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之時,深巷中卻傳來淩亂腳步,一道孤影刺破月色,剪出一副迴首張望之姿、慌不擇路之態。
突然,斧影倒揮,一下將此人砸倒在地,四麵八方幾道人影自黑暗中閃出,金紋鬥牛服在月光下映出一片亂影。
一人躬身上前,將領頭之人手中大斧接過,開口勸諫。
“大人,您傷勢未愈,何必動手呢。”
“我想歇著,他張大青天讓麽、魯大宗師準麽?”
沈強閉目凝神運功調息,眼皮不抬的迴了一句。
身旁親衛也是一臉疲憊,恨聲附和。
“這個張叔夜!捅了這麽大的簍子,惡了魯宗師,還鬧得雲州遍地匪患,要不是鄭氏帶領雲州武林全力鎮壓,不知要死傷多少人。”
沈強睜開雙眼,坐在下人準備好的輪椅上,揉著額角顯得十分頭痛。
“他張叔夜想驅虎吞狼,沒成想狼窩裏拽出一頭吃人熊來。就這還端著呢,不肯上門道歉,遣人去送‘奉國令’,結果呢?人家不收!點名讓張叔夜明日差人上門拿他!如今江湖上的蠢貨為了魔功雲集而來,鬧的境內四處生亂,當下雲州官員已經聯名上奏要參張叔夜霍亂地方之罪。”
推車親衛也恨恨附和。
“大人,這張叔夜給咱們添了這麽大亂子,您也應該參他一本,非要他流放千裏不可。”
沈強卻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個張叔夜雖然剛愎自由,但卻是個為民請命的好官,他家境貧寒、但天資極高,十五歲中舉,卻三十八歲才考中三榜,就是因為在考試文章中抨擊了天下武門十三年!犯了忌諱。後來做了濁流官,剛上任就闖了大禍,發配邊疆,後來輾轉地方為官,不求名不求利,勤政愛民、勸農備武,所到之處多能大治。偏偏又因為喜歡跟地方武門豪族過不去,總是被人算計重傷,如今四十八歲了,五上五下,還是個小小七品縣令,可脾氣卻半點不改。”
“要這麽說,這張叔夜還是個大大的忠臣幹臣賢臣能臣?”
“不止,此人出身儒門正統,性格又剛正不阿、兩袖清風,那儒門絕學‘浩然正氣’早就圓滿養吾境,隻差一個明心立誌,不動境幾乎是頃刻即成,因此早就入了荀太師的眼,隻是荀太師說此人‘愈正近邪,偏而至損,有孟聖之剛而無其智’,所以才任由他宦海沉浮、蹉跎幾年,受盡辛酸冷眼,就是為了磨磨他的剛性。”
推車親衛先驚後憫。
“竟然被儒聖看中,滿朝文武誰不知道但凡被儒聖看中就沒一個好下場的?怪不得都不收拾他,任由他上躥下跳,這麽一看這廝還挺是命歹。”
捧斧親衛還是有些擔心。
“可是大人,此事終究事涉江湖紛爭,更有無上魔功出世,咱們千牛衛事前未收到半點風聲已是十分被動,免不了被責備,可您怎麽不急不緩的,也不去見見魯宗師?”
沈強按著額角的手愈發快了。
“責備已是必然之事,我此時上門拜見魯宗師,該說什麽?還是能給什麽承諾?又不能對張叔夜落井下石!
況且這消息之前半點風聲也無,幾日內就傳遍江湖,若無大門大派配合如何做到?你曉得其中多少算計?內情不清就莽撞行事,你當本官是那些拍額頭施政的蠢官麽?再者說,千牛衛對付的是那些動搖朝廷威信、滋擾地方安定的江湖武人,這位?不像!”
“可不,要不是張叔夜使了一計歪招,人家早領了‘奉國令’走了!這可倒好,本來是聖上的邊臣,現下卻跟朝廷起了嫌隙!”
“這就是這些江湖門派要看到的,二十五歲的小宗師,豈能讓他跟朝廷同心同德?咱們得到消息晚了,否則絕不止於此。所以——”
說到這,沈強抬起頭,朗聲吩咐。
“誰也不準招惹魯宗師!任何宵小之徒在他動身離開之前,都不準靠近海門村,誰敢違背,本官一定上報朝廷、追究到底!”
這一句話在夜深人靜中顯得十分洪亮,沿著城街小巷傳出極遠,許久還有迴音。
“大人,毛賊草莽倒是無妨,阻攔那些大派的話,咱們人手不夠。”
運功大喝的沈強疲憊的閉目調息,嘴角卻拉出一絲不屑。
“大派?一個大派都不會來的,要找也是找鄭氏和月母宮,這些大派不會現在下場,畢竟,這真金還沒過火呢。”
同夜,鄭氏宅邸。
鄭克爽於窗邊負手而立,抬頭望月,口中問詢。
“魯潯明天就要動身了,你依舊覺得他會北上?”
鄭少奇身上依稀還有藥味,但氣息卻鋒利了不少,一場大戰給了他洗禮、直麵陌生小宗師給了他壓力,讓他褪去身上浮躁,氣勢愈發沉澱凝實。
“是的父親,魯先生的茶具精美華麗,是很上等的紅夷貨,第二杯茶是抹茶,這茶品中原早已不再生產,工藝都快失傳了,卻在東瀛十分盛行,還有——”
鄭少奇說到這抿了抿嘴。
“他將信遞給我時,有幾張尚未寫完的短句,少奇依稀看到‘此為菩提之種,懊惱之情,滿懷於胸’,這是東瀛的一首名詩,大周知道的人不多。此人在大海上定然有自己的勢力,如此一來,他走海路勝算更大。”
鄭克爽手指輕輕摩挲。
“東瀛麽…好,下去休息吧,明天可別晚了,這可算是江湖百年少見的大場麵。”
鄭少奇語氣有些複雜,既有激動也有羨慕。
“此人這一出千裏走單騎,何止過五關斬六將,無論勝敗已注定要成為江湖傳奇,孩兒豈會錯過。”
海門縣衙內,張叔夜擱筆起身,拿起麵前的信折吹了吹,滿意的點了點頭。
隻見紙上顏筋柳骨,卻是默寫魯潯送來的文書。
一旁縣丞見張叔夜情緒尚佳,十分疑惑。
“縣尊大人,此人如此折辱您,恐怕害得您被朝廷降罪,您怎麽一點不生氣啊?”
張叔夜把信鋪在桌上,拿出縣令印信一蓋。
“降罪?本官自入仕以來,五上五下,會怕降罪?這魯潯雖然折我顏麵,可事情是我挑起,全怪我錯怪良善,不問究竟,濫用職權!獲罪實乃咎由自取!幸好這幾天各大門派彈壓的緊,百姓有傷無死,否則莫說降罪,就是砍了本官的腦袋也是理所應當。哎,若我知他身懷蓋世魔功,出走乃為避禍,如何會攔他?”
縣丞依舊有些不忿。
“可這人若不放出風來,又豈會有這些損失?還學了魔功,可見也不是什麽良善。”
張叔夜抬頭看了他一眼,笑著拿出私人名章又蓋。
“小宗師是高手,練成境就不是了?這位數十年來逍遙山野,真要野心勃勃到想學魔功,那不早就學了嘛!非得小宗師功成名就了,再出來學?
再者說,這消息哄傳天下,他一個山野散人,哪來的人手勢力幫他傳?必然有江湖大派牽扯其中!至少鄭氏參與了。這一看就是不得不外出避禍,免得禍及親友!
即便如此,他也想盡辦法將眾人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好能一次清盡流毒,否則那些蠢貨一樣的江湖莽夫,未來不知要在雲州鬧出多少亂子,不如這般大亂大治!”
說到這,張叔夜有些感歎。
“況且此人小宗師之尊,被我如此折辱,隻是找迴顏麵,卻不曾打上門來,可見其寬和大度,若真是起了衝突,本官雖卑,卻還是朝廷命官,未來朝廷必然對其印象不佳!將這心向朝廷、愛護百姓的高手推向江湖,那可真就鑄成大錯了。”
想到這,張叔夜又提起筆來。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鹹陽。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迴頭望故鄉。
再想了想,張叔夜又添了一句,然後吩咐縣丞。
“魯公說了不想見到我,本官便不能去觸他的眉頭,明天一早,你這般這般……”
突然,斧影倒揮,一下將此人砸倒在地,四麵八方幾道人影自黑暗中閃出,金紋鬥牛服在月光下映出一片亂影。
一人躬身上前,將領頭之人手中大斧接過,開口勸諫。
“大人,您傷勢未愈,何必動手呢。”
“我想歇著,他張大青天讓麽、魯大宗師準麽?”
沈強閉目凝神運功調息,眼皮不抬的迴了一句。
身旁親衛也是一臉疲憊,恨聲附和。
“這個張叔夜!捅了這麽大的簍子,惡了魯宗師,還鬧得雲州遍地匪患,要不是鄭氏帶領雲州武林全力鎮壓,不知要死傷多少人。”
沈強睜開雙眼,坐在下人準備好的輪椅上,揉著額角顯得十分頭痛。
“他張叔夜想驅虎吞狼,沒成想狼窩裏拽出一頭吃人熊來。就這還端著呢,不肯上門道歉,遣人去送‘奉國令’,結果呢?人家不收!點名讓張叔夜明日差人上門拿他!如今江湖上的蠢貨為了魔功雲集而來,鬧的境內四處生亂,當下雲州官員已經聯名上奏要參張叔夜霍亂地方之罪。”
推車親衛也恨恨附和。
“大人,這張叔夜給咱們添了這麽大亂子,您也應該參他一本,非要他流放千裏不可。”
沈強卻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個張叔夜雖然剛愎自由,但卻是個為民請命的好官,他家境貧寒、但天資極高,十五歲中舉,卻三十八歲才考中三榜,就是因為在考試文章中抨擊了天下武門十三年!犯了忌諱。後來做了濁流官,剛上任就闖了大禍,發配邊疆,後來輾轉地方為官,不求名不求利,勤政愛民、勸農備武,所到之處多能大治。偏偏又因為喜歡跟地方武門豪族過不去,總是被人算計重傷,如今四十八歲了,五上五下,還是個小小七品縣令,可脾氣卻半點不改。”
“要這麽說,這張叔夜還是個大大的忠臣幹臣賢臣能臣?”
“不止,此人出身儒門正統,性格又剛正不阿、兩袖清風,那儒門絕學‘浩然正氣’早就圓滿養吾境,隻差一個明心立誌,不動境幾乎是頃刻即成,因此早就入了荀太師的眼,隻是荀太師說此人‘愈正近邪,偏而至損,有孟聖之剛而無其智’,所以才任由他宦海沉浮、蹉跎幾年,受盡辛酸冷眼,就是為了磨磨他的剛性。”
推車親衛先驚後憫。
“竟然被儒聖看中,滿朝文武誰不知道但凡被儒聖看中就沒一個好下場的?怪不得都不收拾他,任由他上躥下跳,這麽一看這廝還挺是命歹。”
捧斧親衛還是有些擔心。
“可是大人,此事終究事涉江湖紛爭,更有無上魔功出世,咱們千牛衛事前未收到半點風聲已是十分被動,免不了被責備,可您怎麽不急不緩的,也不去見見魯宗師?”
沈強按著額角的手愈發快了。
“責備已是必然之事,我此時上門拜見魯宗師,該說什麽?還是能給什麽承諾?又不能對張叔夜落井下石!
況且這消息之前半點風聲也無,幾日內就傳遍江湖,若無大門大派配合如何做到?你曉得其中多少算計?內情不清就莽撞行事,你當本官是那些拍額頭施政的蠢官麽?再者說,千牛衛對付的是那些動搖朝廷威信、滋擾地方安定的江湖武人,這位?不像!”
“可不,要不是張叔夜使了一計歪招,人家早領了‘奉國令’走了!這可倒好,本來是聖上的邊臣,現下卻跟朝廷起了嫌隙!”
“這就是這些江湖門派要看到的,二十五歲的小宗師,豈能讓他跟朝廷同心同德?咱們得到消息晚了,否則絕不止於此。所以——”
說到這,沈強抬起頭,朗聲吩咐。
“誰也不準招惹魯宗師!任何宵小之徒在他動身離開之前,都不準靠近海門村,誰敢違背,本官一定上報朝廷、追究到底!”
這一句話在夜深人靜中顯得十分洪亮,沿著城街小巷傳出極遠,許久還有迴音。
“大人,毛賊草莽倒是無妨,阻攔那些大派的話,咱們人手不夠。”
運功大喝的沈強疲憊的閉目調息,嘴角卻拉出一絲不屑。
“大派?一個大派都不會來的,要找也是找鄭氏和月母宮,這些大派不會現在下場,畢竟,這真金還沒過火呢。”
同夜,鄭氏宅邸。
鄭克爽於窗邊負手而立,抬頭望月,口中問詢。
“魯潯明天就要動身了,你依舊覺得他會北上?”
鄭少奇身上依稀還有藥味,但氣息卻鋒利了不少,一場大戰給了他洗禮、直麵陌生小宗師給了他壓力,讓他褪去身上浮躁,氣勢愈發沉澱凝實。
“是的父親,魯先生的茶具精美華麗,是很上等的紅夷貨,第二杯茶是抹茶,這茶品中原早已不再生產,工藝都快失傳了,卻在東瀛十分盛行,還有——”
鄭少奇說到這抿了抿嘴。
“他將信遞給我時,有幾張尚未寫完的短句,少奇依稀看到‘此為菩提之種,懊惱之情,滿懷於胸’,這是東瀛的一首名詩,大周知道的人不多。此人在大海上定然有自己的勢力,如此一來,他走海路勝算更大。”
鄭克爽手指輕輕摩挲。
“東瀛麽…好,下去休息吧,明天可別晚了,這可算是江湖百年少見的大場麵。”
鄭少奇語氣有些複雜,既有激動也有羨慕。
“此人這一出千裏走單騎,何止過五關斬六將,無論勝敗已注定要成為江湖傳奇,孩兒豈會錯過。”
海門縣衙內,張叔夜擱筆起身,拿起麵前的信折吹了吹,滿意的點了點頭。
隻見紙上顏筋柳骨,卻是默寫魯潯送來的文書。
一旁縣丞見張叔夜情緒尚佳,十分疑惑。
“縣尊大人,此人如此折辱您,恐怕害得您被朝廷降罪,您怎麽一點不生氣啊?”
張叔夜把信鋪在桌上,拿出縣令印信一蓋。
“降罪?本官自入仕以來,五上五下,會怕降罪?這魯潯雖然折我顏麵,可事情是我挑起,全怪我錯怪良善,不問究竟,濫用職權!獲罪實乃咎由自取!幸好這幾天各大門派彈壓的緊,百姓有傷無死,否則莫說降罪,就是砍了本官的腦袋也是理所應當。哎,若我知他身懷蓋世魔功,出走乃為避禍,如何會攔他?”
縣丞依舊有些不忿。
“可這人若不放出風來,又豈會有這些損失?還學了魔功,可見也不是什麽良善。”
張叔夜抬頭看了他一眼,笑著拿出私人名章又蓋。
“小宗師是高手,練成境就不是了?這位數十年來逍遙山野,真要野心勃勃到想學魔功,那不早就學了嘛!非得小宗師功成名就了,再出來學?
再者說,這消息哄傳天下,他一個山野散人,哪來的人手勢力幫他傳?必然有江湖大派牽扯其中!至少鄭氏參與了。這一看就是不得不外出避禍,免得禍及親友!
即便如此,他也想盡辦法將眾人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好能一次清盡流毒,否則那些蠢貨一樣的江湖莽夫,未來不知要在雲州鬧出多少亂子,不如這般大亂大治!”
說到這,張叔夜有些感歎。
“況且此人小宗師之尊,被我如此折辱,隻是找迴顏麵,卻不曾打上門來,可見其寬和大度,若真是起了衝突,本官雖卑,卻還是朝廷命官,未來朝廷必然對其印象不佳!將這心向朝廷、愛護百姓的高手推向江湖,那可真就鑄成大錯了。”
想到這,張叔夜又提起筆來。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鹹陽。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迴頭望故鄉。
再想了想,張叔夜又添了一句,然後吩咐縣丞。
“魯公說了不想見到我,本官便不能去觸他的眉頭,明天一早,你這般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