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成十六年的梅雨季,東南沿海的天空仿佛被捅破了窟窿,暴雨如注,連綿不絕。台州灣的海浪裹挾著鹹腥的氣息,拍打著岸邊的礁石,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在這樣惡劣的天氣裏,本該躲在家中的漁民們卻憂心忡忡地望著海麵——近日來,海平線處時常出現懸掛奇怪旗幟的船隻,鬼鬼祟祟,形跡可疑。


    六月初三,夜色如墨。三門灣的小漁村鬆門鎮內,幾盞昏黃的油燈在風雨中搖曳。老漁民陳阿公坐在門檻上,吧嗒吧嗒地抽著旱煙,望著波濤洶湧的海麵,心中隱隱不安。\"阿爹,我再去巡巡海。\"兒子陳大海披上蓑衣,拿起魚叉,轉身走進雨幕。可誰也沒想到,這竟是父子倆的永別。


    醜時三刻,淒厲的號角聲撕破夜空。陳大海渾身是血地衝進村子,嘶聲力竭地喊道:\"倭寇來了!快逃!\"話音未落,數十艘倭國戰船已如鬼魅般逼近岸邊。戰船之上,倭寇們頭戴猙獰的鬼麵頭盔,手持鋒利的倭刀,嘴裏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叫。船頭的\"日之丸\"旗幟在狂風中獵獵作響,仿佛死神的召喚。


    第一波倭寇乘著小船登陸,他們見人就殺,見屋就燒。陳阿公顫抖著躲在床底,眼睜睜地看著倭寇將老伴砍倒在地,鮮血染紅了自家的灶台。陳大海揮舞著魚叉衝上前去,卻被倭寇的長刀刺穿胸膛。整個鬆門鎮瞬間陷入一片火海,婦女的哭喊聲、孩童的尖叫聲、倭寇的獰笑聲,與風雨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人間地獄的慘狀。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沿海各地。玉環、樂清、溫嶺等州縣接連遭到倭寇的洗劫。這些倭寇訓練有素,配合默契,他們分成若幹小隊,有的負責燒殺搶掠,有的負責警戒放哨,還有的專門搶奪船隻和物資。更令人膽寒的是,他們還使用了一種特製的毒箭,中箭者不久便會七竅流血而亡。


    八百裏加急軍報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長安。六百裏加急、四百裏加急、三百裏加急……隨著距離的縮短,軍報上的字跡愈發潦草,血跡也愈發醒目。七月初七,軍報終於送到了大明宮。


    此時的李漼正在麟德殿宴請群臣,慶祝今年的豐收。當內侍急急忙忙地呈上軍報時,殿內的歡聲笑語戛然而止。李漼展開軍報,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隻見上麵寫道:\"倭國海盜大舉入侵,台州、溫州、處州等多地遭襲,百姓死傷無數,城鎮化為廢墟……\"


    \"大膽倭奴!\"李漼猛地將軍報摔在地上,龍顏大怒,\"朕待倭國不薄,年年準許他們遣唐學習,歲歲賞賜豐厚,他們竟敢恩將仇報!\"他的目光掃過滿朝文武,\"諸位愛卿,可有退敵之策?\"


    朝堂之上,一片寂靜。兵部尚書王大人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顫聲說道:\"陛下,倭國海盜常年在海上活動,其戰船輕便靈活,且倭刀鋒利無比。我朝水師戰船老舊,士兵海戰經驗不足,貿然出擊,恐難取勝……\"他的話音未落,便被李漼憤怒的咆哮打斷:\"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沿海百姓任人宰割嗎?\"


    就在這時,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臣願率軍退敵!\"眾人循聲望去,隻見蘇硯身著官服,手持笏板,穩步走出班列。他的眼神堅定,神情從容,仿佛眼前的危機不過是過眼雲煙。


    \"蘇卿可有退敵之策?\"李漼的眼中燃起一絲希望。


    蘇硯上前一步,躬身說道:\"陛下,倭國海盜雖悍,但並非不可戰勝。臣以為,可從三方麵著手:其一,組建一支精銳水師,選拔熟悉水性、作戰勇猛的士兵;其二,打造新式戰船,以先進的武器裝備克製倭寇;其三,深入了解倭寇的作戰特點,製定針對性的戰術。\"


    說著,蘇硯展開一卷圖紙,上麵畫著一艘造型奇特的戰船:\"此乃臣設計的''火龍戰船'',船身以精鋼包裹,不懼火攻;船頭裝有噴火裝置,可遠距離攻擊敵船;船身兩側還設有隱藏的弩機,能在近戰中給予敵人致命一擊。此外,臣還研製了幾種新式火器,定能讓倭寇有來無迴。\"


    滿朝文武紛紛圍攏過來,看著圖紙上精妙的設計,驚歎不已。但也有人提出質疑:\"蘇侍郎,打造如此戰船,所需人力、物力巨大,國庫能否負擔得起?且時間緊迫,能否按時完工?\"


    蘇硯早有準備,他從袖中取出一份清單,說道:\"臣已詳細計算過,打造二十艘火龍戰船,所需費用可通過暫時增加沿海商稅、挪用部分軍費來解決。至於工匠,可從應天書院選拔精通機關術與造船工藝的學子,他們不僅技藝精湛,而且愛國心切,定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任務。\"


    李漼沉思良久,最終下定決心:\"好!朕封蘇卿為征東水師都督,全權負責組建水師、抵禦倭國海盜。所需物資、人力,朕一概應允!若有敢阻撓者,嚴懲不貸!\"


    蘇硯跪地謝恩:\"臣定不負陛下重托!不擊退倭寇,誓不還朝!\"走出朝堂,蘇硯立刻著手籌備。他先是派人前往東南沿海,實地考察地形和倭軍的活動規律;接著在應天書院發布告示,招募造船工匠和海戰人才;同時,他還修書給沈清霜和裴雲舟,邀請他們一同抗敵。


    而在東南沿海,倭寇的暴行仍在繼續。他們在搶奪完物資後,甚至將一些年輕女子擄上船,準備帶迴倭國。沿海百姓對倭寇恨之入骨,紛紛自發組織起來,準備抵抗。一位老秀才在牆上寫下\"倭寇不滅,誓不罷休\"八個大字,道出了無數人的心聲。


    一場關乎國家尊嚴、百姓安危的海上大戰,即將拉開帷幕。蘇硯和他的同伴們,將用智慧和勇氣,扞衛大唐的海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代秘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極老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極老翁並收藏唐代秘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