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眾人敲定開小吃店的計劃後,一場緊張的籌備工作隨即展開。趙悅的小姑領著趙安踏上了前往縣城的路。彼時的縣城街道上,行人匆匆,商鋪零星分布,尋找合適的店麵並非易事。姑侄倆頂著烈日,沿著縣一高周邊的街道一家一家詢問,不是租金太貴,就是位置不佳。原本想在學校正對麵開店,但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房源,最終在距離學校稍遠一點的地方,覓得一處還算寬敞的門麵。


    租下店鋪後,購置物件也頗費周折。鍋碗瓢盆、桌椅板凳,每一樣都得精心挑選。小姑和趙安穿梭在縣城的集市中,為了省下幾毛錢,常常貨比三家,討價還價聲在喧鬧的集市裏此起彼伏。而留在青山村的趙富貴,跟著奶奶和媽媽在灶台邊忙碌。案板上,麵團被反複揉搓、發酵,他們一遍又一遍地練習發麵、和麵技巧。蒸籠裏,小籠包的模樣從歪歪扭扭逐漸變得規整,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嚐,不時提出改進意見,整個小院彌漫著麵粉與蒸汽混合的香氣。


    開店所需的一二百塊錢,對於趙家來說並非小數目。雖說向奶奶提預算時,眾人特意往少了說,生怕老人家心疼錢,但實際籌備起來,資金仍有缺口。小姑平日裏的工資大多交給了奶奶,如今隻好厚著臉皮向同事、朋友借錢;趙悅的爸爸雖有收入,卻要養活一大家子,可即便如此,也咬著牙拿出積蓄。趙悅深知家人的不易,主動提出按出資比例劃分股份:“爸爸出的錢算爸爸的股份,小姑借的錢算小姑的股份,等掙了錢按股分紅。奶奶出的錢就歸為家庭收入,往後給趙安和富貴開工資。”趙安連連點頭,一家人齊心協力,隻為讓小吃店順利開張。


    然而,創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當時社會治安不佳,街上時有小流氓晃蕩。小吃店剛開業那幾天,便有幾個不三不四的人上門,吵嚷著要“保護費”,揚言若不給錢,就讓店鋪開不下去。趙安心裏發怵,卻強裝鎮定。好在這些小混混一打聽,得知趙安的親叔叔趙大山是公安局的老幹警,還在派出所當所長,曾在部隊曆練多年,威名遠揚,頓時沒了氣焰,灰溜溜地走了。有了這層“護身符”,小吃店的經營環境安穩了許多。


    每天天還未亮,小吃店便亮起了燈光。趙安和趙富貴在趙悅的指導下,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大鍋裏,清水翻滾,倒入提前泡好的大米、小米,熬煮成濃稠的白粥;另一口鍋裏,海帶、肉丁、豆腐絲、花生等食材在熱油中翻炒,加入秘製調料,再倒入勾芡的湯汁,一鍋香氣四溢的胡辣湯漸漸成型。蒸屜裏,小籠包白白胖胖,冒著熱氣;蒸麵條(鹵麵)色澤誘人,麵條裹滿醬汁,油潤勁道。


    “老板,來碗胡辣湯,兩個包子!”“我要一份鹵麵,打包帶走!”清晨的街道上,學生、上班族們被香氣吸引,紛紛駐足購買。看著店裏逐漸熱鬧起來,趙安和趙富貴累得腰酸背痛,臉上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知道,在家人的支持下,在趙悅的智慧引領下,這家承載著全家人希望的小吃店,正一步一步走向正軌,未來的日子也將如這熱氣騰騰的美食一般,越過越紅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雪夜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者雪夜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者雪夜紅並收藏雪夜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