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太學的青石廣場上,日頭還未完全升起,便已擠滿了人。國子監的朱紅大門洞開,身著皂色襴衫的監生們成群結隊湧入,手中緊緊攥著《論語》《孟子》,神情倨傲;而另一側,天機閣的工匠與學徒們推著滿載機關器械的木車,腰間別著遊標卡尺、青銅扳手等物,雖衣著樸素,眼神卻透著自信。兩派人馬對視時,空氣中仿佛擦出火花。


    中央的辯論台由三丈高的漢白玉搭建,台上兩張梨木長案相對而置,左側案頭堆滿儒家經典,竹簡上的墨字在陽光下泛著古樸的光;右側則擺放著墨家《墨經》殘卷、齒輪零件與一卷卷泛黃的圖紙。蘇硯身著玄色長袍立於台下,玄甲玉在衣襟間若隱若現,他望著逐漸聚攏的人群,心中暗自思忖:這場辯論,不僅要辯倒對手,更要讓天下人看清革新的意義。


    巳時三刻,鼓響三通。鴻臚寺卿王鴻儒在一眾官員簇擁下登上擂台,他頭戴進賢冠,廣袖上繡著的雲雁紋隨著步伐微微顫動。\"諸位!\"他的聲音在廣場上迴蕩,\"今日辯題乃''奇技淫巧是否當禁''。我方堅信,聖人之道才是治國根本,旁門左道必亂人心!\"台下保守派學子齊聲高唿,聲浪震得屋簷下的銅鈴叮當作響。


    蘇硯從容上台,行禮後朗聲道:\"王大人既引聖人之言,那可知《考工記》有雲''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機關術並非邪道,而是智慧結晶。\"他抬手示意,裴雲舟立刻指揮墨家弟子推出一台青銅渾天儀。


    渾天儀足有兩人高,二十八宿星圖鑲嵌著夜明珠,儀盤上的日月模型由水銀驅動。隨著齒輪轉動,太陽與月亮緩緩運行,突然,月亮模型遮住太陽,廣場瞬間暗了下來。\"這是模擬日食,\"蘇硯的聲音在寂靜中格外清晰,\"改良後的渾天儀,預測節氣誤差已縮至半日。農時關乎社稷根本,若無精準曆法,談何''修齊治平''?\"


    王鴻儒臉色漲紅:\"星象之說,不過是術數小道!我朝以禮法治國,這些奇巧之物於教化何益?\"他猛地一拍桌案,竹簡散落一地,\"學子當研習經史,而非沉溺於匠人之術!\"


    話音未落,柳如煙如飛燕般躍上擂台。她手中軟劍寒光一閃,斬斷案頭木筷,斷筷尚未落地,沈清霜已張弓搭箭。\"嗖\"的一聲,箭矢精準穿過每截斷筷的中心,最後釘入遠處的箭靶,箭尾的羽毛還在微微顫動。\"若無機關術改良兵器,\"沈清霜的聲音冷如寒冰,\"東海之戰,我軍如何以少勝多?難道要讓將士們用血肉之軀抵擋海盜的火器?\"


    保守派陣營中傳來騷動,一名老學究顫巍巍站起:\"兵器之利,隻會助長殺伐之氣!《道德經》雲''兵者不祥之器'',天機閣此舉,違背天道!\"


    蘇硯卻微笑著命人推出一輛木牛流馬。這機關獸造型古樸,腹部裝有複雜的連杆裝置。隨著墨家弟子轉動曲柄,木牛流馬邁動四蹄,穩穩馱起千斤巨石,在場眾人無不倒吸冷氣。\"諸葛亮創製木牛流馬以運糧草,\"蘇硯道,\"今我等改良此術,不僅能減輕百姓徭役,更可使軍需調配事半功倍。這難道不是仁政之舉?\"


    王鴻儒突然從袖中掏出一本《朱子語類》:\"朱熹大儒有言''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但這理,是聖賢之理,而非機巧之術!蘇閣主可知,算學若盛行,商賈必重利輕義,人心將不古!\"


    \"大人此言差矣!\"台下突然傳來稚嫩的聲音。人群自動分開,一個穿著粗布衣裳的少年擠到台前,手中攥著自製的測量木棍,\"我爹用了天機閣教的勾股定理,量出了家裏水井的深度,再也不用冒險下井!這怎麽會是無用之學?\"


    廣場上響起竊竊私語,保守派學子們麵麵相覷。蘇硯趁機命人展開一幅巨大的運河修繕圖:\"陛下欲修通漕運,若僅憑經驗估算,恐耗資巨大且成效甚微。但用算學精密測算,可節省三成人力、五成錢糧。請問王大人,這等利國利民之學,為何要斥為''奇技淫巧''?\"


    此時,日頭已至中天,熾熱的陽光灑在辯論台上。王鴻儒望著台下動搖的人群,額頭上沁出冷汗。他突然想起出發前同僚的叮囑:\"辯不過就扣帽子,亂臣賊子的罪名,任誰都擔不起。\"於是他猛地一拍桌案,聲色俱厲道:\"蘇硯!你蠱惑人心,意圖以邪說亂國,其心可誅!\"


    此言一出,廣場瞬間安靜。蘇硯卻仰天大笑,玄甲玉的光芒穿透衣襟:\"王大人拿不出實證,便要扣我罪名?今日在場百姓、學子皆是見證——若機關術、算學是禍國之術,那東海之戰的勝利是假?百姓豐收的喜悅是假?\"他的聲音如洪鍾般響徹雲霄,\"真正該被問罪的,是那些抱殘守缺、阻礙革新的人!\"


    台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支持革新的唿聲此起彼伏。而在這場激烈的交鋒中,一場關乎大唐未來的思想變革,正在悄然拉開帷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代秘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極老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極老翁並收藏唐代秘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