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詩酒趁年華
用戶90391439的新書:悟 作者:用戶9039143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漁米樓飛簷上的紅燈籠在暮色裏晃出暖光,燈穗被穿堂風撩動時,費雪蕾的馬車恰在青石板巷口停穩。月白車簾掀開的刹那,藕荷色羅裙如流霞傾瀉而下,裙裾上金線繡的纏枝蓮紋已沾了半幅金陵塵土——自青城山遷居至此不過半月,這襲江南時興的軟緞羅裙,倒比蜀地的雲錦更襯她未脫稚氣的身段。她扶著丫鬟的手踏下馬車,鬢邊點翠嵌寶的珠花隨動作輕顫,那抹靈動的湖藍與櫻粉,竟讓迎出來的費雨桐想起多年前在青城山瀑底拾到的彩虹石。
“姐姐!”少女撲進費雨桐懷裏的瞬間,腕間羊脂玉鐲與對方素銀手環相撞,清越的聲響驚飛了簷下築巢的燕子。費雪蕾瞥見櫃台後撥弄算珠的鬼子六,慌忙斂衽行禮,湖藍比甲下的石榴紅抹胸隨唿吸起伏,襯得露在抹胸外的脖頸如浸了晨露的玉蘭。她沒看見費雨桐解珍珠披風時,素銀抹額下的眉尖微蹙——那支點翠鳳釵正斜插在亂發間,鳳凰尾羽上的東珠沾著旅途的油垢,而這原是母親臨終前分予姐妹的嫁妝,本該在及笄禮時鄭重插戴的。
鬼子六指尖劃過《稼軒長短句》中“醉裏挑燈看劍”的批注,宣紙上的瘦金體小字竟透著刀鋒般的淩厲。費雪蕾眼尖,見那字裏行間的批注似藏劍意,便指著書頁笑道:“六爺也愛稼軒詞?家父常說這闋《破陣子》的劍膽,須配易安詞的琴心才得圓滿。”說罷從廣袖中取出一卷絹本,玉指拂過封麵時,絹本邊緣的暗紋如流水漫開——竟是前朝翰林費老先生批注的《漱玉詞》孤本,朱筆平點在燭火下泛著古舊的光澤。
“令外祖父可是當年在宣和殿校勘典籍的費老先生?”鬼子六抬眼時,玄色官袍衣擺掃過案幾,半片梅花箋被帶起,箋上“清風入懷”四字的飛白處,還留著前日研墨時濺上的茶漬。費雪蕾捧詞卷的手指驟然收緊,湖藍比甲下的石榴紅抹胸隨心跳起伏如鼓:“正是先外祖父,他老人家常說六爺的書法有蘇黃風骨,隻是……”她話音未落,柳青青端茶盤進門的聲響打斷了話頭。淺綠裙角蹭過門檻的瞬間,柳青青聽見“蘇黃風骨”四字,耳尖泛起的紅意迅速漫到脖頸——她記得三日前替鬼子六研墨時,他袖口沾著的正是蘇帖殘頁。
鬼子六接過詞卷的手指停在“生當作人傑”的蠅頭小楷上,那曾在沙場上握過丈二長槍的指節,此刻摩挲著絹本上的飛白,竟比繡娘穿針的動作更輕柔。“這評點用的是雞距筆,”他忽然開口,指腹碾過墨痕處,“墨裏摻了麝香,是宣和年間專供文德殿的宮廷做法。”費雪蕾猛地抬頭,盤扣在急促唿吸中繃得發響:“家父說這是當年從宣和殿流出的舊藏,六爺竟連墨中加麝香都知曉?”她沒注意到,柳青青倒茶時,青瓷杯沿的茶沫正順著杯壁滑落,滴在她淺綠裙角新燙的小洞上——那是今早替鬼子六溫酒時,被炭火星子燎出來的。
隔壁後院的驚唿聲穿透窗欞時,陳小靜正踮腳去夠晾衣繩上的合歡花帕子。鵝黃比甲被穿堂風掀起,腰間新繡的如意結在風中翻飛,絲線尾端的銀鈴鐺尚未係牢,便隨著梯子的晃動叮當作響。她驚唿著墜落的刹那,落入個帶著皂角香的懷抱——玄色官袍的下擺如幕布般裹住她,衣襟間混著墨香的煙草氣讓她想起昨日在書房瞥見的銅水煙袋。
“小靜!”少女仰頭時,鼻尖撞上對方下頜,發間銀雀步搖的雀喙恰好勾住鬼子六腰間的蹀躞帶。她看見他喉結滾動的弧度,聽見自己如擂鼓的心跳,鬼使神差地踮起腳尖,將唇印在他泛著胡茬的下巴上。鵝黃比甲的盤扣硌得對方衣襟作響,她像隻觸到燭火的飛蛾般想逃,卻被腰間驟然收緊的手臂箍得更緊。鬼子六低頭時,聞到她發間桂花油混著麥芽糖的甜香,舌尖觸到她唇角的糖漬時,忽然想起今早她在廚房偷吃糖糕的模樣——那時她睫毛上還沾著麵粉,像隻偷喝蜜的小獸。
直到費雨桐的輕咳聲打破曖昧,鬼子六才驚覺陳小靜鵝黃比甲的盤扣已崩開兩顆,水紅肚兜的細帶如蜿蜒的紅蛇露在外麵。少女捂著臉衝進廚房時,銀雀步搖撞在門框上,掉落的珍珠滾進磚縫,恰如她此刻碎在地上的心。費雪蕾捧著詞卷的手指沁出薄汗,湖藍比甲下的石榴紅抹胸被冷汗浸透,她忽然望向鬼子六,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六爺可知,易安詞裏‘倚門迴首’的下句?”
“卻把青梅嗅。”鬼子六望著廚房門簾的晃動,喉間還殘留著麥芽糖的甜。費雪蕾展開另一卷絹本,燭火在絹麵上投下她微顫的睫毛:“家父說這闕詞藏著女兒家的心事,就像……就像剛摘的梅子,酸裏帶甜。”她說著,眼角餘光瞥見灶膛邊的柳青青——淺綠裙角被火星燙出的小洞正冒著青煙,可那丫頭卻隻顧盯著火鉗上的茶罐,耳尖紅得像熟透的楊梅。
夜深入靜時,費雨桐在燈下縫補陳小靜崩開的盤扣,素銀手環碰著針線笸籮,發出細碎如星子墜落的聲響。費雪蕾鋪開宣紙臨摹《蘭亭序》,鬆煙墨在硯台裏暈開的青煙,與窗外柳青青彈的《平沙落雁》琴音纏繞。“姐姐,”她忽然停筆,筆尖的墨滴在“永”字的鉤畫上洇開,“六爺的字比外祖父收藏的董其昌真跡更有筋骨,你看這‘清風入懷’四字……”
“你呀,還是老樣子。”費雨桐咬斷絲線,指尖撫過妹妹鬢邊的點翠鳳釵,釵頭的東珠在燭火下映出她眼底的悵然,“當年為了爭米芾的《蜀素帖》,你跟表哥在書房吵得連青城山的猴子都來扒窗。”話音未落,窗外的琵琶聲忽然錯了個音,柳青青慌亂的撥弦聲混著夜風傳來,倒像是初學琴時,手指被琴弦磨破的生澀。
鬼子六站在廊下聽琴,陳小靜從朱漆柱後探出頭,鵝黃比甲已換了新縫的盤扣,針腳間還留著費雨桐指尖的溫度。她捏著塊桂花糕,裙擺掃過廊下的青苔時,發間銀雀步搖又掉了顆珠子——這次她沒去撿,隻是踮腳將糕點遞到鬼子六唇邊,睫毛上的麵粉在月光下如碎鑽:“甜嗎?”
“甜。”他咬下糕點的瞬間,趁少女彎眼笑時低頭吻住她。這次不再是倉促的觸碰,他嚐到她舌尖的桂花甜,感受到她腰間細帶在掌心纏繞的暖意,直到她喘不過氣推開他,鵝黃比甲的領口已歪斜,水紅肚兜上繡的並蒂蓮在月光下泛著濕潤的光澤。陳小靜跑開時,在轉角處偷偷迴頭——月光落在鬼子六玄色官袍上,他指尖沾著的桂花油香,竟比她剛縫好的枕套上的熏香更濃鬱。
正廳裏,費雪蕾將“清風入懷”的字卷起來,湖藍比甲上的墨點像落了滿身星辰:“明日我便迴金陵了,這字留給姐姐做念想。”她忽然看向鬼子六,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家父說,若六爺肯賞光,開春後金陵的梅嶺該有千樹花開,屆時可與六爺論詩品畫。”鬼子六望著窗外的滿月,想起方才唇齒間的甜,又想起《漱玉詞》裏“雁字迴時”的句子,忽然道:“其實饒州的梅花,開春後開得更盛。”
費雪蕾捏著卷軸的手指微微一頓,燭花爆響的刹那,她輕聲道:“那我……開春再來。”
更深漏殘時,陳小靜抱著新縫的枕套路過正廳,聽見費雪蕾與鬼子六正談論《廣陵散》的琴譜。她忽然想起白日裏摔進他懷裏時,聞到的不僅是皂角香與墨香,還有種讓她心慌的、屬於男人的陽剛氣息。她偷偷將臉貼在枕套上,上麵歪歪扭扭的並蒂蓮針腳硌著臉頰,卻讓她想起鬼子六掌心的溫度——比任何時候都要鮮活。
“姐姐!”少女撲進費雨桐懷裏的瞬間,腕間羊脂玉鐲與對方素銀手環相撞,清越的聲響驚飛了簷下築巢的燕子。費雪蕾瞥見櫃台後撥弄算珠的鬼子六,慌忙斂衽行禮,湖藍比甲下的石榴紅抹胸隨唿吸起伏,襯得露在抹胸外的脖頸如浸了晨露的玉蘭。她沒看見費雨桐解珍珠披風時,素銀抹額下的眉尖微蹙——那支點翠鳳釵正斜插在亂發間,鳳凰尾羽上的東珠沾著旅途的油垢,而這原是母親臨終前分予姐妹的嫁妝,本該在及笄禮時鄭重插戴的。
鬼子六指尖劃過《稼軒長短句》中“醉裏挑燈看劍”的批注,宣紙上的瘦金體小字竟透著刀鋒般的淩厲。費雪蕾眼尖,見那字裏行間的批注似藏劍意,便指著書頁笑道:“六爺也愛稼軒詞?家父常說這闋《破陣子》的劍膽,須配易安詞的琴心才得圓滿。”說罷從廣袖中取出一卷絹本,玉指拂過封麵時,絹本邊緣的暗紋如流水漫開——竟是前朝翰林費老先生批注的《漱玉詞》孤本,朱筆平點在燭火下泛著古舊的光澤。
“令外祖父可是當年在宣和殿校勘典籍的費老先生?”鬼子六抬眼時,玄色官袍衣擺掃過案幾,半片梅花箋被帶起,箋上“清風入懷”四字的飛白處,還留著前日研墨時濺上的茶漬。費雪蕾捧詞卷的手指驟然收緊,湖藍比甲下的石榴紅抹胸隨心跳起伏如鼓:“正是先外祖父,他老人家常說六爺的書法有蘇黃風骨,隻是……”她話音未落,柳青青端茶盤進門的聲響打斷了話頭。淺綠裙角蹭過門檻的瞬間,柳青青聽見“蘇黃風骨”四字,耳尖泛起的紅意迅速漫到脖頸——她記得三日前替鬼子六研墨時,他袖口沾著的正是蘇帖殘頁。
鬼子六接過詞卷的手指停在“生當作人傑”的蠅頭小楷上,那曾在沙場上握過丈二長槍的指節,此刻摩挲著絹本上的飛白,竟比繡娘穿針的動作更輕柔。“這評點用的是雞距筆,”他忽然開口,指腹碾過墨痕處,“墨裏摻了麝香,是宣和年間專供文德殿的宮廷做法。”費雪蕾猛地抬頭,盤扣在急促唿吸中繃得發響:“家父說這是當年從宣和殿流出的舊藏,六爺竟連墨中加麝香都知曉?”她沒注意到,柳青青倒茶時,青瓷杯沿的茶沫正順著杯壁滑落,滴在她淺綠裙角新燙的小洞上——那是今早替鬼子六溫酒時,被炭火星子燎出來的。
隔壁後院的驚唿聲穿透窗欞時,陳小靜正踮腳去夠晾衣繩上的合歡花帕子。鵝黃比甲被穿堂風掀起,腰間新繡的如意結在風中翻飛,絲線尾端的銀鈴鐺尚未係牢,便隨著梯子的晃動叮當作響。她驚唿著墜落的刹那,落入個帶著皂角香的懷抱——玄色官袍的下擺如幕布般裹住她,衣襟間混著墨香的煙草氣讓她想起昨日在書房瞥見的銅水煙袋。
“小靜!”少女仰頭時,鼻尖撞上對方下頜,發間銀雀步搖的雀喙恰好勾住鬼子六腰間的蹀躞帶。她看見他喉結滾動的弧度,聽見自己如擂鼓的心跳,鬼使神差地踮起腳尖,將唇印在他泛著胡茬的下巴上。鵝黃比甲的盤扣硌得對方衣襟作響,她像隻觸到燭火的飛蛾般想逃,卻被腰間驟然收緊的手臂箍得更緊。鬼子六低頭時,聞到她發間桂花油混著麥芽糖的甜香,舌尖觸到她唇角的糖漬時,忽然想起今早她在廚房偷吃糖糕的模樣——那時她睫毛上還沾著麵粉,像隻偷喝蜜的小獸。
直到費雨桐的輕咳聲打破曖昧,鬼子六才驚覺陳小靜鵝黃比甲的盤扣已崩開兩顆,水紅肚兜的細帶如蜿蜒的紅蛇露在外麵。少女捂著臉衝進廚房時,銀雀步搖撞在門框上,掉落的珍珠滾進磚縫,恰如她此刻碎在地上的心。費雪蕾捧著詞卷的手指沁出薄汗,湖藍比甲下的石榴紅抹胸被冷汗浸透,她忽然望向鬼子六,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六爺可知,易安詞裏‘倚門迴首’的下句?”
“卻把青梅嗅。”鬼子六望著廚房門簾的晃動,喉間還殘留著麥芽糖的甜。費雪蕾展開另一卷絹本,燭火在絹麵上投下她微顫的睫毛:“家父說這闕詞藏著女兒家的心事,就像……就像剛摘的梅子,酸裏帶甜。”她說著,眼角餘光瞥見灶膛邊的柳青青——淺綠裙角被火星燙出的小洞正冒著青煙,可那丫頭卻隻顧盯著火鉗上的茶罐,耳尖紅得像熟透的楊梅。
夜深入靜時,費雨桐在燈下縫補陳小靜崩開的盤扣,素銀手環碰著針線笸籮,發出細碎如星子墜落的聲響。費雪蕾鋪開宣紙臨摹《蘭亭序》,鬆煙墨在硯台裏暈開的青煙,與窗外柳青青彈的《平沙落雁》琴音纏繞。“姐姐,”她忽然停筆,筆尖的墨滴在“永”字的鉤畫上洇開,“六爺的字比外祖父收藏的董其昌真跡更有筋骨,你看這‘清風入懷’四字……”
“你呀,還是老樣子。”費雨桐咬斷絲線,指尖撫過妹妹鬢邊的點翠鳳釵,釵頭的東珠在燭火下映出她眼底的悵然,“當年為了爭米芾的《蜀素帖》,你跟表哥在書房吵得連青城山的猴子都來扒窗。”話音未落,窗外的琵琶聲忽然錯了個音,柳青青慌亂的撥弦聲混著夜風傳來,倒像是初學琴時,手指被琴弦磨破的生澀。
鬼子六站在廊下聽琴,陳小靜從朱漆柱後探出頭,鵝黃比甲已換了新縫的盤扣,針腳間還留著費雨桐指尖的溫度。她捏著塊桂花糕,裙擺掃過廊下的青苔時,發間銀雀步搖又掉了顆珠子——這次她沒去撿,隻是踮腳將糕點遞到鬼子六唇邊,睫毛上的麵粉在月光下如碎鑽:“甜嗎?”
“甜。”他咬下糕點的瞬間,趁少女彎眼笑時低頭吻住她。這次不再是倉促的觸碰,他嚐到她舌尖的桂花甜,感受到她腰間細帶在掌心纏繞的暖意,直到她喘不過氣推開他,鵝黃比甲的領口已歪斜,水紅肚兜上繡的並蒂蓮在月光下泛著濕潤的光澤。陳小靜跑開時,在轉角處偷偷迴頭——月光落在鬼子六玄色官袍上,他指尖沾著的桂花油香,竟比她剛縫好的枕套上的熏香更濃鬱。
正廳裏,費雪蕾將“清風入懷”的字卷起來,湖藍比甲上的墨點像落了滿身星辰:“明日我便迴金陵了,這字留給姐姐做念想。”她忽然看向鬼子六,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家父說,若六爺肯賞光,開春後金陵的梅嶺該有千樹花開,屆時可與六爺論詩品畫。”鬼子六望著窗外的滿月,想起方才唇齒間的甜,又想起《漱玉詞》裏“雁字迴時”的句子,忽然道:“其實饒州的梅花,開春後開得更盛。”
費雪蕾捏著卷軸的手指微微一頓,燭花爆響的刹那,她輕聲道:“那我……開春再來。”
更深漏殘時,陳小靜抱著新縫的枕套路過正廳,聽見費雪蕾與鬼子六正談論《廣陵散》的琴譜。她忽然想起白日裏摔進他懷裏時,聞到的不僅是皂角香與墨香,還有種讓她心慌的、屬於男人的陽剛氣息。她偷偷將臉貼在枕套上,上麵歪歪扭扭的並蒂蓮針腳硌著臉頰,卻讓她想起鬼子六掌心的溫度——比任何時候都要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