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狼子野心,師漢長技以製漢
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 作者:山風木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常言道:黃河九曲,為利一套。
這個套,並非你們所想象那樣,而是一塊空氣濕潤,土地肥沃,水草鮮美的很大一塊地區。這塊地區,被叫做河套地區,它包含了五原郡和朔方郡。
朔方和五原都在陰山以南,郡內大部分地區為黃河衝積平原,漢代時,這裏還是一片可灌溉種植的沃土,到後來慢慢沙化,才有一些地區變了後世的烏蘭布和大沙漠。
而美稷城,就在古黃河的南邊。
這裏是南匈奴的單於庭。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朔方郡,及南匈奴單於庭地圖。)
……
時值十一月上旬,朔方草原上的天氣特別的冷。
這裏的冬天是粗暴的,讓你感覺不到一絲絲的溫柔。風從陰山缺口處灌進來,像千萬把利刀在削剮著這片草原,這就是傳說中的……朔風。
美稷城中,匈奴單於於夫羅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糧食,又驚又喜,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實在是太好了!”
圍著這些糧食轉了三圈,又轉頭問跟在後麵的鐵裏塔孤,有些疑慮地問道:
“鐵裏塔孤,你是說……你問那王通要10萬石糧食,他直接就答應了?”
“是的。”
鐵裏塔孤道:“王通並沒有討價還價,並且立即就著人飛馬傳令給上郡太守,將五萬石糧食送到了龜茲關外。並且,還承諾將在春節過後,再送上剩下的五萬石。”
“他為什麽如此爽快?”
“他好像有意向咱們借兵打袁紹。”
“原來如此!”
於夫羅聞言,放聲大笑。
隨後又說道:“原來是有求於咱們,這樣就沒有問題了。既然這樣,你何不向他多要一些糧食?”
“大單於的意思是,同意借兵給他?”
“當然不會!”
“那是何意?”
於夫羅笑了笑,並沒有迴答鐵裏塔孤的疑問。而是看向一旁的兒子劉豹,說道:“豹兒可知緣由?”
“迴稟父王。”
劉豹抱拳行了一禮道:“孩兒曾在雒陽求學八年,在漢人的地方上,也學會了一些漢人的文化。知道漢人有一句話叫做“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如今,漢人內戰,就如同相爭的鷸蚌一般,而咱們匈奴人,則可以做那個得利的漁翁。
我們匈奴的勇士,完全沒有必要去幫王通與袁紹作戰。但是,這並不妨礙咱們問他要更多的糧食。
因此,鐵裏塔孤先生下次去見王通,可以先答應他借兵,以借兵為誘餌,再問他要五萬石糧食。
然後,再派人暗中聯絡袁紹。那袁紹得知王通用糧食向我們借兵之後,必然會給我們更多的糧食,以換取咱們不借兵給王通。
袁家四世三公,財富無人可比。甚至,袁紹還會主動拿出大量糧食,來請求咱們幫他共同對付王通。”
“那咱們到底幫誰?”於夫羅問道。
“兩不相幫!”
劉豹道:“咱們隻是騙他們一些糧食,卻並不是真心要幫助他們。就算是出兵,也隻是做做樣子,不會在戰場上死戰。
總之,漢人內亂,便是咱們匈奴快速發展,並強勢崛起的機會。
隻要漢人這樣相互殘殺幾十年或者上百年,我們匈奴的勇士,就可以恢複先祖冒頓的榮光,甚至牧馬中原!”
“好,好,好!”
劉豹的這一席話,說得於夫羅連連點頭。
……
這就是“教化”之功。
在漢人中,總有一些人如同劉虞一樣,主張對匈奴、烏桓、鮮卑等族進行教化。其結果,就是將漢人謀略和兵法全都教給了胡人。
在三國之前,胡人並不善於謀略,更不善於攻城。即使是強大的檀石槐時代,鮮卑人也隻敢年年叩邊,在邊關郡縣小打小鬧,卻不敢牧馬中原。
但是,到了晉朝,司馬氏大量引進胡人,使胡人內遷中原,學習漢人的文化,學習漢人的兵法,學習漢人的攻城守城之法,這才導致了後來無比淒慘的五胡十六國時代。
實際上,幾十個民族一家親,如同兄弟一般相處也是可以的。但其前提,必須是文明程度較高的一族,具有碾壓般的實力。否則,就會導致人類文明的倒退,讓人類重新迴到野蠻的原始部落時代。
所以,在漢人的實力還沒有足夠強大的漢朝末年,對於實力強大的鮮卑、匈奴、烏桓、羯、羌、氐等族,行教化之道,還有些為時過早。
原本的曆史上,曹操滅了烏桓。
所以後來才隻有五胡時代,若烏桓不滅,必是六胡時代。
……
劉豹的見解,頗具漢人的謀略。
這令於夫羅單於高興不已。
又看向二兒子去卑,問道:“卑兒,你覺得如何?”
去卑長得高大健壯,孔武有力,顯得很是粗獷,與彬彬有禮的劉豹形鮮明的對比。
同是兄弟,氣質迥異。
這就是“橘生淮北則為枳”的道理。去卑常年在草原上爭鬥廝殺好勇鬥狠,而劉豹則在雒陽學院吟詩作賦,其結果自然大不一樣。
見於夫羅問起,去卑便抱拳說道:“依我看,漢人的那些彎彎繞繞都是虛的,還是真刀實槍來得幹脆。何不趁漢人內亂之際,揮軍攻入漢境,大肆搶掠一番?”
“唉……”
於夫羅皺了皺眉頭。
心中有些失望。
正想要教訓幾句,卻忽然聽到有急促的馬蹄聲傳來。急忙轉頭看向城門方向,果然有一隊騎兵正狂奔而來,那當先一人,正是自己的弟弟唿廚泉。
“何事如此急迫?”
於夫羅揚聲問道:“莫非有什麽戰事?”
“確有戰事!”
唿廚泉勒住戰馬,大聲說道:
“剛剛接到信報,鮮卑單於騫曼,突然率領三萬大軍,從九原南下,侵入朔方東勝劫掠。所過之處,牧民不分老幼,盡被殺死,不過數日之間,殺我匈奴牧民萬餘人。”
(備注:九原是五原郡的治所。)
“騫曼?”
於夫羅詫異地問道:“騫曼不是正在跟魁頭開戰嗎,怎麽突然又入侵咱們匈奴的朔方?”
“迴稟大單於。”
唿廚泉道:“據說魁頭已經戰死,騫曼大獲全勝。也許是冬季缺糧,故爾入侵我們匈奴的地盤。”
“可他為何動輒殺人?”
於夫羅大怒道:“咱們草原爭鬥,也是有規矩的,相互之間搶劫牲畜,搶掠人口都不足為奇。但他卻將牧民不分老幼,全都殺死,這就太過分了!”
略一停頓,又大叫道:
“傳令下去,立即集結五萬兵力!本單於要親率大軍,去將該死的騫曼的人頭砍下來,製成本單於飲酒的酒器!”
……
(附錄圖片:騫曼的出兵地圖。)
……
這個套,並非你們所想象那樣,而是一塊空氣濕潤,土地肥沃,水草鮮美的很大一塊地區。這塊地區,被叫做河套地區,它包含了五原郡和朔方郡。
朔方和五原都在陰山以南,郡內大部分地區為黃河衝積平原,漢代時,這裏還是一片可灌溉種植的沃土,到後來慢慢沙化,才有一些地區變了後世的烏蘭布和大沙漠。
而美稷城,就在古黃河的南邊。
這裏是南匈奴的單於庭。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朔方郡,及南匈奴單於庭地圖。)
……
時值十一月上旬,朔方草原上的天氣特別的冷。
這裏的冬天是粗暴的,讓你感覺不到一絲絲的溫柔。風從陰山缺口處灌進來,像千萬把利刀在削剮著這片草原,這就是傳說中的……朔風。
美稷城中,匈奴單於於夫羅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糧食,又驚又喜,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實在是太好了!”
圍著這些糧食轉了三圈,又轉頭問跟在後麵的鐵裏塔孤,有些疑慮地問道:
“鐵裏塔孤,你是說……你問那王通要10萬石糧食,他直接就答應了?”
“是的。”
鐵裏塔孤道:“王通並沒有討價還價,並且立即就著人飛馬傳令給上郡太守,將五萬石糧食送到了龜茲關外。並且,還承諾將在春節過後,再送上剩下的五萬石。”
“他為什麽如此爽快?”
“他好像有意向咱們借兵打袁紹。”
“原來如此!”
於夫羅聞言,放聲大笑。
隨後又說道:“原來是有求於咱們,這樣就沒有問題了。既然這樣,你何不向他多要一些糧食?”
“大單於的意思是,同意借兵給他?”
“當然不會!”
“那是何意?”
於夫羅笑了笑,並沒有迴答鐵裏塔孤的疑問。而是看向一旁的兒子劉豹,說道:“豹兒可知緣由?”
“迴稟父王。”
劉豹抱拳行了一禮道:“孩兒曾在雒陽求學八年,在漢人的地方上,也學會了一些漢人的文化。知道漢人有一句話叫做“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如今,漢人內戰,就如同相爭的鷸蚌一般,而咱們匈奴人,則可以做那個得利的漁翁。
我們匈奴的勇士,完全沒有必要去幫王通與袁紹作戰。但是,這並不妨礙咱們問他要更多的糧食。
因此,鐵裏塔孤先生下次去見王通,可以先答應他借兵,以借兵為誘餌,再問他要五萬石糧食。
然後,再派人暗中聯絡袁紹。那袁紹得知王通用糧食向我們借兵之後,必然會給我們更多的糧食,以換取咱們不借兵給王通。
袁家四世三公,財富無人可比。甚至,袁紹還會主動拿出大量糧食,來請求咱們幫他共同對付王通。”
“那咱們到底幫誰?”於夫羅問道。
“兩不相幫!”
劉豹道:“咱們隻是騙他們一些糧食,卻並不是真心要幫助他們。就算是出兵,也隻是做做樣子,不會在戰場上死戰。
總之,漢人內亂,便是咱們匈奴快速發展,並強勢崛起的機會。
隻要漢人這樣相互殘殺幾十年或者上百年,我們匈奴的勇士,就可以恢複先祖冒頓的榮光,甚至牧馬中原!”
“好,好,好!”
劉豹的這一席話,說得於夫羅連連點頭。
……
這就是“教化”之功。
在漢人中,總有一些人如同劉虞一樣,主張對匈奴、烏桓、鮮卑等族進行教化。其結果,就是將漢人謀略和兵法全都教給了胡人。
在三國之前,胡人並不善於謀略,更不善於攻城。即使是強大的檀石槐時代,鮮卑人也隻敢年年叩邊,在邊關郡縣小打小鬧,卻不敢牧馬中原。
但是,到了晉朝,司馬氏大量引進胡人,使胡人內遷中原,學習漢人的文化,學習漢人的兵法,學習漢人的攻城守城之法,這才導致了後來無比淒慘的五胡十六國時代。
實際上,幾十個民族一家親,如同兄弟一般相處也是可以的。但其前提,必須是文明程度較高的一族,具有碾壓般的實力。否則,就會導致人類文明的倒退,讓人類重新迴到野蠻的原始部落時代。
所以,在漢人的實力還沒有足夠強大的漢朝末年,對於實力強大的鮮卑、匈奴、烏桓、羯、羌、氐等族,行教化之道,還有些為時過早。
原本的曆史上,曹操滅了烏桓。
所以後來才隻有五胡時代,若烏桓不滅,必是六胡時代。
……
劉豹的見解,頗具漢人的謀略。
這令於夫羅單於高興不已。
又看向二兒子去卑,問道:“卑兒,你覺得如何?”
去卑長得高大健壯,孔武有力,顯得很是粗獷,與彬彬有禮的劉豹形鮮明的對比。
同是兄弟,氣質迥異。
這就是“橘生淮北則為枳”的道理。去卑常年在草原上爭鬥廝殺好勇鬥狠,而劉豹則在雒陽學院吟詩作賦,其結果自然大不一樣。
見於夫羅問起,去卑便抱拳說道:“依我看,漢人的那些彎彎繞繞都是虛的,還是真刀實槍來得幹脆。何不趁漢人內亂之際,揮軍攻入漢境,大肆搶掠一番?”
“唉……”
於夫羅皺了皺眉頭。
心中有些失望。
正想要教訓幾句,卻忽然聽到有急促的馬蹄聲傳來。急忙轉頭看向城門方向,果然有一隊騎兵正狂奔而來,那當先一人,正是自己的弟弟唿廚泉。
“何事如此急迫?”
於夫羅揚聲問道:“莫非有什麽戰事?”
“確有戰事!”
唿廚泉勒住戰馬,大聲說道:
“剛剛接到信報,鮮卑單於騫曼,突然率領三萬大軍,從九原南下,侵入朔方東勝劫掠。所過之處,牧民不分老幼,盡被殺死,不過數日之間,殺我匈奴牧民萬餘人。”
(備注:九原是五原郡的治所。)
“騫曼?”
於夫羅詫異地問道:“騫曼不是正在跟魁頭開戰嗎,怎麽突然又入侵咱們匈奴的朔方?”
“迴稟大單於。”
唿廚泉道:“據說魁頭已經戰死,騫曼大獲全勝。也許是冬季缺糧,故爾入侵我們匈奴的地盤。”
“可他為何動輒殺人?”
於夫羅大怒道:“咱們草原爭鬥,也是有規矩的,相互之間搶劫牲畜,搶掠人口都不足為奇。但他卻將牧民不分老幼,全都殺死,這就太過分了!”
略一停頓,又大叫道:
“傳令下去,立即集結五萬兵力!本單於要親率大軍,去將該死的騫曼的人頭砍下來,製成本單於飲酒的酒器!”
……
(附錄圖片:騫曼的出兵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