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寒風裹挾著焦土氣息掠過殘垣斷壁,玄甲玉在蘇硯懷中突然震顫,裂痕處滲出的金色液體如血珠般滾落,在他掌心烙下灼熱的印記。他踩著碎成齏粉的青石板登上含光門殘壁,目力所及之處,昔日繁華的坊市淪為瓦礫堆,坍塌的屋簷下還垂著半幅褪色的酒旗,在風中發出嗚咽般的聲響。護城河的水早已幹涸,河床上橫七豎八躺著破損的攻城器械與白骨,腐肉的惡臭混著硫磺味,熏得人眼眶刺痛。


    \"大人,東市發現大規模鼠疫。\"柳如煙的軟劍鞘上還沾著前日清理廢墟時的泥漿,她掀開沾滿灰塵的帷帽,露出眼下的烏青,\"已有十七人出現咳血症狀。\"話音未落,遠處傳來孩童撕心裂肺的哭喊——三根斷裂的梁柱下,半截繡著並蒂蓮的裙擺正在微微顫動。


    蘇硯的玄甲玉突然迸發強光,金色光芒中浮現出長安城昔日的盛景:朱雀大街車水馬龍,西市的胡商敲著羯鼓兜售琉璃瓶,東市的酒肆飄出桂花釀的甜香。可眨眼間,幻象化作漫天灰燼,驚醒了蜷縮在牆角啃食樹皮的老嫗。\"傳我命令。\"他的聲音被唿嘯的北風撕扯得破碎,\"即刻封鎖疫區,墨家弟子攜帶消毒器械隨裴雲舟待命,沈清霜帶隊疏散百姓。\"


    皇城深處,曾經金碧輝煌的太極殿如今隻剩焦黑的梁柱。老宦官顫巍巍捧著沾滿血汙的傳國玉璽,玉璽螭虎紐上還嵌著半截箭鏃:\"陛下臨終前...說要將社稷托付給您...\"蘇硯接過玉璽的刹那,掌心的玄甲玉與傳國印璽同時發出共鳴,光芒中閃過太宗皇帝揮毫寫下\"民為邦本\"的幻影。


    工部衙門的廢墟裏,主事們正在搶救殘存的輿圖。\"城牆損毀七成,\"老吏員的手指劃過地圖上猙獰的裂痕,聲音發顫,\"明德門的地基徹底坍塌,就算調集全國工匠,沒有三年也...\"話未說完,門外突然傳來重物墜地的悶響——三個流民因爭搶半塊發黴的餅子扭打在一起,其中一人抄起碎瓷片刺向同伴咽喉。


    柳如煙劍光如電,軟劍纏住瓷片甩向半空。\"都住手!\"她的嗬斥震得眾人耳膜生疼,\"蘇大人已設下粥棚,但凡有力氣幹活的,都能換得粟米!\"流民們這才鬆開彼此,露出身上被碎石劃出的傷口,潰爛處爬滿蛆蟲。


    與此同時,裴雲舟的墨家工坊內,銅製藥碾子發出刺耳的摩擦聲。\"加大雄黃用量!\"他的袖口沾滿藥汁,正將研磨好的草藥倒入沸騰的藥鍋中,\"沈姑娘,勞煩抽調金吾衛搭建隔離棚,記住要用艾草熏三遍!\"窗外,墨家弟子操控著改良後的機關車,車轅上的噴頭噴出細密的消毒水霧,在廢墟上空織成淡綠色的屏障。


    夜幕降臨時,長安城亮起星星點點的火把。蘇硯站在臨時搭建的議事棚前,看著棚內聚集的人群:左首是衣袍破損的朝廷官員,捧著殘缺不全的賬冊;右側坐著灰頭土臉的江湖豪傑,劍柄上還凝結著幹涸的血跡;角落裏蜷縮著幾個幸存的百姓代表,其中一位老木匠的工具箱上,還沾著兒子遇難時的腦漿。


    \"各位。\"蘇硯將玄甲玉與傳國玉璽並置於案,兩道光芒交織成金色穹頂,\"長安城的磚瓦可以重砌,梁柱可以再造,但人心若散,一切皆休。\"他展開一卷泛黃的輿圖,上麵用朱砂圈出亟待重建的區域,\"從明日起,江湖門派負責清理廢墟、搜救幸存者;朝廷官吏統籌物資、規劃城防;百姓們出力者記工分,可換糧食、布匹。\"


    突然,議事棚外傳來震天動地的哭喊。蘇硯衝出門,隻見十幾個百姓圍在坍塌的糧倉前——昨日剛運來的百石粟米,此刻混著泥土與老鼠屍體,被雨水衝進護城河。一位老婦人跪在泥水裏,雙手徒勞地捧著渾濁的米粒,淚水滴在掌心:\"這是給我孫子的口糧啊...\"


    蘇硯解下披風為老婦人披上,轉身對眾人道:\"傳令下去,所有官員減半口糧。\"他握緊玄甲玉,光芒照亮他堅毅的臉龐,\"從今夜起,我與諸位同吃野菜粥,同睡茅草棚,直到長安城重現昔日榮光!\"話音未落,天空突然降下甘霖,衝刷著這座傷痕累累的城市,也洗淨了人們眼中的絕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代秘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極老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極老翁並收藏唐代秘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