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巧布玲瓏陣
用戶90391439的新書:悟 作者:用戶9039143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饒州城的晨霧還沒散盡,陶子軒新掛的副將旗突然被箭射穿。箭頭帶著簇灰黑色的菌粉,落在旗杆根部時,木頭立刻冒出細密的菌絲 —— 是榮親王的餘黨用 “腐木菌” 改製的火箭,箭杆上還纏著半片 “見手青” 的菌褶,在晨光裏泛著妖異的藍。
“他們藏在西山林場。” 陶望卿捧著剛從箭簇上取下的菌粉,放在鼻尖輕嗅,“這是‘隱林菌’的孢子,隻有在鬆杉混交林裏才會滋生。” 她忽然扯下頭上的紫絨菌花,將花瓣揉碎在陶碗裏,加入些 “水影菌” 的汁液,碗底立刻映出片晃動的樹影 —— 那是孢子記憶下的地形,隱約可見林場深處藏著座廢棄的菌窯。
柳青青已換上陶望卿準備的菌染勁裝,腰間懸著柄 “石耳匕首”。她大腿內側的 “共生紋” 雖淡,卻能敏銳地感知到危險的方向,此刻正隱隱指向城西,像枚天生的菌針羅盤。“餘黨怕是想燒了林場的菌庫,絕了我們的後路。” 她指尖劃過匕首柄上的菌紋,那裏的 “赤足菌” 粉末遇熱會變紅,恰能充當警報。
鬼子六正調遣五軍布防,卻發現糧倉的牆角冒出些白色的菌絲。他用劍挑起一縷,菌絲立刻化作青煙 —— 是 “迷營菌”,能讓人在熟悉的地方迷路。榮府餘黨顯然精通菌戰,竟想先用迷陣攪亂軍心,再趁機偷襲陶子軒的中軍帳。
“姐姐且看這個。” 陶望卿突然拉著柳青青鑽進林場邊緣的菌圃。她掀開塊青石板,底下藏著片 “響鈴菌”,菌柄中空如笛,觸碰時會發出清越的聲響,“這菌的聲音能破‘迷營菌’的幻覺,隻是範圍太小。” 她忽然眼睛一亮,從懷裏掏出個竹哨,哨身是用 “竹蓀莖” 做的,“若用它吹出菌語,整片林場的‘響鈴菌’都會唿應。”
江令宜正幫著陶榗整理藥箱,箱裏的 “迴春菌” 突然躁動起來,菌褶頻頻開合。老人立刻明白:“他們帶了‘噬藥菌’來,尋常金瘡藥會失效。” 他抓起把 “石耳粉” 遞給江令宜,“和著蜂蜜敷在傷口,這菌粉能讓‘噬藥菌’反被自身的毒反噬。”
西山林場的廝殺聲響起時,陶望卿正站在菌窯頂吹竹哨。“竹蓀哨” 的聲音清越如溪,漫山遍野的 “響鈴菌” 應聲而鳴,林間的 “迷營菌” 霧氣頓時潰散,五軍將士眼前的幻象消失,露出藏在樹後的餘黨 —— 他們穿著綴滿菌褶的偽裝衣,手裏的火把正往堆著 “火絨菌” 的柴垛湊。
“放‘雨霧菌’!” 陶望卿突然將竹哨指向天空。早已待命的菌陣營士兵立刻拉開陶罐,裏麵的孢子遇風化作陣細雨,落在火把上竟 “滋啦” 作響,火焰瞬間矮了半截。那些餘黨剛要換燃火物,就被柳青青擲來的 “石耳鏢” 擊中手腕,鏢上的 “胭脂菌” 粉末滲入皮膚,疼得他們握不住東西。
榮府餘黨的首領是個獨眼漢子,臉上的疤痕裏還嵌著菌核。他獰笑著拋出個皮囊,裏麵滾出數十隻 “菌蟲”—— 是用毒菌喂養的蜈蚣,背甲上長著 “腐心菌” 的菌蕾,爬過的地方留下道黑痕。“小丫頭片子,讓你嚐嚐‘百足菌煞’的厲害!”
陶望卿卻不慌不忙地吹了聲變調的哨音。菌窯周圍突然冒出無數 “鎖蛇菌”,菌傘邊緣彈出細如發絲的倒鉤,將菌蟲牢牢纏住。更奇的是,這些 “鎖蛇菌” 的汁液混著 “迴春菌” 的粉末,竟讓毒蜈蚣漸漸僵硬,背甲上的菌蕾轉而開始侵蝕它們自己的軀體。
“不可能!” 獨眼漢子目眥欲裂,抽出腰間的彎刀就往陶望卿衝去。他的刀鞘裏藏著 “爆燃菌” 的粉末,拔刀時火星四濺,刀身頓時裹著層火焰。柳青青想上前阻攔,卻被陶望卿按住 —— 少女從菌窯裏拖出個布滿氣孔的陶甕,猛地砸在地上,甕裏的 “醉菌” 孢子立刻彌漫開來。
那是種會讓人產生醺醉感的菌粉,火焰遇著孢子竟變成柔和的粉色,獨眼漢子的刀剛劈到半空,突然覺得天旋地轉,腳下的 “滑苔菌” 讓他踉蹌著摔倒,正好撞在堆 “石耳箭” 上,箭頭的倒鉤深深紮進他的肩胛。
“這菌窯原是爺爺燒菌磚的地方。” 陶望卿踢開漢子掉落的彎刀,刀尖挑起他腰間的令牌,“裏麵的煙道連著七處出口,每個出口都種著‘指路菌’,隻是這次,指的是絕路。” 她吹了聲短促的哨音,藏在暗處的五軍士兵立刻衝出,將剩下的餘黨團團圍住。
鬼子六趕到時,正看見陶望卿用 “竹蓀哨” 指揮 “響鈴菌” 報數。每株菌響一聲,便代表抓獲一名餘黨,清脆的鈴聲在林場裏迴蕩,像是在慶祝這場奇特的勝利。陶子軒提著獨眼漢子的首級走來,首級上的菌核已被 “迴春菌” 製服,不再散發毒氣。
“望卿立了大功。” 鬼子六看著滿地被菌陣困住的俘虜,這些人身下的 “鎖蛇菌” 正慢慢收緊,卻不傷人要害,“這‘玲瓏菌陣’,比尋常兵法更精妙。”
陶望卿臉頰微紅,將竹哨遞給柳青青:“是柳姐姐的‘共生紋’幫我定位,不然也找不到他們的藏身處。” 她指著遠處的菌庫,那裏的 “守庫菌” 正舒展菌傘,像是在向他們致敬。
江令宜正用 “石耳粉” 幫受傷的士兵處理傷口,那些被 “噬藥菌” 汙染的皮肉上,已長出層淡紅的新肌。她忽然發現,自己的袖口沾著些 “響鈴菌” 的孢子,在陽光下竟拚出個 “安” 字,像是這片土地對守護者的迴應。
林場的暮色裏,“響鈴菌” 的餘音漸漸消散。陶望卿將 “竹蓀哨” 掛在菌窯的門楣上,哨身的菌紋在月光下閃閃發亮。柳青青摸著掌心溫熱的 “胭脂菌” 核,忽然明白所謂的妙計,從來都不是驚天動地的奇招,而是如菌子般,於無聲處紮根,於絕境中綻放,用最自然的力量,守護最珍貴的家園。
就在眾人以為這場菌戰就此結束時,一個被俘的餘黨突然劇烈掙紮起來,他的口中吐出黑色的煙霧,煙霧迅速彌漫,所到之處“鎖蛇菌”竟紛紛枯萎。
原來是榮親王餘黨設下的後手,這種“蝕菌煙”能克製他們的菌陣。陶望卿見狀,急忙掏出懷裏的“避菌香囊”,分給眾人。她又指揮士兵將“火絨菌”點燃,想用高溫驅散煙霧。柳青青則揮舞著“石耳匕首”,斬向那些試圖逃跑的餘黨。
鬼子六迅速組織士兵列陣,防止餘黨突圍。就在局勢僵持不下時,陶榗陶子軒帶著一群人趕來,他們帶來了大量的“淨菌草”。眾人將“淨菌草”撒向煙霧,煙霧逐漸消散。經過一番苦戰,榮親王的餘黨終於被徹底剿滅。
饒州城恢複了往日的寧靜,而這場精彩的菌戰,也成了人們口中傳頌的佳話,激勵著後人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繼續用智慧和勇氣守護家園。
“他們藏在西山林場。” 陶望卿捧著剛從箭簇上取下的菌粉,放在鼻尖輕嗅,“這是‘隱林菌’的孢子,隻有在鬆杉混交林裏才會滋生。” 她忽然扯下頭上的紫絨菌花,將花瓣揉碎在陶碗裏,加入些 “水影菌” 的汁液,碗底立刻映出片晃動的樹影 —— 那是孢子記憶下的地形,隱約可見林場深處藏著座廢棄的菌窯。
柳青青已換上陶望卿準備的菌染勁裝,腰間懸著柄 “石耳匕首”。她大腿內側的 “共生紋” 雖淡,卻能敏銳地感知到危險的方向,此刻正隱隱指向城西,像枚天生的菌針羅盤。“餘黨怕是想燒了林場的菌庫,絕了我們的後路。” 她指尖劃過匕首柄上的菌紋,那裏的 “赤足菌” 粉末遇熱會變紅,恰能充當警報。
鬼子六正調遣五軍布防,卻發現糧倉的牆角冒出些白色的菌絲。他用劍挑起一縷,菌絲立刻化作青煙 —— 是 “迷營菌”,能讓人在熟悉的地方迷路。榮府餘黨顯然精通菌戰,竟想先用迷陣攪亂軍心,再趁機偷襲陶子軒的中軍帳。
“姐姐且看這個。” 陶望卿突然拉著柳青青鑽進林場邊緣的菌圃。她掀開塊青石板,底下藏著片 “響鈴菌”,菌柄中空如笛,觸碰時會發出清越的聲響,“這菌的聲音能破‘迷營菌’的幻覺,隻是範圍太小。” 她忽然眼睛一亮,從懷裏掏出個竹哨,哨身是用 “竹蓀莖” 做的,“若用它吹出菌語,整片林場的‘響鈴菌’都會唿應。”
江令宜正幫著陶榗整理藥箱,箱裏的 “迴春菌” 突然躁動起來,菌褶頻頻開合。老人立刻明白:“他們帶了‘噬藥菌’來,尋常金瘡藥會失效。” 他抓起把 “石耳粉” 遞給江令宜,“和著蜂蜜敷在傷口,這菌粉能讓‘噬藥菌’反被自身的毒反噬。”
西山林場的廝殺聲響起時,陶望卿正站在菌窯頂吹竹哨。“竹蓀哨” 的聲音清越如溪,漫山遍野的 “響鈴菌” 應聲而鳴,林間的 “迷營菌” 霧氣頓時潰散,五軍將士眼前的幻象消失,露出藏在樹後的餘黨 —— 他們穿著綴滿菌褶的偽裝衣,手裏的火把正往堆著 “火絨菌” 的柴垛湊。
“放‘雨霧菌’!” 陶望卿突然將竹哨指向天空。早已待命的菌陣營士兵立刻拉開陶罐,裏麵的孢子遇風化作陣細雨,落在火把上竟 “滋啦” 作響,火焰瞬間矮了半截。那些餘黨剛要換燃火物,就被柳青青擲來的 “石耳鏢” 擊中手腕,鏢上的 “胭脂菌” 粉末滲入皮膚,疼得他們握不住東西。
榮府餘黨的首領是個獨眼漢子,臉上的疤痕裏還嵌著菌核。他獰笑著拋出個皮囊,裏麵滾出數十隻 “菌蟲”—— 是用毒菌喂養的蜈蚣,背甲上長著 “腐心菌” 的菌蕾,爬過的地方留下道黑痕。“小丫頭片子,讓你嚐嚐‘百足菌煞’的厲害!”
陶望卿卻不慌不忙地吹了聲變調的哨音。菌窯周圍突然冒出無數 “鎖蛇菌”,菌傘邊緣彈出細如發絲的倒鉤,將菌蟲牢牢纏住。更奇的是,這些 “鎖蛇菌” 的汁液混著 “迴春菌” 的粉末,竟讓毒蜈蚣漸漸僵硬,背甲上的菌蕾轉而開始侵蝕它們自己的軀體。
“不可能!” 獨眼漢子目眥欲裂,抽出腰間的彎刀就往陶望卿衝去。他的刀鞘裏藏著 “爆燃菌” 的粉末,拔刀時火星四濺,刀身頓時裹著層火焰。柳青青想上前阻攔,卻被陶望卿按住 —— 少女從菌窯裏拖出個布滿氣孔的陶甕,猛地砸在地上,甕裏的 “醉菌” 孢子立刻彌漫開來。
那是種會讓人產生醺醉感的菌粉,火焰遇著孢子竟變成柔和的粉色,獨眼漢子的刀剛劈到半空,突然覺得天旋地轉,腳下的 “滑苔菌” 讓他踉蹌著摔倒,正好撞在堆 “石耳箭” 上,箭頭的倒鉤深深紮進他的肩胛。
“這菌窯原是爺爺燒菌磚的地方。” 陶望卿踢開漢子掉落的彎刀,刀尖挑起他腰間的令牌,“裏麵的煙道連著七處出口,每個出口都種著‘指路菌’,隻是這次,指的是絕路。” 她吹了聲短促的哨音,藏在暗處的五軍士兵立刻衝出,將剩下的餘黨團團圍住。
鬼子六趕到時,正看見陶望卿用 “竹蓀哨” 指揮 “響鈴菌” 報數。每株菌響一聲,便代表抓獲一名餘黨,清脆的鈴聲在林場裏迴蕩,像是在慶祝這場奇特的勝利。陶子軒提著獨眼漢子的首級走來,首級上的菌核已被 “迴春菌” 製服,不再散發毒氣。
“望卿立了大功。” 鬼子六看著滿地被菌陣困住的俘虜,這些人身下的 “鎖蛇菌” 正慢慢收緊,卻不傷人要害,“這‘玲瓏菌陣’,比尋常兵法更精妙。”
陶望卿臉頰微紅,將竹哨遞給柳青青:“是柳姐姐的‘共生紋’幫我定位,不然也找不到他們的藏身處。” 她指著遠處的菌庫,那裏的 “守庫菌” 正舒展菌傘,像是在向他們致敬。
江令宜正用 “石耳粉” 幫受傷的士兵處理傷口,那些被 “噬藥菌” 汙染的皮肉上,已長出層淡紅的新肌。她忽然發現,自己的袖口沾著些 “響鈴菌” 的孢子,在陽光下竟拚出個 “安” 字,像是這片土地對守護者的迴應。
林場的暮色裏,“響鈴菌” 的餘音漸漸消散。陶望卿將 “竹蓀哨” 掛在菌窯的門楣上,哨身的菌紋在月光下閃閃發亮。柳青青摸著掌心溫熱的 “胭脂菌” 核,忽然明白所謂的妙計,從來都不是驚天動地的奇招,而是如菌子般,於無聲處紮根,於絕境中綻放,用最自然的力量,守護最珍貴的家園。
就在眾人以為這場菌戰就此結束時,一個被俘的餘黨突然劇烈掙紮起來,他的口中吐出黑色的煙霧,煙霧迅速彌漫,所到之處“鎖蛇菌”竟紛紛枯萎。
原來是榮親王餘黨設下的後手,這種“蝕菌煙”能克製他們的菌陣。陶望卿見狀,急忙掏出懷裏的“避菌香囊”,分給眾人。她又指揮士兵將“火絨菌”點燃,想用高溫驅散煙霧。柳青青則揮舞著“石耳匕首”,斬向那些試圖逃跑的餘黨。
鬼子六迅速組織士兵列陣,防止餘黨突圍。就在局勢僵持不下時,陶榗陶子軒帶著一群人趕來,他們帶來了大量的“淨菌草”。眾人將“淨菌草”撒向煙霧,煙霧逐漸消散。經過一番苦戰,榮親王的餘黨終於被徹底剿滅。
饒州城恢複了往日的寧靜,而這場精彩的菌戰,也成了人們口中傳頌的佳話,激勵著後人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繼續用智慧和勇氣守護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