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五千急襲,張文遠世之虎將
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 作者:山風木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鬼天氣,還真他娘的冷。”
距離美稷城大約百餘裏的一處山穀中,王通啃了一口典韋遞過來的肉幹,硬梆梆的,感覺有點磕牙。
這是一個丘陵地帶的山穀。
穀口較窄,穀內寬敞,很適合藏兵。軍隊進入山穀之後,隻要在四周的山上布下崗哨,在這個冰天雪地、罕有人跡的冬季,就很難被匈奴人發現。
但是,縱然如此,也需要對軍隊進行“用火管製”。
不是不可以生火,但需要對火堆的數量進行嚴格管製。
而且,每一個火堆,都必須埋設彎彎曲曲的煙道,將煙塵裏因不完全燃燒而殘留的微粒,吸附在泥土或冰雪上,以免炊煙升騰引起匈奴人的注意。
所以,大多數時候,就隻能啃硬梆梆的幹糧。
……
這一次,王通一共出兵四萬!
這已經是並州所能出動用於進攻的兵力的極限了。四萬兵力分成東西兩路。
西路軍由牛金率領。
共一萬五千人,從上郡出發,出龜茲關向北,運動到了朔方境內隱藏了起來。
東路軍由王通親自率領。
共兩萬五千人,於兩天前來到了這處山穀之中,等待作戰時機的到來。
隨王通一同出戰的,還包括高順、張合、高覽、晏明、眭固等人,可謂是精銳盡出。
……
(附錄圖片:征伐匈奴戰略地圖。)
……
“主公,匈奴人有動靜了。”
負責斥候的眭固匆匆過來稟報:
“據前方查探的斥候迴報,在今天下午,前前後後的,一共從美稷城中衝出了32名信使,他們的背上都插著一麵黃色的“小旗”,頭盔上插著三根赤色的羽毛。”
王通點了點頭,沒有馬上出聲。
而是轉頭看向一邊的荀攸。
荀攸見王通看向自己,便開口說道:
“背插小黃旗,代表的匈奴單於的傳令兵。頭盔上插三根赤色的羽毛,則表示緊急程為最高級。
這必是匈奴單於需要從周邊各個部落緊急調集兵力,再加上派出的傳令兵多達32人,由此可以看出,必是出了什麽大事。
從現在的情況看,能讓匈奴如此興師動眾,隻會有兩種可能。
其一,他們發現了牛金的軍隊。
其二,張遼那邊有了進展。”
王通點了點頭,這也正是王通心中所想。
兩種可能,一好一壞。
如果是匈奴人發現了牛金的那支軍隊,將意味著這次軍事行動已經暴露。
那樣的話,漢軍與匈奴之間將爆發一場惡戰。漢軍孤軍深入,就算是打贏了也隻會是一場慘勝,很難達到將匈奴滅族的戰略目標。
而假如是張遼那邊有所進展,則一切都是在按計劃發展。此戰有望將匈奴全滅!
從而,再次減少一個五胡時代中的“一胡”。即:由左賢王劉豹的兒子劉淵所建立的“漢趙”國。
正想著這事。
卻見郭嘉一瘸一拐地從外麵跑了進來,跑得很急,那一瘸一拐跑起來的樣子有些好笑。其實王通覺得他這樣跑,還不如單腿跳。
王通念及他腿腳不便。
本來不想帶他來的,可他偏要跟著來。
這就是郭嘉與賈詡的不同,賈詡從不主動要求隨軍。除非王通點名要他隨軍,否則,他留在後方,比誰都逍遙自在。
而且,上次征伐草原,將賈詡嚇得不輕。王通看他不是很主動,就將他留在太原與蔡邕等人主持大局。
而郭嘉則不同。
郭嘉心中有抱負,渴望建功立業,封妻蔭子,光宗耀祖,所以,但凡有戰事出征,總是想要跟在王通身邊出謀劃策。
這也是他的秉性。
原本的曆史上,曹操征烏桓時,想讓郭嘉在許昌養病,可這廝硬是要跟著曹操去征烏桓,結果病死在行軍途中。
“我說奉孝啊。”
王通皺了皺眉頭,有些嫌棄地說道:“你這一瘸一拐的樣子還不如單腿跳……”
“還不是讓你給整的!”
郭嘉的語氣中有些怨氣,看了一眼站在王通身後的典韋,又立馬變得乖巧了很多。
討好地笑了笑,說道:“主公你別鬧,正事要緊,張遼有緊急信報送來。”
說罷,便掏出一根銅管交給王通。
王通接過來看了看,掏出小刀割開蠟封,從裏麵拿出一塊絹布來。絹布上寫滿了一組一組的數字,根本就看不出寫的是什麽。
隨手遞給帳中的書吏幫忙翻譯。
書吏趕緊接過絹布,拿出密碼本飛快的翻動起來。
這個密碼本,是用蔡侯紙裝訂起來的。這個時代的蔡侯紙很貴,不過,王通從董卓的郿塢中搞到了十幾車,用來製作密碼本已經足夠了。
除此之外,王通已經將後世的造紙術的原理寫了一個大概,交給了鄭渾研究。
應該用不了多久,就能弄出來。
這些都是很簡單的技術。
後世的造紙術,也隻是在蔡倫的造紙術上進行改進,使植物材料腐爛得更徹底,再加入一些石灰水什麽的,造出來的紙就會更細致更白皙。
……
沒多久,書吏就將密信翻譯出來了。
王通接過來一看,但見上麵寫的是:
“主公容稟,末將率五千騎,偽裝鮮卑軍潛入五原,夜襲魁頭軍,大敗之,魁頭所部潰散。
末將親斬魁頭之首,奪得單於信物王杖一根。再著人持魁頭首級及王杖交予騫曼。
騫曼喜之,願聽主公號令相助剿滅匈奴。今已親率三萬鮮卑軍南下,兵鋒直指東勝。末將率本部人馬隱於騫曼之後,待機而動。”
王通見信大喜。
忍不住放聲大笑道:“張文遠世之虎將,本將果然沒有看錯!”
……
讓張遼協助騫曼打敗魁頭,再令騫曼協助剿殺匈奴。這便是王通那天晚上交代給張遼的事情。
沒想到張遼還真的辦到了。
而且,還親斬魁頭,並奪得單於“王杖”,交給騫曼。
可以想象得到。
這對騫曼來說,這該有多大的威懾力。此前騫曼與魁頭作戰,雙方出動的軍隊都達到了八萬以上,打了一年多也難分勝敗。
結果,張遼隻用五千騎兵急襲,便一戰而竟全功。如此一情形下,就算騫曼心裏有什麽想法,也不敢不聽王通的命令。
“真是太好了!”
郭嘉也大笑道:“如此一來,這一戰的勝算又增加了幾分,主公還真是有識人明啊!”
隻不過。
說到識人之明,這廝似乎是忘了,他的腿是怎麽斷的。
……
距離美稷城大約百餘裏的一處山穀中,王通啃了一口典韋遞過來的肉幹,硬梆梆的,感覺有點磕牙。
這是一個丘陵地帶的山穀。
穀口較窄,穀內寬敞,很適合藏兵。軍隊進入山穀之後,隻要在四周的山上布下崗哨,在這個冰天雪地、罕有人跡的冬季,就很難被匈奴人發現。
但是,縱然如此,也需要對軍隊進行“用火管製”。
不是不可以生火,但需要對火堆的數量進行嚴格管製。
而且,每一個火堆,都必須埋設彎彎曲曲的煙道,將煙塵裏因不完全燃燒而殘留的微粒,吸附在泥土或冰雪上,以免炊煙升騰引起匈奴人的注意。
所以,大多數時候,就隻能啃硬梆梆的幹糧。
……
這一次,王通一共出兵四萬!
這已經是並州所能出動用於進攻的兵力的極限了。四萬兵力分成東西兩路。
西路軍由牛金率領。
共一萬五千人,從上郡出發,出龜茲關向北,運動到了朔方境內隱藏了起來。
東路軍由王通親自率領。
共兩萬五千人,於兩天前來到了這處山穀之中,等待作戰時機的到來。
隨王通一同出戰的,還包括高順、張合、高覽、晏明、眭固等人,可謂是精銳盡出。
……
(附錄圖片:征伐匈奴戰略地圖。)
……
“主公,匈奴人有動靜了。”
負責斥候的眭固匆匆過來稟報:
“據前方查探的斥候迴報,在今天下午,前前後後的,一共從美稷城中衝出了32名信使,他們的背上都插著一麵黃色的“小旗”,頭盔上插著三根赤色的羽毛。”
王通點了點頭,沒有馬上出聲。
而是轉頭看向一邊的荀攸。
荀攸見王通看向自己,便開口說道:
“背插小黃旗,代表的匈奴單於的傳令兵。頭盔上插三根赤色的羽毛,則表示緊急程為最高級。
這必是匈奴單於需要從周邊各個部落緊急調集兵力,再加上派出的傳令兵多達32人,由此可以看出,必是出了什麽大事。
從現在的情況看,能讓匈奴如此興師動眾,隻會有兩種可能。
其一,他們發現了牛金的軍隊。
其二,張遼那邊有了進展。”
王通點了點頭,這也正是王通心中所想。
兩種可能,一好一壞。
如果是匈奴人發現了牛金的那支軍隊,將意味著這次軍事行動已經暴露。
那樣的話,漢軍與匈奴之間將爆發一場惡戰。漢軍孤軍深入,就算是打贏了也隻會是一場慘勝,很難達到將匈奴滅族的戰略目標。
而假如是張遼那邊有所進展,則一切都是在按計劃發展。此戰有望將匈奴全滅!
從而,再次減少一個五胡時代中的“一胡”。即:由左賢王劉豹的兒子劉淵所建立的“漢趙”國。
正想著這事。
卻見郭嘉一瘸一拐地從外麵跑了進來,跑得很急,那一瘸一拐跑起來的樣子有些好笑。其實王通覺得他這樣跑,還不如單腿跳。
王通念及他腿腳不便。
本來不想帶他來的,可他偏要跟著來。
這就是郭嘉與賈詡的不同,賈詡從不主動要求隨軍。除非王通點名要他隨軍,否則,他留在後方,比誰都逍遙自在。
而且,上次征伐草原,將賈詡嚇得不輕。王通看他不是很主動,就將他留在太原與蔡邕等人主持大局。
而郭嘉則不同。
郭嘉心中有抱負,渴望建功立業,封妻蔭子,光宗耀祖,所以,但凡有戰事出征,總是想要跟在王通身邊出謀劃策。
這也是他的秉性。
原本的曆史上,曹操征烏桓時,想讓郭嘉在許昌養病,可這廝硬是要跟著曹操去征烏桓,結果病死在行軍途中。
“我說奉孝啊。”
王通皺了皺眉頭,有些嫌棄地說道:“你這一瘸一拐的樣子還不如單腿跳……”
“還不是讓你給整的!”
郭嘉的語氣中有些怨氣,看了一眼站在王通身後的典韋,又立馬變得乖巧了很多。
討好地笑了笑,說道:“主公你別鬧,正事要緊,張遼有緊急信報送來。”
說罷,便掏出一根銅管交給王通。
王通接過來看了看,掏出小刀割開蠟封,從裏麵拿出一塊絹布來。絹布上寫滿了一組一組的數字,根本就看不出寫的是什麽。
隨手遞給帳中的書吏幫忙翻譯。
書吏趕緊接過絹布,拿出密碼本飛快的翻動起來。
這個密碼本,是用蔡侯紙裝訂起來的。這個時代的蔡侯紙很貴,不過,王通從董卓的郿塢中搞到了十幾車,用來製作密碼本已經足夠了。
除此之外,王通已經將後世的造紙術的原理寫了一個大概,交給了鄭渾研究。
應該用不了多久,就能弄出來。
這些都是很簡單的技術。
後世的造紙術,也隻是在蔡倫的造紙術上進行改進,使植物材料腐爛得更徹底,再加入一些石灰水什麽的,造出來的紙就會更細致更白皙。
……
沒多久,書吏就將密信翻譯出來了。
王通接過來一看,但見上麵寫的是:
“主公容稟,末將率五千騎,偽裝鮮卑軍潛入五原,夜襲魁頭軍,大敗之,魁頭所部潰散。
末將親斬魁頭之首,奪得單於信物王杖一根。再著人持魁頭首級及王杖交予騫曼。
騫曼喜之,願聽主公號令相助剿滅匈奴。今已親率三萬鮮卑軍南下,兵鋒直指東勝。末將率本部人馬隱於騫曼之後,待機而動。”
王通見信大喜。
忍不住放聲大笑道:“張文遠世之虎將,本將果然沒有看錯!”
……
讓張遼協助騫曼打敗魁頭,再令騫曼協助剿殺匈奴。這便是王通那天晚上交代給張遼的事情。
沒想到張遼還真的辦到了。
而且,還親斬魁頭,並奪得單於“王杖”,交給騫曼。
可以想象得到。
這對騫曼來說,這該有多大的威懾力。此前騫曼與魁頭作戰,雙方出動的軍隊都達到了八萬以上,打了一年多也難分勝敗。
結果,張遼隻用五千騎兵急襲,便一戰而竟全功。如此一情形下,就算騫曼心裏有什麽想法,也不敢不聽王通的命令。
“真是太好了!”
郭嘉也大笑道:“如此一來,這一戰的勝算又增加了幾分,主公還真是有識人明啊!”
隻不過。
說到識人之明,這廝似乎是忘了,他的腿是怎麽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