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與青青戀戀不舍的互道晚安迴房就寢後,我便搗鼓今日所獲得的法寶,尤其是玉葫蘆。
打開玉葫蘆,立馬感受到周身有靈氣出現,可惜我還不會修行之法,隻能多唿吸幾口,就這也感受到神清氣爽,身體得到滋養與淨化。
累了兩天一夜,在這美妙環境之下,我在身心受到滋養下,不知不覺的睡去。
夢靈花引情夢 夢醒悟愛真諦
蔡青青自仙人洞府尋得夢靈花後,便一直對這神奇的仙葩珍愛有加。隻是這一日來,諸事未歇,不得時機賞玩。與我戀戀不舍,互道晚安後,她迴房輾轉難眠。於是取出夢靈花,輕嗅其清幽香氣,緩緩入眠。夢靈花之神異發揮。青青於夢中與我共曆紅塵。
蔡青青在夢中,雲霧繚繞間,見我笑意盈盈地向她走來。二人攜手漫步於青山綠水之間,繁花似錦,蝶舞翩躚。我們時而在溪邊嬉戲,濺起晶瑩水花;時而於山頂並肩而坐,共賞壯麗雲霞。
然而,夢境一轉,風雲突變。狂風唿嘯,暴雨傾盆,道路泥濘難行。我為護蔡青青周全,不慎摔倒受傷。蔡青青心急如焚,趕忙上前攙扶,可心中卻因擔憂而生出一絲埋怨。我察覺她的情緒,輕聲安慰,解釋自己隻是太想保護她。此時,蔡青青也意識到自己的埋怨有些無理,兩人坦誠相對,互相傾訴心中所想,化解了這小小的矛盾。
此後,我們又一同遭遇江湖紛爭。麵對各方勢力的刁難,我們憑借彼此的信任與配合,一次次化險為夷。在這過程中,有時蔡青青主張以和為貴,我卻認為應果斷出擊,兩人為此產生分歧。但我們並未固執己見,而是靜下心來交流想法,最終尋得兩全之策。
曆經諸多風雨,我們的感情愈發深厚。青青在夢中深刻體會到,夫妻恩愛並非隻是花前月下的浪漫,更在於麵對困難時的相互扶持,麵對分歧時的相互理解與溝通。
當青青從夢中悠悠轉醒,迴味著夢中種種,心中豁然開朗。她深知,夫妻之間難免會有磕絆,但隻要彼此坦誠相待,願意傾聽與理解,就能攜手走過風雨,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想到此,她望向窗外,嘴角不自覺地上揚,眼中滿是對與我未來生活的憧憬。
雨夜悟陣:聶歸塵的潛心鑽研
夜幕如墨,暴雨傾盆而下,豆大的雨點砸在窗欞上,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聶歸塵獨坐於屋內,桌上燭火搖曳,映照出他專注的麵龐。他手中捧著從仙人洞府所獲的《六和奇書》,沉浸在奇妙的陣法世界中。
聶歸塵,字和光,自得到此書後,便如獲至寶。因今天事多,一直不得空親,現在雨夜安靜,對他而言更是絕佳的研習時光。便不舍時光流逝。雨聲仿若天地間的韻律,能讓他的心愈發沉靜,更深入地領悟書中的奧秘。
翻開書頁,古老的文字仿佛有了生命,在他眼前跳躍。書中記載的陣法精妙絕倫,融合了天地六合之理,從基礎的聚靈陣,到可困敵萬千的迷蹤六合陣,無一不讓聶歸塵驚歎。
他時而蹙眉深思,時而展顏頓悟。遇到難以理解之處,便反複研讀,在紙上繪製陣法草圖,推演其中的靈力走向與變化。當一道閃電劃破夜空,刹那間照亮房間,他正好解開一處關鍵的陣法謎團,不禁拍手稱快。
書中提到,布置迷蹤六合陣時,需精準把握方位與靈力節點,以六方之力相互唿應,形成循環不息的靈力場,使進入陣法者迷失方向,仿若置身無盡迷宮。聶歸塵一邊思考,一邊在腦海中模擬陣法布置的場景,想象著如何根據不同的地形和敵人的特點,靈活調整陣法的細節。
隨著時間的推移,窗外雨聲漸緩,聶歸塵卻渾然不覺。他完全沉浸在陣法的世界裏,不斷汲取著知識的養分,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將這些奇妙的陣法運用到實戰中,與廖天瀾等人並肩作戰,共同應對未知的挑戰。在這個雨夜,聶歸塵與《六和奇書》為伴,一步步向著陣法的更高境界邁進。
來福和自家公子道別後,捧著公子交給他的神行術,又喜又憂。喜得是修練好神行術,千裏隻當等閑,公子但有所差,自己定可辦到。憂的是,怕自己悟性太差,學不會。他也不睡了,抱著神行術自己參悟。字是認不全的,但好在修行之法上有圖形。於是來福便照圖修練,模仿的倒也形似。
成功從來不是準備好了一切,而是先開始行動,遇山爬山,逢水過水。
像來福這樣,字不會就認圖,圖不明再辯字。他想得很明白,先練著,反正不明白的還有公子呢。公子不明白的,辛大人不是讓去找他解惑嗎?怎麽都能解決,但要不練,那什麽問題也遇不上。可也永遠學不會。
薑虎臣與潘廉虎拜入辛定鼎門下,投身武學之道,是夜也是勤學苦練,不敢有絲毫懈怠。當夜幕深沉,萬籟俱寂,二人共處一室,桌上燭光搖曳,將他們專注的身影映在牆壁上。
潘廉虎輕輕將那把從仙人洞府所得的裂空神弓置於桌上,神弓在燭光下散發著神秘而古樸的光澤。薑虎臣湊近,眼中滿是好奇與敬畏:“潘大哥,這裂空神弓據說威力無窮,可咱們該如何研習,才能發揮它的最大威力呢?”
潘廉虎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師父說,武學之道,講究心與力合,人與器通。這神弓雖強,但若不能領悟其中精髓,也不過是一把普通兵器。”說罷,他緩緩拿起神弓,輕輕拉動弓弦,隻聽“嗡”的一聲,弓弦震顫,似有隱隱風雷之聲。
薑虎臣見狀,也依樣畫葫蘆,可他力氣比潘廉虎稍小,拉弓時略顯吃力。潘廉虎趕忙上前指導:“虎臣,拉弓不可一味用蠻力,需調動全身之力,尤其是丹田之氣,將力量匯聚於雙臂,方能張弛有度。”薑虎臣依言調整,果然感覺輕鬆了許多,弓弦也被順利拉開。
二人反複練習拉弓之法,體會著力量在體內流轉的感覺。練了一陣,潘廉虎放下神弓,說道:“這裂空神弓能引動天地之力,化為利箭,可咱們卻不知其中法門。”薑虎臣眼睛一亮,說道:“潘大哥,咱們何不再仔細研讀一下從洞府帶出的那本關於神弓的簡冊,說不定能找到線索。”
於是,二人翻出簡冊,在燭光下仔細研讀起來。簡冊上記載著一些關於神弓靈力運轉的路線圖,以及施展神弓絕技的口訣。他們一邊看著簡冊,一邊在身上比劃著靈力運行的路徑,嚐試將靈力注入神弓之中。
隻是他們的嚐試並不順利,因還未修成靈力。神弓沒有任何反應。但二人並未氣餒,互相交流心得,不斷進步,薑虎臣在一次嚐試中,成功地讓神弓發出了一道微弱的光芒。雖然光芒轉瞬即逝,但這小小的成功讓他們興奮不已。
潘廉虎大笑道:“虎臣,看來咱們找對方向了!隻要堅持不懈,定能掌握這裂空神弓的奧秘。”薑虎臣也重重地點點頭,眼中滿是堅定。在這寧靜的夜晚,二人繼續沉浸在對裂空神弓的研習之中,燭光下,他們的身影被拉得長長的,仿佛在書寫著屬於他們的武學篇章。
蔡安獵睡去時卻在想自己的妻子。他覺得女兒找到了意中人了,可以告慰妻子了。心想等此間事了,要盡早給女兒辦婚禮。
翌日,天色放晴,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灑在州府的大街小巷。
然而,這看似明媚的天氣,卻未能驅散即將籠罩青雲縣的陰霾,知府的陰謀如一張無形的大網,正緩緩拉開。
知府早早便坐在府衙大堂之上,麵色陰沉,眼中閃爍著算計的光芒。王三石和吳堳燈跪在堂下,渾身瑟瑟發抖。知府瞥了他們一眼,冷冷說道:“你們兩個,想好怎麽說了嗎?若有半句差錯,你們知道後果。”
王三石趕忙磕頭,帶著哭腔說道:“大人放心,小的們都記著呢。”
知府滿意地點點頭,隨即吩咐下人:“去,將各州縣的官員都請來,就說本府要當眾審理一樁重大貪腐案。”下人領命而去,知府則靠在椅背上,嘴角泛起一絲冷笑,心中盤算著如何借此事徹底扳倒辛定鼎。
召令傳下一府四縣官員們陸續來到府衙。眾人落座後,看著神色不善的知府和跪在堂下狼狽不堪的王三石、吳堳燈,心中皆是疑惑不已。唯辛定鼎成竹在胸。
知府見人已到齊,看向辛定鼎。猛地一拍驚堂木,大聲說道:“今日,本府要審理一樁關乎青雲縣知縣辛定鼎的貪腐大案!”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辛定鼎卻穩如泰山。知府示意王三石和吳堳燈開口。王三石戰戰兢兢地說道:“各位大人,昨日我們奉命前往雲樵村押送山賊鐵量仁迴州府,行至半路,辛定鼎竟派人劫走了鐵量仁與我們的二十匹戰馬,還威脅我們不許聲張。他說鐵量仁身上藏有巨額財寶,他要獨吞。我們不從,便遭他派人襲擊,我這耳朵……”說著,他指了指缺耳的地方,“還有吳堳燈的牙齒,都是被他們打的。”
吳堳燈也跟著強忍疼痛,嗚嗚嗚的訴道:“大人明鑒啊,我們所言句句屬實,辛定鼎實在是膽大妄為,竟敢在押送途中劫囚奪財。我們還知道他把財寶藏在青雲縣郊外的一處山洞裏。”
官員們聽了,有的麵露驚訝,有的則暗自思忖。知府看著眾人的反應,心中得意,又說道:“各位大人,如此膽大妄為之徒,若不加以嚴懲,如何能服眾?本府決定,當堂緝拿辛定鼎歸案!”
就在這時,一位官員起身說道:“知府大人,此事關乎重大,且無確鑿證據,僅憑他們二人之言,是否太過草率?”知府臉色一沉,說道:“證據?他們二人便是人證,況且本府還會派人去那山洞搜尋財寶,若真有此事,便是鐵證如山!”說罷,他不容置疑地揮了揮手,下令一隊衙役要當堂緝捕辛定鼎。
就在這時,州府衙門外傳來喧嘩之聲。有下人急報,劍州屬地皇室宗親,樂安侯,到。
知府大人一聽,也顧不得讓人扣住辛定鼎,反倒慌慌張張的引眾官員前去迎接樂安侯。
這樂安侯趙公嗣的封地就在劍州,身為皇室宗親,當今皇帝的親弟弟與先皇三人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樂安侯與先皇,還有當今聖上的關係都很融洽。雖然受祖訓所戒,不得主政地方。但也因皇上信任,又兼與西番國相近,擁有對地方上的聞風奏事之權,糾察官員過錯之責。
樂安侯趙公嗣與知府賈恭德並青雲縣辛定鼎三方是劍州的三大主要勢力。樂安侯皇室宗親,高高在上,依附於他的本就多。知府大人是實權人物,巴結他的也不少。隻有青雲縣辛定鼎被貶於此,本是人單勢孤,硬是靠自己的實幹業績,文學名聲,生生拉起一股勢力,掌握著民心輿論。
今日知府賈恭德要借鐵量仁之事為難辛定鼎,消息卻是傳的飛快。樂安侯也是不請自來,他要看看這個知府賈公德要怎麽對付辛定鼎。
賈恭德恭敬的對樂安侯說道:“不知侯爺駕到,有失遠迎。侯爺若是有事要本府處理,派人知會一聲就好。本府一定照辦。”
樂安侯笑道:“我聽說今日賈知府要審理一起重大貪腐案,幫此前來旁聽,我倒要看看是那個官員如此膽大妄為。更要看看賈知府如何秉公辦理。好了,我隻坐一旁旁聽,你主持你的。”
賈恭德忙稱:“好的,來人為侯爺設座。”
眾人又重聚公堂之上,賈恭德欲令眾衙役再次扣住辛定鼎,又想不妥。樂安侯方到,不知前情,我若直接拿人,侯爺也不知道為什麽呀!於是他便讓王三石、吳堳燈二人再訴說一遍前情。而後問辛定鼎道:“本府巡邏兵士俱稱遭你威脅,你結連山賊搶掠馬匹,還有何話說?”
辛定鼎道:“一派胡言。他二人稱是我派人劫走鐵量仁,我倒要問問,鐵量仁是他們自何處抓獲?又為何不直接押送州府,反在青雲縣翠屏山附近逗留?他二人又說我劫走戰馬二十匹,是誰見來,請上目擊證人,我要問問他這二十匹戰馬為何會被劫,被劫時戰馬的主人在哪裏,幹什麽去了。
王三石與吳堳燈支支吾吾不能辯言。
辛定鼎又道:“我來為侯爺與大家解除疑惑吧。”
“這鐵量仁乃是鬆州城外為禍數年的山賊頭領。因日前劫獲鬆州城守往劍州知府送的厚禮,鬆州城守調集精兵將他山寨擊破。他領百十嘍囉,晝伏夜出,逾山越嶺來到翠屏山,意欲占雲樵村為根據地,以窺重寶。幸得雲樵村眾村民奮勇抗擊,反倒擊退眾山賊,生擒鐵量仁。劍州知府賈恭德,收到鬆州城守飛鴿傳書,說送於他的厚禮中有翠屏山藏寶圖一張,被鐵量仁帶走。於是他緊急派手下分隊巡邏,以期盡早找到鐵量仁,搶迴藏寶圖,好自己獨吞寶藏。他手下兵士不知,又正好巡邏時遇見雲樵村村民,押送鐵量仁前往本縣縣衙,被他們假說奉命來押送,騙走鐵量仁。但他們太貪婪,在半路上聽信鐵量仁說的藏寶地,二十個人十九人都棄馬拋囚,前去掠奪財寶。”
“後來雲樵村眾義士發覺受騙,快馬加鞭趕上,從兵士肖步遠口中得知,兵士都去搶寶,隻有他一人看守馬匹和囚犯。於是便代替兵士及時押送鐵量仁送到本縣縣衙。至於鐵量仁掌握的藏寶圖之事,本縣也是提審過鐵量仁方才知道。難怪知府大人如此緊張,想要第一時間處置本官於當堂。”
“知府大人,你勾結邊臣,貪贓枉法,意圖攫取重寶,你可知罪?樂安侯在此,免不得參你一本。”辛定鼎一番言出,賈恭德已是抖如篩糠。樂安侯趙公嗣萬沒想到,這裏麵還有這事?不過他對賈恭德會被怎麽處置,不關心,反倒對藏寶一事,頗為關心。
於是趙公嗣問道:“辛大人,所言必是屬實了。敢問那藏寶圖所藏何寶?”
辛定鼎卻也不加隱瞞說道:“故老相傳,翠屏山有仙人遺寶。這一節,侯爺在劍州多年,想來必不陌生?”
趙公嗣不以為然道:“這不過一個傳說罷了。”剛說完他便醒悟道:“難道是真的?”
辛定鼎卻不正麵迴答,隻說道:“鬆州城守得到一批財貨,內有藏寶圖並仙諭詩一首,他自己不信,於是本想送禮於上官,以搏上官歡心。不料被鐵量仁劫獲。藏寶圖及仙諭詩為眾嘍囉廣為傳播,召來四方能人異士,均稱極有可能是真。於是咱們這位知府大人貪心大盛,才如此心急火燎的想第一時間抓獲鐵量仁,探明藏寶之地,獲得重寶。”
樂安侯急切的問:“藏寶圖在哪裏,仙諭詩是什麽?”
辛定鼎冷然的看了一眼樂安侯說道:“據鐵量仁所說,藏寶圖已被毀了,內中地形隻有他自己知道,仙諭詩一首。”
仙蹤遺寶詩曰
翠峰映日隱仙蹤,
古木參天韻自濃。
霧鎖岩扉藏奧秘,
雲遮嶺岫蘊靈蹤。
溪流婉轉吟詩意,
鳥語悠揚繞碧空。
莫道山林無妙處,
仙人遺寶在其中。
辛定鼎又道:“侯爺你看知府大人罪責該如何奏報朝廷呢?”
樂安侯道:“如實奏報於朝廷。明知仙人遺寶之事而不報朝廷,意圖私吞,其心之惡該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中遺物皆為我皇家所有。賈恭德你這是要侵吞皇室財富,當誅。”
賈恭德萬沒想到辛定鼎已知之甚詳。他虛脫一般坐於座上。心中大悔自己不該貪圖這個藏寶之地。
當貪官的都是這,他們不是後悔貪汙受賄不應該,隻是後悔沒有更保密,隻是後悔貪這把的時候沒貪好。
於是在樂安侯主持下,讓知府賈恭德寫下認罪文書,並王三石、吳堳燈誣陷辛定鼎一事罪行,當堂收押。一麵飛報朝廷。
下了堂,樂安侯與辛定鼎二人騎馬並行。樂安侯說道:“辛大人!你看這仙人遺寶之地能否讓鐵量仁帶我們前去尋找?我們可以在找到,就地看守,等皇上派欽天監的神師到來再發掘寶物。況且,你雖說藏寶圖被毀,隻有鐵量仁知道,但我可是聽得明白,這藏寶圖之前可是被眾多山賊看過。若是我們不盡快找到具體地方,一旦被各國修行勢力提前尋到,取走寶物,那必將是國家的損失。”
辛定鼎在見到來福抱著的聞音戰鼓時,就已經猜到仙人遺寶已出世。後來與廖天瀾等聊過,更是知道了具體事宜。他甚至知道,廖天瀾等人所獲法寶都有什麽,以及尚需修行才能激發寶物的主要功用。
但他並不打算讓廖天瀾等人將寶物獻於朝廷,一來他判定廖天瀾一行人,必將成為自己同道中人,二來他也收了其中兩人為徒,更是向聶歸塵討來聞音戰鼓。十二件仙人遺寶,這麽一算,他們師徒這裏就有四件。三來,他也覺得這寶物在廖天瀾等人手中,才能發揮更大作用。四來朝廷上目前有妖僧寶徵做聖師,寶物若上交朝廷,必落於他手,他若煉化,到時製他更費手腳。
不過嘛!辛定鼎倒也沒有駁了樂安侯的建議。於是說道:“我已問過鐵量仁,他表示自己當初被鬆州城守誣陷私造製式武器,有通敵之嫌,打入死牢。差點就死了。而此番也是鬆州城守貪贓枉法,行賄受賄,若不製他死罪,他寧死也不說出藏寶之地。侯爺你看如何是好?”
樂安侯馬上保證道:“小小鬆州城守,貪贓枉法,誣陷平民,行賄受賄,罪加一等。你告訴他,本侯為他主持公道,必將鬆州城守繩之以法。”
辛定鼎謝道::如此本縣也就可以讓鐵量仁盡吐所知,我們再參考仙諭詩所言,推理正確藏寶之地。”
樂安侯忙點頭道:“正是正是!”
辛定鼎道:“那本縣就先迴衙處置,但有結果,立即通知侯爺。希望侯爺府上修行之輩也能配合本縣布防。”
樂安侯說道:“我讓他們隨時待命,正當如此啊。”
“既如此,侯爺慢行!我便先行一步。”辛定鼎道。
打開玉葫蘆,立馬感受到周身有靈氣出現,可惜我還不會修行之法,隻能多唿吸幾口,就這也感受到神清氣爽,身體得到滋養與淨化。
累了兩天一夜,在這美妙環境之下,我在身心受到滋養下,不知不覺的睡去。
夢靈花引情夢 夢醒悟愛真諦
蔡青青自仙人洞府尋得夢靈花後,便一直對這神奇的仙葩珍愛有加。隻是這一日來,諸事未歇,不得時機賞玩。與我戀戀不舍,互道晚安後,她迴房輾轉難眠。於是取出夢靈花,輕嗅其清幽香氣,緩緩入眠。夢靈花之神異發揮。青青於夢中與我共曆紅塵。
蔡青青在夢中,雲霧繚繞間,見我笑意盈盈地向她走來。二人攜手漫步於青山綠水之間,繁花似錦,蝶舞翩躚。我們時而在溪邊嬉戲,濺起晶瑩水花;時而於山頂並肩而坐,共賞壯麗雲霞。
然而,夢境一轉,風雲突變。狂風唿嘯,暴雨傾盆,道路泥濘難行。我為護蔡青青周全,不慎摔倒受傷。蔡青青心急如焚,趕忙上前攙扶,可心中卻因擔憂而生出一絲埋怨。我察覺她的情緒,輕聲安慰,解釋自己隻是太想保護她。此時,蔡青青也意識到自己的埋怨有些無理,兩人坦誠相對,互相傾訴心中所想,化解了這小小的矛盾。
此後,我們又一同遭遇江湖紛爭。麵對各方勢力的刁難,我們憑借彼此的信任與配合,一次次化險為夷。在這過程中,有時蔡青青主張以和為貴,我卻認為應果斷出擊,兩人為此產生分歧。但我們並未固執己見,而是靜下心來交流想法,最終尋得兩全之策。
曆經諸多風雨,我們的感情愈發深厚。青青在夢中深刻體會到,夫妻恩愛並非隻是花前月下的浪漫,更在於麵對困難時的相互扶持,麵對分歧時的相互理解與溝通。
當青青從夢中悠悠轉醒,迴味著夢中種種,心中豁然開朗。她深知,夫妻之間難免會有磕絆,但隻要彼此坦誠相待,願意傾聽與理解,就能攜手走過風雨,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想到此,她望向窗外,嘴角不自覺地上揚,眼中滿是對與我未來生活的憧憬。
雨夜悟陣:聶歸塵的潛心鑽研
夜幕如墨,暴雨傾盆而下,豆大的雨點砸在窗欞上,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聶歸塵獨坐於屋內,桌上燭火搖曳,映照出他專注的麵龐。他手中捧著從仙人洞府所獲的《六和奇書》,沉浸在奇妙的陣法世界中。
聶歸塵,字和光,自得到此書後,便如獲至寶。因今天事多,一直不得空親,現在雨夜安靜,對他而言更是絕佳的研習時光。便不舍時光流逝。雨聲仿若天地間的韻律,能讓他的心愈發沉靜,更深入地領悟書中的奧秘。
翻開書頁,古老的文字仿佛有了生命,在他眼前跳躍。書中記載的陣法精妙絕倫,融合了天地六合之理,從基礎的聚靈陣,到可困敵萬千的迷蹤六合陣,無一不讓聶歸塵驚歎。
他時而蹙眉深思,時而展顏頓悟。遇到難以理解之處,便反複研讀,在紙上繪製陣法草圖,推演其中的靈力走向與變化。當一道閃電劃破夜空,刹那間照亮房間,他正好解開一處關鍵的陣法謎團,不禁拍手稱快。
書中提到,布置迷蹤六合陣時,需精準把握方位與靈力節點,以六方之力相互唿應,形成循環不息的靈力場,使進入陣法者迷失方向,仿若置身無盡迷宮。聶歸塵一邊思考,一邊在腦海中模擬陣法布置的場景,想象著如何根據不同的地形和敵人的特點,靈活調整陣法的細節。
隨著時間的推移,窗外雨聲漸緩,聶歸塵卻渾然不覺。他完全沉浸在陣法的世界裏,不斷汲取著知識的養分,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將這些奇妙的陣法運用到實戰中,與廖天瀾等人並肩作戰,共同應對未知的挑戰。在這個雨夜,聶歸塵與《六和奇書》為伴,一步步向著陣法的更高境界邁進。
來福和自家公子道別後,捧著公子交給他的神行術,又喜又憂。喜得是修練好神行術,千裏隻當等閑,公子但有所差,自己定可辦到。憂的是,怕自己悟性太差,學不會。他也不睡了,抱著神行術自己參悟。字是認不全的,但好在修行之法上有圖形。於是來福便照圖修練,模仿的倒也形似。
成功從來不是準備好了一切,而是先開始行動,遇山爬山,逢水過水。
像來福這樣,字不會就認圖,圖不明再辯字。他想得很明白,先練著,反正不明白的還有公子呢。公子不明白的,辛大人不是讓去找他解惑嗎?怎麽都能解決,但要不練,那什麽問題也遇不上。可也永遠學不會。
薑虎臣與潘廉虎拜入辛定鼎門下,投身武學之道,是夜也是勤學苦練,不敢有絲毫懈怠。當夜幕深沉,萬籟俱寂,二人共處一室,桌上燭光搖曳,將他們專注的身影映在牆壁上。
潘廉虎輕輕將那把從仙人洞府所得的裂空神弓置於桌上,神弓在燭光下散發著神秘而古樸的光澤。薑虎臣湊近,眼中滿是好奇與敬畏:“潘大哥,這裂空神弓據說威力無窮,可咱們該如何研習,才能發揮它的最大威力呢?”
潘廉虎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師父說,武學之道,講究心與力合,人與器通。這神弓雖強,但若不能領悟其中精髓,也不過是一把普通兵器。”說罷,他緩緩拿起神弓,輕輕拉動弓弦,隻聽“嗡”的一聲,弓弦震顫,似有隱隱風雷之聲。
薑虎臣見狀,也依樣畫葫蘆,可他力氣比潘廉虎稍小,拉弓時略顯吃力。潘廉虎趕忙上前指導:“虎臣,拉弓不可一味用蠻力,需調動全身之力,尤其是丹田之氣,將力量匯聚於雙臂,方能張弛有度。”薑虎臣依言調整,果然感覺輕鬆了許多,弓弦也被順利拉開。
二人反複練習拉弓之法,體會著力量在體內流轉的感覺。練了一陣,潘廉虎放下神弓,說道:“這裂空神弓能引動天地之力,化為利箭,可咱們卻不知其中法門。”薑虎臣眼睛一亮,說道:“潘大哥,咱們何不再仔細研讀一下從洞府帶出的那本關於神弓的簡冊,說不定能找到線索。”
於是,二人翻出簡冊,在燭光下仔細研讀起來。簡冊上記載著一些關於神弓靈力運轉的路線圖,以及施展神弓絕技的口訣。他們一邊看著簡冊,一邊在身上比劃著靈力運行的路徑,嚐試將靈力注入神弓之中。
隻是他們的嚐試並不順利,因還未修成靈力。神弓沒有任何反應。但二人並未氣餒,互相交流心得,不斷進步,薑虎臣在一次嚐試中,成功地讓神弓發出了一道微弱的光芒。雖然光芒轉瞬即逝,但這小小的成功讓他們興奮不已。
潘廉虎大笑道:“虎臣,看來咱們找對方向了!隻要堅持不懈,定能掌握這裂空神弓的奧秘。”薑虎臣也重重地點點頭,眼中滿是堅定。在這寧靜的夜晚,二人繼續沉浸在對裂空神弓的研習之中,燭光下,他們的身影被拉得長長的,仿佛在書寫著屬於他們的武學篇章。
蔡安獵睡去時卻在想自己的妻子。他覺得女兒找到了意中人了,可以告慰妻子了。心想等此間事了,要盡早給女兒辦婚禮。
翌日,天色放晴,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灑在州府的大街小巷。
然而,這看似明媚的天氣,卻未能驅散即將籠罩青雲縣的陰霾,知府的陰謀如一張無形的大網,正緩緩拉開。
知府早早便坐在府衙大堂之上,麵色陰沉,眼中閃爍著算計的光芒。王三石和吳堳燈跪在堂下,渾身瑟瑟發抖。知府瞥了他們一眼,冷冷說道:“你們兩個,想好怎麽說了嗎?若有半句差錯,你們知道後果。”
王三石趕忙磕頭,帶著哭腔說道:“大人放心,小的們都記著呢。”
知府滿意地點點頭,隨即吩咐下人:“去,將各州縣的官員都請來,就說本府要當眾審理一樁重大貪腐案。”下人領命而去,知府則靠在椅背上,嘴角泛起一絲冷笑,心中盤算著如何借此事徹底扳倒辛定鼎。
召令傳下一府四縣官員們陸續來到府衙。眾人落座後,看著神色不善的知府和跪在堂下狼狽不堪的王三石、吳堳燈,心中皆是疑惑不已。唯辛定鼎成竹在胸。
知府見人已到齊,看向辛定鼎。猛地一拍驚堂木,大聲說道:“今日,本府要審理一樁關乎青雲縣知縣辛定鼎的貪腐大案!”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辛定鼎卻穩如泰山。知府示意王三石和吳堳燈開口。王三石戰戰兢兢地說道:“各位大人,昨日我們奉命前往雲樵村押送山賊鐵量仁迴州府,行至半路,辛定鼎竟派人劫走了鐵量仁與我們的二十匹戰馬,還威脅我們不許聲張。他說鐵量仁身上藏有巨額財寶,他要獨吞。我們不從,便遭他派人襲擊,我這耳朵……”說著,他指了指缺耳的地方,“還有吳堳燈的牙齒,都是被他們打的。”
吳堳燈也跟著強忍疼痛,嗚嗚嗚的訴道:“大人明鑒啊,我們所言句句屬實,辛定鼎實在是膽大妄為,竟敢在押送途中劫囚奪財。我們還知道他把財寶藏在青雲縣郊外的一處山洞裏。”
官員們聽了,有的麵露驚訝,有的則暗自思忖。知府看著眾人的反應,心中得意,又說道:“各位大人,如此膽大妄為之徒,若不加以嚴懲,如何能服眾?本府決定,當堂緝拿辛定鼎歸案!”
就在這時,一位官員起身說道:“知府大人,此事關乎重大,且無確鑿證據,僅憑他們二人之言,是否太過草率?”知府臉色一沉,說道:“證據?他們二人便是人證,況且本府還會派人去那山洞搜尋財寶,若真有此事,便是鐵證如山!”說罷,他不容置疑地揮了揮手,下令一隊衙役要當堂緝捕辛定鼎。
就在這時,州府衙門外傳來喧嘩之聲。有下人急報,劍州屬地皇室宗親,樂安侯,到。
知府大人一聽,也顧不得讓人扣住辛定鼎,反倒慌慌張張的引眾官員前去迎接樂安侯。
這樂安侯趙公嗣的封地就在劍州,身為皇室宗親,當今皇帝的親弟弟與先皇三人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樂安侯與先皇,還有當今聖上的關係都很融洽。雖然受祖訓所戒,不得主政地方。但也因皇上信任,又兼與西番國相近,擁有對地方上的聞風奏事之權,糾察官員過錯之責。
樂安侯趙公嗣與知府賈恭德並青雲縣辛定鼎三方是劍州的三大主要勢力。樂安侯皇室宗親,高高在上,依附於他的本就多。知府大人是實權人物,巴結他的也不少。隻有青雲縣辛定鼎被貶於此,本是人單勢孤,硬是靠自己的實幹業績,文學名聲,生生拉起一股勢力,掌握著民心輿論。
今日知府賈恭德要借鐵量仁之事為難辛定鼎,消息卻是傳的飛快。樂安侯也是不請自來,他要看看這個知府賈公德要怎麽對付辛定鼎。
賈恭德恭敬的對樂安侯說道:“不知侯爺駕到,有失遠迎。侯爺若是有事要本府處理,派人知會一聲就好。本府一定照辦。”
樂安侯笑道:“我聽說今日賈知府要審理一起重大貪腐案,幫此前來旁聽,我倒要看看是那個官員如此膽大妄為。更要看看賈知府如何秉公辦理。好了,我隻坐一旁旁聽,你主持你的。”
賈恭德忙稱:“好的,來人為侯爺設座。”
眾人又重聚公堂之上,賈恭德欲令眾衙役再次扣住辛定鼎,又想不妥。樂安侯方到,不知前情,我若直接拿人,侯爺也不知道為什麽呀!於是他便讓王三石、吳堳燈二人再訴說一遍前情。而後問辛定鼎道:“本府巡邏兵士俱稱遭你威脅,你結連山賊搶掠馬匹,還有何話說?”
辛定鼎道:“一派胡言。他二人稱是我派人劫走鐵量仁,我倒要問問,鐵量仁是他們自何處抓獲?又為何不直接押送州府,反在青雲縣翠屏山附近逗留?他二人又說我劫走戰馬二十匹,是誰見來,請上目擊證人,我要問問他這二十匹戰馬為何會被劫,被劫時戰馬的主人在哪裏,幹什麽去了。
王三石與吳堳燈支支吾吾不能辯言。
辛定鼎又道:“我來為侯爺與大家解除疑惑吧。”
“這鐵量仁乃是鬆州城外為禍數年的山賊頭領。因日前劫獲鬆州城守往劍州知府送的厚禮,鬆州城守調集精兵將他山寨擊破。他領百十嘍囉,晝伏夜出,逾山越嶺來到翠屏山,意欲占雲樵村為根據地,以窺重寶。幸得雲樵村眾村民奮勇抗擊,反倒擊退眾山賊,生擒鐵量仁。劍州知府賈恭德,收到鬆州城守飛鴿傳書,說送於他的厚禮中有翠屏山藏寶圖一張,被鐵量仁帶走。於是他緊急派手下分隊巡邏,以期盡早找到鐵量仁,搶迴藏寶圖,好自己獨吞寶藏。他手下兵士不知,又正好巡邏時遇見雲樵村村民,押送鐵量仁前往本縣縣衙,被他們假說奉命來押送,騙走鐵量仁。但他們太貪婪,在半路上聽信鐵量仁說的藏寶地,二十個人十九人都棄馬拋囚,前去掠奪財寶。”
“後來雲樵村眾義士發覺受騙,快馬加鞭趕上,從兵士肖步遠口中得知,兵士都去搶寶,隻有他一人看守馬匹和囚犯。於是便代替兵士及時押送鐵量仁送到本縣縣衙。至於鐵量仁掌握的藏寶圖之事,本縣也是提審過鐵量仁方才知道。難怪知府大人如此緊張,想要第一時間處置本官於當堂。”
“知府大人,你勾結邊臣,貪贓枉法,意圖攫取重寶,你可知罪?樂安侯在此,免不得參你一本。”辛定鼎一番言出,賈恭德已是抖如篩糠。樂安侯趙公嗣萬沒想到,這裏麵還有這事?不過他對賈恭德會被怎麽處置,不關心,反倒對藏寶一事,頗為關心。
於是趙公嗣問道:“辛大人,所言必是屬實了。敢問那藏寶圖所藏何寶?”
辛定鼎卻也不加隱瞞說道:“故老相傳,翠屏山有仙人遺寶。這一節,侯爺在劍州多年,想來必不陌生?”
趙公嗣不以為然道:“這不過一個傳說罷了。”剛說完他便醒悟道:“難道是真的?”
辛定鼎卻不正麵迴答,隻說道:“鬆州城守得到一批財貨,內有藏寶圖並仙諭詩一首,他自己不信,於是本想送禮於上官,以搏上官歡心。不料被鐵量仁劫獲。藏寶圖及仙諭詩為眾嘍囉廣為傳播,召來四方能人異士,均稱極有可能是真。於是咱們這位知府大人貪心大盛,才如此心急火燎的想第一時間抓獲鐵量仁,探明藏寶之地,獲得重寶。”
樂安侯急切的問:“藏寶圖在哪裏,仙諭詩是什麽?”
辛定鼎冷然的看了一眼樂安侯說道:“據鐵量仁所說,藏寶圖已被毀了,內中地形隻有他自己知道,仙諭詩一首。”
仙蹤遺寶詩曰
翠峰映日隱仙蹤,
古木參天韻自濃。
霧鎖岩扉藏奧秘,
雲遮嶺岫蘊靈蹤。
溪流婉轉吟詩意,
鳥語悠揚繞碧空。
莫道山林無妙處,
仙人遺寶在其中。
辛定鼎又道:“侯爺你看知府大人罪責該如何奏報朝廷呢?”
樂安侯道:“如實奏報於朝廷。明知仙人遺寶之事而不報朝廷,意圖私吞,其心之惡該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中遺物皆為我皇家所有。賈恭德你這是要侵吞皇室財富,當誅。”
賈恭德萬沒想到辛定鼎已知之甚詳。他虛脫一般坐於座上。心中大悔自己不該貪圖這個藏寶之地。
當貪官的都是這,他們不是後悔貪汙受賄不應該,隻是後悔沒有更保密,隻是後悔貪這把的時候沒貪好。
於是在樂安侯主持下,讓知府賈恭德寫下認罪文書,並王三石、吳堳燈誣陷辛定鼎一事罪行,當堂收押。一麵飛報朝廷。
下了堂,樂安侯與辛定鼎二人騎馬並行。樂安侯說道:“辛大人!你看這仙人遺寶之地能否讓鐵量仁帶我們前去尋找?我們可以在找到,就地看守,等皇上派欽天監的神師到來再發掘寶物。況且,你雖說藏寶圖被毀,隻有鐵量仁知道,但我可是聽得明白,這藏寶圖之前可是被眾多山賊看過。若是我們不盡快找到具體地方,一旦被各國修行勢力提前尋到,取走寶物,那必將是國家的損失。”
辛定鼎在見到來福抱著的聞音戰鼓時,就已經猜到仙人遺寶已出世。後來與廖天瀾等聊過,更是知道了具體事宜。他甚至知道,廖天瀾等人所獲法寶都有什麽,以及尚需修行才能激發寶物的主要功用。
但他並不打算讓廖天瀾等人將寶物獻於朝廷,一來他判定廖天瀾一行人,必將成為自己同道中人,二來他也收了其中兩人為徒,更是向聶歸塵討來聞音戰鼓。十二件仙人遺寶,這麽一算,他們師徒這裏就有四件。三來,他也覺得這寶物在廖天瀾等人手中,才能發揮更大作用。四來朝廷上目前有妖僧寶徵做聖師,寶物若上交朝廷,必落於他手,他若煉化,到時製他更費手腳。
不過嘛!辛定鼎倒也沒有駁了樂安侯的建議。於是說道:“我已問過鐵量仁,他表示自己當初被鬆州城守誣陷私造製式武器,有通敵之嫌,打入死牢。差點就死了。而此番也是鬆州城守貪贓枉法,行賄受賄,若不製他死罪,他寧死也不說出藏寶之地。侯爺你看如何是好?”
樂安侯馬上保證道:“小小鬆州城守,貪贓枉法,誣陷平民,行賄受賄,罪加一等。你告訴他,本侯為他主持公道,必將鬆州城守繩之以法。”
辛定鼎謝道::如此本縣也就可以讓鐵量仁盡吐所知,我們再參考仙諭詩所言,推理正確藏寶之地。”
樂安侯忙點頭道:“正是正是!”
辛定鼎道:“那本縣就先迴衙處置,但有結果,立即通知侯爺。希望侯爺府上修行之輩也能配合本縣布防。”
樂安侯說道:“我讓他們隨時待命,正當如此啊。”
“既如此,侯爺慢行!我便先行一步。”辛定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