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深秋,巴爾幹半島的梧桐葉正簌簌飄落,塞爾維亞軍隊凱旋的號角聲卻震碎了薩瓦河上的晨霧。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勝利讓這個山國版圖擴張了1.5倍,貝爾格萊德城堡的旗幟在寒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宣告一個新興強權的誕生。


    在貝爾格萊德的市政廳廣場,勝利遊行持續了三天三夜。年輕的士兵們將繳獲的奧斯曼帝國軍旗拋向空中,圍觀人群中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唿:\"向聖斯特凡諾進軍!\"這個曾被《聖斯特凡諾條約》賦予的領土承諾,此刻化作了塞爾維亞人的集體呐喊。在人群的最前方,首相帕希奇站在臨時搭建的檢閱台上,他手中緊攥的《大塞爾維亞藍圖》被汗水浸濕,上麵用紅筆圈出的新國界正從亞得裏亞海延伸到多瑙河畔。


    與此同時,在北方的維也納霍夫堡宮,奧匈帝國的軍事地圖上,塞爾維亞的領土擴張被標注為\"紅色毒瘤\"。總參謀長康拉德·馮·赫岑多夫元帥用指揮棒重重敲擊著地圖:\"看看這些斯拉夫人的野心!他們的''大塞爾維亞主義''正在吞噬我們的緩衝區。\"他的聲音在掛滿哈布斯堡王朝曆代軍功章的會議室裏迴蕩,外交大臣貝希托爾德伯爵凝視著窗外的霍夫堡花園,那裏的玫瑰正在寒風中凋零,如同奧匈帝國在巴爾幹的影響力。


    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1914年6月的陽光格外刺眼。奧匈皇儲斐迪南大公的車隊緩緩駛過拉丁橋,街道兩旁的斯拉夫居民沉默地注視著這位帝國繼承人。27歲的加夫裏洛·普林西普混跡在人群中,他的口袋裏藏著一把勃朗寧m1910手槍,槍管上刻著\"為了自由\"的誓言。作為\"黑手會\"訓練的殺手,他清楚地知道這把槍將改變歐洲的命運。


    \"看!大公的車!\"人群中突然傳來驚唿。普林西普的瞳孔驟然收縮,他看到斐迪南大公身著驃騎兵元帥製服,胸前的瑪麗亞·特蕾西亞勳章在陽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當車隊駛入阿佩爾碼頭的彎道時,普林西普突然從咖啡館陰影中衝出,在距離汽車五米處扣動了扳機。兩聲清脆的槍響後,索菲亞女公爵的白色禮服瞬間被鮮血染紅,斐迪南大公的最後一句話是:\"索菲亞,不要死!為了我們的孩子!\"


    這兩聲槍響在歐洲引起的震動遠超普林西普的想象。7月23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出的\"七月最後通牒\"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第十條要求\"允許奧匈官員進入塞爾維亞境內鎮壓反奧活動\",徹底激怒了貝爾格萊德的決策者。首相帕希奇在議會辯論中揮舞著通牒文本:\"這不是外交照會,而是宣戰書!\"他的聲音在擠滿記者的議事廳裏迴響,《政治報》的頭版頭條迅速刊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社論。


    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的消息傳來時,貝爾格萊德的市民正在聖薩瓦大教堂前舉行祈禱儀式。教堂的穹頂下,東正教大主教加夫裏洛一世主持著特別彌撒,他的祝詞在人群中引發陣陣共鳴:\"主啊,保佑你的子民!\"與此同時,塞爾維亞總參謀部的作戰室裏,參謀們正在緊張地標注奧匈軍隊的調動情況,牆上的巨幅地圖顯示,50萬奧匈軍隊正從三麵包圍塞爾維亞。


    戰爭的陰雲迅速籠罩整個巴爾幹。在保加利亞的索菲亞,斐迪南一世國王正在秘密會見德國軍事顧問,桌上攤開的《布加勒斯特條約》墨跡未幹,他的手指劃過塞爾維亞新獲得的馬其頓領土:\"這是我們的複仇時機。\"在希臘的雅典,韋尼澤洛斯首相站在衛城廢墟前遠眺愛琴海,他知道一旦戰爭爆發,希臘的領土訴求將在混亂中得到滿足。


    8月1日,德國對俄國宣戰的消息傳來時,貝爾格萊德的街道已經實行燈火管製。帕希奇首相在官邸的書房裏接見了俄國大使,窗外的探照燈光掃過多瑙河河麵,映出停泊在對岸的奧匈帝國軍艦。\"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帕希奇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俄國大使點了點頭,他的公文包裏裝著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親筆信:\"斯拉夫兄弟,我們將並肩戰鬥。\"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1914年8月的晨霧時,巴爾幹半島的群山間已經迴蕩起隆隆的炮聲。在塞爾維亞邊境小鎮巴納特,奧匈帝國的榴彈炮正將村莊夷為平地,而在貝爾格萊德的地下掩體裏,16歲的米洛什·奧布雷諾維奇王子正在學習使用步槍,他的父親、塞爾維亞國王彼得一世在電話裏對總參謀長說:\"告訴孩子們,我們為塞爾維亞的生存而戰。\"


    這場戰爭的漣漪很快擴散到整個歐洲。在柏林,威廉二世皇帝在皇宮的陽台上檢閱即將開赴西線的軍隊,他的軍靴踩在巴爾幹地圖上,仿佛要將這個火藥桶徹底碾碎。在倫敦,格雷伯爵站在外交部的窗前,凝視著唐寧街10號的方向,他知道英國的參戰將決定這場戰爭的結局。


    而在薩拉熱窩的監獄裏,普林西普正在接受審判。當法官問他為何犯下如此罪行時,這個年輕人直視著法庭的穹頂,那裏繪著哈布斯堡王朝的雙頭鷹紋章:\"我是為了所有被壓迫的斯拉夫人民。\"他的聲音在空曠的法庭裏迴響,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世界大戰敲響喪鍾。


    這場由巴爾幹半島點燃的戰火,最終演變成人類曆史上最血腥的戰爭之一。當硝煙散盡時,奧匈帝國已經解體,塞爾維亞實現了\"大塞爾維亞\"的夢想,而整個歐洲大陸則陷入了長達四十年的動蕩之中。但那些在1914年夏天做出的決定,那些被野心、仇恨和恐懼驅使的人們,永遠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成為後世警惕戰爭的永恆警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戰,二戰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小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小峰並收藏一戰,二戰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