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合作種植
嫁殘疾軍官被嬌寵,真千金悔斷腸 作者:千蕉百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去吧迴去吧。”葉大夫突然轉身去寫方子,背對著她揮揮手,“懷孕了就別到處跑,等胎穩了再來。”
宋嘉知道老頭心裏難受,也不點破,隻說:“烤鴨記得吃,放久了該壞了。”
“知道了知道了。”葉大夫頭也不迴地扔過來幾本醫書和一疊病例,“把這些帶迴去看。”
宋嘉抱著書和病例走出診室,特意給周紅衛拿了一包點心:“這段時間我不過來了,師父就麻煩你多照顧。”
周紅衛連忙推迴去,“那也是我師父,照顧他是應該的,要你的東西像什麽。”
“你是我師弟,吃包點心咋啦?跟我還客氣。”宋嘉笑著把點心塞進他手裏。
正說著,周紅霞從後院走出來,身上穿著新做的襖子,辮子上還紮著鮮亮的紅頭繩。
“宋姐。”
她輕聲喚道,眼睛卻不住地往門外張望,像是在找什麽人。
宋嘉迴頭打量了她一眼,笑道:“幾日不見,紅霞真是越來越漂亮了。”
周紅霞頓時紅了臉,手指絞著衣角不說話。
周紅衛在一旁皺了皺眉,但也沒說什麽。
宋嘉看在眼裏,心裏明白了幾分。
“走了。”她朝兄妹倆擺擺手,抱著書走出醫館。
迴到家天都黑了,宋嘉留張文山在家吃了頓便飯。
飯後,兩人趁著夜色悄悄去了牛棚。
直到親眼確認父母安然無恙,宋嘉緊繃了一整天的心弦才終於鬆弛下來。
她跟爸媽悄悄說了已經把爺爺藏的東西轉移走的事,沒提自己被人盯上,隻說最近要小心點,萬一有事就鬧出大動靜,她聽到就會馬上過來。
接下來一個多月,宋嘉基本在家窩著。
除了時不時上山吸收些異能,就是去牛棚看看。
沈望川在她迴來第十天的時候打了個電話報平安。
他本來還想讓秦素芝接電話,好交代她多照顧照顧自己媳婦。
可想到媳婦說過懷孕的事兒得等三個月後才能說,隻好憋著沒提,就反複叮囑宋嘉要是身體不舒服,一定要立馬去醫院。
宋嘉一開始確實打算先觀察到三個月再說,可這孕吐實在太厲害,根本藏不住。
秦素芝生養過幾個孩子,一眼就看出來了。
見宋嘉不想說,她和沈望昕就假裝不知道。
隻是每天的飯菜都變著花樣做,盡量做的開胃爽口,家裏大大小小的事,也一律不許宋嘉再插手。
這期間,宋嘉也沒閑著,看看醫書、鑽研鑽研農業資料,還抽空給每人都做了幾件夏天穿的衣裳。
孫悅容和王秀蘭時不時來找她嘮嗑,秦素芝見了特別高興,又是端茶倒水又是拿零嘴兒,巴不得她們天天來,就怕宋嘉一個人在家悶得慌。
劉技術員一遇到問題就往宋嘉這兒跑,順便給她帶來縣裏的消息。
被宋嘉送到武裝部的那個大姐,剛開始審問時還死不認賬,非說自己是一片好心,那帕子本來就是宋嘉的。
結果武裝部的人一拍桌子說他們是敵特分子,那大姐立馬就嚇尿了,把知道的全都抖摟出來了。
她們那幫人就是個專業幹黑活的團夥,誰給錢就幫誰辦事,從來不多問雇主的事兒。
不過武裝部的人也不是吃素的,順著他們提供的蛛絲馬跡,很快就查到了晉平市的一個幹部頭上。
一查不要緊,還真揪出了那個幹部背地裏幹的違法勾當,最後自然是被抓了。
事情的發展,跟宋嘉之前推測的差不多。
自打那以後,那夥人再沒來找過宋嘉麻煩。
也不知道是因為最近奉池縣查得嚴,還是大伯在背後使了勁。
反正這一個多月,日子過得挺太平的。
轉眼就到了四月,春風拂過田野,凍土漸漸鬆軟,春耕要開始了。
宋嘉的肚子已經微微顯懷,孕吐也減輕了不少。
這天,劉技術員興衝衝地跑來告訴宋嘉一個好消息。
縣裏試驗田在鹽堿地上種的小麥長得特別好,完全達到了正常種植的標準。
縣裏決定今年在全縣推廣這種種植方法,按這勢頭,全縣至少能多開兩千畝地出來。
劉技術員激動得熱淚盈眶,“兩千畝地啊,那得多出多少糧食……”
剛開荒的土地,一畝地再差也能收一百斤,兩千畝就是二十萬斤啊!夠一個公社的社員吃上小半年了。
以後娃娃們再也不用餓著肚子上學了!
宋嘉看著這個三十多歲的漢子抹眼淚,心裏也酸酸的。
這個時候,糧食短缺,家家戶戶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孩子們放學迴家第一句話就是“娘,我餓”。
大人們幹活時肚子咕咕叫,也隻能灌一肚子涼水硬撐著。
再熬兩年就好了。
明年,那位尊敬的爺爺研究的雜交水稻就會開始在全國大麵積推廣,到80年代初就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
宋嘉輕輕拍了拍劉技術員的肩膀:“走,我跟你去縣裏,給咱縣再謀條新路子。”
縣委會議室裏。
陳部長一見宋嘉就笑開了花:“小宋來了!你這一來準有好事,快說說這次又有什麽新點子?”
宋嘉從布包裏取出一株植物:“陳部長,鄧伯伯,你們看這個。”
兩位領導湊近看了半天,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這不就是株野草嗎?”
“這叫金線草。”宋嘉解釋道,“是一味中醫常用的藥材。我們醫館收購價是八毛錢一斤,種得好的話,畝產能有二百斤左右。”
“多少?”劉技術員差點跳起來,“八毛?跟豬肉一個價?”
他急忙掰著手指算,“二百斤……一百六十塊錢!一畝地種麥子,頂多收三百斤,按現在收購價……才三十六塊錢啊!這、這……”
陳部長眼睛都瞪圓了:“小宋,你的意思是…你想種這個?”
“是。”
宋嘉認真地說,“現在縣裏不是多出兩千畝地了嗎?我想向縣裏申請二十畝‘中草藥種植科研試點’。我負責提供種苗,教社員們種植技術,縣裏負責組織生產並統一收購。不過……”
她抬頭看了眼兩位領導,“我得先跟縣裏說清楚,我要收技術指導費的,就從專項收入中提取30%,作為 我的‘技術革新獎金’,如何?”
宋嘉知道老頭心裏難受,也不點破,隻說:“烤鴨記得吃,放久了該壞了。”
“知道了知道了。”葉大夫頭也不迴地扔過來幾本醫書和一疊病例,“把這些帶迴去看。”
宋嘉抱著書和病例走出診室,特意給周紅衛拿了一包點心:“這段時間我不過來了,師父就麻煩你多照顧。”
周紅衛連忙推迴去,“那也是我師父,照顧他是應該的,要你的東西像什麽。”
“你是我師弟,吃包點心咋啦?跟我還客氣。”宋嘉笑著把點心塞進他手裏。
正說著,周紅霞從後院走出來,身上穿著新做的襖子,辮子上還紮著鮮亮的紅頭繩。
“宋姐。”
她輕聲喚道,眼睛卻不住地往門外張望,像是在找什麽人。
宋嘉迴頭打量了她一眼,笑道:“幾日不見,紅霞真是越來越漂亮了。”
周紅霞頓時紅了臉,手指絞著衣角不說話。
周紅衛在一旁皺了皺眉,但也沒說什麽。
宋嘉看在眼裏,心裏明白了幾分。
“走了。”她朝兄妹倆擺擺手,抱著書走出醫館。
迴到家天都黑了,宋嘉留張文山在家吃了頓便飯。
飯後,兩人趁著夜色悄悄去了牛棚。
直到親眼確認父母安然無恙,宋嘉緊繃了一整天的心弦才終於鬆弛下來。
她跟爸媽悄悄說了已經把爺爺藏的東西轉移走的事,沒提自己被人盯上,隻說最近要小心點,萬一有事就鬧出大動靜,她聽到就會馬上過來。
接下來一個多月,宋嘉基本在家窩著。
除了時不時上山吸收些異能,就是去牛棚看看。
沈望川在她迴來第十天的時候打了個電話報平安。
他本來還想讓秦素芝接電話,好交代她多照顧照顧自己媳婦。
可想到媳婦說過懷孕的事兒得等三個月後才能說,隻好憋著沒提,就反複叮囑宋嘉要是身體不舒服,一定要立馬去醫院。
宋嘉一開始確實打算先觀察到三個月再說,可這孕吐實在太厲害,根本藏不住。
秦素芝生養過幾個孩子,一眼就看出來了。
見宋嘉不想說,她和沈望昕就假裝不知道。
隻是每天的飯菜都變著花樣做,盡量做的開胃爽口,家裏大大小小的事,也一律不許宋嘉再插手。
這期間,宋嘉也沒閑著,看看醫書、鑽研鑽研農業資料,還抽空給每人都做了幾件夏天穿的衣裳。
孫悅容和王秀蘭時不時來找她嘮嗑,秦素芝見了特別高興,又是端茶倒水又是拿零嘴兒,巴不得她們天天來,就怕宋嘉一個人在家悶得慌。
劉技術員一遇到問題就往宋嘉這兒跑,順便給她帶來縣裏的消息。
被宋嘉送到武裝部的那個大姐,剛開始審問時還死不認賬,非說自己是一片好心,那帕子本來就是宋嘉的。
結果武裝部的人一拍桌子說他們是敵特分子,那大姐立馬就嚇尿了,把知道的全都抖摟出來了。
她們那幫人就是個專業幹黑活的團夥,誰給錢就幫誰辦事,從來不多問雇主的事兒。
不過武裝部的人也不是吃素的,順著他們提供的蛛絲馬跡,很快就查到了晉平市的一個幹部頭上。
一查不要緊,還真揪出了那個幹部背地裏幹的違法勾當,最後自然是被抓了。
事情的發展,跟宋嘉之前推測的差不多。
自打那以後,那夥人再沒來找過宋嘉麻煩。
也不知道是因為最近奉池縣查得嚴,還是大伯在背後使了勁。
反正這一個多月,日子過得挺太平的。
轉眼就到了四月,春風拂過田野,凍土漸漸鬆軟,春耕要開始了。
宋嘉的肚子已經微微顯懷,孕吐也減輕了不少。
這天,劉技術員興衝衝地跑來告訴宋嘉一個好消息。
縣裏試驗田在鹽堿地上種的小麥長得特別好,完全達到了正常種植的標準。
縣裏決定今年在全縣推廣這種種植方法,按這勢頭,全縣至少能多開兩千畝地出來。
劉技術員激動得熱淚盈眶,“兩千畝地啊,那得多出多少糧食……”
剛開荒的土地,一畝地再差也能收一百斤,兩千畝就是二十萬斤啊!夠一個公社的社員吃上小半年了。
以後娃娃們再也不用餓著肚子上學了!
宋嘉看著這個三十多歲的漢子抹眼淚,心裏也酸酸的。
這個時候,糧食短缺,家家戶戶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孩子們放學迴家第一句話就是“娘,我餓”。
大人們幹活時肚子咕咕叫,也隻能灌一肚子涼水硬撐著。
再熬兩年就好了。
明年,那位尊敬的爺爺研究的雜交水稻就會開始在全國大麵積推廣,到80年代初就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
宋嘉輕輕拍了拍劉技術員的肩膀:“走,我跟你去縣裏,給咱縣再謀條新路子。”
縣委會議室裏。
陳部長一見宋嘉就笑開了花:“小宋來了!你這一來準有好事,快說說這次又有什麽新點子?”
宋嘉從布包裏取出一株植物:“陳部長,鄧伯伯,你們看這個。”
兩位領導湊近看了半天,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這不就是株野草嗎?”
“這叫金線草。”宋嘉解釋道,“是一味中醫常用的藥材。我們醫館收購價是八毛錢一斤,種得好的話,畝產能有二百斤左右。”
“多少?”劉技術員差點跳起來,“八毛?跟豬肉一個價?”
他急忙掰著手指算,“二百斤……一百六十塊錢!一畝地種麥子,頂多收三百斤,按現在收購價……才三十六塊錢啊!這、這……”
陳部長眼睛都瞪圓了:“小宋,你的意思是…你想種這個?”
“是。”
宋嘉認真地說,“現在縣裏不是多出兩千畝地了嗎?我想向縣裏申請二十畝‘中草藥種植科研試點’。我負責提供種苗,教社員們種植技術,縣裏負責組織生產並統一收購。不過……”
她抬頭看了眼兩位領導,“我得先跟縣裏說清楚,我要收技術指導費的,就從專項收入中提取30%,作為 我的‘技術革新獎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