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軍奇襲:偽裝商船的港口突擊(4月9日4時-4時30分)
(一)\"尼奧爾德\"號的海峽封鎖
德國海軍北方集群指揮官庫爾特·卡爾斯少將率領輕巡洋艦\"尼奧爾德\"號(排水量6600噸)及6艘魚雷艇,於4月8日午夜進入厄勒海峽。為隱蔽行動,艦隊關閉導航燈,使用丹麥商船的無線電唿號,甚至懸掛丹麥國旗。4時15分,\"尼奧爾德\"號雷達發現丹麥海軍\"埃吉爾\"號巡邏艇,立即用信號燈發出假指令:\"我是瑞典商船''卡爾馬''號,請求領航。\"當丹麥艇長靠近檢查時,德軍魚雷艇突然開火,3分鍾內擊沉\"埃吉爾\"號,完成海峽封鎖。
(二)哥本哈根港的\"特洛伊木馬\"
主攻哥本哈根港的任務由\"但澤\"號布雷艦(偽裝成荷蘭商船)搭載第198步兵師先遣營執行。4時20分,該艦抵達港口外海,突然打開探照燈照亮丹麥海軍基地,同時用艦載88毫米炮瞄準停泊的丹麥艦艇。丹麥海軍12艘艦艇中,僅\"皮拉爾\"號炮艇試圖啟動,被德軍艦載機投擲的炸彈癱瘓在泊位。至4時50分,德軍登陸部隊已控製港口所有防禦工事,俘獲丹麥海軍官兵1200人,包括艦隊司令漢森少將。
(三)特種爆破的港口癱瘓
德軍海軍工兵連攜帶特種爆破裝置突入港口設施:
- 磁性水雷:吸附在丹麥艦艇底部,設置10分鍾延時引爆
- 塑性炸藥:炸毀港口起重機和彈藥庫,爆炸聲震碎了哥本哈根市區的窗戶
- 煙霧發生器:在碼頭區釋放濃煙,幹擾丹麥守軍視線
至5時30分,哥本哈根港的航運設施90%被摧毀,唯一可用的深水碼頭被德軍控製。
二、陸軍越境:日德蘭半島的裝甲突擊(4月9日4時-6時)
(一)第198師的閃電推進
德軍第198步兵師(師長瓦爾特·斯特爾普)作為地麵主攻力量,從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出發,分三路越境:
- 中路:第396步兵團乘坐sdkfz 251半履帶車,沿a1公路直撲維堡
- 北路:第395步兵團迂迴埃貝爾托夫特,切斷丹麥軍隊北撤路線
- 南路:第40裝甲營(裝備42輛一號坦克)向奧胡斯推進
該師采用\"裝甲矛頭+摩托化步兵\"戰術,先頭部隊sdkfz 231裝甲偵察車(時速40公裏)在4時10分突破丹麥邊境哨所。丹麥邊境守軍第2步兵旅僅有老舊的75毫米野戰炮,其穿甲彈無法擊穿德軍坦克裝甲,防線在1小時內崩潰。
(二)維堡戰役的決定性突破
維堡是日德蘭半島南部的關鍵據點,丹麥第2師在此部署了4個步兵營和6輛m\/34坦克。4時45分,德軍第396步兵團抵達維堡外圍,先以150毫米榴彈炮轟擊,隨後釋放煙幕掩護裝甲部隊衝鋒。丹麥坦克發起反衝擊,但m\/34坦克的37毫米炮無法擊穿德軍一號坦克的13毫米裝甲,6輛坦克在15分鍾內被全部摧毀。至6時,維堡被德軍占領,丹麥第2師傷亡達30%,殘部向西撤退。
(三)交通線的精準癱瘓
德軍特種部隊在越境同時執行交通破壞任務:
- 鐵路爆破:炸毀連接日德蘭半島與西蘭島的小貝爾特海峽鐵路橋
- 通訊切斷:突襲丹麥郵電局,用定時炸藥摧毀電話交換係統
- 路標篡改:將指向哥本哈根的路標轉向相反方向
這些行動使丹麥軍隊的調動和通訊陷入混亂,第1集團軍司令部直到5時30分才確認德軍入侵。
三、空降突擊:哥本哈根的垂直打擊(4月9日4時30分-5時30分)
(一)卡斯楚普機場的空降風暴
德軍第7空降師第1傘兵團3營(\"科克連\")乘坐11架dfs 230滑翔機,於4時30分從科隆機場起飛。滑翔機在距機場15公裏處脫離母機,利用夜暗和低雲層掩護實施無聲降落,3架滑翔機精準降落在跑道旁的停機坪。傘兵們攜帶磁性炸藥和火焰噴射器,迅速摧毀丹麥空軍的12架菲亞特g.50戰鬥機(其中8架尚未加油)。至5時10分,機場塔台被攻占,德軍信號兵用丹麥機場的無線電引導後續ju-52運輸機降落,首批200名機降步兵在5時30分完成著陸。
(二)政府區的突襲與控製
由50名傘兵組成的特種分隊乘坐3架滑翔機,目標是哥本哈根市中心的丹麥政府區:
- 議會大廈:傘兵用塑性炸藥炸開大門,俘虜正在召開緊急會議的18名議員
- 陸軍司令部:突襲分隊偽裝成丹麥郵遞員,衝進大樓切斷通訊線路
- 王宮警戒:20名傘兵在阿馬林堡宮廣場降落,與王家衛隊(80人)發生短暫交火,以3人負傷代價迫使衛隊繳械
(三)奧爾堡雙機場的同步攻略
在日德蘭半島北部,第2傘兵團分兩路空降奧爾堡東、西機場:
- 東機場:傘兵用炸藥炸毀跑道混凝土層,阻止丹麥戰機起飛
- 西機場:奪取機場附近的高射炮陣地,建立防空火力網
至5時45分,奧爾堡雙機場被控製,德軍開始運送第22機降師主力,單日轉運兵力達2000人,為進攻挪威建立了前進基地。
四、丹麥守軍的倉促反應與潰敗
(一)指揮係統的全麵癱瘓
丹麥國王克裏斯蒂安十世在4時40分被爆炸聲驚醒,立即召見首相瑟韋林和陸軍總司令普萊森。但此時陸軍司令部通訊中斷,前線報告依賴騎兵傳令,導致決策嚴重滯後。5時15分,普萊森將軍下令北部軍區部隊反擊,但命令直到6時30分才送達部隊,此時德軍已深入丹麥境內20公裏。
(二)象征性抵抗的迅速瓦解
丹麥軍隊在三個方向進行了有限抵抗:
- 哥本哈根王宮:王家衛隊進行了20分鍾射擊,發射約500發子彈,造成德軍2死5傷
- 奧胡斯港:海岸炮台向德軍\"呂佐夫\"號重巡洋艦開火,命中2發但未擊穿裝甲
- 維堡城郊:第2師第5團用自行車鏈條纏繞德軍坦克履帶,延緩其推進1小時
(三)平民恐慌與秩序崩潰
德軍空襲引發大規模逃難潮:
- 鐵路癱瘓:哥本哈根中央車站擠滿難民,開往瑞典的列車全部停運
- 通訊中斷:電話係統被炸毀後,市民通過廣播得知德軍入侵,引發搶購潮
- 謠言蔓延:\"德軍使用毒氣\"的謠言導致10萬人逃離哥本哈根,堵塞了出城道路
五、關鍵時間節點:4月9日淩晨的軍事時鍾
時間 德軍行動 丹麥反應
4:00 艦隊進入厄勒海峽,實施無線電靜默 海岸觀察哨報告\"不明艦隊接近\"
4:15 \"尼奧爾德\"號擊沉丹麥巡邏艇 海軍部下令戒備,但未全麵動員
4:20 \"但澤\"號突襲哥本哈根港 港口守軍開火,被德軍壓製
4:30 空降兵乘滑翔機起飛 王宮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應對方案
4:45 第198師突破維堡防線 陸軍司令部下令\"局部抵抗\"
5:10 卡斯楚普機場被空降兵控製 國王拒絕首相\"流亡\"建議
5:30 德軍機降部隊開始著陸 政府決定與德軍談判投降
6:00 奧爾堡機場完全失守 第一份投降條件送達丹麥政府
這場持續90分鍾的突襲,以德軍傷亡37人(陣亡12人)的微小代價,實現了對丹麥的全麵控製。當1940年4月9日的朝陽升起時,哥本哈根街頭已飄揚著納粹黨旗,而丹麥軍隊的抵抗,在國王7時15分宣布投降的廣播聲中徹底終結。這場閃電突襲不僅驗證了德軍\"三棲作戰\"的有效性,更開創了現代戰爭中\"癱瘓式打擊\"的先河,為後續挪威戰役奠定了戰術基礎。丹麥作為二戰中投降最快的主權國家,其4小時的抵抗曆史,成為小國在強權博弈中無力迴天的悲劇注腳。
(一)\"尼奧爾德\"號的海峽封鎖
德國海軍北方集群指揮官庫爾特·卡爾斯少將率領輕巡洋艦\"尼奧爾德\"號(排水量6600噸)及6艘魚雷艇,於4月8日午夜進入厄勒海峽。為隱蔽行動,艦隊關閉導航燈,使用丹麥商船的無線電唿號,甚至懸掛丹麥國旗。4時15分,\"尼奧爾德\"號雷達發現丹麥海軍\"埃吉爾\"號巡邏艇,立即用信號燈發出假指令:\"我是瑞典商船''卡爾馬''號,請求領航。\"當丹麥艇長靠近檢查時,德軍魚雷艇突然開火,3分鍾內擊沉\"埃吉爾\"號,完成海峽封鎖。
(二)哥本哈根港的\"特洛伊木馬\"
主攻哥本哈根港的任務由\"但澤\"號布雷艦(偽裝成荷蘭商船)搭載第198步兵師先遣營執行。4時20分,該艦抵達港口外海,突然打開探照燈照亮丹麥海軍基地,同時用艦載88毫米炮瞄準停泊的丹麥艦艇。丹麥海軍12艘艦艇中,僅\"皮拉爾\"號炮艇試圖啟動,被德軍艦載機投擲的炸彈癱瘓在泊位。至4時50分,德軍登陸部隊已控製港口所有防禦工事,俘獲丹麥海軍官兵1200人,包括艦隊司令漢森少將。
(三)特種爆破的港口癱瘓
德軍海軍工兵連攜帶特種爆破裝置突入港口設施:
- 磁性水雷:吸附在丹麥艦艇底部,設置10分鍾延時引爆
- 塑性炸藥:炸毀港口起重機和彈藥庫,爆炸聲震碎了哥本哈根市區的窗戶
- 煙霧發生器:在碼頭區釋放濃煙,幹擾丹麥守軍視線
至5時30分,哥本哈根港的航運設施90%被摧毀,唯一可用的深水碼頭被德軍控製。
二、陸軍越境:日德蘭半島的裝甲突擊(4月9日4時-6時)
(一)第198師的閃電推進
德軍第198步兵師(師長瓦爾特·斯特爾普)作為地麵主攻力量,從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出發,分三路越境:
- 中路:第396步兵團乘坐sdkfz 251半履帶車,沿a1公路直撲維堡
- 北路:第395步兵團迂迴埃貝爾托夫特,切斷丹麥軍隊北撤路線
- 南路:第40裝甲營(裝備42輛一號坦克)向奧胡斯推進
該師采用\"裝甲矛頭+摩托化步兵\"戰術,先頭部隊sdkfz 231裝甲偵察車(時速40公裏)在4時10分突破丹麥邊境哨所。丹麥邊境守軍第2步兵旅僅有老舊的75毫米野戰炮,其穿甲彈無法擊穿德軍坦克裝甲,防線在1小時內崩潰。
(二)維堡戰役的決定性突破
維堡是日德蘭半島南部的關鍵據點,丹麥第2師在此部署了4個步兵營和6輛m\/34坦克。4時45分,德軍第396步兵團抵達維堡外圍,先以150毫米榴彈炮轟擊,隨後釋放煙幕掩護裝甲部隊衝鋒。丹麥坦克發起反衝擊,但m\/34坦克的37毫米炮無法擊穿德軍一號坦克的13毫米裝甲,6輛坦克在15分鍾內被全部摧毀。至6時,維堡被德軍占領,丹麥第2師傷亡達30%,殘部向西撤退。
(三)交通線的精準癱瘓
德軍特種部隊在越境同時執行交通破壞任務:
- 鐵路爆破:炸毀連接日德蘭半島與西蘭島的小貝爾特海峽鐵路橋
- 通訊切斷:突襲丹麥郵電局,用定時炸藥摧毀電話交換係統
- 路標篡改:將指向哥本哈根的路標轉向相反方向
這些行動使丹麥軍隊的調動和通訊陷入混亂,第1集團軍司令部直到5時30分才確認德軍入侵。
三、空降突擊:哥本哈根的垂直打擊(4月9日4時30分-5時30分)
(一)卡斯楚普機場的空降風暴
德軍第7空降師第1傘兵團3營(\"科克連\")乘坐11架dfs 230滑翔機,於4時30分從科隆機場起飛。滑翔機在距機場15公裏處脫離母機,利用夜暗和低雲層掩護實施無聲降落,3架滑翔機精準降落在跑道旁的停機坪。傘兵們攜帶磁性炸藥和火焰噴射器,迅速摧毀丹麥空軍的12架菲亞特g.50戰鬥機(其中8架尚未加油)。至5時10分,機場塔台被攻占,德軍信號兵用丹麥機場的無線電引導後續ju-52運輸機降落,首批200名機降步兵在5時30分完成著陸。
(二)政府區的突襲與控製
由50名傘兵組成的特種分隊乘坐3架滑翔機,目標是哥本哈根市中心的丹麥政府區:
- 議會大廈:傘兵用塑性炸藥炸開大門,俘虜正在召開緊急會議的18名議員
- 陸軍司令部:突襲分隊偽裝成丹麥郵遞員,衝進大樓切斷通訊線路
- 王宮警戒:20名傘兵在阿馬林堡宮廣場降落,與王家衛隊(80人)發生短暫交火,以3人負傷代價迫使衛隊繳械
(三)奧爾堡雙機場的同步攻略
在日德蘭半島北部,第2傘兵團分兩路空降奧爾堡東、西機場:
- 東機場:傘兵用炸藥炸毀跑道混凝土層,阻止丹麥戰機起飛
- 西機場:奪取機場附近的高射炮陣地,建立防空火力網
至5時45分,奧爾堡雙機場被控製,德軍開始運送第22機降師主力,單日轉運兵力達2000人,為進攻挪威建立了前進基地。
四、丹麥守軍的倉促反應與潰敗
(一)指揮係統的全麵癱瘓
丹麥國王克裏斯蒂安十世在4時40分被爆炸聲驚醒,立即召見首相瑟韋林和陸軍總司令普萊森。但此時陸軍司令部通訊中斷,前線報告依賴騎兵傳令,導致決策嚴重滯後。5時15分,普萊森將軍下令北部軍區部隊反擊,但命令直到6時30分才送達部隊,此時德軍已深入丹麥境內20公裏。
(二)象征性抵抗的迅速瓦解
丹麥軍隊在三個方向進行了有限抵抗:
- 哥本哈根王宮:王家衛隊進行了20分鍾射擊,發射約500發子彈,造成德軍2死5傷
- 奧胡斯港:海岸炮台向德軍\"呂佐夫\"號重巡洋艦開火,命中2發但未擊穿裝甲
- 維堡城郊:第2師第5團用自行車鏈條纏繞德軍坦克履帶,延緩其推進1小時
(三)平民恐慌與秩序崩潰
德軍空襲引發大規模逃難潮:
- 鐵路癱瘓:哥本哈根中央車站擠滿難民,開往瑞典的列車全部停運
- 通訊中斷:電話係統被炸毀後,市民通過廣播得知德軍入侵,引發搶購潮
- 謠言蔓延:\"德軍使用毒氣\"的謠言導致10萬人逃離哥本哈根,堵塞了出城道路
五、關鍵時間節點:4月9日淩晨的軍事時鍾
時間 德軍行動 丹麥反應
4:00 艦隊進入厄勒海峽,實施無線電靜默 海岸觀察哨報告\"不明艦隊接近\"
4:15 \"尼奧爾德\"號擊沉丹麥巡邏艇 海軍部下令戒備,但未全麵動員
4:20 \"但澤\"號突襲哥本哈根港 港口守軍開火,被德軍壓製
4:30 空降兵乘滑翔機起飛 王宮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應對方案
4:45 第198師突破維堡防線 陸軍司令部下令\"局部抵抗\"
5:10 卡斯楚普機場被空降兵控製 國王拒絕首相\"流亡\"建議
5:30 德軍機降部隊開始著陸 政府決定與德軍談判投降
6:00 奧爾堡機場完全失守 第一份投降條件送達丹麥政府
這場持續90分鍾的突襲,以德軍傷亡37人(陣亡12人)的微小代價,實現了對丹麥的全麵控製。當1940年4月9日的朝陽升起時,哥本哈根街頭已飄揚著納粹黨旗,而丹麥軍隊的抵抗,在國王7時15分宣布投降的廣播聲中徹底終結。這場閃電突襲不僅驗證了德軍\"三棲作戰\"的有效性,更開創了現代戰爭中\"癱瘓式打擊\"的先河,為後續挪威戰役奠定了戰術基礎。丹麥作為二戰中投降最快的主權國家,其4小時的抵抗曆史,成為小國在強權博弈中無力迴天的悲劇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