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在舊書店紮根的鈴鐺樹突然爆發出璀璨金光,透明鈴鐺紛紛脫離枝頭,化作流螢飛向城市各處。孩子掌心的“感謝鈴”劇烈震顫,鈴身浮現出一行細小白字:“去鍾樓,那裏有答案。”此時沈昭道袍上的符咒突然亮起,與鍾樓方向形成金色連線。


    我們趕到鍾樓時,發現鍾鈴殘骸被晨露滋養,竟長出了柔軟的青藤。藤蔓纏繞著鍾架,開出鈴鐺形狀的白花,每朵花芯都躺著一枚迷你銀鈴。孩子好奇地觸碰花朵,所有銀鈴同時輕響,組成了《平安夜》的旋律,而藤蔓上漸漸浮現出張玄的留言:“以鈴為種,以魂為光,詛咒可化新生。”


    突然,城市四麵八方傳來驚喜的唿喊。我們跑到樓頂遠眺,隻見所有曾被詛咒侵蝕的地方都長出了鈴鐺樹:霧淵港的燈塔下,銀鈴在海風中搖曳成風鈴;霜燼城的冰原上,鈴花破冰而出,映著暖陽閃爍;燼骨鎮的骨灰堆裏,樹苗破土時震碎了最後一片骸骨……


    “詛咒的本質是未被傾聽的怨念。”沈昭撫摸著藤蔓,發現葉片上刻著曆代容器的名字,“現在它們被轉化成了祝福的鈴鐺。”話音未落,孩子手中的“感謝鈴”突然飛向天空,與所有鈴鐺樹的銀光融合,在雲層中組成巨大的鍾麵,時針分針都是由鈴鐺串成。


    鍾麵下,出現了不可思議的景象:老房東家族的最後一人在鈴鐺樹下懺悔,他掌心的詛咒印記化作光點融入樹根;紅嫁衣女子的虛影在霧淵港燈塔下微笑,她的嫁衣變成了潔白的鈴花;陰童牽著當年的犧牲者們,在遊樂園的鈴鐺樹下玩起了丟手絹……


    “看!”孩子指著鍾樓地基,那裏湧出的不再是泉水,而是流淌的鈴音。水流經過之處,所有與鈴鐺相關的負麵記憶都被衝刷成溫暖的故事:被活祭的皇後成了守護海港的鈴音女神,時間之靈化作調節四季的鍾擺精靈,就連最深的海底歌劇院,也有鈴魚群在詠歎調中起舞。


    當最後一縷金光融入大地,整個城市籠罩在柔和的鈴霧中。沈昭的桃木劍自動插入鍾樓土壤,劍柄長出鈴形花苞,而我的手腕疤痕處,不知何時戴上了一枚由鈴鐺樹藤編織的手環,觸手溫暖。孩子則坐在鍾樓頂,用“感謝鈴”輕輕敲擊著終鈴殘骸,發出的不再是詛咒的嗡鳴,而是治愈的清響。


    夕陽西下時,我們在鈴鐺樹下發現了一本新生的日記。封麵是鈴花編織的,第一頁寫著:“當最後一聲詛咒化作祝福,每個鈴鐺都在等待懂得傾聽的人。”孩子拿起筆,在日記裏畫下我們三人的笑臉,旁邊點綴著無數會發光的小鈴鐺。


    從此,城市裏多了個傳說:每當有人遇到困難,隻要對著鈴鐺樹說出心願,就能聽到特別的鈴響。而在每個滿月夜,鍾樓頂端會浮現出曆代容器的虛影,他們手拉手敲響終鈴殘骸,那聲音不再是恐懼的預兆,而是對新生的祝福,在夜空中迴蕩,直到黎明第一縷陽光喚醒所有鈴鐺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怕怕勿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白灼西生菜的呂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白灼西生菜的呂子並收藏怕怕勿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