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線這邊,劉長明的父親正忙著適應新環境,四處走走看看。


    與此同時,周山則跟著媽媽踏上了迴老家的旅程,同行的還有姚丹梅,她是王國慶的小姨子。


    周媽媽和姚丹梅的姐姐在同一個單位,平日裏關係十分要好。


    得知周媽媽要迴老家,姚丹梅的姐姐便跟周媽媽說,她妹妹也要迴奎龍,而且憑借王國慶弟弟在火車上當乘警的便利,姚丹梅坐火車不用買票,讓周媽媽和她妹妹一道走。


    周媽媽一聽,心裏樂開了花,這可省下不少錢呢。


    周山姥爺的家在北麵的塔下縣,位於這個小縣的一個小村子裏。


    早些年東北七省時期,這個縣歸奎龍管轄,後來省份重新劃分,就被分到了另一個省的另一個市。


    周媽媽說:“剛建國那會兒號召大家進城,支援軍工建設,縣裏去保東廠的有四十多人。撥白旗運動時,家庭出身富農及以上的,好多都被清退迴去了。後來又因為城裏糧食供應緊張,一部分人主動迴了村,最後能留在城裏的少之又少。”


    就這樣一路聊著,他們來到了火車站。


    周媽媽買了站台票,三人走進候車室。


    很快,天色暗了下來,周媽媽從最邊上的布包裏拿出兩個大飯盒,熱情地招唿姚丹梅吃餃子。


    姚丹梅推辭道:“不餓!”


    周山站在椅子旁,眼巴巴地看著餃子,又瞧了瞧姚丹梅,說道:“姨,吃吧,這餃子可香了。”


    周媽媽也在一旁勸了十多迴,姚丹梅這才拿起其中一個飯盒,吃了起來。


    周山和媽媽則吃另一個飯盒裏的餃子,沒一會兒,兩盒餃子就被吃得一幹二淨。


    收拾好飯盒,又等了一個多小時,終於開始檢票了。


    候車室裏人潮湧動,大家你推我搡,亂作一團。


    周山他們瞅準時機,趁亂擠了進去。


    到了站台,按照姚丹梅的要求,他們走了好長一段路,來到站台南頭才停下腳步。


    周媽媽放下包裹,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帶的東西實在太多,累得她夠嗆。


    姚丹梅看著地上堆成小山似的東西,說道:“於姐,你帶的東西也太多了,多虧找了人,要不然就你這些東西,超重都得買票!”


    大家一邊說著話,一邊翹首等待火車的到來。


    姚丹梅今年17歲,為了逃避下鄉,初二就裝病輟學,從奎龍跑到了姐姐家。


    她身姿高挑挺拔,身高足有1米7,站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麵龐修長,一雙眼睛大而明亮,上眼眶天然呈現出獨特的三角形輪廓,為她的眼神添了幾分銳利之感。


    而她的眼仁並非常見的圓潤模樣,倒像是紡錘一般,兩端稍尖,形狀獨特,在靈動流轉間,透著別樣的韻致 。


    或許是因為這雙眼睛,又或許是性格使然,她看東西時總是微微向上瞟,有人打趣說她就像一匹仰頭看天、不肯低頭吃草的母馬。


    姚丹梅來到錦東後,覺得這裏很不錯,便央求姐夫幫忙。


    王國慶無奈,隻好找奎龍的同事,幫她辦了假檔案。


    1973年初,還不到15周歲的她就進了大集體單位。


    家裏人都勸她再等等,看看能不能想辦法進國營單位,可她性子急,總擔心錯失機會。


    火車緩緩駛來,停穩後,兩名火車工作人員走了下來。


    姚丹梅眼尖,一眼就看到了他們,趕忙喊道:“哥!”


    原來是王國慶的弟弟和另一名列車員。


    他們帶著周山他們走過兩節車廂,來到了最後的第13節車廂。


    車廂裏人滿為患,座位上坐滿了人,地上也或站或坐著許多乘客。


    王國慶的弟弟走上前去,跟靠列車員室那排椅子上的兩位乘客打了聲招唿,讓他們站起來,安排姚丹梅和周媽媽坐下。


    這兩位乘客是王國慶弟弟的同事,之前受他所托,幫忙占了這兩個座位。


    周媽媽感激得不行,嘴裏的謝謝說了一遍又一遍。


    他們走後,周媽媽開始整理物品。


    她帶的東西實在太多,上麵的行李架已經擺滿,無奈之下,隻好把物品塞進椅子下麵。


    周山和媽媽擠在一個座位上。


    又過了一會兒,王國慶的弟弟再次出現。


    “哎,妹子,哥請你吃飯去。”


    “吃過了。”


    “吃過了也跟我走吧,剛才巧了,和我同班的那位同事接到一個緊急任務,在上個站下車了,這不,空出個地方,你可以去那兒睡一覺。”


    “那可太好了!”


    “當然好了,早知道有這好事,就不讓我的那兩位哥們站著了,不過也好,成全這娘倆了。”


    周媽媽見姚丹梅要走,心裏有點不踏實,問道:“我在這兒沒事吧?”


    “放心吧!我跟列車員說好了,你就聽列車員的安排就行。”


    王國慶的弟弟低下頭,小聲地跟周媽媽叮囑了一番。


    姚丹梅走後,周山和媽媽的空間一下子大了起來,坐著也舒服多了。


    又過了一會兒,列車長帶著人過來查票。


    周媽媽緊張得立馬站起身,想要躲起來。


    列車員見狀,趕緊走過來,輕輕地把周媽媽按迴座位上,然後站在旁邊大聲喊道:“別睡覺了,把票拿出來檢票。”


    列車長逐一檢查車票,走到周媽媽這兒時,隻是匆匆瞥了一眼,便抬腿邁了過去,列車員緊隨其後。


    不一會兒,檢票結束,列車長返迴時看都沒看周媽媽一眼,徑直走了。


    周媽媽那顆懸著的心,這才落了地。


    或許是剛才太過緊張,周媽媽腦門上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她站起身,抬手用衣袖擦了擦額頭,又反手輕輕敲打著腰眼。


    靠著椅邊坐在門口地上的一位老頭見狀,開口說道:“大妹子,坐久了腰痛吧?”


    “也不全是坐久了,背的東西太多,累的。”


    “捶腰用處不大,得按腿才行。”


    “按腿?怎麽按?”


    旁邊座位上一位乘客可能也正被腰痛困擾,急忙問道。


    老頭坐在地上,一邊用手比劃,一邊耐心地講解:“用手掌緊貼小腿迎麵骨,手指按壓內外側,這樣可以緩解腰痛。”


    “按得有點疼。”旁邊那人按照老頭說的方法,用手按壓著,一邊按一邊說道。


    周媽媽看了看,也坐下來,學著開始按。


    老頭接著說:“我以前腰也總痛,後來自己琢磨出來的這個辦法。小腿裏側有地機、漏穀、三陰交、商丘等穴位,外側有昆侖、懸鍾、陽輔、光明、外丘等穴位。我當時就想著按一按說不定有用,這不,長期堅持下來,感覺效果還真不錯!”


    “這有什麽道理嗎?”


    “道理我也說不太清,你看昆侖穴能治坐骨神經痛、腰背痛,按說應該有用。但懸鍾穴是管中風的,按說跟腰痛沒關係……”


    “這幾個穴位都在什麽位置啊?”


    “昆侖穴在外踝尖與跟腱連線中點;懸鍾穴在小腿外側,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陽輔穴……”


    周山聽著他們談論穴位,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


    清晨4點,媽媽叫醒了周山,讓他趕緊整理物品,準備下車。


    4點26分,塔下車站到了。


    列車員打開車門,乘客們紛紛下車。


    周媽媽偷偷地問列車員該怎麽出站,列車員說:“我隻管車上的事,車站的事兒我可管不著,怎麽出站你們自己想辦法。”


    火車開走了,有票的乘客朝著車站出站口走去。


    周媽媽站在站台,一時沒了主意。


    一位同樣像是沒票的婦女看到了,說道:“沒票吧?往後走,再走兩裏路就能走出圍欄,從邊上可以出去。”


    實在沒有別的辦法,周媽媽背著、提著包裹,周山也背起一個大包,拎著兩個小包,跟著這位婦女走。


    可能這位婦女帶的東西少,走得快,沒一會兒就沒影了。


    周山和媽媽帶的東西太多,走得很慢。


    在黑暗中,他們踩著冰雪反射的微光,沿著鐵路的圍欄,艱難地前行。


    走了許久,終於走了出去。


    下了路基,走進白茫茫的農田裏。


    下雪後的田埂高低不平,不時讓他們的腳絆一下。


    又走了好一會兒,天微微泛起了白光。


    這時,周媽媽發現走岔路了,隻好掉頭,朝著火車站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周媽媽忍不住罵了好幾迴,還嘟囔著這些東西還不如喂狗了。


    周山感覺自己的棉衣都被汗水濕透了,臉上汗水不停地流,拎著包裹的手也越發覺得沉重。


    他心裏不禁犯起了嘀咕,怎麽剛開始不覺得重,現在卻感覺沉得要命呢。


    周媽媽心疼地說:“給我一個包吧。” “不用,我能拿得動。”


    周山沒有把包給媽媽,因為他看到媽媽身上背的、手裏提的包裹更多、更大。


    他們走迴圍欄口,終於看到了那條沿著圍欄的小路。


    可能走的人太多了,小路上的冰雪已經被踩沒了。


    周山心想,剛才可能就是因為這裏沒有冰雪反光,媽媽才錯過了這條路。


    他本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媽媽,但看到媽媽一臉的憤怒,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


    又走了2裏多路,繞過火車站,他們來到了火車站邊上的客運站。


    買好票,在等車的時候,周媽媽從包裹裏拿出餅,又拿著茶缸去茶水點打水。


    臨走前,還特意囑咐周山一定要看好東西。


    媽媽去打水了,周山的眼睛一刻也沒離開地上那一堆包裹。


    隻要有人走近,他就會有意靠過去,不讓對方靠近包裹。


    不一會兒,媽媽迴來了,看到周山盡責的模樣,不禁表揚了他幾句。


    吃完飯,又等了一個多小時,隻聽有人喊道:“去後圍子的,有去後圍子方向的旅客請上車,客車就要出發了!”


    排隊的人不算多,有一個人排在他們後麵,看著他們大包小裹的,便問道:“看你們像是從外地來的?”


    “是啊,迴家過年,坐了一夜火車。”


    “不對呀,去後圍子的車第一趟天不亮就走了,就是為了接那趟火車的旅客,你們怎麽沒坐那趟,坐了第二趟呢?”


    “有點別的事兒,耽誤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線情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老三33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老三333並收藏三線情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