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忠繼續詆毀安祿山,唐玄宗不高興了,扳著臉說道:“國忠什麽都好,隻是度量不夠。朕說了你多少迴,東北的邊防十分重要,契丹人不好對付,隻有祿山能夠鎮得住。邊防不亂,天下才能太平。”
李亨聽張均說過安祿山的事跡,知道他在東北的威望很高,對朝廷來說,不是一件好事。當即說道:“安祿山主宰東北軍政事務的時間太長,而且身兼三鎮節度使,手握重兵,自持軍功,年初來京,向父皇討封,父皇為他和他的兒子加官晉爵,他還不滿意,長此下去不易駕馭。”
楊國忠馬上說道:“太子殿下說得太對了,安祿山心存異誌,早有反心,聖上應盡快處理。”唐玄宗一下子也猶豫起來了,用遲疑的語氣說道:“不會吧,祿山對朕忠心耿耿,你們不要亂猜疑。”
楊國忠一心一意要把安祿山整趴下,難得有***忙這樣好的機會,立即說道:“皇上可以試他一試,安祿山剛剛離開京城不久,皇上現在下詔招他進京,不說任何理由,他如果心虛,必不敢來,如果來了證明他對皇上忠誠。”他心想:“安祿山剛剛離開長安,而且發生了一些變故,現在還沒有到達薊城,立即詔他進京,他一定會犯疑,認為皇上要處理他,肯定不會馬上就來,等探明虛實之後再行動,已經不能按時到達。隻要錯過時間,就好對他定罪。”
楊貴妃也說道:“哥哥的這個法子很好,如果祿山心術不正,一定心存疑慮,不敢來京。如果心懷坦蕩,就不會有顧慮,立馬就會進京。他不敢進京,皇上就能治他的罪。”
唐玄宗笑著說道:“貴妃也這樣說,那就立即擬旨,招祿山火速進京。”楊國忠高興了,當即起草詔書,讓宋昱用六百裏加急的辦法,一路上不歇人,隻換馬,兩天兩夜,趕到了薊城。
安祿山剛剛迴到薊城,宋昱就到了,直接進了帥府,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大聲念道:“安祿山接旨。”安祿山忙不迭的跪在堂下。高聲說道:“臣安祿山接旨。”
宋昱展開黃色的聖旨,大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範陽節度使安祿山即日進京。欽此﹗”安祿山臉色都變了,伏在地上,大聲說道:“臣接旨,吾皇萬歲,萬萬歲。”為了掩蓋內心的恐懼,他趴伏在地上,沒有立即起來。
緩和心情之後,安祿山緩慢的爬起來對宋昱說道:“欽差大人容祿山稍事準備,一同進京。”宋昱說道:“本欽差隻傳達聖旨,不催促元帥何時起程,是否進京,何日進京?由元帥定奪。”
安祿山對嚴莊說道:“中午設宴,款待欽差。”嚴莊躬身應道:“是,請欽差大人隨下官去”宋昱對安祿山說道:“本官任務已經完成,不勞元帥費心,到驛站休息一天,明天迴京複命。”不理嚴莊,出了帥府。
安祿山拿著唐玄宗招他立即進京的詔書,對嚴莊說道:“本帥從京城迴來,昨天才到,今天就來了詔書,要我進京,而且詔書之中沒有說明任何事由,這是一件很不尋常的事情。”
嚴莊說道:“宣詔的宋昱,態度生硬,是不是楊國忠又在暗中搗鬼。元帥何不招集部下大將商議呢?”“此議甚好,立即招集在薊城的將軍來帥府。”安祿山向嚴莊揮了一下手說道。
範陽節度副使賈循、大將阿史那承慶、蔡希德很快來到帥府,安祿山很想聽史思明的意見,但是他在平盧不能來。安祿山將皇帝的詔書給眾將傳看,蔡希德說道:“這事蹊蹺得很,元帥進京住了半月,剛剛迴來,又要複去,這裏麵一定有文章。”
阿史那從慶說道:“皇上反複無常,安帥剛迴帥府,立即又要招進京城,此去對元帥十分不利。說不定是要更換元帥,元帥不能去。”
蔡希德說道:“安帥馬上向皇上上表,就是前線有緊急軍情,發生了戰事,過一段時間再進京向皇上匯報。拖延一段時日,打聽清楚皇上的用意之後,再采用對策。”
賈循猜想,皇帝詔安祿山進京,很可能到朝廷任職,這對他有好處。他拿著詔書說道:“皇上下詔,招邊將進京,非去不可,違抗聖命,就是犯上作亂,那是死罪。元帥別無選擇,隻有立即進京。”
阿史那承慶瞪眼看著賈循,陰陽怪氣的說道:“賈副節度使已經看準了節度使的位置了,催安帥進京,是準備接任了。”
安祿山說道:“阿史那將軍怎麽說話呢?賈副使說的是實話,聖旨是不能違抗的。”賈循說道:“是啊,是啊,我有什麽德才擔當節度使呢?再說朝廷招安帥進京,並沒有說明事由,安帥一定還會迴來。”他嘴上雖然這樣說,但內心之中巴不得安祿山立馬就動身。
他這一解釋,立即引起了安祿山的注意,馬上說道:“既然聖上要我立刻進京,我現在就動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因此沒有價錢可講,唯君命事從,任憑皇上處置。”
軍官散去之後,安祿山將嚴莊、高尚招至密室,研究進京的事宜。嚴莊說道:“主公這次進京風險很大,又不能不去。皇上已經對主公有疑心了,主公要想保住目前的位置,一定要忍氣吞聲,表現出極端的忠誠。讓皇上相信您是忠於他的,沒有任何借口可找。”
高尚說道:“主公此去,不一定能迴來,如果與裴寬一樣,給您一個左仆射的頭銜,去掉節度使的實權,在京城之中,就得由楊國忠擺布了。而主公與楊國忠已經水火不相容,那樣十分危險。與其讓他人擺布,不如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安祿山說道:“高尚的話大逆不道,臣子的命是握在皇上的手中的,自己是不能決定的。皇上是天子,天下的老百姓都這樣崇敬,你想翻天不成。”他雖然這樣說,但沒有半點責備高尚的意思。嚴莊說道:“主公此去京城,風險極大。高尚雖然有些急,但說的是實情,應早作決斷。”
安祿山說道:“此時我心亂如麻,你們走吧,本帥一個人在這裏好好的想想。”嚴莊和高尚兩人互相看了一眼,什麽話都沒說,便出了房間。
安祿山靜靜思考:‘事情是明擺著的,一定有人在皇帝麵前告了我的狀,皇上才會在我剛迴薊城又馬上詔我進京,目的是試探。不去便授人以柄,給對頭有機可乘。詔書中沒說任何事由,說明皇上還在猶豫,沒有下決心解除我的兵權。但是如果皇上真的已經起疑,到了京城之後,就再也迴不來薊城了。現在沒有辦法,命運攥在皇帝的手中,不去就是抗旨不尊,欺君之罪。我總不能讓對手用這樣的罪名來處理我,麵前隻有一條路可走,別無選擇。’想清楚之後,他立即騎上花斑豹,日夜兼程趕往長安,要向唐玄宗證明他的忠誠。
李亨聽張均說過安祿山的事跡,知道他在東北的威望很高,對朝廷來說,不是一件好事。當即說道:“安祿山主宰東北軍政事務的時間太長,而且身兼三鎮節度使,手握重兵,自持軍功,年初來京,向父皇討封,父皇為他和他的兒子加官晉爵,他還不滿意,長此下去不易駕馭。”
楊國忠馬上說道:“太子殿下說得太對了,安祿山心存異誌,早有反心,聖上應盡快處理。”唐玄宗一下子也猶豫起來了,用遲疑的語氣說道:“不會吧,祿山對朕忠心耿耿,你們不要亂猜疑。”
楊國忠一心一意要把安祿山整趴下,難得有***忙這樣好的機會,立即說道:“皇上可以試他一試,安祿山剛剛離開京城不久,皇上現在下詔招他進京,不說任何理由,他如果心虛,必不敢來,如果來了證明他對皇上忠誠。”他心想:“安祿山剛剛離開長安,而且發生了一些變故,現在還沒有到達薊城,立即詔他進京,他一定會犯疑,認為皇上要處理他,肯定不會馬上就來,等探明虛實之後再行動,已經不能按時到達。隻要錯過時間,就好對他定罪。”
楊貴妃也說道:“哥哥的這個法子很好,如果祿山心術不正,一定心存疑慮,不敢來京。如果心懷坦蕩,就不會有顧慮,立馬就會進京。他不敢進京,皇上就能治他的罪。”
唐玄宗笑著說道:“貴妃也這樣說,那就立即擬旨,招祿山火速進京。”楊國忠高興了,當即起草詔書,讓宋昱用六百裏加急的辦法,一路上不歇人,隻換馬,兩天兩夜,趕到了薊城。
安祿山剛剛迴到薊城,宋昱就到了,直接進了帥府,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大聲念道:“安祿山接旨。”安祿山忙不迭的跪在堂下。高聲說道:“臣安祿山接旨。”
宋昱展開黃色的聖旨,大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範陽節度使安祿山即日進京。欽此﹗”安祿山臉色都變了,伏在地上,大聲說道:“臣接旨,吾皇萬歲,萬萬歲。”為了掩蓋內心的恐懼,他趴伏在地上,沒有立即起來。
緩和心情之後,安祿山緩慢的爬起來對宋昱說道:“欽差大人容祿山稍事準備,一同進京。”宋昱說道:“本欽差隻傳達聖旨,不催促元帥何時起程,是否進京,何日進京?由元帥定奪。”
安祿山對嚴莊說道:“中午設宴,款待欽差。”嚴莊躬身應道:“是,請欽差大人隨下官去”宋昱對安祿山說道:“本官任務已經完成,不勞元帥費心,到驛站休息一天,明天迴京複命。”不理嚴莊,出了帥府。
安祿山拿著唐玄宗招他立即進京的詔書,對嚴莊說道:“本帥從京城迴來,昨天才到,今天就來了詔書,要我進京,而且詔書之中沒有說明任何事由,這是一件很不尋常的事情。”
嚴莊說道:“宣詔的宋昱,態度生硬,是不是楊國忠又在暗中搗鬼。元帥何不招集部下大將商議呢?”“此議甚好,立即招集在薊城的將軍來帥府。”安祿山向嚴莊揮了一下手說道。
範陽節度副使賈循、大將阿史那承慶、蔡希德很快來到帥府,安祿山很想聽史思明的意見,但是他在平盧不能來。安祿山將皇帝的詔書給眾將傳看,蔡希德說道:“這事蹊蹺得很,元帥進京住了半月,剛剛迴來,又要複去,這裏麵一定有文章。”
阿史那從慶說道:“皇上反複無常,安帥剛迴帥府,立即又要招進京城,此去對元帥十分不利。說不定是要更換元帥,元帥不能去。”
蔡希德說道:“安帥馬上向皇上上表,就是前線有緊急軍情,發生了戰事,過一段時間再進京向皇上匯報。拖延一段時日,打聽清楚皇上的用意之後,再采用對策。”
賈循猜想,皇帝詔安祿山進京,很可能到朝廷任職,這對他有好處。他拿著詔書說道:“皇上下詔,招邊將進京,非去不可,違抗聖命,就是犯上作亂,那是死罪。元帥別無選擇,隻有立即進京。”
阿史那承慶瞪眼看著賈循,陰陽怪氣的說道:“賈副節度使已經看準了節度使的位置了,催安帥進京,是準備接任了。”
安祿山說道:“阿史那將軍怎麽說話呢?賈副使說的是實話,聖旨是不能違抗的。”賈循說道:“是啊,是啊,我有什麽德才擔當節度使呢?再說朝廷招安帥進京,並沒有說明事由,安帥一定還會迴來。”他嘴上雖然這樣說,但內心之中巴不得安祿山立馬就動身。
他這一解釋,立即引起了安祿山的注意,馬上說道:“既然聖上要我立刻進京,我現在就動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因此沒有價錢可講,唯君命事從,任憑皇上處置。”
軍官散去之後,安祿山將嚴莊、高尚招至密室,研究進京的事宜。嚴莊說道:“主公這次進京風險很大,又不能不去。皇上已經對主公有疑心了,主公要想保住目前的位置,一定要忍氣吞聲,表現出極端的忠誠。讓皇上相信您是忠於他的,沒有任何借口可找。”
高尚說道:“主公此去,不一定能迴來,如果與裴寬一樣,給您一個左仆射的頭銜,去掉節度使的實權,在京城之中,就得由楊國忠擺布了。而主公與楊國忠已經水火不相容,那樣十分危險。與其讓他人擺布,不如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安祿山說道:“高尚的話大逆不道,臣子的命是握在皇上的手中的,自己是不能決定的。皇上是天子,天下的老百姓都這樣崇敬,你想翻天不成。”他雖然這樣說,但沒有半點責備高尚的意思。嚴莊說道:“主公此去京城,風險極大。高尚雖然有些急,但說的是實情,應早作決斷。”
安祿山說道:“此時我心亂如麻,你們走吧,本帥一個人在這裏好好的想想。”嚴莊和高尚兩人互相看了一眼,什麽話都沒說,便出了房間。
安祿山靜靜思考:‘事情是明擺著的,一定有人在皇帝麵前告了我的狀,皇上才會在我剛迴薊城又馬上詔我進京,目的是試探。不去便授人以柄,給對頭有機可乘。詔書中沒說任何事由,說明皇上還在猶豫,沒有下決心解除我的兵權。但是如果皇上真的已經起疑,到了京城之後,就再也迴不來薊城了。現在沒有辦法,命運攥在皇帝的手中,不去就是抗旨不尊,欺君之罪。我總不能讓對手用這樣的罪名來處理我,麵前隻有一條路可走,別無選擇。’想清楚之後,他立即騎上花斑豹,日夜兼程趕往長安,要向唐玄宗證明他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