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九十五章第一次親密接觸


    伏在林間,薛訥不停地放箭。


    這次不是昨天晚上的交戰了,裏麵幾乎一半是真正的大食人,林間箭弩不斷地飛射出來,但大食士兵配合嚴密,一直沒有對他們造成致命的傷害。盡管有許多士兵被箭射中,可是其他的士兵熟視無睹,繼續踏過戰友的身體,向林間一步步逼來。


    還沒有直接交手,但給人帶來了一種壓迫感。這種壓迫感在吐蕃人身上也發現過的。


    很強大的軍隊。薛訥心中想到。


    卜紮裏夫也在看。


    唐朝在東方,很強大,很早就聽說了,每次向東擴張,國內總有一些聲音,說要考慮唐朝。但離得太遠,一直沒有來往,這是兩支軍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對碰。


    山林稀疏,三月到來,樹葉已經發綠,在明媚的陽光照耀下,象玉色一樣晶瑩剔透。烏滸河的河風從西而來,讓樹葉不停地抖動著美麗的身影。但他能看到,在這片美麗的身影下,因為唐朝軍隊匆匆忙忙渡河而來,缺少有力的防禦武器,與健全的防線布置,同樣也有多名戰士被自己手下擊斃。可大多數戰士並沒有慌亂,在各個隊長指揮下,在有效地還擊。


    這是一支強大的軍隊,卜紮裏夫心裏想到。


    終於一個大食人接近了柵欄,大喝一聲,試圖從縫隙裏鑽過去。但竄出來一個唐兵,手中彎刀大揮下去,一下子將自己手下這名戰士腦袋削去。這次交鋒過後,兩國士兵開始以柵欄為界線,進行激戰起來。


    又有一匹馬飛奔而來。


    是杜格勒派來的第二個通信斥候,向卜紮裏夫稟報唐朝軍隊已經開始渡過烏滸河消息的。卜紮裏夫聽了有些急躁,而且唐朝軍隊的強悍,多少出忽他的意料。


    於是又下達了一份命令,每隊支援五百士兵上去,帶著長矛,讓正在柵欄前激戰的大食士兵退迴十來步,再舉起長矛投向柵欄的後麵。可是薛訥三人久經沙場,看到大食士兵帶著長矛過來,讓弓箭手在後麵進行一撥射擊後,大食人退,他們也退,退到樹木後麵,真不行,用盾牌兩個士兵一組,舉起盾牌保護。弓箭手繼續躲在樹木後麵射箭。


    這種打法不但兇悍,而且還很不要臉。


    卜紮裏夫看了看身後的戰士,可動用的預備已經不多了。


    於是再次下令,讓三支軍隊發起強攻。駱務整站在山頂上看到不妙,同時也下了一道命令,增派了八百名士兵上去支援。特別是西邊江西斤的部隊,因為能力稍稍欠缺,指揮不當,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傷亡。中路與東路僅支援了兩百人,而西路支援了四百名士兵。這個情況,卜紮裏夫也看到了,再次命令兩千士兵從西側發起進攻。


    駱務整對站在身邊,臉上有些懼色的安國大將迦基娑說道:“西側快要支持不下去了,馬上我會親自率兩百士兵下去,剩下的士兵就交給你了。你看那一路吃緊,就分兵去支援,懂嗎?”


    說完了,衝下山丘。此時西線在大食人強攻之下,已經搖搖欲墮。


    江四斤滿頭汗水,他身上也中了一箭,鮮血從脅間不停地流淌出來。但顧不得痛疼了,看到駱務整親自下來說道:“駱將軍,末將做得不好。”


    “不是你的責任,我們麵對的是大食最強大的軍隊。再堅持一會兒,還有皇帝呢。”


    道理很簡單,大食人帶來了一萬多軍隊,幾乎將中路撥之一空,皇帝就在北岸,難道看不到這個戰機?


    “是啊,”江四斤充滿喜色地說道,又大喊起來:“兄弟們,再堅持一會兒,陛下馬上親自前來剿滅敵人了。”


    這是為了振作士氣的,但真讓他說中了。


    聽到他的喊聲,士氣果然大振。駱務整接手西線,從容指揮,終於將惡劣的局麵稍稍扳了過來。可畢竟人數不到對方的一半,防禦工事粗陋,激戰了一會兒,終於不斷地有大食人從柵欄裏鑽了進去,將戰場擴大到了林間。但卜紮裏夫卻更加焦急起來,看了看天色,忽然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讓士兵全部撤迴去,上了戰馬,向西返迴。


    瓜卵山響起一片歡唿聲。


    這場激戰十分慘烈,僅是這一會兒,大食人就出現了一千多人的傷亡,唐軍也出現了近千人的傷亡。大食人再繼續強攻下去,縱然再勇敢,也堅持了多久。


    辛承嗣不解地問道:“為什麽他們要撤?”


    “隨我來,”駱務整再次登上丘頂。


    迦基娑迎了過來,帶著諂媚的笑容說道:“駱將軍,你們真勇敢,居然將大食人擊敗了。”


    “迦基娑將軍,你剛才在幹嘛?”駱務整沒好氣地問道。剛才情況很危險的,他竟然都不知道再派預備隊下來進行支援。難怪安國讓大食人一次次如若無人之地的入侵,原來都是這群人才!


    然後登上了丘頂,向北看,向西看。


    北邊沒有動靜,李謹行後軍沒有這麽快抵達的。倒是西方,大食人全部上了戰馬,沒有戰馬的,也隊列整齊地隨著騎兵後退,就象沒經過剛才一場慘烈戰爭似的。


    看的不是他們,是更遠處。


    此時,卜紮裏夫手下的侍衛也在不解地問道:“將軍,為什麽要撤退,再攻打一會兒,有可能就將他們擊敗了。”


    “我知道,但有一萬唐軍渡過烏滸河。瓜卵山上的唐軍十分兇悍,大約是唐軍的精銳部隊,又處在死地,縱然戰局對我方有利,一時半會拿不下來。一旦另一支唐軍到來,那時候我軍已經筋疲力盡,很有可能會導致全軍覆沒。”


    說完了,命令全軍就地休息,喝一口水,準備武器,以逸待勞。


    不一會兒,遠處煙塵揚起,唐軍就來了。


    “列陣,準備迎戰。”卜紮裏夫說道。


    剛才一戰,打得很別扭,上了戰馬,在這片空曠的地方,才是大食人的所長。雖然自己手中隻有一半騎兵,但也不懼哉。再次下令,騎兵先行迎戰。兩支強大的騎兵,衝撞在一起。


    李威也在看。


    敵人數量稍多,又經過自己兩夜的騷擾,而且剛才似乎也經過一番激戰,他同樣不懼。不過大食人的戰鬥力究竟如何,他心中同樣沒有多少底。兩軍撞在一起了,也能看到了。


    可隻一會兒李威臉色就慎重起來。


    人數自己是對方的一倍多,後麵大食步兵還沒有趕上來,就是趕上來,多半也是波斯偽軍,讓他自動忽視。可是這數千大食騎兵人人騎術精良,作戰勇敢。自己所率的大多數是河中的騎中,隻有一小半是唐朝的軍隊。明明人數占了優勢,其他方麵也略略占了優勢,但絲毫不占上風。若不是自己帶了兩千名唐軍過來,很有可能能讓大食人擊敗。


    士兵在呐喊,戰馬在嘶叫,濺起了陣陣塵埃。各種兵器不停地交撞在一起,也有許多士兵被擊斃,從馬匹上倒下去。然而細細一看,居然自己一方倒下的士兵,比大食人還要多。


    心裏說道:這才是真正大食人的戰鬥力!


    山頂上駱務整也看到了,扭頭說道:“下去支援。”


    “喏!”看到友軍到來,山上的唐軍士氣再次高漲。


    駱務整又說道:“將俘虜也押過去。”


    列隊押著俘虜,還有從繳獲的戰馬中選了近百匹沒有受傷的馬匹,組成了近百名騎兵,全軍走出山林,追擊下去。


    卜紮裏夫看到他們到來,皺了皺眉頭,今天諸事不順,以為上了戰馬,就能立即將唐軍擊敗的。然而到目前為止,雙方不分勝負。人家還留著三千預備隊一直沒有動用。而且也看到,這支軍隊裏麵唐軍占的比例並不多,若全部是唐軍……他不由地打了一個冷戰。


    這是兩國第一次”親密“接觸,從馬上打到馬上,通過這一戰,雙方都能清晰看到雙方的戰鬥力。但對結果,雙方皆很忌憚,不滿意。


    後麵唐軍又要追趕過來,兩相夾擊,今天很難善了。但還是下了一份命令,讓後麵的步兵列隊,準備反擊。


    看到駱務整及時到來,李威嘴角洋溢起笑容。戰場上變化萬千,捕捉戰機能力,對一個將領來說,是很重要的。當年李謹行再三說此子可教也,沒有看錯人啊。


    青海數名青年將領,卻沒有想到駱務整,卻是成長最快的一個。


    但駱務整卻命令士兵停了下來。然後他來到俘虜麵前說道:“好,你們可以迴家了。”


    一個河中的士兵將他的話翻譯了一遍,一千多名俘虜卻愣住了。迴家很期盼的,但這時候怎麽迴家?逃向對麵的軍隊?不敢。拔腿就逃?不敢。


    駱務整替他們做出了一個選擇,說道:“你們迴歸軍隊吧。你們手中沒有武器,也不能與我們交戰,縱然今天大食兵敗,事後大食人也不會怪你們。還是能迴家。但一逃,後果難料。”


    說得似乎有道理。


    但是眾人遲遲疑疑的。


    駱務整忽然暴怒起來,道:“再不迴去,我殺無赦!”


    這一逼,一千多名波斯士兵拔腿就逃。但是不是如駱務整所說的那樣?這一群人往大食列好的陣型中一逃,馬上後麵數千大食士兵的陣型全部能讓他們衝垮的。


    卜紮裏夫牙目眥牙裂,大喝道:“撤向兩側,勿得擾亂中軍。凡擾亂中軍者,殺!”


    仿佛響應他的號令似的,駱務整又下了一道命令,讓弓箭手舉箭向兩側空射。這一來,就是聽到卜紮裏夫的命令,這一群俘虜隻好向大食後陣中軍撞擊過去。


    卜紮裏夫急切地吼道:“射箭,將他們逼向兩側。”


    這一刻,他也忘記了,後軍步兵幾乎全部是波斯人,有幾個人能下得了手。駱務整手一招,將幾名河中的士兵招來,說道:“就象早上那樣喊話。”


    也就是喊投降不殺,再不投降,絕不饒恕之類的話。事實波斯人自己也能證明,唐朝軍隊並沒有殺他們,早上讓他們做事,也給了早飯,態度和藹可親,又勸說了很久,有些人似乎被感化了。看到對麵有人在放箭,居然有人主動替唐軍喊話證明。猶猶豫豫的,一千多名戰俘就衝到了中軍。駱務整喝道:“殺。”


    近四千名唐軍如同下山的猛虎衝了過去。辛承嗣與薛訥兩人騎著馬,率領近百騎兵帶頭跟著波斯的戰俘,殺進了中軍。西邊李威看到這一情形,也大喝一聲,親自率領著三千預備隊,從北側包抄過來。


    卜紮裏夫前後掃視了一眼,前麵的將士交織在一起,看到局勢的變化,心理也產生了波動。北側唐軍在包抄。後麵步兵已經混亂起來,有的士兵放下武器,向南逃跑。這一戰,注定失敗了。沮喪地下令:“撤。”


    帶著手下,向南逃去。


    李威繼續帶領士兵,追擊下去,但隻追了一會兒,停了下來。


    到了中午,這一戰終於結束。


    從瓜卵山到烏滸河畔,兩戰共擊斃了近三千名大食士兵,抓獲了近五千名戰俘。但這些人多半是波斯人,大食士兵占的比例很少。唐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一千多名士兵犧牲,而且大半是真正的唐軍精銳。


    押著俘虜,再次迴到了瓜卵山,將傷員用木筏子渡過烏滸河進行治療。再次物資運過烏滸河,這僅是第一批物資,後麵李謹行率軍趕過來,將會有更多的物資到來。主要還是搶修工事,不僅修建幾道粗大密集的柵欄,同時將山上的枯枝爛葉清理到山頂,這是防止敵人以後用火攻的。然後就著一些土質鬆軟的砂石,挖了許多戰壕。這是留作防備以後大食人用投石機攻擊時,躲避時用的。


    傍晚來臨,留下了部分戰馬,大分部戰馬運向河北,也真讓俘虜迴家。至於大食人以後怎麽對待這批俘虜,不管了。這時候,大食援兵也趕了過來,然而斥候看了看,無可奈何地迴去。


    站在山頂上,晚風清涼。


    薛訥來到李威身邊,低聲問道:“臣有一事不明。”


    “說。”


    “大食人很強悍。”


    “嗯,難道你害怕了?”


    “我不是害怕,但打這一仗,對我們唐朝有沒有利?”


    這是很關健的一點,李威布局是為了將來。可說出來,有幾個人能相信?河中地區對唐朝來說是一塊雞肋,無論怎麽富裕,因為距離遠,不好管理。大食人將兵力投放到河中,是一個極限。唐朝將兵力投放到河中,也是一個極限。這是冷兵器戰爭注定的。但大食人得到了,卻能得到大量的稅務。然而唐朝的政策,卻使唐朝得不到實質性的好處。有可能以後必須繼續支援。這一戰打得不是很劃算?況且唐朝心腹大患吐蕃與突厥並沒有解決。於其布局河中,不如布局新羅與倭國。


    李威一笑,這個問題,恐怕很多將領,甚至朝中大臣都會產生。若是大食人不兇悍,能伸手管一管,大食人如此兇悍,管就很值得考慮了。兇不兇悍,剛才一戰,已是一個證明。


    笑完後說道:“你看一看地圖,從河中到吐火羅,再到塞斯坦,再到信德,不往西方看,往東方看。為什麽當年我朝賜封河中與吐火羅,大食人強攻吐火羅,吐蕃不約而同的強攻西域?”


    “原來如此。”


    “明白了就行。本來我也不想發起如此大規模的戰役,等到這場戰役結束後,我帶來的將士,會有許多人犧牲在這片異鄉他土上。我也不忍。但機會難得,稍縱即逝。以後就是率領二十萬大軍,也很難取得眼下的果實。大食人兇悍,是多種原因的。很少失敗,信心飽滿。但屢屢受挫呢?沒有了信心,會不會繼續保持這樣的戰鬥力?政教合一,宗教給他們帶來了力量。然而他們的宗教,眼下正處於一種微妙時期,隻要適當的推動,連他們宗教都會產生分裂。那麽宗教能不能繼續帶給他們勇氣?”


    “是。臣不如陛下遠矣。”


    還有幾個原因,李威沒有說。這一戰唐朝派出了一些軍隊,也僅於此,出動的物資並不多,開戰對國內並沒有造成很大的壓力。還有可能的吐蕃……他也需要合適的理由,繼續留在西域。


    天漸漸黑了下來,河北卻開始燈火通明,李謹行率領著一支軍隊,帶著大量的物資,終於趕到香柳渡口。但是李威卻下了一道命令,派出大量斥候,將方圓數裏之地全部清空。即使有百姓,也驅逐出去,讓他們暫時離開這一帶,下半夜才允許他們迴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後方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後方晴並收藏興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