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三百四十一章數十年載(一)
沒有一個吐穀渾人願意留在城中頑抗,打到現在,甚至都弄不清敵人倒底是誰,又渴又餓,還反抗什麽?即使有一些英雄豪傑,這時候氣早就沮喪。而知道底細的,看看太陽偏西,傳說中指望的援軍還沒有到達,恐怕連人影也沒有,否則不可能唐朝軍隊如此悠閑,心中最後僥幸的心理也破滅了。
一個個耷拉著腦袋,從城中魚貫而出,走了出來。
李謹行看著素和貴,似笑非笑。素和貴差一點想找一個地縫往裏麵鑽,不是失敗,薛仁貴也失敗了,自己不是這個恥辱。恥辱的是自己丟人丟到了家,窩囊地輸了不算,還送人馬,送人小妾,然後興高采烈地往人家布置好的羅網裏鑽……
隻是到了李謹行這地步,沒有將臉皮撕開,不說。
東城門也在接受俘虜,所剩下的吐穀渾人其實也不多,不到五千人,可以想像這大半天過得是如何的慘烈。李威等到俘虜走完,走出城中。戰到此時,鄯州城早就驚動了,李敬玄與劉審禮、韋待階不顧後方事務,打清早就騎馬拚命往鄯城趕。趕到了鄯城,沒有進去,阻在河源軍裏麵,婁師德請他們喝茶。
李敬玄哪裏心思喝茶,一個勁地問城中情形如何?
“李大總管,你馬上就知道了。”婁師德悠閑地說。
“倒底如何?”李敬玄有些急,這還了得,都殺進了城,裏麵還有一個唐朝的太子呢。
正在說話,城門大開,一隊隊吐穀渾人舉著手,乖孫子一樣走出來。但是模樣很慘不忍睹,有的臉上沾著灰燼,有的身上染著鮮血,實際自己也挺鬱悶的,在城中不覺,出了城不打投降了,才看到自己身上有這麽多鮮血。好象也沒有與唐人交戰,虎嶺隻是出動了一部分士兵,自己哪來的鮮血?這一想,那一個不慚愧,一個個羞愧欲死,恨不能鑽進護城河裏。
然後李威迎了出來。
鄯州的大總管嘛,朝中重相,再說,關係一直不錯,不能慢怠。
“殿下啊,這是怎麽迴事啊?”
“李相公,本來想對你說的,可為了迷惑敵人,沒有及時通知,恕罪則個。”
“可是,可是,”李敬玄急忙跨進鄯城。大約看了一眼,裏麵房屋一些倒了,有的還在繼續燃燒,冒著煙霧。加上年齡也高了,不大真切,先看了下實際情形再說吧。
可頭一伸,趴在城牆上一個勁的嘔吐。城中到處是死屍,有的炸得四肢不全,東邊牆壁上掛著一個胳膊肘兒,西邊牆壁上掛著一條大腿,腳下麵還有一堆腸子,不遠處還有一個人頭,大約死不瞑目,眼睛大大地,似在盯著他。
可憐李敬玄隻是一個文人,平時以儒雅自居,看到下人殺隻雞都不忍心目睹,哪裏看到如此壯觀的景象。
老李吐了大半天,幾乎將胃裏的東西全部吐光了,才清醒過來。幾個大步,走過了吊橋,退了迴去。
李敬玄不忍看,可城中的戰場還需打掃的,這一戰所獲甚豐,兵器盔甲得到無數。僅如此,因為輕裝前來,吐穀渾人隻帶著馬匹與兵器,兵器有的不錯,能留下來,有的粗製不堪,但也有用,重新迴爐,打一個鐵鍬什麽的,還能讓百姓挖挖地。可是李威不打算這樣做,黨項人送來了一萬士兵,還有五千人沒有到,將這些劣質武器送給他們,做一個人情。
其實可以送給他們一些更好的武器,但黨項人現在隻是暗中投靠唐朝,明處還是相幫吐蕃,怕吐蕃征兵,正好用來對付自己了。另外就是盔甲,幾乎沒有多大作用,隻有少量的吐蕃士兵,身穿吐蕃的紮甲,製作很精良。這種紮甲除了條狀的鐵片護住全身外,裏麵還有一層密集的絲網,可以擋住弓箭的殺傷。
也說明了這個國家的窮兵黜武,支撐這個國家戰爭機器,隻有不斷擴張,將這種窮兵黜武的壓力分散給其他誠服的部族,比如泥婆羅,或者吐穀渾、白蘭羌、黨項人等等。
吐穀渾人的盔甲,就沒有多大實用了。這個也不能送給黨項人,一眼就能認出,大多數迴爐。實際上這不是主要的,是戰馬。此役得到了大量吐穀渾的戰馬。
死傷三四千匹,大多數被弓箭射殺與**炸死外,也有少數自相踐踏而死。連肉鄯城的百姓都不敢吃了,天知道沾了多少人肉與人血在上麵。這些死馬與死屍一起要拉出去掩沒,但其他的戰馬,以及兩千多匹馱馬依然還在。有不少受了一些傷,可略略調理即能恢複。有的戰馬遠比胡勝帶過來的馬匹更要優良。
李謹行眼睛毒,一眼就看到素和貴跨下的那匹青海璁,馬靈性,認主,花了很大功夫才調教得聽了一些話。深情地撫摸著,道:“好馬啊好馬。”
馬匹如何分配不管,先將這匹馬占有再說。
一群文將好一點,一群武將也象李謹行一樣,不顧體統,比如薛訥就看中了素和貴手下大將赫連誠那匹花斑馬,青色鬃毛,夾著黑色斑點,同樣是一匹良馬。契苾明一把揪著素和信那匹黑雉馬不放,他人黑臉黑,與這匹馬倒也十分配般。看了看人,看了看馬,有的士兵暗中偷樂。
忽然令狐智通跪了下來。
李威一把將他扶起,說道:“令狐將軍,何來如此?”
“臣求殿下答應臣一件事,臣才起來。”
“說。”
“虎嶺一戰,臣的屬下浴血奮戰,犧牲了大半,可是他們連一個真相皆不知。臣的親衛校正淳於棼為了掩護臣撤離,手斃數敵,最後壯烈犧牲。臣發下誓言,要用一千吐穀渾人為他們陪葬。”
這一次大戰,***勞,實際上令狐智的功勞很大,若不是他們相阻,素和貴就不會相信,不會相信,就不會進入羅網之中。結局也十分慘烈。可是你不能當著這麽多人麵說出來,殺俘乃是唐朝朝廷所不容的。
李威咳嗽了一聲,說道:“休得胡言,什麽陪葬,不準。不過這一戰你勞苦功高,著你看押俘虜。”
然後用眼睛盯著***官,***官會意啊,手一劃,四千多戰俘變成了三千幾百名,整好少了一千人。
“謝過殿下,”令狐智通大喜過望,到兩邊挑選戰俘。素和貴身份尊貴,沒有敢動,可一眼就瞅著了赫連誠,想了想,忍了下來,將俘虜帶到一邊,第一個就將赫連誠抓了起來。
“這個不好,”李敬玄欲言欲止。
“李相公,孤要的是戰士的血性。大戰才剛剛開始,論欽陵到達,才正式拉開帷幕。”
提及論欽陵,李敬玄不能作聲。
然後上書,將這一戰經過祥細地說了一遍,包括胡勝的功勞,沒有抹殺,全部記了下來,隻是討要小妾一段抹殺了。又寫了黨項人投奔的事,但答應娶婦一切再次抹殺。這個也不能說。替黨項人討要了幾個官職。對少數部族的將領,朝廷心理上輕視,政策上拉攏,朝堂上的胡人胡將胡臣,大大小小多達近百人,有的還有些實權的。這一戰黨項人參與的不多,功勞也不大,先討要兩三個官職,拉攏一下黨項人的心。
主要就是他的策略,朝堂上還是有許多人輕視吐蕃的,若隻是“防守反擊”,會有不懂的大臣反對。因此用事實說話,反正我是殺敵,不管用那種方法,隻要打敗吐蕃人就行了。再說,此次出動大軍,耗費無數,一點佳音都沒有聽到,又會招人話柄子。
還有得到了一萬黨項人,那麽那些一萬多不適應高原地形的士兵可以召迴。雖然經過一些措施,可少數士兵因為高原反應引起的並發症,已經病死,隻有十幾人,人數不多,就是訓練時誤傷,修城堡時工傷,還有近十個士兵犧牲,可能證明這些士兵不能在高原上作戰了。不能作戰,繼續留在高原,耗費糧草,還造成不必要的減員,也影響士氣。但這是國家的政策,就是李威,也不敢作主將他們遣返,又需要父親的詔書。最後就是糧草,種子,耕地的牲畜不愁,工具也不愁,這批盔甲融一融,就能打造大量的農具,而許多士兵本來就是農夫出身。但要有大量的糧草支持到明年收成到來之時。乘著大捷,就勢討要。另外就是封地,打算先在鄯河二州封賞一批土地給各位將士,開一個頭。
報捷書用最快的快報送往京城。
……
此時,李治已經到了九成宮。
天氣熱,在洛陽也呆久了,靜極思動,決定返迴長安,到了長安後還沒有停下來,又趕到了九成宮。
此時九成宮裏,李治正在讀李賢修的《後漢書》注,道:“皇後,你看,賢兒文辭有多優美。”
“陛下,文辭好不能用來治理國家。”
李治一笑,當真他一點外事都不過問?妻子大鬧雍王府的消息也聽說了,可沒有表態。這種狀況,對他是最有利的,小五***,妻子***,小六***,這一分化,弘兒帶給他的威脅立即減弱。而且妻子帶來的壓力也隨之減弱。
相反,對現在朝堂上勾心鬥角的狀況,他十分滿意。
不是三國,是四國了,自己能掌握著最大的主動權。至於妻子與小六的矛盾,知道,而這正是他想在小五與妻子身上能看到的。笑笑不語繼續看書。
身體越來越差,眼睛視力也越來越差,隻好迎著陽光,讀這本書。
正在此時,外麵稟報道:“青海大捷,青海大捷!”
“立即將捷報傳上來!”李治站了起來,說道。
繼位以來,總的來說,武功不差,連***也讓自己削平了,隻剩下一個新羅成了爛尾工程,但做到了父親沒有做到的事。可是吐蕃所帶來的恥辱,卻是他不能容忍的。
捷報送了上來,李治興奮地說道:“皇後,你給朕讀。”
第三百四十一章數十年載(一)
沒有一個吐穀渾人願意留在城中頑抗,打到現在,甚至都弄不清敵人倒底是誰,又渴又餓,還反抗什麽?即使有一些英雄豪傑,這時候氣早就沮喪。而知道底細的,看看太陽偏西,傳說中指望的援軍還沒有到達,恐怕連人影也沒有,否則不可能唐朝軍隊如此悠閑,心中最後僥幸的心理也破滅了。
一個個耷拉著腦袋,從城中魚貫而出,走了出來。
李謹行看著素和貴,似笑非笑。素和貴差一點想找一個地縫往裏麵鑽,不是失敗,薛仁貴也失敗了,自己不是這個恥辱。恥辱的是自己丟人丟到了家,窩囊地輸了不算,還送人馬,送人小妾,然後興高采烈地往人家布置好的羅網裏鑽……
隻是到了李謹行這地步,沒有將臉皮撕開,不說。
東城門也在接受俘虜,所剩下的吐穀渾人其實也不多,不到五千人,可以想像這大半天過得是如何的慘烈。李威等到俘虜走完,走出城中。戰到此時,鄯州城早就驚動了,李敬玄與劉審禮、韋待階不顧後方事務,打清早就騎馬拚命往鄯城趕。趕到了鄯城,沒有進去,阻在河源軍裏麵,婁師德請他們喝茶。
李敬玄哪裏心思喝茶,一個勁地問城中情形如何?
“李大總管,你馬上就知道了。”婁師德悠閑地說。
“倒底如何?”李敬玄有些急,這還了得,都殺進了城,裏麵還有一個唐朝的太子呢。
正在說話,城門大開,一隊隊吐穀渾人舉著手,乖孫子一樣走出來。但是模樣很慘不忍睹,有的臉上沾著灰燼,有的身上染著鮮血,實際自己也挺鬱悶的,在城中不覺,出了城不打投降了,才看到自己身上有這麽多鮮血。好象也沒有與唐人交戰,虎嶺隻是出動了一部分士兵,自己哪來的鮮血?這一想,那一個不慚愧,一個個羞愧欲死,恨不能鑽進護城河裏。
然後李威迎了出來。
鄯州的大總管嘛,朝中重相,再說,關係一直不錯,不能慢怠。
“殿下啊,這是怎麽迴事啊?”
“李相公,本來想對你說的,可為了迷惑敵人,沒有及時通知,恕罪則個。”
“可是,可是,”李敬玄急忙跨進鄯城。大約看了一眼,裏麵房屋一些倒了,有的還在繼續燃燒,冒著煙霧。加上年齡也高了,不大真切,先看了下實際情形再說吧。
可頭一伸,趴在城牆上一個勁的嘔吐。城中到處是死屍,有的炸得四肢不全,東邊牆壁上掛著一個胳膊肘兒,西邊牆壁上掛著一條大腿,腳下麵還有一堆腸子,不遠處還有一個人頭,大約死不瞑目,眼睛大大地,似在盯著他。
可憐李敬玄隻是一個文人,平時以儒雅自居,看到下人殺隻雞都不忍心目睹,哪裏看到如此壯觀的景象。
老李吐了大半天,幾乎將胃裏的東西全部吐光了,才清醒過來。幾個大步,走過了吊橋,退了迴去。
李敬玄不忍看,可城中的戰場還需打掃的,這一戰所獲甚豐,兵器盔甲得到無數。僅如此,因為輕裝前來,吐穀渾人隻帶著馬匹與兵器,兵器有的不錯,能留下來,有的粗製不堪,但也有用,重新迴爐,打一個鐵鍬什麽的,還能讓百姓挖挖地。可是李威不打算這樣做,黨項人送來了一萬士兵,還有五千人沒有到,將這些劣質武器送給他們,做一個人情。
其實可以送給他們一些更好的武器,但黨項人現在隻是暗中投靠唐朝,明處還是相幫吐蕃,怕吐蕃征兵,正好用來對付自己了。另外就是盔甲,幾乎沒有多大作用,隻有少量的吐蕃士兵,身穿吐蕃的紮甲,製作很精良。這種紮甲除了條狀的鐵片護住全身外,裏麵還有一層密集的絲網,可以擋住弓箭的殺傷。
也說明了這個國家的窮兵黜武,支撐這個國家戰爭機器,隻有不斷擴張,將這種窮兵黜武的壓力分散給其他誠服的部族,比如泥婆羅,或者吐穀渾、白蘭羌、黨項人等等。
吐穀渾人的盔甲,就沒有多大實用了。這個也不能送給黨項人,一眼就能認出,大多數迴爐。實際上這不是主要的,是戰馬。此役得到了大量吐穀渾的戰馬。
死傷三四千匹,大多數被弓箭射殺與**炸死外,也有少數自相踐踏而死。連肉鄯城的百姓都不敢吃了,天知道沾了多少人肉與人血在上麵。這些死馬與死屍一起要拉出去掩沒,但其他的戰馬,以及兩千多匹馱馬依然還在。有不少受了一些傷,可略略調理即能恢複。有的戰馬遠比胡勝帶過來的馬匹更要優良。
李謹行眼睛毒,一眼就看到素和貴跨下的那匹青海璁,馬靈性,認主,花了很大功夫才調教得聽了一些話。深情地撫摸著,道:“好馬啊好馬。”
馬匹如何分配不管,先將這匹馬占有再說。
一群文將好一點,一群武將也象李謹行一樣,不顧體統,比如薛訥就看中了素和貴手下大將赫連誠那匹花斑馬,青色鬃毛,夾著黑色斑點,同樣是一匹良馬。契苾明一把揪著素和信那匹黑雉馬不放,他人黑臉黑,與這匹馬倒也十分配般。看了看人,看了看馬,有的士兵暗中偷樂。
忽然令狐智通跪了下來。
李威一把將他扶起,說道:“令狐將軍,何來如此?”
“臣求殿下答應臣一件事,臣才起來。”
“說。”
“虎嶺一戰,臣的屬下浴血奮戰,犧牲了大半,可是他們連一個真相皆不知。臣的親衛校正淳於棼為了掩護臣撤離,手斃數敵,最後壯烈犧牲。臣發下誓言,要用一千吐穀渾人為他們陪葬。”
這一次大戰,***勞,實際上令狐智的功勞很大,若不是他們相阻,素和貴就不會相信,不會相信,就不會進入羅網之中。結局也十分慘烈。可是你不能當著這麽多人麵說出來,殺俘乃是唐朝朝廷所不容的。
李威咳嗽了一聲,說道:“休得胡言,什麽陪葬,不準。不過這一戰你勞苦功高,著你看押俘虜。”
然後用眼睛盯著***官,***官會意啊,手一劃,四千多戰俘變成了三千幾百名,整好少了一千人。
“謝過殿下,”令狐智通大喜過望,到兩邊挑選戰俘。素和貴身份尊貴,沒有敢動,可一眼就瞅著了赫連誠,想了想,忍了下來,將俘虜帶到一邊,第一個就將赫連誠抓了起來。
“這個不好,”李敬玄欲言欲止。
“李相公,孤要的是戰士的血性。大戰才剛剛開始,論欽陵到達,才正式拉開帷幕。”
提及論欽陵,李敬玄不能作聲。
然後上書,將這一戰經過祥細地說了一遍,包括胡勝的功勞,沒有抹殺,全部記了下來,隻是討要小妾一段抹殺了。又寫了黨項人投奔的事,但答應娶婦一切再次抹殺。這個也不能說。替黨項人討要了幾個官職。對少數部族的將領,朝廷心理上輕視,政策上拉攏,朝堂上的胡人胡將胡臣,大大小小多達近百人,有的還有些實權的。這一戰黨項人參與的不多,功勞也不大,先討要兩三個官職,拉攏一下黨項人的心。
主要就是他的策略,朝堂上還是有許多人輕視吐蕃的,若隻是“防守反擊”,會有不懂的大臣反對。因此用事實說話,反正我是殺敵,不管用那種方法,隻要打敗吐蕃人就行了。再說,此次出動大軍,耗費無數,一點佳音都沒有聽到,又會招人話柄子。
還有得到了一萬黨項人,那麽那些一萬多不適應高原地形的士兵可以召迴。雖然經過一些措施,可少數士兵因為高原反應引起的並發症,已經病死,隻有十幾人,人數不多,就是訓練時誤傷,修城堡時工傷,還有近十個士兵犧牲,可能證明這些士兵不能在高原上作戰了。不能作戰,繼續留在高原,耗費糧草,還造成不必要的減員,也影響士氣。但這是國家的政策,就是李威,也不敢作主將他們遣返,又需要父親的詔書。最後就是糧草,種子,耕地的牲畜不愁,工具也不愁,這批盔甲融一融,就能打造大量的農具,而許多士兵本來就是農夫出身。但要有大量的糧草支持到明年收成到來之時。乘著大捷,就勢討要。另外就是封地,打算先在鄯河二州封賞一批土地給各位將士,開一個頭。
報捷書用最快的快報送往京城。
……
此時,李治已經到了九成宮。
天氣熱,在洛陽也呆久了,靜極思動,決定返迴長安,到了長安後還沒有停下來,又趕到了九成宮。
此時九成宮裏,李治正在讀李賢修的《後漢書》注,道:“皇後,你看,賢兒文辭有多優美。”
“陛下,文辭好不能用來治理國家。”
李治一笑,當真他一點外事都不過問?妻子大鬧雍王府的消息也聽說了,可沒有表態。這種狀況,對他是最有利的,小五***,妻子***,小六***,這一分化,弘兒帶給他的威脅立即減弱。而且妻子帶來的壓力也隨之減弱。
相反,對現在朝堂上勾心鬥角的狀況,他十分滿意。
不是三國,是四國了,自己能掌握著最大的主動權。至於妻子與小六的矛盾,知道,而這正是他想在小五與妻子身上能看到的。笑笑不語繼續看書。
身體越來越差,眼睛視力也越來越差,隻好迎著陽光,讀這本書。
正在此時,外麵稟報道:“青海大捷,青海大捷!”
“立即將捷報傳上來!”李治站了起來,說道。
繼位以來,總的來說,武功不差,連***也讓自己削平了,隻剩下一個新羅成了爛尾工程,但做到了父親沒有做到的事。可是吐蕃所帶來的恥辱,卻是他不能容忍的。
捷報送了上來,李治興奮地說道:“皇後,你給朕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