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房內,火光映照著眾人的臉龐。程常青滿臉疑惑,目光緊緊鎖住盛宣逸,急切問道:“這究竟是為何?” 他下意識地看向一旁被封住穴道的師嫂,隻見她身體動彈不得,唯有一雙眼睛死死地盯著木架上的夫君,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簌簌地順著臉頰滾落。師嫂眼中滿是哀求,看向程常青,拚盡全力喊道:“程師弟,快放開我!我要去看看我夫君到底怎麽了,放開我啊!”
蕭睿韜亦是滿臉不解,望向盛宣逸,追問道:“這到底怎麽迴事?人都找到了,趕緊把他放下來呀。” 盛宣逸神色凝重,緩緩搖了搖頭,沉聲道:“你們看他胸口的傷口,那是被利刃插入所致,而且那利刃上塗有屍毒,還被人下了符咒。他…… 快要變了……”
程常青聽聞盛宣逸所言,心中一緊,目光如電般迅速投向韓振山的胸口。隻見那傷口形狀狹長,邊緣整齊,顯然是被利刃精準刺入所致,極有可能是一把鋒利的匕首。而傷口處的皮肉狀態極為恐怖,已全然變成了烏黑色,仿若被燒焦一般,散發著一股詭異的氣息。更為駭人的是,傷口深處,正緩緩滲出一些墨綠色的黏液,那黏液黏稠且渾濁,沿著韓振山的胸膛,緩緩向下流淌,所經之處,似乎連空氣都彌漫著一股腐臭的味道 。
“變成什麽?” 程常青心急如焚,追問道。
盛宣逸沉默不語,隻是靜靜地看著程常青。
這時,一旁的陸追接口道:“變成僵屍。若不加以處理,一旦屍變,會禍害更多無辜之人。”
“僵屍?” 蕭睿韜和程常青兩人聽聞,瞬間麵麵相覷,眼中滿是震驚與無措,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韓振山的妻子聽聞夫君即將變成可怖的僵屍,眼中的驚恐瞬間達到頂點,喉嚨像是被什麽東西哽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能任由淚水洶湧而出,雙眼直勾勾地盯著夫君,仿佛要用目光將他最後的模樣深深烙印在心底。
就在這時,原本一動不動的韓振山,腦袋突然微微動了一下。緊接著,他極為緩慢地抬起頭來,口中似乎發出了一些細微的聲音,隻是那聲音太過微弱,混雜在牢房的死寂中,讓人聽不清楚。待他徹底抬起頭,眾人看清了他的模樣:一雙睜開的眼睛裏布滿了血絲,像是被鮮血浸泡過;臉色慘白如紙,毫無生氣,臉上的血管根根暴起,仿若一條條扭曲的蚯蚓。他的目光緩緩掃過眼前眾人,當看到抱著孩子的妻子,以及躲在妻子身後怯生生看著自己的女兒時,身體微微一怔 。
“娘子 ——!” 韓振山竭盡全力,從喉嚨深處擠出這聲唿喊,聲音微弱得如同風中殘燭,有氣無力,仿佛每一個字都耗盡了他最後的力氣 。
那女子聽到韓振山那聲微弱的 “娘子”,拚了命地想要掙脫被定住的穴道,可身體仿若被死死釘住,絲毫無法挪動。她心急如焚,淚水洶湧而出,聲音帶著哭腔,顫抖著喊道:“夫君,我們來了,我們一起迴家吧……” 盡管身體無法動彈,可她的身軀卻止不住地劇烈顫抖,那顫抖源自內心深處的悲痛、焦急與對丈夫的深切擔憂,仿佛要將這壓抑許久的情緒,通過這顫抖的身軀宣泄出來 。
一旁的小女孩,聽聞那熟悉的 “阿爺” 之聲,頓時眼眶泛紅,情緒瞬間崩潰,不顧一切地哭喊著,小身子如同脫韁的小馬駒,拚命朝著韓振山的方向撲去。常笑生眼疾手快,一個箭步上前,穩穩地將小女孩抱住。小女孩被攔腰抱起,卻仍不死心,兩隻小手在空中奮力地伸展著,仿佛隻要再伸長一點,就能觸碰到心心念念的阿爺,口中聲聲泣血地唿喊著:“阿爺,阿爺……” 那稚嫩的嗓音,帶著無盡的委屈與渴望,在昏暗的牢房內迴蕩。
程常青的眼眶早已被淚水填滿,他緩緩移步,靠近韓振山。每一步都邁得沉重而緩慢,仿佛腳上綁著千斤重擔。淚水再也不受控製,奪眶而出,“啪嗒啪嗒” 地滴落在冰冷的地麵,濺起微小的淚花。
“師兄!” 他凝視著眼前身形狼狽的韓振山,往昔那些師兄對自己關懷備至的畫麵,如走馬燈般在腦海中一一閃過。這位自小就對自己百般疼惜、悉心照料的師兄,如今竟落得如此淒慘的下場,程常青的心中好似被千萬根鋼針同時刺入,千言萬語在心頭翻湧,卻一時哽咽得不知從何說起。
韓振山聽到那熟悉的唿喚,費力地將目光聚焦在來人身上。待看清是程常青時,原本黯淡無光的眼睛裏,刹那間燃起一抹欣喜的光芒,這光芒穿透了身體的傷痛與疲憊,在滿是傷痕的臉上,清晰地浮現出難以抑製的喜悅,“常青,你……來找師兄了……” 聲音微弱,卻飽含著重逢的欣慰。
“師兄,常青來晚了,常青對不起你。” 程常青的聲音顫抖著,帶著濃重的哭腔,整個人也因內心的痛苦與自責而微微顫抖。他恨自己未能早些趕到,恨自己沒能保護好師兄,滿心的愧疚如同洶湧的潮水,將他徹底淹沒 。
韓振山努力扯動嘴角,露出一抹微弱卻滿含欣慰的笑容,氣息微弱地說道:“常青啊,我……原以為,在這臨死之前都見不著你了。沒……沒想到,老天爺開眼,讓我在最後還能再見你一麵,如此,我便是即刻閉眼,也了無遺憾了……” 他的話語聲若遊絲,每說一個字,都像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頭顱愈發低垂,卻仍拚了命地微微抬起,目光牢牢地鎖住眼前的程常青,仿佛要用這最後的力氣,將師弟的模樣深深印刻在心底。
“師兄,你別這麽說!我一定能治好你!” 程常青心急如焚,眼眶通紅,滿是不甘地看向一旁的盛宣逸和鎮靈使們,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與急切,繼續說道:“他們皆是玄門修行的高人,本領高強,定有法子救你,肯定有的……” 他的眼神裏滿是求助之意,仿佛在期待著三人能立刻開口,告訴他韓振山還有救治的希望。然而,迴應他的,隻有令人窒息的沉默。
盛宣逸長歎一聲,緩緩抬手,輕輕地按在程常青的肩頭,無奈地搖了搖頭,那動作裏滿是無力與惋惜。這一刻,程常青的心,仿若墜入了無底的冰窖。
韓振山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眼中卻沒有絲毫的怨懟,反而流露出一種釋然。他強撐著最後一口氣,微笑著看向程常青,說道:“常青,師兄被那可惡的道士算計,已然迴天乏術…… 師兄如今有一事相托,還望你能應允。”
“師兄,您但說無妨!師弟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程常青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應道。
韓振山的目光緩緩移向一旁的妻子,看著她懷中熟睡的男孩,又轉向被常笑生抱住、仍在哭喊著 “阿爺” 的女孩,眼中滿是眷戀與不舍,可轉瞬之間,又變得堅定決然。
“常青……” 此時,韓振山的眼角緩緩滲出一些詭異的綠色液體,他的嘴角抽搐了幾下,艱難地說道:“幫我…… 照顧好你師嫂和兩個孩子,隻要他們能平安,我便死也瞑目了……”
女子聽聞夫君所言,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洶湧而出,再也抑製不住。“夫君,會好的,你一定會好起來的……”她被定住的身軀無法挪動分毫,可整個人卻因悲痛而劇烈顫抖,那顫抖從四肢蔓延至全身,仿佛要將內心的絕望與痛苦都宣泄出來。她的雙眼緊緊盯著韓振山,嘴唇顫抖著。
她的眼神中滿是不舍與哀求,似乎在無聲地呐喊:“不要拋下我們,不要走……” 她看著丈夫那滿是傷痕、氣息奄奄的模樣,心如刀絞。迴想起往昔與丈夫共度的美好時光,那些平凡日子裏的歡聲笑語,如今都化作了此刻刻骨銘心的痛苦。她多想衝過去,緊緊抱住丈夫,告訴他自己會帶著孩子們堅強地活下去,可身體卻不聽使喚,隻能無助地看著丈夫,眼神中流露出無盡的哀傷與絕望 。
程常青用力地點了點頭,淚水再次奪眶而出,聲音堅定而有力:“師兄,您放心!隻要我程常青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讓師嫂和兩個侄兒受半點委屈,定護他們周全!”
韓振山聞言,臉上欣慰地微微一笑。他緩緩將目光轉向一旁的妻子,眼神瞬間變得如水般溫柔,可那溫柔之下,又藏著深深的歉意,仿佛無盡的愧疚正啃噬著他的心。他微微啟唇,發出微弱卻飽含深情的聲音:“春娘,我…… 本想著能與你攜手白頭,看來,如今……為夫要失信於你了。”
女子聽聞夫君的話語,盡管心中悲痛如絞,仿若被萬箭穿心,但她還是強忍著即將決堤的悲傷,努力扯動嘴角,露出一抹溫柔至極的微笑。那笑容,宛如黑暗中綻放的一朵小花,雖柔弱卻滿含力量。
她凝視著夫君,眼中閃爍著淚光,聲音輕柔卻堅定地說道:“夫君,能與你相識、相知、相伴,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 她的目光始終緊緊鎖在夫君身上,仿佛世間萬物都已不複存在,此刻,她的眼中唯有眼前這個深愛著的男人 。
韓振山緩緩抬頭,望向妻子,眼中深情繾綣,即便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愛意卻分毫未減。他扯動沾著黏液的嘴唇,露出一抹滿含深情的微笑,那笑容裏既有對往昔夫妻恩愛的眷戀,又有對即將永別的不舍,聲音微弱卻清晰地說道:“春娘,為夫……此生無憾,隻盼下……輩子,還能與娘子再度相逢,攜手走過一生……”他開口說著話,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中擠出來。那急促且粗重的唿吸聲,毫無遮掩地傳入耳中,每一下吸氣,胸腔都劇烈地起伏,好似要將全部力氣用盡;唿氣時,又伴隨著微微的顫抖。可以清晰地感覺到,他的每一次唿吸,都是在咬牙承受著排山倒海般的劇痛,那疼痛仿佛要將他整個人撕裂,可他仍在頑強地堅持,用這艱難的唿吸對抗著劇痛的折磨 。
話音未落,他的額頭已然密密麻麻布滿汗珠,每一顆汗珠都大如豆粒,仿若積蓄了他全身的力量才艱難擠出。汗珠順著他那滿是傷痕與汙垢交織的臉頰,蜿蜒滑落,在那一道道傷痕間留下曲折的水痕,仿佛在訴說著他這一路所遭受的無盡苦難 。
他的臉上,因強忍著身體深處傳來的劇痛,已然變得有些扭曲,可即便如此,他仍咬著牙,努力挺直身軀,極力克製著自己,隻為能在妻子麵前,留下最後的體麵,不想讓她看到自己狼狽不堪的模樣 。
就在此時,原本在女子懷中熟睡的男孩,被周圍嘈雜的聲音驚醒。他迷迷糊糊地睜開雙眼,稚嫩的目光中滿是懵懂,先是看向滿臉淚痕、神情悲慟的阿娘,眼中閃過一絲疑惑。緊接著,他聽到了阿爺那熟悉卻微弱的聲音,瞬間精神一振,小腦袋迅速轉了過去。當看到被綁在木架上、模樣狼狽的阿爺時,原本懵懂的小臉上刹那間綻放出一絲喜色,那是孩子對父親本能的親近與依賴。他興奮地扭動著小小的身軀,兩隻小手在空中胡亂揮舞,試圖掙脫阿娘的懷抱,奔向阿爺。然而,他那稚嫩的力量在母親下意識的緊抱下顯得如此無力,幾番掙紮無果後,他急得小臉漲得通紅,嘴巴一撇,放聲大哭起來,口中一聲聲帶著哭腔,唿喊著:“阿爺!阿爺!” 那稚嫩的聲音在這昏暗、壓抑的牢房中迴蕩,為這場悲劇添上了一抹更加揪心的色彩 。
韓振山艱難地側過臉,看向娘子懷中哭鬧著的男孩,努力擠出一抹微笑,那笑容裏滿是父親對孩子的寵溺與牽掛。他用微弱得近乎呢喃的聲音說道:“嵐兒,要乖呀,往後一定要好好聽阿娘的話……” 每一個字,都像是從他破碎的胸腔中擠出來的,帶著無盡的眷戀。
隨後,他緩緩轉動脖子,目光移向一旁被常笑生抱住的女孩,眼神瞬間變得更加柔和,好似一灣春日裏的暖水,流淌著無盡的柔情。“晴兒啊,你是姐姐,也要……要聽阿娘的話,以後要照顧好……弟弟,知道嗎?” 他看著女兒,眼中似有千言萬語,卻再無力訴說,隻能將滿心的期許與愛意,化作這幾句囑托 。
話剛落音,韓振山的身軀毫無預警地驟然劇烈顫抖起來,恰似狂風中飄零的殘葉,全然不受控製地瘋狂搖晃。他那原本被牢牢固定在木架上的身體,因這股猛烈的顫抖之力,帶動著整個木架發出 “咯吱咯吱” 的刺耳聲響。這聲響在這狹小、昏暗且寂靜的牢房內來迴激蕩,每一聲都像是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眾人的心間,讓人心驚膽戰,更添幾分悲愴與絕望的氛圍 。
盛宣逸目睹眼前這揪心的一幕,心中滿是不忍,迅速朝一旁跨出兩步,動作輕柔卻又透著決然,穩穩地站在了男孩身前,將那殘酷的畫麵徹底阻隔在男孩的視線之外。他的身形高大而挺拔,宛如一座堅實的壁壘,為男孩遮擋住即將襲來的悲傷風暴。
而在另外一邊,常笑生同樣神色凝重,他微微俯身,抬起手,動作小心翼翼,像是在對待一件無比珍貴的寶物。他輕輕遮住女孩的雙眼,那滿是老繭的手指恰到好處地擋住了女孩的視線,不讓她看到父親此刻的慘狀。他的眼神中滿是憐惜,口中輕聲呢喃著安慰的話語,試圖在這黑暗的時刻,為女孩保留一絲純真與美好 。
緊接著,可怖的變化接踵而至,韓振山的眼眶、鼻腔和嘴巴裏,源源不斷地湧出濃稠的綠色黏液,那黏液散發著一股令人作嘔的腐臭氣息,順著他的臉頰、下巴肆意流淌,將他原本狼狽的模樣襯得愈發猙獰。
他的眼神中,理智正與即將襲來的屍變之力激烈抗爭,此刻,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意識正在飛速消散,一旦徹底失去理智,成為行屍走肉,必將給身邊之人帶來巨大的災禍。於是,他拚盡全身最後一絲力氣,瞪大雙眼,直直地看向身前的程常青,用盡肺腑之力大聲嘶吼道:“快!趁我還有意識,殺了我……” 那聲音中飽含著決絕與哀求,仿佛在向程常青傳達著自己最後的心願,也在與即將降臨的可怕命運做最後的掙紮。他的身體抖動得愈發厲害,四肢不受控製地抽搐,卻仍死死地盯著程常青,眼神中滿是期待與催促,隻盼著程常青能當機立斷,結束這一切 。
盛宣逸神色凝重,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一絲無奈與不忍,說道:“程兄,如今這情形,唯有斬下他的頭顱,方能讓他在徹底變成僵屍之前解脫,免受那非人之苦,也能避免更多災禍。” 這話仿若一道驚雷,在程常青的耳畔炸響,震得他心魂俱顫。
程常青聽聞此言,下意識地伸出手,握住腰間的刀柄。他的手剛一觸碰到刀柄,便像是被燙到一般,猛地顫抖了一下。他的掌心已滿是汗水,濡濕了刀柄,那寒意順著掌心直竄心底。此刻,他的內心猶如翻江倒海,五味雜陳。眼前浮現出與韓振山往昔相處的諸多畫麵,那些一起練功、談天說地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師兄對他的關懷與教導,樁樁件件,曆曆在目。
他牙關緊咬,指節因用力而泛白,可握著刀柄的手卻始終無法鼓起拔出長刀的勇氣。他的全身不受控製地劇烈顫抖著,淚水像是決堤的洪水,源源不斷地從眼眶中湧出,肆意地劃過臉頰,模糊了他的視線。周圍的一切都變得影影綽綽,唯有眼前那被痛苦折磨的師兄身影,在他的淚眼中愈發清晰。他張了張嘴,卻發不出一絲聲音,喉嚨像是被一塊巨石哽住,滿心的痛苦與掙紮,隻能化作這無聲的淚水與顫抖的身軀 。
轉瞬之間,韓振山的身軀顫抖得愈發狂烈,好似被卷入了一場可怕的風暴中心,無法自拔。他的皮膚之上,詭異的紫色斑紋如墨汁在水中暈染一般,迅速浮現、蔓延,看著就讓人膽寒。他緊咬著牙,每一塊肌肉都因用力而緊繃,從喉嚨深處爆發出聲嘶力竭的吼叫:“殺了我…… 殺了我……!” 那聲音飽含著無盡的痛苦與絕望,在這陰森的牢房內不斷迴蕩,震得眾人耳鼓生疼。
春娘聽到丈夫這般慘烈的唿喊,淚水如決堤的洪水,洶湧奔湧而出,整個人泣不成聲。她實在無法直視眼前這殘酷的一幕,隻能緩緩閉上雙眼,可淚水依舊不受控製,簌簌地衝破眼角的防線,順著臉頰肆意滑落,“啪嗒” 一聲,重重地滴落在冰冷的地麵,濺起微小的淚花。
盛宣逸目睹這急劇惡化的情形,神色瞬間變得凝重無比,當即抬起右手,迅速捏起劍指。他目光如炬,緊緊鎖定韓振山,全身肌肉緊繃,時刻防備著韓振山一旦屍變,瞬間暴起傷人。
程常青的身軀劇烈顫抖著,豆大的汗珠如雨點般從額頭滾落,將他的衣衫瞬間浸濕。他雙眼通紅,一眨不眨地死死盯著眼前痛苦掙紮的師兄,眼神中滿是痛苦與糾結。他緊緊握著刀柄的手,青筋暴起,仿佛被一股無形卻強大的力量死死壓製,那長刀在刀鞘中紋絲未動,哪怕隻是拔出半分,此刻對他而言都艱難如登天。
韓振山的臉龐愈發扭曲,已然失去了往日的模樣,不時發出如受傷野獸般的低沉嘶吼。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手臂的皮膚逐漸變得堅硬如鐵,嵌入手臂皮肉的繩子被不斷撐開、拉伸,變得越來越細,仿佛下一秒就會崩斷。他的身軀也從最初的顫抖,演變成了瘋狂的掙紮,那股子拚命想要掙脫繩子束縛的勁兒,讓人心驚。就在這時,“啪” 的一聲脆響,其中一根繩子的繩草從外向裏開始斷裂,預示著這場可怕的危機即將全麵爆發。
“快!殺 —— 了 —— 我!” 韓振山拚盡最後一絲清醒的意誌,喊出了這句話。緊接著,他發出一聲沉悶的低吼,不顧一切地朝著程常青奮力撲來。奈何身軀被其餘繩子緊緊束縛,僅僅向前撲出一小段距離,便被硬生生地扯住,無法再靠近分毫。
程常青望著痛苦不堪的師兄,內心被痛苦與慌亂徹底填滿,理智在這巨大的衝擊下,終於衝破了那層束縛。他眼含淚水仰天大喝一聲,這聲唿喊飽含著無盡的悲傷、深深的惋惜,以及對世間這般不公命運的憤怒控訴。刹那間,隻見火光搖曳中,刀光如閃電般閃爍。程常青手中的長刀裹挾著他複雜而濃烈的情緒,迅速劃過身前的空氣,直至一側的空中才戛然而止 。
就在程常青長刀劃過的同一瞬間,韓振山的頭顱無力地脫離身軀,重重地墜落在地,發出沉悶的聲響。他原本如困獸般瘋狂掙紮的身軀,在這一瞬間終於徹底安靜下來。恰似那斷了線、從險境中解脫的木偶,失去了所有力量與生氣,鬆鬆垮垮地懸掛在木架之上,隨著木架的晃動,微微擺動,仿佛在訴說著生命落幕的淒涼 。
程常青緩緩收迴手臂,像是瞬間被抽去了渾身力氣,身形不由自主地踉蹌著向後退了兩步。眼眶中的淚水不受控製地漫溢而出,很快便模糊了他的視線,周遭的一切都在這淚幕中扭曲、晃動。他緊咬下唇,唇瓣都因用力而泛白,全身止不住地微微顫抖,似是在與鋪天蓋地襲來的悲傷做著殊死搏鬥,極力壓抑著內心那幾乎要將他吞噬的悲痛 。
眾人望向韓振山的的身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脖頸處本該噴湧鮮血的傷口,此刻卻沒有一絲血液流出,反倒是濃稠的墨綠色黏液,如同一股詭異的細流,順著斷開的脖頸緩緩淌下,在地麵匯聚成一灘散發著腐臭氣息的汙漬。
盛宣逸目睹此景,神色冷峻,迅速將劍指指向韓振山已然倒下的屍體和滾落一旁的頭顱。隨著指尖一動,一絲火星憑空閃現,在這昏暗的牢房內躍動閃爍。眨眼間,那火星仿若被點燃的火油,瞬間引爆,熊熊火焰如貪婪的巨獸,將韓振山的屍體和頭顱徹底吞沒,烈烈火光映紅了眾人的臉龐,也照亮了這滿是悲傷與殘酷的牢房。盛宣逸隨即抬手輕輕一揮,一道無形的氣勁瞬間擊中春娘,解開了她被封住的穴道。
穴道剛解,春娘便像失去了所有支撐的提線木偶,膝蓋一軟,“咚咚” 兩聲,重重地跪倒在冰冷的地麵上。淚水如決堤的洪流,順著她憔悴的臉頰肆意滑落,可她卻雙唇緊閉,一言不發。她的眼神空洞無神,仿佛靈魂已然出竅,陷入了無盡的虛空,隻是目光呆滯地凝視著前方,對周遭的一切都失去了反應。
盛宣逸快步上前,輕輕抱起險些從春娘懷中掙脫的男孩,動作輕柔卻又透著不容置疑的堅決。盛宣逸緩緩轉過身,目光精準地落在陸追身上,沒有多餘的言語,隻是朝著牢房門口輕輕擺了一下頭。這簡單的動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緊接著,他挺直脊背,邁著穩健的步伐,穩步朝著牢房門外走去。每一步都踏得堅實有力,仿若腳下的地麵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彰顯出十足的沉穩與堅定。
陸追瞧著盛宣逸的舉動,瞬間心領神會。他動作嫻熟,抬手將手中火把湊近牆壁上另一把火把,跳動的火苗親昵相擁,眨眼間,那把火把便被點燃,騰起明亮火焰,將周遭映照得更為清晰。緊接著,陸追腳步輕快,迅速朝著盛宣逸的方向趕去,身姿矯健,緊緊跟在盛宣逸身後。
常笑生抱著女孩,緊跟其後,眼神中滿是對這對母子的憐憫。蕭睿韜看著眼前的慘狀,無奈地輕輕搖了搖頭,發出一聲沉重的長歎,也默默地跟隨著眾人來到牢房門口。
一時間,牢房內隻剩下程常青和春娘兩人。他們靜靜地佇立在原地,如同兩座沉默的雕像,一言不發,隻是目光呆滯地凝視著那具在火焰中逐漸化為灰燼的屍體,任由悲傷與痛苦在這死寂的空氣中肆意蔓延 。
片刻過後,方才還熊熊燃燒、肆意吞噬一切的火焰,漸漸失去了囂張氣焰,火勢開始緩緩減弱。跳躍的火苗變得愈發微弱,好似一個耗盡了力氣的舞者,在作最後的掙紮。隨著最後一絲火點不甘地熄滅,牢房內再度陷入一片死寂,唯有那嫋嫋升騰的青煙,還在訴說著方才的慘烈。
程常青望著眼前這一片狼藉,眼眶中再度蓄滿淚水。他緩緩抬起顫抖的手,用力拭去眼角不斷湧出的淚花,隨後目光堅定地看向自己的衣裳。他伸出雙手,緊緊揪住衣裳的下擺,牙關一咬,手臂發力,“嘶啦” 一聲,用力撕下一大塊布料。
他緩緩蹲下身子,動作輕柔而又莊重,將地上的骨灰一點點歸納到一處。他的眼神專注,仿佛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生怕遺漏了任何一點。緊接著,他雙手微微顫抖著,緩緩探向那堆骨灰,而後穩穩地將其捧起,鄭重地放入撕下來的布塊之上。每放入一撮骨灰,他的眼中便多一分沉痛與不舍。待最後一撮骨灰也被妥善安置,他雙手穩穩地將布塊輕輕收攏,仔細地將其折疊,最終形成了一個簡易的布袋。他拿起兩個布塊對角,將袋口用力捆緊,打了一個牢牢的結,仿佛這樣就能將對師兄的思念與迴憶,永遠封存其中。
做完這一切,程常青深吸一口氣,緩緩站起身來,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向一旁依舊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師嫂。他在師嫂身旁緩緩蹲下身子,將骨灰袋遞上前,聲音低沉而又帶著一絲哽咽,輕聲說道:“師嫂,師兄他…… 已然走了。如今,兩個孩子還年幼,往後的日子,全靠您撐著了。您一定要堅強,為了孩子們,也為了師兄,好好活下去。” 說罷,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那眼中閃爍著的,是對未來的期許,也是對師嫂的鼓勵 。
春娘聽到程常青的話,猶如沉睡許久後從遙遠、混沌的虛空之中慢慢迴過神來。她的目光緩緩聚焦,先是有些茫然地低下頭,看向程常青手中捧著的布袋,眼神裏滿是疑惑,嘴唇微微顫動,輕聲問道:“這是何物?” 她的聲音輕得如同微風中的一縷絲線,帶著些許恍惚。
程常青感受到師嫂投來的目光,心猛地一揪,下意識地避開她的眼神,緩緩低下頭。他緊咬著牙關,雙手不自覺地握緊,竭盡全力克製著內心翻湧的悲痛,用近乎顫抖的聲音輕聲迴答:“這,是師兄的骨灰。” 每一個字從他口中吐出,都似帶著千斤重,仿佛要將他的靈魂一同撕扯出來。
春娘聞言,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神色,仿佛被一道驚雷擊中。她的身體不受控製地向後仰去,腦袋瘋狂地左右搖晃著,口中喃喃自語:“不可能,他答應我的,今夜要迴來與我慶生,不可能,不可能……” 她的聲音逐漸變大,帶著歇斯底裏的味道,在這空蕩蕩的牢房裏迴蕩,讓人揪心不已。
程常青抬起頭,擔憂地望向師嫂。就在這時,春娘的動作陡然停住,像是被定住了一般。刹那間,她像是記起了方才那令人心碎的一幕幕,眼神中瞬間填滿了絕望與悲痛。她緩緩轉過頭,看向程常青,嘴唇微微開合,卻發不出一絲聲音。緊接著,她雙眼一翻,身體如斷了線的風箏般向後倒去。
程常青見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連忙一個箭步上前,伸出雙手穩穩地扶住師嫂。他緊緊地抱住師嫂,焦急地喚了幾聲:“師嫂!師嫂!” 然而,春娘卻像是陷入了無盡的沉睡,一動不動,沒有任何迴應。程常青的眼中滿是焦急與擔憂,他用力搖晃著師嫂的身體,可迴應他的,隻有死一般的寂靜 。
盛宣逸等人守在牢房門口,原本安靜的氛圍被程常青的唿喊聲打破,他們心中一驚,相互對視一眼,旋即迅速衝了進去。隻見程常青滿臉焦急,已然小心翼翼地抱起昏倒的春娘,那模樣仿佛在抱著世間最珍貴卻又最易碎的寶物。
盛宣逸的目光落在程常青手中那簡易的布袋上,僅僅一眼,便瞬間明白了其中所裝何物,心中一陣抽痛。他快步上前,動作輕柔卻又透著幾分不容置疑,從程常青手中接過布袋,低聲說道:“程兄,咱們先出去再說。” 程常青微微點頭,眼中滿是疲憊與哀傷。
眾人魚貫而出,一路沉默不語,腳步沉重地迴到西廂房。
西廂房內,三家人原本正焦急地等待著消息,見他們迴來,看到如此情形,瞬間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幾人連忙手腳麻利地在房內騰出一處幹淨整潔的床榻。程常青走近床榻,輕輕將春娘放下,隨後拉過一旁疊得整整齊齊的被子,動作極為小心地給她蓋上,那眼神中滿是關切與心疼,仿佛在對待一位受傷的親人。
盛宣逸和陸追也抱著兩個孩子來到床榻邊,將他們輕輕放下。盛宣逸抬起頭,看向一旁的三位女子,神色凝重,語氣誠懇地說道:“韓家娘子傷心過度,昏了過去,還煩請幾位代為照顧。”
三位女子麵露同情之色,其中一位微微頷首,輕聲說道:“平日裏我們幾家相互往來,都是相熟之人,幾位大可放心。”
程常青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感激,微微欠身,鄭重地謝過了三人。三位女子微笑著迴應,而後輕輕抱起兩個孩子,坐在一旁,輕聲細語地安慰起來,試圖用溫柔的話語驅散孩子們心中的恐懼與不安 。
一行人踏入西廂房的院中,腳步略顯沉重,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恰在此時,一個身形矯健、神色匆匆的士兵如一陣風般疾跑上前,來到蕭睿韜麵前,雙腳站定,身姿筆挺,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禮,而後朗聲道:“啟稟蕭將軍,薛將軍和馬將軍不負所望,已成功控製各處城樓。但是迴鶻大軍已然到了城外,此刻,已在城外安營紮寨。馬將軍已火速趕迴軍營,著手調動兵馬,預計不久後便會率軍入城。”
眾人聽聞這一消息,原本陰霾密布的臉上,頓時如撥雲見日般,浮現出欣慰之色。連日來的奔波與擔憂,在這一刻,似乎都有了迴報。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彼此間交換著如釋重負的眼神。
盛宣逸仰頭望向天空,隻見天色漸暗,星辰開始閃爍。他微微眯起雙眼,手指在身前快速掐算,心中默算著時間,須臾,臉色微變,轉頭看向程常青等人,語氣急切卻又透著幾分篤定,說道:“應當馬上就要到與娘子約定的時辰了,我必須即刻前往東門與她匯合。”
蕭睿韜聞言,迅速轉身,朝著一旁待命的士兵高聲下令:“快!牽馬來!” 那士兵得令,立刻飛奔而去。
一眾人等來到側門口時,方才的士兵牽來一匹毛色油亮、身姿矯健的駿馬。駿馬刨著蹄子,發出一聲嘶鳴。
盛宣逸大步走到馬前,雙手握住韁繩,翻身上馬,動作一氣嗬成。他在馬背上微微俯身,對著眾人拱手作別,目光堅定而又充滿期許:“諸位,我先去與娘子會合,此處就交予你們了。!”
程常青神色匆匆,忙不迭開口勸道:“宣逸君,事不宜遲,您快去東城門,免得原女娘子擔心。”
蕭睿韜見狀,往前邁了一步,一臉鄭重地囑托道:“宣逸君,轉告尊夫人,南懷喬的大營設在靈州城東麵八裏開外的仙人堡。那裏駐紮的軍隊,少說也有萬餘人馬,勢力不容小覷,定要讓她多加小心,萬事謹慎為上。”
盛宣逸點了點頭,雙腿輕夾馬腹,駿馬長嘶一聲,揚起四蹄,朝著東門方向疾馳而去,隻留下一路飛揚的塵土 。
程常青神色凝重,轉身看向蕭睿韜,言辭急切且堅定:“蕭將軍,刺史府暫且交由手下嚴密看守。當務之急,咱們得立刻奔赴城樓,以防迴鶻人隨時發動突襲。”
蕭睿韜聽聞,瞬間領會局勢的緊迫,迅速點頭,目光如炬地掃視一圈周圍士兵,有條不紊地高聲下令,精準安排人手留守刺史府,其餘人等隨他一同前往城樓禦敵。
不一會兒,士兵們牽來了備好的馬匹。眾人紛紛翻身上馬,動作幹淨利落。馬蹄聲聲,急促而有力,一眾人等在塵土飛揚中朝著城門疾馳而去。抵達西門城樓後,眾人迅速下馬,腳步匆匆地拾級而上。
程常青率先踏上城樓,快步來到城垛旁,目光如鷹隼般穿透夜色,朝著遠處眺望。隻見遠處天地交接之處,密密麻麻的火點星羅棋布,好似一片燃燒的火海。那正是迴鶻大軍的營火,數量之多,令人觸目驚心。程常青眉頭緊鎖,神色愈發嚴峻,側身看向身旁的蕭睿韜,沉聲道:“蕭將軍,速命人尋來甲胄。從現在起,咱們便要堅守在這城樓上,全力抗擊迴鶻大軍,直至援軍抵達!” 聲音堅定有力,在夜空中迴蕩,透著破釜沉舟的決心,讓在場眾人都感受到了這場戰鬥的艱巨與必須勝利的信念 。
蕭睿韜雷厲風行,沒過多久,便帶著幾名士兵,扛著一堆甲胄匆匆趕來。他親自挑選了一副最合身的,走到程常青麵前,雙手遞上,說道:“程兄弟,快換上,咱們得做好萬全準備。” 程常青接過甲胄,迅速穿戴起來,那甲胄在他身上,發出清脆的碰撞聲,仿佛在宣告著即將到來的戰鬥。眾人也紛紛穿戴整齊,嚴陣以待。
就在眾人在城樓緊張籌備之時,一陣急促的馬匹嘶鳴聲從城樓下傳來。眾人聞聲望去,隻見一名士兵正引領著盛宣逸匆匆趕來。盛宣逸身姿矯健,雖一路奔波,卻依舊神色沉穩。他快步登上城樓,徑直朝著程常青等人走去。
程常青一眼便瞥見盛宣逸懷中緊緊抱著的青鳥,那嬰孩在他懷中,好奇地張望著四周,大眼睛撲閃撲閃的。他心中滿是疑惑,忍不住開口問道:“宣逸君,這是為何?怎會帶著青鳥來到這城樓?”
盛宣逸將青鳥小心地換了個姿勢抱好,解釋道:“這是我娘子的安排。一來,她要奔赴仙人堡與妖物作戰,帶著青鳥多有不便;二來,靈州城眼下雖有危險,但相對而言,比仙人堡要安全許多,把青鳥放在這兒,她能安心些;三來,帶著青鳥守城,關鍵時刻,或許能穩定軍心。”
程常青和蕭睿韜聽後,相互對視一眼,眼中均閃過一絲恍然與欽佩。蕭睿韜忍不住讚歎道:“盛夫人真是聰慧過人,這般安排,麵麵俱到。”
一旁的薛漢庭也不住點頭,由衷感慨:“是啊,膽量非凡,令人佩服!”
然而,陸追和常笑生兩人卻依舊一臉茫然,撓著頭,小聲嘀咕著:“帶著個嬰孩,怎麽方便守城啊?這能有啥用?” 顯然還未領會其中深意。
盛宣逸也不多做解釋,他將青鳥遞給程常青抱著,在眾人的注視下,接過蕭睿韜遞來的甲胄,小心翼翼地穿戴起來。穿戴完畢後,他再次將青鳥抱在懷中。
深夜,蒼穹仿若被一塊厚重的黑幕嚴嚴實實地遮蔽,不見一絲星光閃爍,恰似眾人此刻沉甸甸、被陰霾籠罩的內心。空氣中,燥熱的氣浪肆意翻湧,仿若無數條無形的火蛇,舔舐著每一寸空間。就連偶爾拂過的微風,也裹挾著惱人的熱意,如同火爐中噴出的氣息,撩撥得人心煩意亂,愈發難以平靜 。
馬千淮率領著軍隊,如同一股訓練有素的鋼鐵洪流,已然悄然進駐到各個城門,迅速展開部署,嚴陣以待。程常青與薛漢庭、蕭睿韜、馬千淮三位,腳步匆匆,身影忙碌,穿梭於城樓各處,仔細巡查著每一處防禦要點,根據實際情況,有條不紊地調配人手,增設崗哨,全力加固城防,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盛宣逸獨自佇立在城垛之旁,身姿挺拔如鬆。他的目光仿若一把銳利的長槍,徑直穿透濃稠如墨的重重夜色,目光堅定得如同紮根於巨石的蒼鬆,死死地凝視著遠方迴鶻大軍的營地。那裏,密密麻麻、星星點點的營火肆意燃燒,仿若一片翻湧著的光怪陸離的火海。與此同時,他的耳畔不時傳來從遙遠敵營飄來的戰馬嘶鳴聲,那聲音高亢、淒厲,帶著一股野性與兇悍,在這寂靜的夜裏,如同一把把重錘,狠狠砸在他的心間,讓他愈發清晰地感受到即將來臨的大戰的緊張與殘酷 。但在馬匹嘶鳴聲之間,隱約夾雜些胡笳的吹奏聲,聲音中能聽出絲絲的哀歎和無奈。想來這些士兵也不願刀兵相向,卻又無可奈何,隻得將情緒寄托於這聲聲的音樂之中。
盡管他平日裏飽讀各類兵書,對行軍布陣、排兵打仗的理論知識爛熟於心,但在這真刀真槍、生死相搏的實戰麵前,他深知自己經驗尚淺,真正統籌指揮作戰的重任,理應放心地交給程常青等久經沙場的將領們。而他所能做的,便是堅守在這城樓上,默默為守城之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看著遠處那營火在夜風中搖曳不定,時明時暗,好似一個個張牙舞爪的鬼魅,肆意挑釁,又仿佛在無聲地預示著一場驚心動魄、血雨腥風的惡戰即將轟然爆發。懷中的青鳥,仿佛也敏銳地捕捉到了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氣息,一改往日的活潑好動,變得出奇安靜。它睜著一雙圓溜溜、烏黑發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周圍全副武裝、神色凝重的士兵們,以及這彌漫著肅殺之氣的城樓,眼神中滿是懵懂與探究。
城樓上的眾人,在忙碌與緊張之中,偶爾目光掃向盛宣逸,心中便悄然湧起一股別樣的信心與期待。他的存在,好似一顆定海神針,讓眾人在這風雨飄搖、危機四伏的守城之戰中,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安心與鼓舞。大家深知,在這場艱難的戰鬥中,他們並非孤立無援,每個人都在為了守護這座城、守護城中百姓,齊心協力,並肩作戰 。
盛宣逸正全神貫注地凝視著遠方迴鶻大軍的動向,目光似要穿透那濃重的夜色,洞察敵軍的每一絲動靜。忽然,身後傳來一陣 “叮叮當當” 的雜亂聲響,在這寂靜又緊張的深夜城樓,顯得格外突兀。他迅速轉身望去,隻見在搖曳火把的昏黃映照下,一個身形略顯稚嫩的士兵正手忙腳亂地蹲在地上。看模樣,不過十八九歲,臉上還帶著未脫的青澀。此刻,他麵前散落著一堆兵器和箭矢,他的雙手慌亂地在地上摸索,試圖將這些東西撿起,可越是心急,動作就越是慌亂無措。剛好不容易撿起一件兵器抱在懷中,伸手去夠另外一件時,懷中原本抱著的兵器卻又掉落一件,如此反複,他急得額頭滿是汗珠,在火光下閃爍著。
盛宣逸見狀,眼中閃過一絲溫和,快步走到年輕士兵身前,緩緩蹲下身子,聲音輕柔卻又帶著安撫人心的力量:“別急,越是著急,心就越慌,一慌,手腳便跟著亂了。咱們慢慢來。”
年輕士兵聽聞這沉穩的聲音,下意識地抬起頭,目光觸及盛宣逸懷中正好奇張望的嬰孩,不禁脫口而出:“你就是那位抱著嬰孩來守城的人吧?” 盛宣逸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微笑,輕聲應道:“正是我。”
年輕士兵停下手中動作,眼中滿是疑惑與好奇,問道:“看這架勢,迴鶻人眼看就要攻城了,您帶著孩子,心裏就不怕嗎?”
盛宣逸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道:“那你呢,你害怕嗎?”
年輕士兵幾乎不假思索,語氣中帶著一絲顫抖卻又無比坦誠:“怕,我真的很怕。” 說罷,他又彎下腰,繼續撿起地上的兵器,邊撿邊接著說道:“可是害怕又能怎樣,這城,咱們必須得守住。我家就在城內西北角,要是城破了,家也就沒了。我家中還有母親,年幼的弟弟和妹妹,他們手無縛雞之力,一旦落入迴鶻人手裏,後果不堪設想。”他的眼神之中,慌亂與恐懼如洶湧暗流翻湧,瞳仁不自覺地顫動,恰似暴風雨中飄搖的燭火,難掩驚惶。可在那眼底深處,決然之意同樣熾熱滾燙,仿若寒夜中熊熊燃燒的烈火,哪怕周身被恐懼裹挾,依舊透出破釜沉舟、絕不退縮的堅毅。
盛宣逸默默聽著,俯身幫他撿起最後一把長刀,遞到他手中。年輕士兵接過刀,眼神也堅定起來,聲音也提高了幾分:“隻要我們守住了這座城,就算拚了這條命,城門後的家家戶戶,不管是我家,還是別人家,都能平平安安地活下去。這就是我們必須戰鬥的理由!” 他的聲音在城樓上迴蕩,帶著一股無畏的勇氣與決然,感染著周圍每一個人 。
年輕士兵抬起頭,眼中滿是感激,鄭重其事地說道:“多謝上官。” 言罷,轉身朝著遠處大步走去,他的身影在火把的映照下拉得長長的,步伐雖稍顯稚嫩,卻透著一股堅定的力量。
就在此時,程常青與蕭睿韜、薛漢庭、馬千淮幾位將軍巡查歸來。程常青見盛宣逸獨自佇立在原地,雙眼直直地望著前方,神情有些怔忡,不禁快步上前,關切地問道:“宣逸君,怎麽了?可是出了何事?”
盛宣逸緩緩迴過神來,目光從遠處收迴,看向程常青等人,說道:“方才遇見一個年輕的士兵,與他交談了幾句,心中頗多感觸,一時竟有些出神了。”
蕭睿韜順著盛宣逸方才的目光望去,恰好看見遠處城牆上那年輕士兵漸行漸遠的背影,不禁長歎一聲,感慨道:“戰爭,就是這般殘酷啊。士兵們在戰場上,麵對的往往是素未謀麵的敵人,他們浴血奮戰,所求的不過是保家衛國。行軍打仗,對於這些士兵而言,明知踏上戰場極有可能丟了性命,卻依舊要勇往直前,毫不退縮。”
盛宣逸聽著蕭睿韜的這番話,腦海中又浮現出剛才那年輕士兵真誠又略帶緊張的麵容。他微微轉身,目光緩緩掃過四周,隻見在火把明暗交錯的映照下,守城士兵們的臉龐或堅毅、或疲憊、或青澀,但無一例外,都寫滿了守護的決心。他的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澎湃之情,腳步不自覺地朝著城垛走去。他站在城垛邊,望著遠處迴鶻大軍那如繁星般閃爍的軍營,萬千思緒在心頭翻湧,口中不禁念道:
“連營篝火灼天河,風送胡笳雜馬歌。
危堞欲摧烽燧熾,鐵衣凝露劍光磨。
橫戈直破千重陣,浴血長驅萬裏戈。
何惜此身捐熱土,但守蒼生固山河。”
詩句悠悠飄散在夜空中,帶著無盡的豪情與悲壯。程常青等人靜靜佇立在他身後,聽著這慷慨激昂的詩句,心中皆是一陣波瀾起伏。程常青的眼中泛起一絲淚光,他上前一步,重重地拍了拍盛宣逸的肩膀,聲音略帶哽咽地說道:“宣逸,你這詩,道出了我們所有人的心聲啊!” 蕭睿韜、薛漢庭和馬千淮也紛紛點頭,眼中滿是認同與感懷,在這戰火將至的城樓上,眾人的心因這詩句緊緊凝聚在一起,為了守護身後的蒼生和河山,做好了殊死一搏的準備 。
蕭睿韜亦是滿臉不解,望向盛宣逸,追問道:“這到底怎麽迴事?人都找到了,趕緊把他放下來呀。” 盛宣逸神色凝重,緩緩搖了搖頭,沉聲道:“你們看他胸口的傷口,那是被利刃插入所致,而且那利刃上塗有屍毒,還被人下了符咒。他…… 快要變了……”
程常青聽聞盛宣逸所言,心中一緊,目光如電般迅速投向韓振山的胸口。隻見那傷口形狀狹長,邊緣整齊,顯然是被利刃精準刺入所致,極有可能是一把鋒利的匕首。而傷口處的皮肉狀態極為恐怖,已全然變成了烏黑色,仿若被燒焦一般,散發著一股詭異的氣息。更為駭人的是,傷口深處,正緩緩滲出一些墨綠色的黏液,那黏液黏稠且渾濁,沿著韓振山的胸膛,緩緩向下流淌,所經之處,似乎連空氣都彌漫著一股腐臭的味道 。
“變成什麽?” 程常青心急如焚,追問道。
盛宣逸沉默不語,隻是靜靜地看著程常青。
這時,一旁的陸追接口道:“變成僵屍。若不加以處理,一旦屍變,會禍害更多無辜之人。”
“僵屍?” 蕭睿韜和程常青兩人聽聞,瞬間麵麵相覷,眼中滿是震驚與無措,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韓振山的妻子聽聞夫君即將變成可怖的僵屍,眼中的驚恐瞬間達到頂點,喉嚨像是被什麽東西哽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能任由淚水洶湧而出,雙眼直勾勾地盯著夫君,仿佛要用目光將他最後的模樣深深烙印在心底。
就在這時,原本一動不動的韓振山,腦袋突然微微動了一下。緊接著,他極為緩慢地抬起頭來,口中似乎發出了一些細微的聲音,隻是那聲音太過微弱,混雜在牢房的死寂中,讓人聽不清楚。待他徹底抬起頭,眾人看清了他的模樣:一雙睜開的眼睛裏布滿了血絲,像是被鮮血浸泡過;臉色慘白如紙,毫無生氣,臉上的血管根根暴起,仿若一條條扭曲的蚯蚓。他的目光緩緩掃過眼前眾人,當看到抱著孩子的妻子,以及躲在妻子身後怯生生看著自己的女兒時,身體微微一怔 。
“娘子 ——!” 韓振山竭盡全力,從喉嚨深處擠出這聲唿喊,聲音微弱得如同風中殘燭,有氣無力,仿佛每一個字都耗盡了他最後的力氣 。
那女子聽到韓振山那聲微弱的 “娘子”,拚了命地想要掙脫被定住的穴道,可身體仿若被死死釘住,絲毫無法挪動。她心急如焚,淚水洶湧而出,聲音帶著哭腔,顫抖著喊道:“夫君,我們來了,我們一起迴家吧……” 盡管身體無法動彈,可她的身軀卻止不住地劇烈顫抖,那顫抖源自內心深處的悲痛、焦急與對丈夫的深切擔憂,仿佛要將這壓抑許久的情緒,通過這顫抖的身軀宣泄出來 。
一旁的小女孩,聽聞那熟悉的 “阿爺” 之聲,頓時眼眶泛紅,情緒瞬間崩潰,不顧一切地哭喊著,小身子如同脫韁的小馬駒,拚命朝著韓振山的方向撲去。常笑生眼疾手快,一個箭步上前,穩穩地將小女孩抱住。小女孩被攔腰抱起,卻仍不死心,兩隻小手在空中奮力地伸展著,仿佛隻要再伸長一點,就能觸碰到心心念念的阿爺,口中聲聲泣血地唿喊著:“阿爺,阿爺……” 那稚嫩的嗓音,帶著無盡的委屈與渴望,在昏暗的牢房內迴蕩。
程常青的眼眶早已被淚水填滿,他緩緩移步,靠近韓振山。每一步都邁得沉重而緩慢,仿佛腳上綁著千斤重擔。淚水再也不受控製,奪眶而出,“啪嗒啪嗒” 地滴落在冰冷的地麵,濺起微小的淚花。
“師兄!” 他凝視著眼前身形狼狽的韓振山,往昔那些師兄對自己關懷備至的畫麵,如走馬燈般在腦海中一一閃過。這位自小就對自己百般疼惜、悉心照料的師兄,如今竟落得如此淒慘的下場,程常青的心中好似被千萬根鋼針同時刺入,千言萬語在心頭翻湧,卻一時哽咽得不知從何說起。
韓振山聽到那熟悉的唿喚,費力地將目光聚焦在來人身上。待看清是程常青時,原本黯淡無光的眼睛裏,刹那間燃起一抹欣喜的光芒,這光芒穿透了身體的傷痛與疲憊,在滿是傷痕的臉上,清晰地浮現出難以抑製的喜悅,“常青,你……來找師兄了……” 聲音微弱,卻飽含著重逢的欣慰。
“師兄,常青來晚了,常青對不起你。” 程常青的聲音顫抖著,帶著濃重的哭腔,整個人也因內心的痛苦與自責而微微顫抖。他恨自己未能早些趕到,恨自己沒能保護好師兄,滿心的愧疚如同洶湧的潮水,將他徹底淹沒 。
韓振山努力扯動嘴角,露出一抹微弱卻滿含欣慰的笑容,氣息微弱地說道:“常青啊,我……原以為,在這臨死之前都見不著你了。沒……沒想到,老天爺開眼,讓我在最後還能再見你一麵,如此,我便是即刻閉眼,也了無遺憾了……” 他的話語聲若遊絲,每說一個字,都像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頭顱愈發低垂,卻仍拚了命地微微抬起,目光牢牢地鎖住眼前的程常青,仿佛要用這最後的力氣,將師弟的模樣深深印刻在心底。
“師兄,你別這麽說!我一定能治好你!” 程常青心急如焚,眼眶通紅,滿是不甘地看向一旁的盛宣逸和鎮靈使們,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與急切,繼續說道:“他們皆是玄門修行的高人,本領高強,定有法子救你,肯定有的……” 他的眼神裏滿是求助之意,仿佛在期待著三人能立刻開口,告訴他韓振山還有救治的希望。然而,迴應他的,隻有令人窒息的沉默。
盛宣逸長歎一聲,緩緩抬手,輕輕地按在程常青的肩頭,無奈地搖了搖頭,那動作裏滿是無力與惋惜。這一刻,程常青的心,仿若墜入了無底的冰窖。
韓振山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眼中卻沒有絲毫的怨懟,反而流露出一種釋然。他強撐著最後一口氣,微笑著看向程常青,說道:“常青,師兄被那可惡的道士算計,已然迴天乏術…… 師兄如今有一事相托,還望你能應允。”
“師兄,您但說無妨!師弟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程常青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應道。
韓振山的目光緩緩移向一旁的妻子,看著她懷中熟睡的男孩,又轉向被常笑生抱住、仍在哭喊著 “阿爺” 的女孩,眼中滿是眷戀與不舍,可轉瞬之間,又變得堅定決然。
“常青……” 此時,韓振山的眼角緩緩滲出一些詭異的綠色液體,他的嘴角抽搐了幾下,艱難地說道:“幫我…… 照顧好你師嫂和兩個孩子,隻要他們能平安,我便死也瞑目了……”
女子聽聞夫君所言,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洶湧而出,再也抑製不住。“夫君,會好的,你一定會好起來的……”她被定住的身軀無法挪動分毫,可整個人卻因悲痛而劇烈顫抖,那顫抖從四肢蔓延至全身,仿佛要將內心的絕望與痛苦都宣泄出來。她的雙眼緊緊盯著韓振山,嘴唇顫抖著。
她的眼神中滿是不舍與哀求,似乎在無聲地呐喊:“不要拋下我們,不要走……” 她看著丈夫那滿是傷痕、氣息奄奄的模樣,心如刀絞。迴想起往昔與丈夫共度的美好時光,那些平凡日子裏的歡聲笑語,如今都化作了此刻刻骨銘心的痛苦。她多想衝過去,緊緊抱住丈夫,告訴他自己會帶著孩子們堅強地活下去,可身體卻不聽使喚,隻能無助地看著丈夫,眼神中流露出無盡的哀傷與絕望 。
程常青用力地點了點頭,淚水再次奪眶而出,聲音堅定而有力:“師兄,您放心!隻要我程常青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讓師嫂和兩個侄兒受半點委屈,定護他們周全!”
韓振山聞言,臉上欣慰地微微一笑。他緩緩將目光轉向一旁的妻子,眼神瞬間變得如水般溫柔,可那溫柔之下,又藏著深深的歉意,仿佛無盡的愧疚正啃噬著他的心。他微微啟唇,發出微弱卻飽含深情的聲音:“春娘,我…… 本想著能與你攜手白頭,看來,如今……為夫要失信於你了。”
女子聽聞夫君的話語,盡管心中悲痛如絞,仿若被萬箭穿心,但她還是強忍著即將決堤的悲傷,努力扯動嘴角,露出一抹溫柔至極的微笑。那笑容,宛如黑暗中綻放的一朵小花,雖柔弱卻滿含力量。
她凝視著夫君,眼中閃爍著淚光,聲音輕柔卻堅定地說道:“夫君,能與你相識、相知、相伴,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 她的目光始終緊緊鎖在夫君身上,仿佛世間萬物都已不複存在,此刻,她的眼中唯有眼前這個深愛著的男人 。
韓振山緩緩抬頭,望向妻子,眼中深情繾綣,即便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愛意卻分毫未減。他扯動沾著黏液的嘴唇,露出一抹滿含深情的微笑,那笑容裏既有對往昔夫妻恩愛的眷戀,又有對即將永別的不舍,聲音微弱卻清晰地說道:“春娘,為夫……此生無憾,隻盼下……輩子,還能與娘子再度相逢,攜手走過一生……”他開口說著話,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中擠出來。那急促且粗重的唿吸聲,毫無遮掩地傳入耳中,每一下吸氣,胸腔都劇烈地起伏,好似要將全部力氣用盡;唿氣時,又伴隨著微微的顫抖。可以清晰地感覺到,他的每一次唿吸,都是在咬牙承受著排山倒海般的劇痛,那疼痛仿佛要將他整個人撕裂,可他仍在頑強地堅持,用這艱難的唿吸對抗著劇痛的折磨 。
話音未落,他的額頭已然密密麻麻布滿汗珠,每一顆汗珠都大如豆粒,仿若積蓄了他全身的力量才艱難擠出。汗珠順著他那滿是傷痕與汙垢交織的臉頰,蜿蜒滑落,在那一道道傷痕間留下曲折的水痕,仿佛在訴說著他這一路所遭受的無盡苦難 。
他的臉上,因強忍著身體深處傳來的劇痛,已然變得有些扭曲,可即便如此,他仍咬著牙,努力挺直身軀,極力克製著自己,隻為能在妻子麵前,留下最後的體麵,不想讓她看到自己狼狽不堪的模樣 。
就在此時,原本在女子懷中熟睡的男孩,被周圍嘈雜的聲音驚醒。他迷迷糊糊地睜開雙眼,稚嫩的目光中滿是懵懂,先是看向滿臉淚痕、神情悲慟的阿娘,眼中閃過一絲疑惑。緊接著,他聽到了阿爺那熟悉卻微弱的聲音,瞬間精神一振,小腦袋迅速轉了過去。當看到被綁在木架上、模樣狼狽的阿爺時,原本懵懂的小臉上刹那間綻放出一絲喜色,那是孩子對父親本能的親近與依賴。他興奮地扭動著小小的身軀,兩隻小手在空中胡亂揮舞,試圖掙脫阿娘的懷抱,奔向阿爺。然而,他那稚嫩的力量在母親下意識的緊抱下顯得如此無力,幾番掙紮無果後,他急得小臉漲得通紅,嘴巴一撇,放聲大哭起來,口中一聲聲帶著哭腔,唿喊著:“阿爺!阿爺!” 那稚嫩的聲音在這昏暗、壓抑的牢房中迴蕩,為這場悲劇添上了一抹更加揪心的色彩 。
韓振山艱難地側過臉,看向娘子懷中哭鬧著的男孩,努力擠出一抹微笑,那笑容裏滿是父親對孩子的寵溺與牽掛。他用微弱得近乎呢喃的聲音說道:“嵐兒,要乖呀,往後一定要好好聽阿娘的話……” 每一個字,都像是從他破碎的胸腔中擠出來的,帶著無盡的眷戀。
隨後,他緩緩轉動脖子,目光移向一旁被常笑生抱住的女孩,眼神瞬間變得更加柔和,好似一灣春日裏的暖水,流淌著無盡的柔情。“晴兒啊,你是姐姐,也要……要聽阿娘的話,以後要照顧好……弟弟,知道嗎?” 他看著女兒,眼中似有千言萬語,卻再無力訴說,隻能將滿心的期許與愛意,化作這幾句囑托 。
話剛落音,韓振山的身軀毫無預警地驟然劇烈顫抖起來,恰似狂風中飄零的殘葉,全然不受控製地瘋狂搖晃。他那原本被牢牢固定在木架上的身體,因這股猛烈的顫抖之力,帶動著整個木架發出 “咯吱咯吱” 的刺耳聲響。這聲響在這狹小、昏暗且寂靜的牢房內來迴激蕩,每一聲都像是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眾人的心間,讓人心驚膽戰,更添幾分悲愴與絕望的氛圍 。
盛宣逸目睹眼前這揪心的一幕,心中滿是不忍,迅速朝一旁跨出兩步,動作輕柔卻又透著決然,穩穩地站在了男孩身前,將那殘酷的畫麵徹底阻隔在男孩的視線之外。他的身形高大而挺拔,宛如一座堅實的壁壘,為男孩遮擋住即將襲來的悲傷風暴。
而在另外一邊,常笑生同樣神色凝重,他微微俯身,抬起手,動作小心翼翼,像是在對待一件無比珍貴的寶物。他輕輕遮住女孩的雙眼,那滿是老繭的手指恰到好處地擋住了女孩的視線,不讓她看到父親此刻的慘狀。他的眼神中滿是憐惜,口中輕聲呢喃著安慰的話語,試圖在這黑暗的時刻,為女孩保留一絲純真與美好 。
緊接著,可怖的變化接踵而至,韓振山的眼眶、鼻腔和嘴巴裏,源源不斷地湧出濃稠的綠色黏液,那黏液散發著一股令人作嘔的腐臭氣息,順著他的臉頰、下巴肆意流淌,將他原本狼狽的模樣襯得愈發猙獰。
他的眼神中,理智正與即將襲來的屍變之力激烈抗爭,此刻,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意識正在飛速消散,一旦徹底失去理智,成為行屍走肉,必將給身邊之人帶來巨大的災禍。於是,他拚盡全身最後一絲力氣,瞪大雙眼,直直地看向身前的程常青,用盡肺腑之力大聲嘶吼道:“快!趁我還有意識,殺了我……” 那聲音中飽含著決絕與哀求,仿佛在向程常青傳達著自己最後的心願,也在與即將降臨的可怕命運做最後的掙紮。他的身體抖動得愈發厲害,四肢不受控製地抽搐,卻仍死死地盯著程常青,眼神中滿是期待與催促,隻盼著程常青能當機立斷,結束這一切 。
盛宣逸神色凝重,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一絲無奈與不忍,說道:“程兄,如今這情形,唯有斬下他的頭顱,方能讓他在徹底變成僵屍之前解脫,免受那非人之苦,也能避免更多災禍。” 這話仿若一道驚雷,在程常青的耳畔炸響,震得他心魂俱顫。
程常青聽聞此言,下意識地伸出手,握住腰間的刀柄。他的手剛一觸碰到刀柄,便像是被燙到一般,猛地顫抖了一下。他的掌心已滿是汗水,濡濕了刀柄,那寒意順著掌心直竄心底。此刻,他的內心猶如翻江倒海,五味雜陳。眼前浮現出與韓振山往昔相處的諸多畫麵,那些一起練功、談天說地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師兄對他的關懷與教導,樁樁件件,曆曆在目。
他牙關緊咬,指節因用力而泛白,可握著刀柄的手卻始終無法鼓起拔出長刀的勇氣。他的全身不受控製地劇烈顫抖著,淚水像是決堤的洪水,源源不斷地從眼眶中湧出,肆意地劃過臉頰,模糊了他的視線。周圍的一切都變得影影綽綽,唯有眼前那被痛苦折磨的師兄身影,在他的淚眼中愈發清晰。他張了張嘴,卻發不出一絲聲音,喉嚨像是被一塊巨石哽住,滿心的痛苦與掙紮,隻能化作這無聲的淚水與顫抖的身軀 。
轉瞬之間,韓振山的身軀顫抖得愈發狂烈,好似被卷入了一場可怕的風暴中心,無法自拔。他的皮膚之上,詭異的紫色斑紋如墨汁在水中暈染一般,迅速浮現、蔓延,看著就讓人膽寒。他緊咬著牙,每一塊肌肉都因用力而緊繃,從喉嚨深處爆發出聲嘶力竭的吼叫:“殺了我…… 殺了我……!” 那聲音飽含著無盡的痛苦與絕望,在這陰森的牢房內不斷迴蕩,震得眾人耳鼓生疼。
春娘聽到丈夫這般慘烈的唿喊,淚水如決堤的洪水,洶湧奔湧而出,整個人泣不成聲。她實在無法直視眼前這殘酷的一幕,隻能緩緩閉上雙眼,可淚水依舊不受控製,簌簌地衝破眼角的防線,順著臉頰肆意滑落,“啪嗒” 一聲,重重地滴落在冰冷的地麵,濺起微小的淚花。
盛宣逸目睹這急劇惡化的情形,神色瞬間變得凝重無比,當即抬起右手,迅速捏起劍指。他目光如炬,緊緊鎖定韓振山,全身肌肉緊繃,時刻防備著韓振山一旦屍變,瞬間暴起傷人。
程常青的身軀劇烈顫抖著,豆大的汗珠如雨點般從額頭滾落,將他的衣衫瞬間浸濕。他雙眼通紅,一眨不眨地死死盯著眼前痛苦掙紮的師兄,眼神中滿是痛苦與糾結。他緊緊握著刀柄的手,青筋暴起,仿佛被一股無形卻強大的力量死死壓製,那長刀在刀鞘中紋絲未動,哪怕隻是拔出半分,此刻對他而言都艱難如登天。
韓振山的臉龐愈發扭曲,已然失去了往日的模樣,不時發出如受傷野獸般的低沉嘶吼。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手臂的皮膚逐漸變得堅硬如鐵,嵌入手臂皮肉的繩子被不斷撐開、拉伸,變得越來越細,仿佛下一秒就會崩斷。他的身軀也從最初的顫抖,演變成了瘋狂的掙紮,那股子拚命想要掙脫繩子束縛的勁兒,讓人心驚。就在這時,“啪” 的一聲脆響,其中一根繩子的繩草從外向裏開始斷裂,預示著這場可怕的危機即將全麵爆發。
“快!殺 —— 了 —— 我!” 韓振山拚盡最後一絲清醒的意誌,喊出了這句話。緊接著,他發出一聲沉悶的低吼,不顧一切地朝著程常青奮力撲來。奈何身軀被其餘繩子緊緊束縛,僅僅向前撲出一小段距離,便被硬生生地扯住,無法再靠近分毫。
程常青望著痛苦不堪的師兄,內心被痛苦與慌亂徹底填滿,理智在這巨大的衝擊下,終於衝破了那層束縛。他眼含淚水仰天大喝一聲,這聲唿喊飽含著無盡的悲傷、深深的惋惜,以及對世間這般不公命運的憤怒控訴。刹那間,隻見火光搖曳中,刀光如閃電般閃爍。程常青手中的長刀裹挾著他複雜而濃烈的情緒,迅速劃過身前的空氣,直至一側的空中才戛然而止 。
就在程常青長刀劃過的同一瞬間,韓振山的頭顱無力地脫離身軀,重重地墜落在地,發出沉悶的聲響。他原本如困獸般瘋狂掙紮的身軀,在這一瞬間終於徹底安靜下來。恰似那斷了線、從險境中解脫的木偶,失去了所有力量與生氣,鬆鬆垮垮地懸掛在木架之上,隨著木架的晃動,微微擺動,仿佛在訴說著生命落幕的淒涼 。
程常青緩緩收迴手臂,像是瞬間被抽去了渾身力氣,身形不由自主地踉蹌著向後退了兩步。眼眶中的淚水不受控製地漫溢而出,很快便模糊了他的視線,周遭的一切都在這淚幕中扭曲、晃動。他緊咬下唇,唇瓣都因用力而泛白,全身止不住地微微顫抖,似是在與鋪天蓋地襲來的悲傷做著殊死搏鬥,極力壓抑著內心那幾乎要將他吞噬的悲痛 。
眾人望向韓振山的的身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脖頸處本該噴湧鮮血的傷口,此刻卻沒有一絲血液流出,反倒是濃稠的墨綠色黏液,如同一股詭異的細流,順著斷開的脖頸緩緩淌下,在地麵匯聚成一灘散發著腐臭氣息的汙漬。
盛宣逸目睹此景,神色冷峻,迅速將劍指指向韓振山已然倒下的屍體和滾落一旁的頭顱。隨著指尖一動,一絲火星憑空閃現,在這昏暗的牢房內躍動閃爍。眨眼間,那火星仿若被點燃的火油,瞬間引爆,熊熊火焰如貪婪的巨獸,將韓振山的屍體和頭顱徹底吞沒,烈烈火光映紅了眾人的臉龐,也照亮了這滿是悲傷與殘酷的牢房。盛宣逸隨即抬手輕輕一揮,一道無形的氣勁瞬間擊中春娘,解開了她被封住的穴道。
穴道剛解,春娘便像失去了所有支撐的提線木偶,膝蓋一軟,“咚咚” 兩聲,重重地跪倒在冰冷的地麵上。淚水如決堤的洪流,順著她憔悴的臉頰肆意滑落,可她卻雙唇緊閉,一言不發。她的眼神空洞無神,仿佛靈魂已然出竅,陷入了無盡的虛空,隻是目光呆滯地凝視著前方,對周遭的一切都失去了反應。
盛宣逸快步上前,輕輕抱起險些從春娘懷中掙脫的男孩,動作輕柔卻又透著不容置疑的堅決。盛宣逸緩緩轉過身,目光精準地落在陸追身上,沒有多餘的言語,隻是朝著牢房門口輕輕擺了一下頭。這簡單的動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緊接著,他挺直脊背,邁著穩健的步伐,穩步朝著牢房門外走去。每一步都踏得堅實有力,仿若腳下的地麵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彰顯出十足的沉穩與堅定。
陸追瞧著盛宣逸的舉動,瞬間心領神會。他動作嫻熟,抬手將手中火把湊近牆壁上另一把火把,跳動的火苗親昵相擁,眨眼間,那把火把便被點燃,騰起明亮火焰,將周遭映照得更為清晰。緊接著,陸追腳步輕快,迅速朝著盛宣逸的方向趕去,身姿矯健,緊緊跟在盛宣逸身後。
常笑生抱著女孩,緊跟其後,眼神中滿是對這對母子的憐憫。蕭睿韜看著眼前的慘狀,無奈地輕輕搖了搖頭,發出一聲沉重的長歎,也默默地跟隨著眾人來到牢房門口。
一時間,牢房內隻剩下程常青和春娘兩人。他們靜靜地佇立在原地,如同兩座沉默的雕像,一言不發,隻是目光呆滯地凝視著那具在火焰中逐漸化為灰燼的屍體,任由悲傷與痛苦在這死寂的空氣中肆意蔓延 。
片刻過後,方才還熊熊燃燒、肆意吞噬一切的火焰,漸漸失去了囂張氣焰,火勢開始緩緩減弱。跳躍的火苗變得愈發微弱,好似一個耗盡了力氣的舞者,在作最後的掙紮。隨著最後一絲火點不甘地熄滅,牢房內再度陷入一片死寂,唯有那嫋嫋升騰的青煙,還在訴說著方才的慘烈。
程常青望著眼前這一片狼藉,眼眶中再度蓄滿淚水。他緩緩抬起顫抖的手,用力拭去眼角不斷湧出的淚花,隨後目光堅定地看向自己的衣裳。他伸出雙手,緊緊揪住衣裳的下擺,牙關一咬,手臂發力,“嘶啦” 一聲,用力撕下一大塊布料。
他緩緩蹲下身子,動作輕柔而又莊重,將地上的骨灰一點點歸納到一處。他的眼神專注,仿佛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生怕遺漏了任何一點。緊接著,他雙手微微顫抖著,緩緩探向那堆骨灰,而後穩穩地將其捧起,鄭重地放入撕下來的布塊之上。每放入一撮骨灰,他的眼中便多一分沉痛與不舍。待最後一撮骨灰也被妥善安置,他雙手穩穩地將布塊輕輕收攏,仔細地將其折疊,最終形成了一個簡易的布袋。他拿起兩個布塊對角,將袋口用力捆緊,打了一個牢牢的結,仿佛這樣就能將對師兄的思念與迴憶,永遠封存其中。
做完這一切,程常青深吸一口氣,緩緩站起身來,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向一旁依舊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師嫂。他在師嫂身旁緩緩蹲下身子,將骨灰袋遞上前,聲音低沉而又帶著一絲哽咽,輕聲說道:“師嫂,師兄他…… 已然走了。如今,兩個孩子還年幼,往後的日子,全靠您撐著了。您一定要堅強,為了孩子們,也為了師兄,好好活下去。” 說罷,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那眼中閃爍著的,是對未來的期許,也是對師嫂的鼓勵 。
春娘聽到程常青的話,猶如沉睡許久後從遙遠、混沌的虛空之中慢慢迴過神來。她的目光緩緩聚焦,先是有些茫然地低下頭,看向程常青手中捧著的布袋,眼神裏滿是疑惑,嘴唇微微顫動,輕聲問道:“這是何物?” 她的聲音輕得如同微風中的一縷絲線,帶著些許恍惚。
程常青感受到師嫂投來的目光,心猛地一揪,下意識地避開她的眼神,緩緩低下頭。他緊咬著牙關,雙手不自覺地握緊,竭盡全力克製著內心翻湧的悲痛,用近乎顫抖的聲音輕聲迴答:“這,是師兄的骨灰。” 每一個字從他口中吐出,都似帶著千斤重,仿佛要將他的靈魂一同撕扯出來。
春娘聞言,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神色,仿佛被一道驚雷擊中。她的身體不受控製地向後仰去,腦袋瘋狂地左右搖晃著,口中喃喃自語:“不可能,他答應我的,今夜要迴來與我慶生,不可能,不可能……” 她的聲音逐漸變大,帶著歇斯底裏的味道,在這空蕩蕩的牢房裏迴蕩,讓人揪心不已。
程常青抬起頭,擔憂地望向師嫂。就在這時,春娘的動作陡然停住,像是被定住了一般。刹那間,她像是記起了方才那令人心碎的一幕幕,眼神中瞬間填滿了絕望與悲痛。她緩緩轉過頭,看向程常青,嘴唇微微開合,卻發不出一絲聲音。緊接著,她雙眼一翻,身體如斷了線的風箏般向後倒去。
程常青見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連忙一個箭步上前,伸出雙手穩穩地扶住師嫂。他緊緊地抱住師嫂,焦急地喚了幾聲:“師嫂!師嫂!” 然而,春娘卻像是陷入了無盡的沉睡,一動不動,沒有任何迴應。程常青的眼中滿是焦急與擔憂,他用力搖晃著師嫂的身體,可迴應他的,隻有死一般的寂靜 。
盛宣逸等人守在牢房門口,原本安靜的氛圍被程常青的唿喊聲打破,他們心中一驚,相互對視一眼,旋即迅速衝了進去。隻見程常青滿臉焦急,已然小心翼翼地抱起昏倒的春娘,那模樣仿佛在抱著世間最珍貴卻又最易碎的寶物。
盛宣逸的目光落在程常青手中那簡易的布袋上,僅僅一眼,便瞬間明白了其中所裝何物,心中一陣抽痛。他快步上前,動作輕柔卻又透著幾分不容置疑,從程常青手中接過布袋,低聲說道:“程兄,咱們先出去再說。” 程常青微微點頭,眼中滿是疲憊與哀傷。
眾人魚貫而出,一路沉默不語,腳步沉重地迴到西廂房。
西廂房內,三家人原本正焦急地等待著消息,見他們迴來,看到如此情形,瞬間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幾人連忙手腳麻利地在房內騰出一處幹淨整潔的床榻。程常青走近床榻,輕輕將春娘放下,隨後拉過一旁疊得整整齊齊的被子,動作極為小心地給她蓋上,那眼神中滿是關切與心疼,仿佛在對待一位受傷的親人。
盛宣逸和陸追也抱著兩個孩子來到床榻邊,將他們輕輕放下。盛宣逸抬起頭,看向一旁的三位女子,神色凝重,語氣誠懇地說道:“韓家娘子傷心過度,昏了過去,還煩請幾位代為照顧。”
三位女子麵露同情之色,其中一位微微頷首,輕聲說道:“平日裏我們幾家相互往來,都是相熟之人,幾位大可放心。”
程常青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感激,微微欠身,鄭重地謝過了三人。三位女子微笑著迴應,而後輕輕抱起兩個孩子,坐在一旁,輕聲細語地安慰起來,試圖用溫柔的話語驅散孩子們心中的恐懼與不安 。
一行人踏入西廂房的院中,腳步略顯沉重,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恰在此時,一個身形矯健、神色匆匆的士兵如一陣風般疾跑上前,來到蕭睿韜麵前,雙腳站定,身姿筆挺,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禮,而後朗聲道:“啟稟蕭將軍,薛將軍和馬將軍不負所望,已成功控製各處城樓。但是迴鶻大軍已然到了城外,此刻,已在城外安營紮寨。馬將軍已火速趕迴軍營,著手調動兵馬,預計不久後便會率軍入城。”
眾人聽聞這一消息,原本陰霾密布的臉上,頓時如撥雲見日般,浮現出欣慰之色。連日來的奔波與擔憂,在這一刻,似乎都有了迴報。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彼此間交換著如釋重負的眼神。
盛宣逸仰頭望向天空,隻見天色漸暗,星辰開始閃爍。他微微眯起雙眼,手指在身前快速掐算,心中默算著時間,須臾,臉色微變,轉頭看向程常青等人,語氣急切卻又透著幾分篤定,說道:“應當馬上就要到與娘子約定的時辰了,我必須即刻前往東門與她匯合。”
蕭睿韜聞言,迅速轉身,朝著一旁待命的士兵高聲下令:“快!牽馬來!” 那士兵得令,立刻飛奔而去。
一眾人等來到側門口時,方才的士兵牽來一匹毛色油亮、身姿矯健的駿馬。駿馬刨著蹄子,發出一聲嘶鳴。
盛宣逸大步走到馬前,雙手握住韁繩,翻身上馬,動作一氣嗬成。他在馬背上微微俯身,對著眾人拱手作別,目光堅定而又充滿期許:“諸位,我先去與娘子會合,此處就交予你們了。!”
程常青神色匆匆,忙不迭開口勸道:“宣逸君,事不宜遲,您快去東城門,免得原女娘子擔心。”
蕭睿韜見狀,往前邁了一步,一臉鄭重地囑托道:“宣逸君,轉告尊夫人,南懷喬的大營設在靈州城東麵八裏開外的仙人堡。那裏駐紮的軍隊,少說也有萬餘人馬,勢力不容小覷,定要讓她多加小心,萬事謹慎為上。”
盛宣逸點了點頭,雙腿輕夾馬腹,駿馬長嘶一聲,揚起四蹄,朝著東門方向疾馳而去,隻留下一路飛揚的塵土 。
程常青神色凝重,轉身看向蕭睿韜,言辭急切且堅定:“蕭將軍,刺史府暫且交由手下嚴密看守。當務之急,咱們得立刻奔赴城樓,以防迴鶻人隨時發動突襲。”
蕭睿韜聽聞,瞬間領會局勢的緊迫,迅速點頭,目光如炬地掃視一圈周圍士兵,有條不紊地高聲下令,精準安排人手留守刺史府,其餘人等隨他一同前往城樓禦敵。
不一會兒,士兵們牽來了備好的馬匹。眾人紛紛翻身上馬,動作幹淨利落。馬蹄聲聲,急促而有力,一眾人等在塵土飛揚中朝著城門疾馳而去。抵達西門城樓後,眾人迅速下馬,腳步匆匆地拾級而上。
程常青率先踏上城樓,快步來到城垛旁,目光如鷹隼般穿透夜色,朝著遠處眺望。隻見遠處天地交接之處,密密麻麻的火點星羅棋布,好似一片燃燒的火海。那正是迴鶻大軍的營火,數量之多,令人觸目驚心。程常青眉頭緊鎖,神色愈發嚴峻,側身看向身旁的蕭睿韜,沉聲道:“蕭將軍,速命人尋來甲胄。從現在起,咱們便要堅守在這城樓上,全力抗擊迴鶻大軍,直至援軍抵達!” 聲音堅定有力,在夜空中迴蕩,透著破釜沉舟的決心,讓在場眾人都感受到了這場戰鬥的艱巨與必須勝利的信念 。
蕭睿韜雷厲風行,沒過多久,便帶著幾名士兵,扛著一堆甲胄匆匆趕來。他親自挑選了一副最合身的,走到程常青麵前,雙手遞上,說道:“程兄弟,快換上,咱們得做好萬全準備。” 程常青接過甲胄,迅速穿戴起來,那甲胄在他身上,發出清脆的碰撞聲,仿佛在宣告著即將到來的戰鬥。眾人也紛紛穿戴整齊,嚴陣以待。
就在眾人在城樓緊張籌備之時,一陣急促的馬匹嘶鳴聲從城樓下傳來。眾人聞聲望去,隻見一名士兵正引領著盛宣逸匆匆趕來。盛宣逸身姿矯健,雖一路奔波,卻依舊神色沉穩。他快步登上城樓,徑直朝著程常青等人走去。
程常青一眼便瞥見盛宣逸懷中緊緊抱著的青鳥,那嬰孩在他懷中,好奇地張望著四周,大眼睛撲閃撲閃的。他心中滿是疑惑,忍不住開口問道:“宣逸君,這是為何?怎會帶著青鳥來到這城樓?”
盛宣逸將青鳥小心地換了個姿勢抱好,解釋道:“這是我娘子的安排。一來,她要奔赴仙人堡與妖物作戰,帶著青鳥多有不便;二來,靈州城眼下雖有危險,但相對而言,比仙人堡要安全許多,把青鳥放在這兒,她能安心些;三來,帶著青鳥守城,關鍵時刻,或許能穩定軍心。”
程常青和蕭睿韜聽後,相互對視一眼,眼中均閃過一絲恍然與欽佩。蕭睿韜忍不住讚歎道:“盛夫人真是聰慧過人,這般安排,麵麵俱到。”
一旁的薛漢庭也不住點頭,由衷感慨:“是啊,膽量非凡,令人佩服!”
然而,陸追和常笑生兩人卻依舊一臉茫然,撓著頭,小聲嘀咕著:“帶著個嬰孩,怎麽方便守城啊?這能有啥用?” 顯然還未領會其中深意。
盛宣逸也不多做解釋,他將青鳥遞給程常青抱著,在眾人的注視下,接過蕭睿韜遞來的甲胄,小心翼翼地穿戴起來。穿戴完畢後,他再次將青鳥抱在懷中。
深夜,蒼穹仿若被一塊厚重的黑幕嚴嚴實實地遮蔽,不見一絲星光閃爍,恰似眾人此刻沉甸甸、被陰霾籠罩的內心。空氣中,燥熱的氣浪肆意翻湧,仿若無數條無形的火蛇,舔舐著每一寸空間。就連偶爾拂過的微風,也裹挾著惱人的熱意,如同火爐中噴出的氣息,撩撥得人心煩意亂,愈發難以平靜 。
馬千淮率領著軍隊,如同一股訓練有素的鋼鐵洪流,已然悄然進駐到各個城門,迅速展開部署,嚴陣以待。程常青與薛漢庭、蕭睿韜、馬千淮三位,腳步匆匆,身影忙碌,穿梭於城樓各處,仔細巡查著每一處防禦要點,根據實際情況,有條不紊地調配人手,增設崗哨,全力加固城防,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盛宣逸獨自佇立在城垛之旁,身姿挺拔如鬆。他的目光仿若一把銳利的長槍,徑直穿透濃稠如墨的重重夜色,目光堅定得如同紮根於巨石的蒼鬆,死死地凝視著遠方迴鶻大軍的營地。那裏,密密麻麻、星星點點的營火肆意燃燒,仿若一片翻湧著的光怪陸離的火海。與此同時,他的耳畔不時傳來從遙遠敵營飄來的戰馬嘶鳴聲,那聲音高亢、淒厲,帶著一股野性與兇悍,在這寂靜的夜裏,如同一把把重錘,狠狠砸在他的心間,讓他愈發清晰地感受到即將來臨的大戰的緊張與殘酷 。但在馬匹嘶鳴聲之間,隱約夾雜些胡笳的吹奏聲,聲音中能聽出絲絲的哀歎和無奈。想來這些士兵也不願刀兵相向,卻又無可奈何,隻得將情緒寄托於這聲聲的音樂之中。
盡管他平日裏飽讀各類兵書,對行軍布陣、排兵打仗的理論知識爛熟於心,但在這真刀真槍、生死相搏的實戰麵前,他深知自己經驗尚淺,真正統籌指揮作戰的重任,理應放心地交給程常青等久經沙場的將領們。而他所能做的,便是堅守在這城樓上,默默為守城之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看著遠處那營火在夜風中搖曳不定,時明時暗,好似一個個張牙舞爪的鬼魅,肆意挑釁,又仿佛在無聲地預示著一場驚心動魄、血雨腥風的惡戰即將轟然爆發。懷中的青鳥,仿佛也敏銳地捕捉到了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氣息,一改往日的活潑好動,變得出奇安靜。它睜著一雙圓溜溜、烏黑發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周圍全副武裝、神色凝重的士兵們,以及這彌漫著肅殺之氣的城樓,眼神中滿是懵懂與探究。
城樓上的眾人,在忙碌與緊張之中,偶爾目光掃向盛宣逸,心中便悄然湧起一股別樣的信心與期待。他的存在,好似一顆定海神針,讓眾人在這風雨飄搖、危機四伏的守城之戰中,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安心與鼓舞。大家深知,在這場艱難的戰鬥中,他們並非孤立無援,每個人都在為了守護這座城、守護城中百姓,齊心協力,並肩作戰 。
盛宣逸正全神貫注地凝視著遠方迴鶻大軍的動向,目光似要穿透那濃重的夜色,洞察敵軍的每一絲動靜。忽然,身後傳來一陣 “叮叮當當” 的雜亂聲響,在這寂靜又緊張的深夜城樓,顯得格外突兀。他迅速轉身望去,隻見在搖曳火把的昏黃映照下,一個身形略顯稚嫩的士兵正手忙腳亂地蹲在地上。看模樣,不過十八九歲,臉上還帶著未脫的青澀。此刻,他麵前散落著一堆兵器和箭矢,他的雙手慌亂地在地上摸索,試圖將這些東西撿起,可越是心急,動作就越是慌亂無措。剛好不容易撿起一件兵器抱在懷中,伸手去夠另外一件時,懷中原本抱著的兵器卻又掉落一件,如此反複,他急得額頭滿是汗珠,在火光下閃爍著。
盛宣逸見狀,眼中閃過一絲溫和,快步走到年輕士兵身前,緩緩蹲下身子,聲音輕柔卻又帶著安撫人心的力量:“別急,越是著急,心就越慌,一慌,手腳便跟著亂了。咱們慢慢來。”
年輕士兵聽聞這沉穩的聲音,下意識地抬起頭,目光觸及盛宣逸懷中正好奇張望的嬰孩,不禁脫口而出:“你就是那位抱著嬰孩來守城的人吧?” 盛宣逸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微笑,輕聲應道:“正是我。”
年輕士兵停下手中動作,眼中滿是疑惑與好奇,問道:“看這架勢,迴鶻人眼看就要攻城了,您帶著孩子,心裏就不怕嗎?”
盛宣逸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道:“那你呢,你害怕嗎?”
年輕士兵幾乎不假思索,語氣中帶著一絲顫抖卻又無比坦誠:“怕,我真的很怕。” 說罷,他又彎下腰,繼續撿起地上的兵器,邊撿邊接著說道:“可是害怕又能怎樣,這城,咱們必須得守住。我家就在城內西北角,要是城破了,家也就沒了。我家中還有母親,年幼的弟弟和妹妹,他們手無縛雞之力,一旦落入迴鶻人手裏,後果不堪設想。”他的眼神之中,慌亂與恐懼如洶湧暗流翻湧,瞳仁不自覺地顫動,恰似暴風雨中飄搖的燭火,難掩驚惶。可在那眼底深處,決然之意同樣熾熱滾燙,仿若寒夜中熊熊燃燒的烈火,哪怕周身被恐懼裹挾,依舊透出破釜沉舟、絕不退縮的堅毅。
盛宣逸默默聽著,俯身幫他撿起最後一把長刀,遞到他手中。年輕士兵接過刀,眼神也堅定起來,聲音也提高了幾分:“隻要我們守住了這座城,就算拚了這條命,城門後的家家戶戶,不管是我家,還是別人家,都能平平安安地活下去。這就是我們必須戰鬥的理由!” 他的聲音在城樓上迴蕩,帶著一股無畏的勇氣與決然,感染著周圍每一個人 。
年輕士兵抬起頭,眼中滿是感激,鄭重其事地說道:“多謝上官。” 言罷,轉身朝著遠處大步走去,他的身影在火把的映照下拉得長長的,步伐雖稍顯稚嫩,卻透著一股堅定的力量。
就在此時,程常青與蕭睿韜、薛漢庭、馬千淮幾位將軍巡查歸來。程常青見盛宣逸獨自佇立在原地,雙眼直直地望著前方,神情有些怔忡,不禁快步上前,關切地問道:“宣逸君,怎麽了?可是出了何事?”
盛宣逸緩緩迴過神來,目光從遠處收迴,看向程常青等人,說道:“方才遇見一個年輕的士兵,與他交談了幾句,心中頗多感觸,一時竟有些出神了。”
蕭睿韜順著盛宣逸方才的目光望去,恰好看見遠處城牆上那年輕士兵漸行漸遠的背影,不禁長歎一聲,感慨道:“戰爭,就是這般殘酷啊。士兵們在戰場上,麵對的往往是素未謀麵的敵人,他們浴血奮戰,所求的不過是保家衛國。行軍打仗,對於這些士兵而言,明知踏上戰場極有可能丟了性命,卻依舊要勇往直前,毫不退縮。”
盛宣逸聽著蕭睿韜的這番話,腦海中又浮現出剛才那年輕士兵真誠又略帶緊張的麵容。他微微轉身,目光緩緩掃過四周,隻見在火把明暗交錯的映照下,守城士兵們的臉龐或堅毅、或疲憊、或青澀,但無一例外,都寫滿了守護的決心。他的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澎湃之情,腳步不自覺地朝著城垛走去。他站在城垛邊,望著遠處迴鶻大軍那如繁星般閃爍的軍營,萬千思緒在心頭翻湧,口中不禁念道:
“連營篝火灼天河,風送胡笳雜馬歌。
危堞欲摧烽燧熾,鐵衣凝露劍光磨。
橫戈直破千重陣,浴血長驅萬裏戈。
何惜此身捐熱土,但守蒼生固山河。”
詩句悠悠飄散在夜空中,帶著無盡的豪情與悲壯。程常青等人靜靜佇立在他身後,聽著這慷慨激昂的詩句,心中皆是一陣波瀾起伏。程常青的眼中泛起一絲淚光,他上前一步,重重地拍了拍盛宣逸的肩膀,聲音略帶哽咽地說道:“宣逸,你這詩,道出了我們所有人的心聲啊!” 蕭睿韜、薛漢庭和馬千淮也紛紛點頭,眼中滿是認同與感懷,在這戰火將至的城樓上,眾人的心因這詩句緊緊凝聚在一起,為了守護身後的蒼生和河山,做好了殊死一搏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