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震驚與初步應對


    10月1日清晨,奧匈帝國軍事總部的電報室裏,一封加急電報打破了往日的平靜。當值班參謀顫抖著雙手將塞爾維亞軍隊第一集團軍越過薩瓦河,挺進波斯尼亞,意圖切斷奧軍第六集團軍補給線的消息呈遞給波蒂奧雷克將軍時,整個軍事總部瞬間陷入一片嘩然。


    波蒂奧雷克將軍正在辦公室審閱文件,聽聞消息,怒目圓睜,猛地將手中的文件摔在桌上,隨後一拳重重砸在桌子上,咆哮道:“塞爾維亞人簡直膽大包天!竟敢主動挑釁,必須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他迅速下達第一道命令,要求副官立即召集高級將領前來議事,並指示作戰參謀緊急聯係奧軍第六集團軍司令。


    《奧地利史》曾記載,奧匈軍隊由於其多民族組成的特性,軍隊內部溝通和指揮體係極為複雜。奧地利、匈牙利及其他民族部隊,不僅語言存在差異,在軍事傳統和戰術偏好上也大相徑庭,導致協調作戰困難重重。但在塞爾維亞軍隊突襲的嚴峻形勢下,各部隊暫時擱置矛盾,開始行動起來。


    10月2 - 4日:多博伊地區的激烈交鋒


    10月2日,奧軍第六集團軍接到反擊命令後,迅速抽調三個精銳步兵團和一個炮兵旅,在重炮的掩護下,向塞爾維亞軍隊展開反攻。根據《劍橋戰爭史》對一戰初期山地作戰的分析,在複雜地形中,火炮雖具有強大的威懾力,但精準度和機動性受限。奧匈軍隊憑借火炮數量和口徑上的優勢,對塞爾維亞軍隊位於多博伊地區的陣地展開了持續三天的狂轟濫炸。多博伊的山巒在炮火的衝擊下顫抖,硝煙彌漫,樹木被炸得粉碎,泥土被掀到空中。


    然而,塞爾維亞軍隊依托精心構築的山地防禦工事頑強抵抗。他們利用山洞、岩石和戰壕作為掩體,巧妙躲避奧匈軍隊的炮火。塞爾維亞士兵憑借精湛的步槍射擊技術,對進攻的奧匈軍隊進行精準打擊。此外,塞爾維亞軍隊還運用靈活的遊擊戰術,派出小股部隊繞到奧匈軍隊側翼,發動突然襲擊。在一次戰鬥中,塞爾維亞的遊擊小隊成功伏擊了奧匈軍隊的一支先頭部隊,擊斃多名軍官,打亂了奧匈軍隊的進攻節奏,讓奧匈軍隊每前進一步都付出慘重代價。戰場上,喊殺聲、槍炮聲交織在一起,屍體堆積如山,鮮血順著山坡流淌,染紅了大地。


    10月5 - 10日:軍事會議與戰略僵持


    10月5日,波蒂奧雷克將軍緊急召開軍事會議。巨大的作戰地圖前,高級將領們表情凝重。匈牙利第7集團軍司令首先發言,他語氣沉重地說:“塞爾維亞軍隊此次行動大膽且有計劃,已經對我們的補給線構成嚴重威脅,若不及時應對,可能會打破原有的戰場平衡,我們的處境將十分危險。”其他將領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但波蒂奧雷克將軍卻堅持己見,他指著作戰地圖,大聲說道:“諸位,我們不能被塞爾維亞人的突襲打亂節奏。目前的局麵隻是暫時的,我們的戰略並沒有錯。塞爾維亞軍隊深入我方領土,犯了兵家大忌。隻要我們堅守陣地,等待增援部隊到來,就能對其形成包圍之勢,一舉將他們擊潰。”盡管部分將領對波蒂奧雷克的觀點仍心存疑慮,但在他的堅持下,會議最終決定按照波蒂奧雷克的方案執行,繼續堅守現有陣地,等待國內增援。在接下來的幾天裏,雙方在多博伊地區陷入僵持,奧匈軍隊未能突破塞爾維亞軍隊的防線,塞爾維亞軍隊也難以進一步推進,巴爾幹的局勢愈發緊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戰,二戰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小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小峰並收藏一戰,二戰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