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三百四十六章非川淒草(四)
還是打宛肅城與洪濟橋,吐蕃的九曲軍、駱駝橋與黑山軍暫時不感興趣,那樣的話,可以將曲西以及大小榆穀全部囊入手中,可戰線拉得太長,從地理位置上也對吐穀渾有利。
現在與論讚婆論戰,將來可以要與論欽陵論戰,這麽長的戰線非是讓論欽陵鑽了空子不成。所以最後還是決定收宛肅城與洪濟橋,離積石軍不遠,又有赤嶺隔阻,能守住更好,守不住丟失了,可以退積石軍。但占據這一位置,吐蕃將如鯁在喉。赤嶺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巨大雄關,而吐蕃因為常駐兵力不足,又將嶺東數處要喉丟棄不顧,正好將這一條線守住。這樣南北中可以分成幾路,隨時進攻吐穀渾,北邊威脅伏俟城,麵邊威脅樹敦城。論欽陵不管,自己慢慢建城,相信這一戰後,更有了交待。管,那就利用地形,慢慢耗。
但也不能直接打,諾曷缽到來正是時候,不僅給了戰鬥正名,使一些吐穀渾將士心理消積,不知如何自處,同時也能迷惑論讚婆。然後是一步步地調步,將論讚婆手中大軍引到不該去的地方。
戰爭開始了。
但再次出忽論讚婆的預料,兩支大軍一南一北直撲承風嶺,南麵的是唐朝大將曹懷舜率領的,從結囉城到清平砦,再到鐵堠子,此次距離並不遠,隻有一百來裏路。隻是道路不是很大,也是河湟地區一個要道。另一邊薛訥輕騎出河源軍,從犛牛峽出承風嶺(注)。
這一條道有些難走,風景卻是很美麗,旁邊就是翠山,這條山脈一直延伸到赤嶺,可山上多樹木,蒼翠可愛,所以當地人稱為翠山。因為水草茂盛,又有許多牧民在此間放養著大量犛牛。不過大戰一觸即發,規模遠不及以前。
無心留戀這美景,匆匆來到承風嶺,卻看到曹懷舜大軍在承風嶺前停了下來。兩人級別不一樣,可是太子臨行前的安派,也不得不過問一下。問道:“曹大將軍,為何不進攻?”
“薛訥,你來看看,”曹懷舜指了指山上。
承風嶺道路也不小,然後這一次攻打承風嶺,不是攻承風嶺,吐蕃人在承風嶺上並沒有駐紮大軍,但在兩側山嶺上各駐紮著一支軍隊,修了堅固的營寨。人數不多,各有千人。
嚴格說起來,對行軍並沒有多大陰礙,但終是兩個釘子,不撥掉,放在哪裏,隱隱是一個後患。但若是攻打,依仗山勢,吐蕃又有防備,在上麵存放了大量的糧食,甚至各有一道山泉可以當作飲用水,拖一拖,吐蕃必然派人前來援助。因此,借此次機會吐蕃人無法兼顧之時,將這兩個釘子撥掉。
然而薛訥看了看,山道上已倒下了許多唐軍,但左右山寨依然安全無恙。
“薛訥,你可有良策?”
薛訥茫然地搖了搖頭,他也升了官,可隻是一個小小的副將,曹懷舜卻是堂堂的副總管。但也不能這麽說的,此次李敬玄總督洮河道事務,李威總督軍事,其實也是一個奇怪的任職,真說起來成了兩個元帥。劉審禮為行軍總管,也就是唐朝的先鋒主將。王孝傑是先鋒副將。李謹行改任積石道經略大使,契苾明任柏海道經略使,韋待價檢校涼州都督,都是一路大軍分帥,可是黑齒常之與婁師德二人職位還是比較低的。可李威不管了,難道真指望韋待價去作戰?於是破格將黑齒常之與婁師德提撥出來。
這也說明一個問題,無論李威如何載培,他作為副將可以,但還沒有做好作為一方主帥的打算。與其父相比,或者隻能說大器晚成。
要麽隻有強攻,無論拋石機或者強弩,射程皆不及,那樣會犧牲無數將士。薛訥不敢作主了,道:“曹將軍,要麽派人將此事用快馬送給李大總管吧。”
太子不在鄯城,隻好尋找李敬玄相助了。這又疏忽了一件事,找李敬玄相救有何用?在赤嶺上正有一個人閑得難受,他一來,立即會將此解決。倒底是黑齒常之在唐朝資曆淺了。
……
曹薛二人在承風嶺紮下大營,卻無意中起了一個作用。攻下此二營不是太難的事,拿人堆就是了。既然唐朝興師動眾而來,為什麽舍不得用人堆?這是進一步迷惑自己啊。
這個唐朝太子簡單太壞了。
承風嶺於是不管,將視線緊緊集中在綏戎峽。
但真正大戰終於打響。
對洪濟與宛肅城視在必得,但不能流露出來。先是調兵遣將,讓論讚婆將視線向北方轉移。但還不夠,一旦大軍出兵,論讚婆會立即反應過來。於是李威又想到了另一條道。這條道不是很隱蔽,吐蕃人常用,可是唐朝人似乎沒有用過,那就是莫門道。從吐穀渾大莫門地區經過拉力關,再經古紮川,奔洮州。所以朝廷在洮州設一駐軍名曰莫門軍。
但不能從莫門關出發,行程太遠。還有一個原因,從拉力關向南,大部分百姓皆是黨項人,阻攔肯定不會的,不阻攔吐蕃人會起疑。因此,詢問了一下隨行的黨項人,得知從廓州南邊的黑峽川有了一條小徑直通莫門道。
莫門道不隱蔽,黑峽川同樣不隱蔽,然而從黑峽川到莫門道這條小道十分隱蔽,至今還沒有標注在唐朝軍事地圖上。
因為要出大軍攻打宛肅城嘛,提前將所有境內的清掃了一片。掃得不緊,吐蕃依然能得到消息,不過比較困難了。至於更後方的黑峽川道,倒沒有一個吐蕃斥候注意。
李威帶著七千唐朝軍隊,秘密地與契苾明進入了黑峽川。不為了後麵不讓吐蕃對黨項人動疑,稀釋黨項人數量,隻帶了幾個熟悉地形的黨項士兵前來,其他的大部是漢人,隻有契苾明的一千名族人。到了黑峽川,繼續南下。
順著一條崎嶇的羊腸小道,來到了山頂處。拓跋遠憨厚地說道:“再越過山下,越過那條小河,再爬過那個小山丘,就到了大道。當初我們前來投奔唐朝,也有許多子弟是秘密從這條小道前來的。”
“這一次孤要好好感謝你們黨項人。”
“太子,不敢當啊。”拓跋遠立即說道。不但太子同意娶婦,還上表朝廷,請求封將拜官,此次大捷,又送了許多兵器給自己族人,這還不算,然後又送來大批的布帛。與吐蕃人相比,一個是天,一個是地。
翻過了山丘,來到大道上,大道上已經有許***項人,包括應李威請求,臨時征調的五千黨項戰士,這不在一萬黨項士兵之內。不過戰後,立即返迴各部。但還讓吐蕃人征去了兩萬士兵。
夾縫裏生存,很不容易的。
因此,此次李威前來,許多將領皆表示反對。在鄯城還能說鼓舞一下士氣,反正沒有多大危險。然而此次隻有七千唐朝軍隊,卻深入到黨項內部,萬***項反悔,與吐蕃勾結,這很危險的。
李威一笑了之,道:“非這樣,黨項人不誠服。而且此行道路艱難,隻好盡量的攜帶大量武器,連糧草都要從貧困的黨項人手中調出。勿有誠心,恐乃真正有變!”
但此舉確實讓黨項人心悅誠服,幾乎附近所有部族的長老與酋長皆親自前來。一個個恭恭敬敬地參見。
行了禮後,李威指著腳下這片土地說道:“孤很感謝你們的相助,在此,孤指天發誓,這一世誓將此地,變成你們黨項人的樂土。”
“喏!”五千應征來的黨項士兵齊齊舉起手中的兵器,大聲歡唿。
這可是唐朝太子的承諾。
歡唿聲過後,一個少女走了出來,野辭明月,手中拿著一條圍領,羞羞答答的,不知是該過來,還是不該過來。
其他黨項人立即望著李威,這個少女不打緊的,雖然很美,可黨項幾十萬百姓當中,未必就找不出與野辭明月相仿佛的。這是看太子對野辭明月的態度,這也關健到將來黨項人的命運。
這些小算盤,李威一眼便知。手勾了勾,野辭明月高興地小跑過來。
李威道:“這是你送給我的嗎?”
“恩,是我自己親手編織的。”
“謝過你了,”李威接過來,朝自己身上瞅了一瞅,除了盔甲外還有一把橫刀,一張角弓,一個箭壺。無奈,隻好取出一支箭道:“孤前來匆忙,沒有帶禮物過來,這支箭略表心意,等到戰後,孤在鄯城看看有什麽禮物,托人送給你。”
“謝。”
“那麽各位告辭了,”李威一撥馬,率領大軍浩浩蕩蕩離去。
走在半路上,契苾明問道:“那麽少女是不是?”
“是。”
“不錯,在黨項人中間有此嫻雅的女子很不易。”
李威當作耳邊風,正為此事犯愁,現在知道的人不多,一旦傳迴京城,結果可想而知的。
……
曲水軍準確來說不是最曲西的地方,獨山才是真正的曲西。
論讚婆視線沒有放在這裏,但他敏銳的嗅覺讓他感到這裏位置也很重要。於是在曲水與獨山皆駐有一軍,眼下是一步閑棋,但將來說不定就能應上。
不過吐蕃駐軍卻是很鬆懈,這裏離廓州太遠了。一個個飲酒作樂,或者出去打獵。
這一天,曲水軍指揮蒙咄熱正在吃酒,眼前還有三個女子在為他表演舞蹈,兩個是吐穀渾少女,一個是黨項少女。
忽然士兵匆匆忙忙地闖進來稟報道:“將軍,不好了,唐朝大軍殺過來了。”
“怎麽可能?”
蒙咄熱立即站起來,來到城頭上,剛建的小城,城牆還沒有修好,站在修了一半的城頭,看到遠處滾滾煙塵揚起。但透過煙塵還能看到一麵大旗,上麵赫然寫著一個鬥大的唐字。
“怎麽可能?難道他們是從天下降下來的?”蒙咄熱驚得目瞪口呆。
其實轉了無數個圈子,李威殺機才顯現出來。
注:此道最難考也,出河源軍,奔鎮海堡,出犛牛峽、達承風嶺。實際上北道長寧峽又名是犛牛峽,但此道是南道。因此此犛牛峽應當是湟中西石峽翠山外一峽穀,山中多犛牛,也雲犛牛峽?那麽應當會與石城山大道相交,交於何處?老午考不出來了,反正從河源軍到承風嶺肯定有那麽一條道吧。
第三百四十六章非川淒草(四)
還是打宛肅城與洪濟橋,吐蕃的九曲軍、駱駝橋與黑山軍暫時不感興趣,那樣的話,可以將曲西以及大小榆穀全部囊入手中,可戰線拉得太長,從地理位置上也對吐穀渾有利。
現在與論讚婆論戰,將來可以要與論欽陵論戰,這麽長的戰線非是讓論欽陵鑽了空子不成。所以最後還是決定收宛肅城與洪濟橋,離積石軍不遠,又有赤嶺隔阻,能守住更好,守不住丟失了,可以退積石軍。但占據這一位置,吐蕃將如鯁在喉。赤嶺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巨大雄關,而吐蕃因為常駐兵力不足,又將嶺東數處要喉丟棄不顧,正好將這一條線守住。這樣南北中可以分成幾路,隨時進攻吐穀渾,北邊威脅伏俟城,麵邊威脅樹敦城。論欽陵不管,自己慢慢建城,相信這一戰後,更有了交待。管,那就利用地形,慢慢耗。
但也不能直接打,諾曷缽到來正是時候,不僅給了戰鬥正名,使一些吐穀渾將士心理消積,不知如何自處,同時也能迷惑論讚婆。然後是一步步地調步,將論讚婆手中大軍引到不該去的地方。
戰爭開始了。
但再次出忽論讚婆的預料,兩支大軍一南一北直撲承風嶺,南麵的是唐朝大將曹懷舜率領的,從結囉城到清平砦,再到鐵堠子,此次距離並不遠,隻有一百來裏路。隻是道路不是很大,也是河湟地區一個要道。另一邊薛訥輕騎出河源軍,從犛牛峽出承風嶺(注)。
這一條道有些難走,風景卻是很美麗,旁邊就是翠山,這條山脈一直延伸到赤嶺,可山上多樹木,蒼翠可愛,所以當地人稱為翠山。因為水草茂盛,又有許多牧民在此間放養著大量犛牛。不過大戰一觸即發,規模遠不及以前。
無心留戀這美景,匆匆來到承風嶺,卻看到曹懷舜大軍在承風嶺前停了下來。兩人級別不一樣,可是太子臨行前的安派,也不得不過問一下。問道:“曹大將軍,為何不進攻?”
“薛訥,你來看看,”曹懷舜指了指山上。
承風嶺道路也不小,然後這一次攻打承風嶺,不是攻承風嶺,吐蕃人在承風嶺上並沒有駐紮大軍,但在兩側山嶺上各駐紮著一支軍隊,修了堅固的營寨。人數不多,各有千人。
嚴格說起來,對行軍並沒有多大陰礙,但終是兩個釘子,不撥掉,放在哪裏,隱隱是一個後患。但若是攻打,依仗山勢,吐蕃又有防備,在上麵存放了大量的糧食,甚至各有一道山泉可以當作飲用水,拖一拖,吐蕃必然派人前來援助。因此,借此次機會吐蕃人無法兼顧之時,將這兩個釘子撥掉。
然而薛訥看了看,山道上已倒下了許多唐軍,但左右山寨依然安全無恙。
“薛訥,你可有良策?”
薛訥茫然地搖了搖頭,他也升了官,可隻是一個小小的副將,曹懷舜卻是堂堂的副總管。但也不能這麽說的,此次李敬玄總督洮河道事務,李威總督軍事,其實也是一個奇怪的任職,真說起來成了兩個元帥。劉審禮為行軍總管,也就是唐朝的先鋒主將。王孝傑是先鋒副將。李謹行改任積石道經略大使,契苾明任柏海道經略使,韋待價檢校涼州都督,都是一路大軍分帥,可是黑齒常之與婁師德二人職位還是比較低的。可李威不管了,難道真指望韋待價去作戰?於是破格將黑齒常之與婁師德提撥出來。
這也說明一個問題,無論李威如何載培,他作為副將可以,但還沒有做好作為一方主帥的打算。與其父相比,或者隻能說大器晚成。
要麽隻有強攻,無論拋石機或者強弩,射程皆不及,那樣會犧牲無數將士。薛訥不敢作主了,道:“曹將軍,要麽派人將此事用快馬送給李大總管吧。”
太子不在鄯城,隻好尋找李敬玄相助了。這又疏忽了一件事,找李敬玄相救有何用?在赤嶺上正有一個人閑得難受,他一來,立即會將此解決。倒底是黑齒常之在唐朝資曆淺了。
……
曹薛二人在承風嶺紮下大營,卻無意中起了一個作用。攻下此二營不是太難的事,拿人堆就是了。既然唐朝興師動眾而來,為什麽舍不得用人堆?這是進一步迷惑自己啊。
這個唐朝太子簡單太壞了。
承風嶺於是不管,將視線緊緊集中在綏戎峽。
但真正大戰終於打響。
對洪濟與宛肅城視在必得,但不能流露出來。先是調兵遣將,讓論讚婆將視線向北方轉移。但還不夠,一旦大軍出兵,論讚婆會立即反應過來。於是李威又想到了另一條道。這條道不是很隱蔽,吐蕃人常用,可是唐朝人似乎沒有用過,那就是莫門道。從吐穀渾大莫門地區經過拉力關,再經古紮川,奔洮州。所以朝廷在洮州設一駐軍名曰莫門軍。
但不能從莫門關出發,行程太遠。還有一個原因,從拉力關向南,大部分百姓皆是黨項人,阻攔肯定不會的,不阻攔吐蕃人會起疑。因此,詢問了一下隨行的黨項人,得知從廓州南邊的黑峽川有了一條小徑直通莫門道。
莫門道不隱蔽,黑峽川同樣不隱蔽,然而從黑峽川到莫門道這條小道十分隱蔽,至今還沒有標注在唐朝軍事地圖上。
因為要出大軍攻打宛肅城嘛,提前將所有境內的清掃了一片。掃得不緊,吐蕃依然能得到消息,不過比較困難了。至於更後方的黑峽川道,倒沒有一個吐蕃斥候注意。
李威帶著七千唐朝軍隊,秘密地與契苾明進入了黑峽川。不為了後麵不讓吐蕃對黨項人動疑,稀釋黨項人數量,隻帶了幾個熟悉地形的黨項士兵前來,其他的大部是漢人,隻有契苾明的一千名族人。到了黑峽川,繼續南下。
順著一條崎嶇的羊腸小道,來到了山頂處。拓跋遠憨厚地說道:“再越過山下,越過那條小河,再爬過那個小山丘,就到了大道。當初我們前來投奔唐朝,也有許多子弟是秘密從這條小道前來的。”
“這一次孤要好好感謝你們黨項人。”
“太子,不敢當啊。”拓跋遠立即說道。不但太子同意娶婦,還上表朝廷,請求封將拜官,此次大捷,又送了許多兵器給自己族人,這還不算,然後又送來大批的布帛。與吐蕃人相比,一個是天,一個是地。
翻過了山丘,來到大道上,大道上已經有許***項人,包括應李威請求,臨時征調的五千黨項戰士,這不在一萬黨項士兵之內。不過戰後,立即返迴各部。但還讓吐蕃人征去了兩萬士兵。
夾縫裏生存,很不容易的。
因此,此次李威前來,許多將領皆表示反對。在鄯城還能說鼓舞一下士氣,反正沒有多大危險。然而此次隻有七千唐朝軍隊,卻深入到黨項內部,萬***項反悔,與吐蕃勾結,這很危險的。
李威一笑了之,道:“非這樣,黨項人不誠服。而且此行道路艱難,隻好盡量的攜帶大量武器,連糧草都要從貧困的黨項人手中調出。勿有誠心,恐乃真正有變!”
但此舉確實讓黨項人心悅誠服,幾乎附近所有部族的長老與酋長皆親自前來。一個個恭恭敬敬地參見。
行了禮後,李威指著腳下這片土地說道:“孤很感謝你們的相助,在此,孤指天發誓,這一世誓將此地,變成你們黨項人的樂土。”
“喏!”五千應征來的黨項士兵齊齊舉起手中的兵器,大聲歡唿。
這可是唐朝太子的承諾。
歡唿聲過後,一個少女走了出來,野辭明月,手中拿著一條圍領,羞羞答答的,不知是該過來,還是不該過來。
其他黨項人立即望著李威,這個少女不打緊的,雖然很美,可黨項幾十萬百姓當中,未必就找不出與野辭明月相仿佛的。這是看太子對野辭明月的態度,這也關健到將來黨項人的命運。
這些小算盤,李威一眼便知。手勾了勾,野辭明月高興地小跑過來。
李威道:“這是你送給我的嗎?”
“恩,是我自己親手編織的。”
“謝過你了,”李威接過來,朝自己身上瞅了一瞅,除了盔甲外還有一把橫刀,一張角弓,一個箭壺。無奈,隻好取出一支箭道:“孤前來匆忙,沒有帶禮物過來,這支箭略表心意,等到戰後,孤在鄯城看看有什麽禮物,托人送給你。”
“謝。”
“那麽各位告辭了,”李威一撥馬,率領大軍浩浩蕩蕩離去。
走在半路上,契苾明問道:“那麽少女是不是?”
“是。”
“不錯,在黨項人中間有此嫻雅的女子很不易。”
李威當作耳邊風,正為此事犯愁,現在知道的人不多,一旦傳迴京城,結果可想而知的。
……
曲水軍準確來說不是最曲西的地方,獨山才是真正的曲西。
論讚婆視線沒有放在這裏,但他敏銳的嗅覺讓他感到這裏位置也很重要。於是在曲水與獨山皆駐有一軍,眼下是一步閑棋,但將來說不定就能應上。
不過吐蕃駐軍卻是很鬆懈,這裏離廓州太遠了。一個個飲酒作樂,或者出去打獵。
這一天,曲水軍指揮蒙咄熱正在吃酒,眼前還有三個女子在為他表演舞蹈,兩個是吐穀渾少女,一個是黨項少女。
忽然士兵匆匆忙忙地闖進來稟報道:“將軍,不好了,唐朝大軍殺過來了。”
“怎麽可能?”
蒙咄熱立即站起來,來到城頭上,剛建的小城,城牆還沒有修好,站在修了一半的城頭,看到遠處滾滾煙塵揚起。但透過煙塵還能看到一麵大旗,上麵赫然寫著一個鬥大的唐字。
“怎麽可能?難道他們是從天下降下來的?”蒙咄熱驚得目瞪口呆。
其實轉了無數個圈子,李威殺機才顯現出來。
注:此道最難考也,出河源軍,奔鎮海堡,出犛牛峽、達承風嶺。實際上北道長寧峽又名是犛牛峽,但此道是南道。因此此犛牛峽應當是湟中西石峽翠山外一峽穀,山中多犛牛,也雲犛牛峽?那麽應當會與石城山大道相交,交於何處?老午考不出來了,反正從河源軍到承風嶺肯定有那麽一條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