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潮海島礁石聚,潮起波濤彼岸擊。
三線青年奔大海,八荒勇士越溝溪。
自行車隊先行去,解放車轍後繼移。
旭日東升歌唱黨,夕陽西落響胡笛。
1975年7月16日,縣裏精心組織了《萬裏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紀念毛主席暢遊長江9周年暨威寧縣革命群眾海上越野五公裏團體賽》活動,並誠摯邀請三線廠參與。
廠裏隨即安排團委和工會負責組織職工家屬前往海邊參加此次活動。
7月15日下午1時,廠團委一聲令下,一百二十名團員騎著自行車,浩浩蕩蕩地從溝裏出發。
佟雪身姿矯健,一馬當先,騎著自行車衝在隊伍最前頭,李雲順與張美藝則負責墊後,守護著隊伍的後方。
自行車隊如一條蜿蜒的長龍,在道路上穿梭前行。
十五分鍾後,負責保障的吉普車、救護車以及兩輛貨車也相繼啟動,跟在自行車隊之後出發。
自行車隊浩浩蕩蕩地向前行進著。
起初,佟雪始終騎行在隊伍前端,引領著方向。
然而,山路崎嶇蜿蜒,騎行難度逐漸增大,慢慢地,佟雪從帶頭的位置變成了隊伍的收尾。
又過了一會兒,吉普車追了上來。
車子停下後,一名男青年從車上下來,與佟雪交換了位置。
佟雪坐上吉普車,繼續組織大家前進。
山路彎彎,藍天白雲之下,路旁樹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鳴叫著,仿佛在為騎行的隊伍加油助威。
團員們一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一邊奮力蹬著自行車,朝著目的地前行。
隊伍中,一群體育愛好者體力充沛,騎行速度極快,不一會兒便將大部隊遠遠甩在了身後。
當騎行至草尖嶺一處較為陡峭的上坡路段時,許多人感到體力不支,紛紛下車,推著自行車艱難爬坡。
爬上大坡後,看著眼前陡峭的下坡路,前方的領隊扯著嗓子喊道:“大家注意,握緊車閘,慢慢騎行,務必注意安全!”
佟雪站在大嶺的高處,俯瞰著整個隊伍。
隻見前麵的隊伍已經順利通過草尖嶺,正拐向另一座山;而後麵的隊伍還在緩慢地推車爬坡,隊伍拉得很長。
見狀,佟雪連忙讓救護車加快速度,前去通知前麵的人在下坡處稍作等待。
同時,她拿起喇叭,對著後麵正在爬坡的團員們大聲鼓勁:“同誌們,加油!堅持就是勝利!”
爬上坡的團員們看著下坡路,長舒了一口氣,紛紛再度騎上自行車。
一路下坡、上坡,再下坡,他們很快便追上了在前方等待的那批人。
前麵那批人站在路旁的大樹下,一邊乘涼,一邊有說有笑地朝著後來的人喊道:“哥們,快過來!這邊涼快著呢!”
“好嘞,馬上就到!”
“等你們到了,領導有話,得等下一批。等下一批到了,我們就走,到時候你們負責等再下一批,明白了吧!”
就這樣,一批又一批的人陸續到達,又一批又一批地離開。
當佟雪趕到時,隻剩下二十幾人還在原地等待。
她詳細詢問了情況後,便站在那裏,耐心地等候最後的那批人。
終於,最後的那批人艱難地趕來了。
他們滿臉疲憊,讓人看了心疼不已。
佟雪走上前去,與李雲順輕聲交談了幾句,隨後轉過身,對著疲憊的團員們說道:“同誌們,大家再堅持一下!我們馬上就能到達目的地了。”
此時,十餘位疲憊不堪的團員坐在地上,有的閉上了眼睛,試圖緩解身體的疲勞;有的則低著頭,默默地積蓄著力量。
收容負責人李雲順和於誌歧站在佟雪身旁。
佟雪看了看大家,說道:“你們照顧好他們,實在堅持不住的,就上車休息。我到前麵看看情況,這樣分散著可不行,咱們得統一行動,統一休息。”
說完,佟雪便匆匆離開了。
李雲順望著佟雪的車漸行漸遠,這才走到張美藝身旁,關切地問道:“怎麽樣,還能堅持嗎?”
“沒問題!”張美藝堅定地迴答道。
李雲順逐一詢問了其他團員的情況,然後鼓舞大家:“同誌們,堅持就是勝利!眼前的困難就像彈簧,你強它就弱。隻要我們再加把勁,就一定能克服困難!”
於誌歧站在一旁,看了看手表,說道:“同誌們,咱們再堅持一下,趕緊出發吧!不然就和大部隊落下太遠了。”
在大家的鼓勵下,團員們紛紛站起身來,騎上自行車,再度踏上征程。
李雲順最後一個騎上自行車,他刻意放慢速度,一方麵是為了照顧張美藝,另一方麵,作為團委指定的收容負責人,他需要時刻留意隊伍後方的情況。
同樣身為收容負責人的於誌歧,騎行速度也不快。
此外,他還有一項特殊任務,那就是安主任特意叮囑他,要多照顧一下郭秋菊。
此前,郭秋菊果斷地向冉欣說了“再見”後,便鼓足勇氣,主動找到了於誌歧。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於誌歧大為吃驚。
他看著眼前熱情的郭秋菊,覺得她長相甜美,五官端正,是個不錯的姑娘。
然而,這份過於直接的表白,還是讓他一時不知所措。
他低下頭,思索了片刻自己的情況,然後略顯被動地說道:“這太突然了,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方麵的事情。老妹,能不能給我幾天時間,讓我考慮考慮?”
“行,我等你答複。”郭秋菊滿懷期待地說道。
憋在心中數日的話,終於向心愛的人傾訴了出來,郭秋菊心中的大石頭落了地。
迴到家後,她迫不及待地將此事偷偷告訴了母親安合英。
安合英聽後,又念叨起那“郭包魚,魚砸郭”的說法,隨後詳細說了近期了解到的於誌歧家裏的情況,最後苦笑著對女兒說:“傻孩子,這是人家於誌歧不同意,找的托詞,說白了,就是沒看上你。”
聽到母親這麽說,郭秋菊的眼眶瞬間紅了,淚水奪眶而出。父親聽到哭聲,趕忙走了過來,勸道:“算了吧,咱溝裏好小夥子多的是,何必非得在一棵樹上吊死呢?”
“不行,我就喜歡他!”郭秋菊倔強地說道。
安合英看著陷入癡迷的女兒,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別哭了,我去跟他說一說。唉,真是沒辦法,這可真讓人難為情!”
安合英找到於誌歧,先是從工作角度與他談了許多,鼓勵他在工作中積極進取。
於誌歧心裏明白,領導此番談話,真正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女兒的終身大事。
但他並未點破,隻是認真地坐在椅子上,靜靜地聽著。
安合英說了許久後,終於切入正題,詢問起於誌歧的個人問題,並委婉地表達了郭秋菊的心意。
於誌歧看著表麵平靜慈祥,實則心思縝密的領導,心中暗自思忖:如果此事能成,對自己的前程必定有益。
然而,這位領導心思細膩,說話常常有所保留,日後恐怕會留下一些麻煩。
於是,他誠懇地說道:“安主任,秋菊找過我,跟我說了這件事。實不相瞞,不是我不想找對象,隻是我家裏條件實在太差。您可能不知道,我家是後媽,家裏根本沒辦法在經濟上支持我。而且,我的兩個親妹妹都在農村成家了,迴不了城。我真的擔心會拖累您家。”
安合英微笑著說道:“小於啊,你家的情況我都了解。你的檔案、你的個人情況,我事先都做過調查。我知道你負擔重,但你有擔當,是個有責任心、有能力的小夥子。我女兒的意思,就是想和你多接觸接觸,至於接觸之後,你們倆的事情,就由你們自己決定。成與不成,我都不會幹涉。”
於誌歧點了點頭,說道:“安主任,您放心,我知道該怎麽做。”
第二天,為了自己的前程,也為了給領導一個交代,於誌歧一大早就給運輸部門打了電話,找到了郭秋菊,約她晚上見麵。
接到於誌歧第一次約會的電話,郭秋菊興奮得一整天都心不在焉。
與之前和冉欣約會時的隨意截然不同,晚上,她精心地梳洗打扮,穿上了那件漂亮的粉紅色布拉吉,滿懷期待地來到了學校的大門口。
於誌歧穿著工作服,遠遠地便看到了笑容燦爛的郭秋菊。
那一刻,他的身體仿佛被一股莫名的荷爾蒙鼓舞著,不由自主地快步迎了上去。
兩人的手自然而然地拉在了一起,郭秋菊滿心歡喜,緊緊地握住於誌歧的手,仿佛握住了自己的幸福。
就在這時,遠處有一個人路過,於誌歧有些緊張,小心翼翼地掰開郭秋菊的手,低聲說道:“有人!”
兩人來到學校圍牆的牆角處,於誌歧坦率地向郭秋菊講述了自己家裏的詳細情況。
郭秋菊聽後,溫柔地說道:“這都不是問題,我不在乎。”
兩人交談了半個小時後,於誌歧說道:“這樣吧,我還有幾份材料沒寫完,得迴辦公室加班,咱們改天再聊。”
郭秋菊有些不舍地說道:“那好吧,明天見?”
“明天?恐怕不行,材料太多了,明天也得加班。這樣吧,等我忙完這陣,咱們再約時間。”
又過了幾天,廠裏組織去海邊活動。
於誌歧在約會時將此事告訴了郭秋菊,郭秋菊一聽,興奮地說:“我也要去!”
於誌歧說道:“那你跟調度說一聲,開車去唄。”
“那你呢?”郭秋菊問道。
“我啊,我是收容隊的,必須騎自行車去。”
“那我也騎自行車去。”郭秋菊堅定地說。
“山路這麽遠,你能行嗎?”於誌歧有些擔憂地問道。
三線青年奔大海,八荒勇士越溝溪。
自行車隊先行去,解放車轍後繼移。
旭日東升歌唱黨,夕陽西落響胡笛。
1975年7月16日,縣裏精心組織了《萬裏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紀念毛主席暢遊長江9周年暨威寧縣革命群眾海上越野五公裏團體賽》活動,並誠摯邀請三線廠參與。
廠裏隨即安排團委和工會負責組織職工家屬前往海邊參加此次活動。
7月15日下午1時,廠團委一聲令下,一百二十名團員騎著自行車,浩浩蕩蕩地從溝裏出發。
佟雪身姿矯健,一馬當先,騎著自行車衝在隊伍最前頭,李雲順與張美藝則負責墊後,守護著隊伍的後方。
自行車隊如一條蜿蜒的長龍,在道路上穿梭前行。
十五分鍾後,負責保障的吉普車、救護車以及兩輛貨車也相繼啟動,跟在自行車隊之後出發。
自行車隊浩浩蕩蕩地向前行進著。
起初,佟雪始終騎行在隊伍前端,引領著方向。
然而,山路崎嶇蜿蜒,騎行難度逐漸增大,慢慢地,佟雪從帶頭的位置變成了隊伍的收尾。
又過了一會兒,吉普車追了上來。
車子停下後,一名男青年從車上下來,與佟雪交換了位置。
佟雪坐上吉普車,繼續組織大家前進。
山路彎彎,藍天白雲之下,路旁樹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鳴叫著,仿佛在為騎行的隊伍加油助威。
團員們一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一邊奮力蹬著自行車,朝著目的地前行。
隊伍中,一群體育愛好者體力充沛,騎行速度極快,不一會兒便將大部隊遠遠甩在了身後。
當騎行至草尖嶺一處較為陡峭的上坡路段時,許多人感到體力不支,紛紛下車,推著自行車艱難爬坡。
爬上大坡後,看著眼前陡峭的下坡路,前方的領隊扯著嗓子喊道:“大家注意,握緊車閘,慢慢騎行,務必注意安全!”
佟雪站在大嶺的高處,俯瞰著整個隊伍。
隻見前麵的隊伍已經順利通過草尖嶺,正拐向另一座山;而後麵的隊伍還在緩慢地推車爬坡,隊伍拉得很長。
見狀,佟雪連忙讓救護車加快速度,前去通知前麵的人在下坡處稍作等待。
同時,她拿起喇叭,對著後麵正在爬坡的團員們大聲鼓勁:“同誌們,加油!堅持就是勝利!”
爬上坡的團員們看著下坡路,長舒了一口氣,紛紛再度騎上自行車。
一路下坡、上坡,再下坡,他們很快便追上了在前方等待的那批人。
前麵那批人站在路旁的大樹下,一邊乘涼,一邊有說有笑地朝著後來的人喊道:“哥們,快過來!這邊涼快著呢!”
“好嘞,馬上就到!”
“等你們到了,領導有話,得等下一批。等下一批到了,我們就走,到時候你們負責等再下一批,明白了吧!”
就這樣,一批又一批的人陸續到達,又一批又一批地離開。
當佟雪趕到時,隻剩下二十幾人還在原地等待。
她詳細詢問了情況後,便站在那裏,耐心地等候最後的那批人。
終於,最後的那批人艱難地趕來了。
他們滿臉疲憊,讓人看了心疼不已。
佟雪走上前去,與李雲順輕聲交談了幾句,隨後轉過身,對著疲憊的團員們說道:“同誌們,大家再堅持一下!我們馬上就能到達目的地了。”
此時,十餘位疲憊不堪的團員坐在地上,有的閉上了眼睛,試圖緩解身體的疲勞;有的則低著頭,默默地積蓄著力量。
收容負責人李雲順和於誌歧站在佟雪身旁。
佟雪看了看大家,說道:“你們照顧好他們,實在堅持不住的,就上車休息。我到前麵看看情況,這樣分散著可不行,咱們得統一行動,統一休息。”
說完,佟雪便匆匆離開了。
李雲順望著佟雪的車漸行漸遠,這才走到張美藝身旁,關切地問道:“怎麽樣,還能堅持嗎?”
“沒問題!”張美藝堅定地迴答道。
李雲順逐一詢問了其他團員的情況,然後鼓舞大家:“同誌們,堅持就是勝利!眼前的困難就像彈簧,你強它就弱。隻要我們再加把勁,就一定能克服困難!”
於誌歧站在一旁,看了看手表,說道:“同誌們,咱們再堅持一下,趕緊出發吧!不然就和大部隊落下太遠了。”
在大家的鼓勵下,團員們紛紛站起身來,騎上自行車,再度踏上征程。
李雲順最後一個騎上自行車,他刻意放慢速度,一方麵是為了照顧張美藝,另一方麵,作為團委指定的收容負責人,他需要時刻留意隊伍後方的情況。
同樣身為收容負責人的於誌歧,騎行速度也不快。
此外,他還有一項特殊任務,那就是安主任特意叮囑他,要多照顧一下郭秋菊。
此前,郭秋菊果斷地向冉欣說了“再見”後,便鼓足勇氣,主動找到了於誌歧。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於誌歧大為吃驚。
他看著眼前熱情的郭秋菊,覺得她長相甜美,五官端正,是個不錯的姑娘。
然而,這份過於直接的表白,還是讓他一時不知所措。
他低下頭,思索了片刻自己的情況,然後略顯被動地說道:“這太突然了,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方麵的事情。老妹,能不能給我幾天時間,讓我考慮考慮?”
“行,我等你答複。”郭秋菊滿懷期待地說道。
憋在心中數日的話,終於向心愛的人傾訴了出來,郭秋菊心中的大石頭落了地。
迴到家後,她迫不及待地將此事偷偷告訴了母親安合英。
安合英聽後,又念叨起那“郭包魚,魚砸郭”的說法,隨後詳細說了近期了解到的於誌歧家裏的情況,最後苦笑著對女兒說:“傻孩子,這是人家於誌歧不同意,找的托詞,說白了,就是沒看上你。”
聽到母親這麽說,郭秋菊的眼眶瞬間紅了,淚水奪眶而出。父親聽到哭聲,趕忙走了過來,勸道:“算了吧,咱溝裏好小夥子多的是,何必非得在一棵樹上吊死呢?”
“不行,我就喜歡他!”郭秋菊倔強地說道。
安合英看著陷入癡迷的女兒,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別哭了,我去跟他說一說。唉,真是沒辦法,這可真讓人難為情!”
安合英找到於誌歧,先是從工作角度與他談了許多,鼓勵他在工作中積極進取。
於誌歧心裏明白,領導此番談話,真正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女兒的終身大事。
但他並未點破,隻是認真地坐在椅子上,靜靜地聽著。
安合英說了許久後,終於切入正題,詢問起於誌歧的個人問題,並委婉地表達了郭秋菊的心意。
於誌歧看著表麵平靜慈祥,實則心思縝密的領導,心中暗自思忖:如果此事能成,對自己的前程必定有益。
然而,這位領導心思細膩,說話常常有所保留,日後恐怕會留下一些麻煩。
於是,他誠懇地說道:“安主任,秋菊找過我,跟我說了這件事。實不相瞞,不是我不想找對象,隻是我家裏條件實在太差。您可能不知道,我家是後媽,家裏根本沒辦法在經濟上支持我。而且,我的兩個親妹妹都在農村成家了,迴不了城。我真的擔心會拖累您家。”
安合英微笑著說道:“小於啊,你家的情況我都了解。你的檔案、你的個人情況,我事先都做過調查。我知道你負擔重,但你有擔當,是個有責任心、有能力的小夥子。我女兒的意思,就是想和你多接觸接觸,至於接觸之後,你們倆的事情,就由你們自己決定。成與不成,我都不會幹涉。”
於誌歧點了點頭,說道:“安主任,您放心,我知道該怎麽做。”
第二天,為了自己的前程,也為了給領導一個交代,於誌歧一大早就給運輸部門打了電話,找到了郭秋菊,約她晚上見麵。
接到於誌歧第一次約會的電話,郭秋菊興奮得一整天都心不在焉。
與之前和冉欣約會時的隨意截然不同,晚上,她精心地梳洗打扮,穿上了那件漂亮的粉紅色布拉吉,滿懷期待地來到了學校的大門口。
於誌歧穿著工作服,遠遠地便看到了笑容燦爛的郭秋菊。
那一刻,他的身體仿佛被一股莫名的荷爾蒙鼓舞著,不由自主地快步迎了上去。
兩人的手自然而然地拉在了一起,郭秋菊滿心歡喜,緊緊地握住於誌歧的手,仿佛握住了自己的幸福。
就在這時,遠處有一個人路過,於誌歧有些緊張,小心翼翼地掰開郭秋菊的手,低聲說道:“有人!”
兩人來到學校圍牆的牆角處,於誌歧坦率地向郭秋菊講述了自己家裏的詳細情況。
郭秋菊聽後,溫柔地說道:“這都不是問題,我不在乎。”
兩人交談了半個小時後,於誌歧說道:“這樣吧,我還有幾份材料沒寫完,得迴辦公室加班,咱們改天再聊。”
郭秋菊有些不舍地說道:“那好吧,明天見?”
“明天?恐怕不行,材料太多了,明天也得加班。這樣吧,等我忙完這陣,咱們再約時間。”
又過了幾天,廠裏組織去海邊活動。
於誌歧在約會時將此事告訴了郭秋菊,郭秋菊一聽,興奮地說:“我也要去!”
於誌歧說道:“那你跟調度說一聲,開車去唄。”
“那你呢?”郭秋菊問道。
“我啊,我是收容隊的,必須騎自行車去。”
“那我也騎自行車去。”郭秋菊堅定地說。
“山路這麽遠,你能行嗎?”於誌歧有些擔憂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