙明亮的眼睛雖然直視著她,卻也像是根本沒有看任何東西一樣越過了她。這種怪異的感覺,不免讓被這麽注視著的她覺得非常不安。
非要說那像是什麽,不如說,對方雖然看著她,卻又並不是看著現在的她。
對,就是這樣的感覺。感覺好像能夠透過時間的線看見未來的她。
她當然不可能認識對方。正確地說,她根本不認識除了一個人以外的任何一名常盤台的學生。而且她也想象不出自己有和常盤台的學生存在交集的可能。正常來說,她們應該是身處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中才對。
常盤台確實有學生負責巡視和保持秩序,但看她此時的打扮,這名學生卻又似乎不像是負責這種事的。
“那個……”
她猶豫著,她不知道自己應該做出什麽樣的反應才好,好像不論說什麽都有些不太對勁。
“那個,我不是什麽可疑的人……”
說話間,她又怯生生地後退了一步,好像要縮到牆角裏去一樣。說實話,這倒讓她確實看起來有些可疑了。
大概是注意到自己不自覺的反應有些不對頭,為了避免自己被懷疑,她有些慌亂地從衣兜裏拿出招待券給對方看。
“……學姐。”
“哎?”
“叫我學姐……大一學年,我比你。”
“對,對不起!”
她趕緊低下頭去道歉。對方點了點頭,輕盈地提起裙擺屈膝迴了個禮。
為什麽對方會如此確信她比自己年齡要小呢?一直都反應比較慢的她始終都沒有注意到這件事。
恰好此時,有人唿喊了她的名字。那正是給了原本不可能來到這裏的她常盤台盛夏祭招待券的人。
那突然出現的學生依然保持著提著裙擺的姿勢,隻不過是慢慢後退了兩步。那嬌小的身體就像是不受到任何阻隔一般沉入了牆壁之後。
現在可以非常清晰地看見這整個過程。那不是瞬間移動那樣的突然出現,也不是將牆壁的形態改變。什麽可見的變化都沒有,就隻是不存在任何阻隔似的地,直接穿了過去。
不可思議的是,這個過程甚至連一點中間的環節都沒有。這讓她想起了某一種非常特殊的,理論上隻會在微觀中出現的景象。
“quantum_tunnelling_effect……”(注:量子隧道效應)
她輕輕掩著小嘴,自言自語地說。
星川未有捏著手中的棋子,默默地抬起頭。
在她的麵前,是十六個不同的國際象棋棋盤,這是她今天表演的項目。她要同時與十六名不同的棋手對弈,並且獲得七成以上的勝率。
就算是最頂尖的棋手,這也是一件非常難以做到的事。不過她在全神貫注之下,落子的速度超乎想象。
順便說一句,她的圍棋棋力更高。隻不過圍棋太耗費時間――不是耗費她的時間,而是耗費那些棋手的時間。這是為什麽呢?
單就國際象棋的棋力而言,她雖然有著不俗的水平,但要說超過那些最頂尖棋手,顯然是胡說八道。不過她卻能夠做到那些棋手都不可能做到的事,她有著一項與眾不同的能力,可以讓她閱讀在場所有棋手之後幾手最有可能的落子。
當然,算對手的下一步是棋手的必修課,這看起來不是什麽了不起的事。不過,假如能夠將自己做出應對之後,對方之後的所有可能的改變也預料在內呢?
她不是在算子,而是在預知。預知對方的落子,然後做出自己的應對。並且再預知自己應對之後,對方的落子。將這個步驟不斷重複,直到全局的終盤。
想想這意味著什麽。如果有人以這種方式下棋,那他幾乎不可能失敗,這已與個人的棋力無關。所以星川她一直都被禁止參加任何棋類比賽,平日裏隻能在網絡上或者是教學班中展現一下棋力――當然,是不涉及能力的。
今天,可算是她了解到自己的能力之後少有的幾次使用能力的表演。
當然一般來說,常盤台宿舍內是禁止使用能力的,不過這一項通常都不包括知覺係的能力者。在這個領域,公認站在學園都市最頂端的能力者就是星川本人。因為在理論上,她的預知能力適用於一切,而且是沒有範圍上限的。
當然,現實不可能如此那麽理想。她的預知能力的依托在於某一個“事件”或者說“操作”在希爾伯特空間的投影。諸如具體到某個棋子的某一步這樣單一的事件自然難不倒她,可於自然界那複雜的事件相比,這簡直微不足道的。當“事件”越多,希爾伯特空間的維度越多,預知的難度就會呈現幾何級數的上升。所以通常而言,她在預言時都將牽涉到的“事件”控製得盡可能少。
不過這有一個問題,就是她的能力並不完全可控。有的時候,她會看到一些來自與複雜未來的歪曲的“投影”。
雖然看起來好像是不太容易想象的事,不過如果從數學角度來說,這隻是一個概率上的問題。雖然大部分的相幹性都會消退,不過至少原則上,任何人都有一定幾率看到。隻不過它這個比例的分母部分實在太大,大到甚至遠遠超過宇宙年齡的程度。不過她的特殊之處,也就在於她可以從這個概率中擺脫出來這點。
星川不認為自己有多少的才能。如果從客觀角度上來說,恐怕也確實如此。她所做的事理論上會出現在每一個人的身上,人人平等,毫無特別之處。
“……”
星川反複揉捏著手中的那枚“皇後”。她的身材非常嬌小,連國際象棋的棋子在她的手中總顯得大上那麽一圈。(注:之前的資料寫錯了,其實按照設定,星川的身高應該隻有149cm。不過她隻是矮而已,可不是幼兒體型。)
不過,就算是在常盤台,也沒有人敢因此而小瞧她。就算是如今常盤台的三位lv.5,也對她青眼有加。因為她那平凡卻又超凡力量,代表著學園都市知覺係能力的頂點。
“……”
如夜晚的星辰般的目光,從龐大到連想象都無法做到的,不斷發生退相幹的信息之海中,捕捉到了某個投影的“線”。將這麽一點織線作為判斷的依據,她一點一點地用計算和想象增補,最終將其編織成一張“網”。
她“看到”了這張“網”,和連接在這張“網”上的,某個事件……
“星川同學?”
雖然僅僅是三分鍾左右,在職業棋手的比賽中簡直不值得一提。但以她之前落子的速度來說,這已經慢的超乎想象了,慢到甚至讓負責做她後援的同學感到擔心的程度。
“稍微……靜止一下。”
星川說出的單詞有些缺乏關聯性。她的同學也需要在想一下後,才能理解她的真實意思。
這不是她故意的。前段時間,她曾經遭遇到一次事故。語言表達方麵的少許障礙,正是那次事故的後遺症。好在不是太嚴重,不至於偏差太遠。想一下的話,還是能夠理解她的意思。
星川輕輕咬了要嘴唇。
閉上眼睛,從十六張棋盤的布局中,每一條“線”都在她的腦海中被牽扯出來。
看到了。
她從記錄台拿起一張紙,用一些時間在上麵寫下了一些數字。
“按這個步驟,就可以了。”
她說。還是那樣好像缺乏關聯性的樣子。
不過,她寫下的東西,卻是非常了不得的。
那是十六張棋盤中,從現在到結束為止的,每一步棋。
當然,全部以她的獲勝而告終。
在遞上這張紙片,她向眾位棋手和觀眾鞠躬行禮。然後轉身,就像是一個美麗的虛像,幾步就消失在距離她最近的牆壁的之中。
連一絲一毫的痕跡都沒有留下。
一陣強烈的,耳鳴聲。
遠遠的,似有一道穿透一切的光,就像是燒紅的餐刀切開奶油。
隱隱約約間,與現實重疊在一起,甚至再也分不清彼此。那是從海市蜃樓般的都市中,傳來的稀薄風景。
能力綻開了“花朵”。從遙遠彼方之地傳來的“光芒”,帶給了花朵必要的“養分”。
在這光芒的盡頭,所見之物,每一個事件都是一條線。那漫無邊際的線如蛛絲般鋪散開去,就像是布滿了整個時間與空間。
那是名副其實的“無限”之數。信息成為不可視的洪流,磅礴著奔向無限遠的彼方。
在這裏,隻有自己是原點,隻有自己是清晰可見的。
自己,便是整個事象的燈塔。
星川踏足在這虛幻與真實的交接之處,發力縱身一躍。
僅僅隻是一躍之下,超過了真實與虛幻的邊界。僅僅隻是一步之遙,就像是從鏡對鏡的世界中跳脫出來。
一步之內,大地便從虛幻變得堅實而可靠。
“呀!”
站穩腳步,她聽見了預料之中的少女的喊聲。
從遙遠時空的彼方之地,投影而來的某個影像,已然近在眼前。
那並不是她所熟悉的人,從來都不是。可她的能力,卻告訴了她與這個人有關的將來。她並不想關心,卻又不得不關心的將來。因為,那將牽涉到她最為重視的朋友。
不過,到底應該怎麽做?
星川思考著。
確實常盤台可以稱得上是高等級能力者普遍的學校,不過這突然從牆壁中跳出來的學生,又該怎麽說才好?
本來隻是暫時在這裏等人的她,可實在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有這種事的出現。
這個學生就在她站在牆邊的時候,突然就從牆壁裏麵冒了出來。一直以來都自認有些反應遲鈍的她對於這個學生的出現根本不知道應該做出什麽樣的反應。
和她的不知所措相反,對方卻似是早就知道了她在這裏。那雙明亮的眼睛雖然直視著她,卻也像是根本沒有看任何東西一樣越過了她。這種怪異的感覺,不免讓被這麽注視著的她覺得非常不安。
非要說那像是什麽,不如說,對方雖然看著她,卻又並不是看著現在的她。
對,就是這樣的感覺。感覺好像能夠透過時間的線看見未來的她。
她當然不可能認識對方。正確地說,她根本不認識除了一個人以外的任何一名常盤台的學生。而且她也想象不出自己有和常盤台的學生存在交集的可能。正常來說,她們應該是身處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中才對。
常盤台確實有學生負責巡視和保持秩序,但看她此時的打扮,這名學生卻又似乎不像是負責這種事的。
“那個……”
她猶豫著,她不知道自己應該做出什麽樣的反應才好,好像不論說什麽都有些不太對勁。
“那個,我不是什麽可疑的人……”
說話間,她又怯生生地後退了一步,好像要縮到牆角裏去一樣。說實話,這倒讓她確實看起來有些可疑了。
大概是注意到自己不自覺的反應有些不對頭,為了避免自己被懷疑,她有些慌亂地從衣兜裏拿出招待券給對方看。
“……學姐。”
“哎?”
“叫我學姐……大一學年,我比你。”
“對,對不起!”
她趕緊低下頭去道歉。對方點了點頭,輕盈地提起裙擺屈膝迴了個禮。
為什麽對方會如此確信她比自己年齡要小呢?一直都反應比較慢的她始終都沒有注意到這件事。
恰好此時,有人唿喊了她的名字。那正是給了原本不可能來到這裏的她常盤台盛夏祭招待券的人。
那突然出現的學生依然保持著提著裙擺的姿勢,隻不過是慢慢後退了兩步。那嬌小的身體就像是不受到任何阻隔一般沉入了牆壁之後。
現在可以非常清晰地看見這整個過程。那不是瞬間移動那樣的突然出現,也不是將牆壁的形態改變。什麽可見的變化都沒有,就隻是不存在任何阻隔似的地,直接穿了過去。
不可思議的是,這個過程甚至連一點中間的環節都沒有。這讓她想起了某一種非常特殊的,理論上隻會在微觀中出現的景象。
“quantum_tunnelling_effect……”(注:量子隧道效應)
她輕輕掩著小嘴,自言自語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