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忠借故不來,唐玄宗有些生氣,將奏折扔給高力士說道:“一派胡言,拿去燒了。”。楊貴妃說道:“宰相事多,不能來一定是事務纏身,祿山也不是外人,不會生氣的。”
安祿山說道:“母親說得對,丞相管的事太多,忙不過來,孩兒久駐邊關,忠心報國,即使與楊丞相有些隔閡,也不會放在心上。楊丞相忙不過來,如果讓孩兒幫他料理一下,他會輕鬆一些的。”
楊貴妃笑著說道:“你真會討差事,這樣忠心耿耿,為皇上分憂,皇上一定會答應的。”她拉著唐玄宗的手說道:“皇上,你說是不是的呀?”
唐玄宗說道:“希烈,你是左相,認為如何?”陳希烈與安祿山關係很好,立即附和道:“我朝節度使當宰相的先例不少,而且都很有作為,象張說丞相,兩度出任宰相,很有建樹。他提出改革兵役製度,使大唐空前強盛。”
安祿山說道:“孩兒是個軍人,性格耿直,對皇上,對大唐一片忠心,楊丞相對我有些誤會,我不會放在心上,恨不能將心挖出來給他看。如果幫他做些事情,經常接觸,我們之間的隔閡就會消除的。”
唐玄宗用手摸著胡子,笑著說道:“胡兒啊,沒有想到,你一個軍人,也有這樣的度量。但是目前契丹雖然戰敗,但並沒有臣服,薊城不能沒有你。再說管理朝政要懂中原文化,你一個胡人有這本事嗎?”
安祿山說道:“啟奏父皇,兒臣雖不是中原人出身,但很喜歡學習。兒臣通九國語言文字,對中原文化的學習也非常刻苦。雖不能與陳丞相和張均兄弟比肩,但與楊丞相相比不會遜色。”
唐玄宗說道:“看不出來啊,胡兒還是善學之人。讓朕考慮一下,能不能以節度使為主,兼任平章事?”
安祿山立即跪下高聲說道:“謝父皇恩典,兒臣一定盡心竭力做好差事,為父皇分憂。”
唐玄宗說道:“胡兒真是乖巧,這事還不能最後定,你還是安心做好節度使。有了聖旨,才能在京城辦差。”
安祿山在華清宮住下來陪伴母親,將楊貴妃哄得喜笑顏開。兩人有時單獨集在一起,談笑風生。
楊國忠不來華清宮,唐玄宗也很生氣,心想你在跟朕鬥氣,朕就刺激你一下,當即對高力士說道:“讓翰林院起草詔書,祿山兼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薊城、京城兩邊跑。”
高力士立即到翰林院,對首席大學士張垍說道:“皇上口諭,翰林院草擬詔書,安祿山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張垍楞了一下,立即跪下說道:“臣接旨。”高力士上前將他扶起來說道:“皇上的本意是,安祿山雖然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但仍然身在薊城,以節度使為主。駙馬爺不用擔心,是你的一定還是你的。”
張垍立即轉為笑臉,對高力士說道:“將軍稍等片刻,詔書立馬就起草好了。”草擬好詔書,交給高力士。
唐玄宗拿著詔書對楊貴妃說道:“祿山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詔書已經報到朕這裏了,朕準備讓希烈發下去。”
楊貴妃楞了一下說道:“這樣快啊,我哥哥知道嗎?他可是首席宰相啊。”唐玄宗沉下臉說道:“他不來華清宮,難道要朕到他的宰相府去嗎?”
楊貴妃說道:“皇上請緩一緩,臣妾派人去讓哥哥來,讓他在祿山麵前宣讀聖旨,緩和他們之間的關係。”
唐玄說道:“既然貴妃說要緩一下,朕便等一等,如果國忠不來,就讓希烈來宣讀詔書。”楊貴妃也急了,立即差人將下詔的事告訴了楊國忠,楊國忠一下子嚇傻眼了,不知道如何是好?立即與張漸商量。
張漸說道:“皇上下詔書,是對丞相沒有上奏不滿,如果不是貴妃娘娘的麵子,丞相的位置就危險了。安祿山不隻是會打仗,也會做官。他兼任河北道處置使,河北地界針插不進,二十四郡成了他的天下。如果進了宰相府,我說句泄氣的話,楊公即使有貴妃娘娘幫助,也不是安祿山的對手。一定要阻止詔書的下達,如果讓他兼任副宰相,楊公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
楊國忠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搓著雙手,無意識的念叨:“這該怎麽辦?這該怎麽辦?”張漸拿起茶杯,往嘴邊送,楊國忠一把將它奪了過來,重重的往桌子上一放說道:“人都急死了,你還慢悠悠的。”
張漸輕笑一聲說道:“詔書雖然起草,但是還沒有下發。如果貴妃娘娘出麵,還是能夠阻止的。”楊國忠一拍腦袋,立即出了房門,騎上快馬,不斷的揮鞭抽打坐驥的屁股,急匆匆趕到華清宮。
他直接去找楊貴妃,見麵便說:“妹妹一定要幫我,阻止皇上不讓安祿山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楊貴妃說道:“哥哥和祿山不太融洽,一起共事,可以消除隔閡,有什麽不好啊?”
楊國忠說道:“安祿山是要搶奪我的位置,他野心勃勃,早就瞄著首席宰相了。現在河北二十四郡,針插不進,已經成了安祿山的獨立王國了。如果他進京,哥哥這首席宰相的地位就要動搖了。妹妹一定要在皇上麵前為我說話,阻止詔書下發,不然的話哥哥輸定了。”
楊貴妃見楊國忠這樣急,也覺得事態嚴重,對楊國忠說道:“有這樣嚴重嗎?祿山是個胡人,能管得了漢人嗎?他請求的時候,我還幫他說話呢。這迴又去做惡人,麵子上過不去啊。”
楊國忠說道:“那胡子狠得很,河北二十四郡的太守,八成是漢人,都對他服服帖帖,管理漢人也很有一套,不能讓他進京。事情已經十萬火急了,你願意看著哥哥我下台嗎?再不去麵見皇上,就來不及了。”
楊貴妃見楊國忠心急如焚,覺得事情不象她想像的那樣,確實危及到他的相位,她也不願意。便說道:“好吧,我們一起去見皇上,還是你向皇上說明。”
唐玄宗正和安祿山一起談論邊防,安祿山信誓旦旦:“一定能在兩年內消滅契丹,活捉迪輦俎裏。”
聽到安祿山這些滿有把握的話,唐玄宗心情舒暢,他對安祿山說道:“胡兒將迪輦俎裏的人頭,送到朝廷,朕就讓你進京,安心的做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楊貴妃和楊國忠在門外剛好聽到,兩人同是一驚。楊貴妃推門進來,對唐玄宗說道:“啟奏皇上,丞相來了,說是有要事向皇上匯報。”
安祿山說道:“母親說得對,丞相管的事太多,忙不過來,孩兒久駐邊關,忠心報國,即使與楊丞相有些隔閡,也不會放在心上。楊丞相忙不過來,如果讓孩兒幫他料理一下,他會輕鬆一些的。”
楊貴妃笑著說道:“你真會討差事,這樣忠心耿耿,為皇上分憂,皇上一定會答應的。”她拉著唐玄宗的手說道:“皇上,你說是不是的呀?”
唐玄宗說道:“希烈,你是左相,認為如何?”陳希烈與安祿山關係很好,立即附和道:“我朝節度使當宰相的先例不少,而且都很有作為,象張說丞相,兩度出任宰相,很有建樹。他提出改革兵役製度,使大唐空前強盛。”
安祿山說道:“孩兒是個軍人,性格耿直,對皇上,對大唐一片忠心,楊丞相對我有些誤會,我不會放在心上,恨不能將心挖出來給他看。如果幫他做些事情,經常接觸,我們之間的隔閡就會消除的。”
唐玄宗用手摸著胡子,笑著說道:“胡兒啊,沒有想到,你一個軍人,也有這樣的度量。但是目前契丹雖然戰敗,但並沒有臣服,薊城不能沒有你。再說管理朝政要懂中原文化,你一個胡人有這本事嗎?”
安祿山說道:“啟奏父皇,兒臣雖不是中原人出身,但很喜歡學習。兒臣通九國語言文字,對中原文化的學習也非常刻苦。雖不能與陳丞相和張均兄弟比肩,但與楊丞相相比不會遜色。”
唐玄宗說道:“看不出來啊,胡兒還是善學之人。讓朕考慮一下,能不能以節度使為主,兼任平章事?”
安祿山立即跪下高聲說道:“謝父皇恩典,兒臣一定盡心竭力做好差事,為父皇分憂。”
唐玄宗說道:“胡兒真是乖巧,這事還不能最後定,你還是安心做好節度使。有了聖旨,才能在京城辦差。”
安祿山在華清宮住下來陪伴母親,將楊貴妃哄得喜笑顏開。兩人有時單獨集在一起,談笑風生。
楊國忠不來華清宮,唐玄宗也很生氣,心想你在跟朕鬥氣,朕就刺激你一下,當即對高力士說道:“讓翰林院起草詔書,祿山兼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薊城、京城兩邊跑。”
高力士立即到翰林院,對首席大學士張垍說道:“皇上口諭,翰林院草擬詔書,安祿山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張垍楞了一下,立即跪下說道:“臣接旨。”高力士上前將他扶起來說道:“皇上的本意是,安祿山雖然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但仍然身在薊城,以節度使為主。駙馬爺不用擔心,是你的一定還是你的。”
張垍立即轉為笑臉,對高力士說道:“將軍稍等片刻,詔書立馬就起草好了。”草擬好詔書,交給高力士。
唐玄宗拿著詔書對楊貴妃說道:“祿山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詔書已經報到朕這裏了,朕準備讓希烈發下去。”
楊貴妃楞了一下說道:“這樣快啊,我哥哥知道嗎?他可是首席宰相啊。”唐玄宗沉下臉說道:“他不來華清宮,難道要朕到他的宰相府去嗎?”
楊貴妃說道:“皇上請緩一緩,臣妾派人去讓哥哥來,讓他在祿山麵前宣讀聖旨,緩和他們之間的關係。”
唐玄說道:“既然貴妃說要緩一下,朕便等一等,如果國忠不來,就讓希烈來宣讀詔書。”楊貴妃也急了,立即差人將下詔的事告訴了楊國忠,楊國忠一下子嚇傻眼了,不知道如何是好?立即與張漸商量。
張漸說道:“皇上下詔書,是對丞相沒有上奏不滿,如果不是貴妃娘娘的麵子,丞相的位置就危險了。安祿山不隻是會打仗,也會做官。他兼任河北道處置使,河北地界針插不進,二十四郡成了他的天下。如果進了宰相府,我說句泄氣的話,楊公即使有貴妃娘娘幫助,也不是安祿山的對手。一定要阻止詔書的下達,如果讓他兼任副宰相,楊公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
楊國忠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搓著雙手,無意識的念叨:“這該怎麽辦?這該怎麽辦?”張漸拿起茶杯,往嘴邊送,楊國忠一把將它奪了過來,重重的往桌子上一放說道:“人都急死了,你還慢悠悠的。”
張漸輕笑一聲說道:“詔書雖然起草,但是還沒有下發。如果貴妃娘娘出麵,還是能夠阻止的。”楊國忠一拍腦袋,立即出了房門,騎上快馬,不斷的揮鞭抽打坐驥的屁股,急匆匆趕到華清宮。
他直接去找楊貴妃,見麵便說:“妹妹一定要幫我,阻止皇上不讓安祿山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楊貴妃說道:“哥哥和祿山不太融洽,一起共事,可以消除隔閡,有什麽不好啊?”
楊國忠說道:“安祿山是要搶奪我的位置,他野心勃勃,早就瞄著首席宰相了。現在河北二十四郡,針插不進,已經成了安祿山的獨立王國了。如果他進京,哥哥這首席宰相的地位就要動搖了。妹妹一定要在皇上麵前為我說話,阻止詔書下發,不然的話哥哥輸定了。”
楊貴妃見楊國忠這樣急,也覺得事態嚴重,對楊國忠說道:“有這樣嚴重嗎?祿山是個胡人,能管得了漢人嗎?他請求的時候,我還幫他說話呢。這迴又去做惡人,麵子上過不去啊。”
楊國忠說道:“那胡子狠得很,河北二十四郡的太守,八成是漢人,都對他服服帖帖,管理漢人也很有一套,不能讓他進京。事情已經十萬火急了,你願意看著哥哥我下台嗎?再不去麵見皇上,就來不及了。”
楊貴妃見楊國忠心急如焚,覺得事情不象她想像的那樣,確實危及到他的相位,她也不願意。便說道:“好吧,我們一起去見皇上,還是你向皇上說明。”
唐玄宗正和安祿山一起談論邊防,安祿山信誓旦旦:“一定能在兩年內消滅契丹,活捉迪輦俎裏。”
聽到安祿山這些滿有把握的話,唐玄宗心情舒暢,他對安祿山說道:“胡兒將迪輦俎裏的人頭,送到朝廷,朕就讓你進京,安心的做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楊貴妃和楊國忠在門外剛好聽到,兩人同是一驚。楊貴妃推門進來,對唐玄宗說道:“啟奏皇上,丞相來了,說是有要事向皇上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