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看似圓滿的秋日傍晚後,我手機裏突然多了個神秘的定時提醒——每月三號淩晨三點。起初我並未在意,直到第一個提醒到來的夜晚,整棟樓的電路毫無征兆地陷入癱瘓。黑暗中,我聽見窗外傳來細密的玻璃震動聲,仿佛有無數小手正在叩擊每一扇窗戶。
拉開窗簾的瞬間,整座城市的夜空竟被數以萬計的螢火蟲點亮。它們在空中排列組合,最終拚成了一張巨大的電子日曆,日期赫然停在二十年前火災發生的那一天。更詭異的是,樓下的街道上,不知何時鋪滿了發光的鵝卵石,每一顆石頭上都刻著半句未完成的童謠。
循著石路上的指引,我來到了城市天文台。穹頂觀測室的門虛掩著,裏麵傳來熟悉的機械運轉聲。推開門,隻見天文望遠鏡的目鏡中不斷閃過黑白畫麵:孤兒院的陰暗角落、林建國銷毀證據的辦公室、火災現場跳動的火苗……而在畫麵縫隙間,有個戴著護目鏡的小男孩正朝我拚命揮手。
“姐姐,你終於來了!”他的聲音從望遠鏡裏傳出,帶著電流雜音,“我們發現了時空的裂痕,那些被困在過去的小夥伴,還在等著被救出來。”隨著他的話音,觀測室的牆壁突然變成了巨大的星圖,無數光點在其中閃爍,有些明亮,有些卻在逐漸黯淡。
小男孩解釋說,每一個光點都代表著一個被困在記憶深淵裏的靈魂。二十年前那場大火雖然真相大白,但仍有部分孩子的意識被困在火災發生的瞬間,不斷重複著恐懼與絕望。“林建國篡改的不隻是鑒定書,”他調出一段扭曲的影像,“他用非法實驗設備製造了記憶囚籠。”
正當我們交談時,星圖上有個光點突然劇烈閃爍,隨即變成刺目的血紅。小男孩臉色驟變:“是囡囡!她的意識正在崩潰!”我們必須趕在她徹底消散前,進入記憶將她救出。
穿過望遠鏡投射出的奇異光束,我發現自己置身於一片扭曲的火海之中。四周是不斷重複的慘叫聲和燃燒聲,而囡囡就站在火場中央,她的身體正在透明化,手中的白兔玩偶也在逐漸灰飛煙滅。“我好累……”她的聲音虛弱極了,“每次都以為能逃出去,可又會迴到這裏。”
千鈞一發之際,無數發光的鎖鏈從天而降,纏住了不斷坍縮的空間。張警官和護士姐姐的虛影帶著其他已經解脫的孩子們出現,他們齊聲唱起新編的童謠。隨著歌聲響起,火海開始消退,記憶裂痕逐漸愈合,囡囡的身體也重新變得凝實。
迴到現實世界時,天文台的星圖上,所有黯淡的光點都重新亮起。小男孩遞給我一個精致的星盤,上麵刻滿了孩子們的名字:“這是我們的‘星河救援隊’,以後就由我們來守護那些迷失的靈魂啦!”
自那以後,每個三號的淩晨,城市上空都會出現絢麗的“童謠極光”。而在兒童紀念館的角落裏,多了一台特殊的天文望遠鏡——孩子們可以通過它,與那些在星河中閃爍的小夥伴對話。在某個溫暖的午後,我收到了囡囡從“星河”寄來的明信片,上麵畫著她和新朋友們在星座上玩耍的場景,背麵寫著:“姐姐,這次換我們照亮宇宙啦!”
拉開窗簾的瞬間,整座城市的夜空竟被數以萬計的螢火蟲點亮。它們在空中排列組合,最終拚成了一張巨大的電子日曆,日期赫然停在二十年前火災發生的那一天。更詭異的是,樓下的街道上,不知何時鋪滿了發光的鵝卵石,每一顆石頭上都刻著半句未完成的童謠。
循著石路上的指引,我來到了城市天文台。穹頂觀測室的門虛掩著,裏麵傳來熟悉的機械運轉聲。推開門,隻見天文望遠鏡的目鏡中不斷閃過黑白畫麵:孤兒院的陰暗角落、林建國銷毀證據的辦公室、火災現場跳動的火苗……而在畫麵縫隙間,有個戴著護目鏡的小男孩正朝我拚命揮手。
“姐姐,你終於來了!”他的聲音從望遠鏡裏傳出,帶著電流雜音,“我們發現了時空的裂痕,那些被困在過去的小夥伴,還在等著被救出來。”隨著他的話音,觀測室的牆壁突然變成了巨大的星圖,無數光點在其中閃爍,有些明亮,有些卻在逐漸黯淡。
小男孩解釋說,每一個光點都代表著一個被困在記憶深淵裏的靈魂。二十年前那場大火雖然真相大白,但仍有部分孩子的意識被困在火災發生的瞬間,不斷重複著恐懼與絕望。“林建國篡改的不隻是鑒定書,”他調出一段扭曲的影像,“他用非法實驗設備製造了記憶囚籠。”
正當我們交談時,星圖上有個光點突然劇烈閃爍,隨即變成刺目的血紅。小男孩臉色驟變:“是囡囡!她的意識正在崩潰!”我們必須趕在她徹底消散前,進入記憶將她救出。
穿過望遠鏡投射出的奇異光束,我發現自己置身於一片扭曲的火海之中。四周是不斷重複的慘叫聲和燃燒聲,而囡囡就站在火場中央,她的身體正在透明化,手中的白兔玩偶也在逐漸灰飛煙滅。“我好累……”她的聲音虛弱極了,“每次都以為能逃出去,可又會迴到這裏。”
千鈞一發之際,無數發光的鎖鏈從天而降,纏住了不斷坍縮的空間。張警官和護士姐姐的虛影帶著其他已經解脫的孩子們出現,他們齊聲唱起新編的童謠。隨著歌聲響起,火海開始消退,記憶裂痕逐漸愈合,囡囡的身體也重新變得凝實。
迴到現實世界時,天文台的星圖上,所有黯淡的光點都重新亮起。小男孩遞給我一個精致的星盤,上麵刻滿了孩子們的名字:“這是我們的‘星河救援隊’,以後就由我們來守護那些迷失的靈魂啦!”
自那以後,每個三號的淩晨,城市上空都會出現絢麗的“童謠極光”。而在兒童紀念館的角落裏,多了一台特殊的天文望遠鏡——孩子們可以通過它,與那些在星河中閃爍的小夥伴對話。在某個溫暖的午後,我收到了囡囡從“星河”寄來的明信片,上麵畫著她和新朋友們在星座上玩耍的場景,背麵寫著:“姐姐,這次換我們照亮宇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