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蘇軾、蘇轍到訪
時空食堂:開局喂飽朱元璋 作者:最初的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閑著無事的日子裏,程宇的生活非常規律,讀朱元璋、曹操送來的古書,在烹飪空間學廚,臥室修煉食炁法,累了就在庭院中的垂釣之海釣魚。
當終於等來新一輪的食客時,他便早早來到了大門門口,打算親眼看看這個令不少學子學習生涯痛苦無比的大文豪——蘇軾。
隨著一道光芒閃過,程宇有些疑惑地望著出現的兩個身影,嘴唇微張,眼神有些呆滯。
隻見兩個古裝長發少年正相擁在一起,年長的那個外袍半褪,露出雪白中衣,稍顯年輕瘦弱一些的少年則被裹在寬大的衣袍裏,兩人發帶糾纏在一起。
Σ(°△°|||)︴
“你們......“
程宇目瞪口呆,手中準備裝逼用的白紙扇不自覺地落地。
蘇轍還不知道這是怎麽一迴事呢,蘇軾見到程宇一臉呆滯的看著他們二人,他下意識地看了看自己和蘇轍的姿勢,隨即反應了過來。
一把推開弟弟,手忙腳亂整理衣襟:“這位兄台誤會了!我們兄弟二人......“
還沒等自己的話說完,蘇軾神色便是一僵:
“哎,等等,這是哪兒啊,我們倆剛才不是在廟裏嗎?”
本來蘇轍還在瑟瑟發抖,一聽兄長的話,不由的也抬起頭看向周圍。
很快兩人便齊齊看向了程宇。
奇怪,不是食仙居隻顯示了蘇軾一人嗎?
怎麽來了兩個?
莫不是蘇軾在臨走之前拉著人過來了?
嗯,有這個可能。
程宇收起了臉上的表情,撿起掉在地上的白紙扇自顧自地拍了拍:“兩位來到了我這食仙居,何不先自我介紹一下。”
蘇軾、蘇轍臉色一怔,隨即道出了家門。
“在下乃眉山蘇氏蘇子瞻。”
“在下乃眉山蘇氏蘇子由。”
“子瞻?子由?”程宇聽罷了然,一臉好奇地問道:“那你們就是大名鼎鼎的蘇軾、蘇轍兩兄弟?”
“大名鼎鼎?是個好詞!”
從沒聽過這個詞的蘇軾愣了一下,仔細迴味了一下後,隨即笑道:“嗯...也就是在眉山有些名氣,大名鼎鼎還算不上。”
“大名鼎鼎”這個成語具體出處通常被認為是在清代李寶嘉(亦名李伯元)所著的小說《官場現形記》第三十迴中:“還有那大名鼎鼎的賀欽差,他見了外國人,也是一味的謙和。”
不過,它的構成元素“大名”和“鼎鼎”在古代文獻中都有出現。
蘇軾隻是腦子稍微轉了一下,便明白了程宇這是在誇他。
“兄長。”蘇轍無語地喊了一聲蘇軾,為什麽不再直唿其名,當時是為了在外麵要維護兄友弟恭的形象。
“你隻聽到別人誇你,為何沒想到這人為何知道咱倆的名字啊?”說著,蘇轍還快速帶著警惕的神色看了程宇一眼。
經過蘇轍的提醒,蘇軾隨即露出了一幅恍然大悟的表情,既來之則安之,他麵向程宇好奇問道:“這位兄台,你也是眉山人嗎,如何知曉我二人的名字?”
程宇:“……”
怎麽迴事?
怎麽感覺這個蘇軾呆呆的?
在腦子裏稍微腹誹了一下,程宇嘴角微微上揚,走近了兩人。
“兩位要想知道是為何來到此地的,不如隨我進屋一敘。”
見程宇麵容英俊、氣質超然,毫無奸人之相,蘇軾微微思考了片刻後,隨即道:“好。”
見蘇轍也點頭同意,程宇側身做了個“請”的手勢,蘇軾、蘇轍兩人對視了一眼,眼中滿是謹慎。
蘇轍:萬一真有情況,我說三二一,就跑。
蘇軾:好!
……
在程宇緩緩介紹完食仙居以及他本人的來曆後,蘇軾、蘇轍緩了好一陣子,途中臉色更是變了又變。
蘇軾:我們來到了未來?
蘇轍:子瞻是被食仙居選中之人?
為了讓兩人接受自己真的穿越到了未來,程宇索性也不藏著掖著,笑著直言道:
“你,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
“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曆史治水名人。與父蘇洵、弟蘇轍三人並稱‘三蘇’”
“嘉佑二年,嗯也就是宋皇趙禎的第九個年號,進士及第。”
“嘉佑六年,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元豐三年,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後又出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職。”
“此後仕途不順,屢遭貶職,最終病逝於常州,諡號‘文忠’。”
說完蘇軾,還沒等蘇軾如何反應,程宇隨即又麵向蘇轍:
“你,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號東軒老人,晚號潁濱遺老。”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
“嘉佑二年,和其父兄同登進士第,世人讚譽道一門三進士。”
“入朝後,曾曆右司諫、禦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職,位列宰執。”
“最後以太中大夫致仕,居於穎昌,逝後被追諡為‘文定’。”
“這便是你們二位的未來人生。”
程宇的話音落下,便一臉笑意的等著看這兩位古代大文豪的反應,細細揣摩起裏兩人。
蘇軾,堪稱中國古代文學界的天花板。
這大概是個什麽概念?
舉個例子。
他詩詞、散文、書法、繪畫,就沒有一個是不擅長的。
這個擅長也不是簡單說說。
比如說詩歌。
北宋詩歌最高成就是誰?蘇黃:蘇東坡、黃庭堅。
詞呢?他是豪放派開創者和代表人物。蘇辛:蘇東坡、辛棄疾。
散文,宋代散文最高成就者——歐蘇:歐陽修、蘇軾。
書法,北宋四大家——蘇黃米蔡,打頭又是蘇東坡。
繪畫,他的《枯木怪石圖》,拍出了4.6億rmb的天價,創下了當時中國古畫第一高價。
中國古代,你幾乎找不出一個能在這麽多領域能和他比肩的人物。
而且,也幾乎找不到任何一個文學人物能像他一樣被後世之人人人追捧。
可以說是天下第一才子,都不過分。
如果隻論文學成就,或許還有一二能和他比肩的,但他還有一點是其他文人沒有的,那就是接地氣。
東坡肘子、東坡魚、東坡肉,他對烹飪之道確實是有鑽研的。
這也是他為我們後人所愛戴的地方。
可要論及他還有一點,極為讓人敬佩的,那便是:樂觀。
這一點看似容易,實際極難。
後世很多人都知道蘇軾命不好,很多傳世名作都是寫在他被貶謫的時候。
可是不管他怎麽倒黴,他都是樂嗬嗬的。
看透了人生,同時又熱愛生活。
殊為不易。
至於蘇轍,其人生也極不簡單。
他在現代有很多外號,什麽“世界第一好弟弟”、“北宋第一暖男”、“北宋模範丈夫”、“北宋第一嶽父”、“吃飯睡覺撈哥哥”……
外號真是一大堆。
這不怪後人像追明星八卦一樣看他們倆。
他們之間的兄弟情確實是非常令人感動。
本來程宇並不是抱著玩梗的心態去搜蘇轍的生平的,可奈何哥哥的光環太大,再加上有很多人有意去傳播兩人之間的感情深厚。
他不由地更想深入了解這兄弟倆,在看完兩兄弟的生平事跡後。
程宇:嗯,確實是兄控跟弟控啊。
當終於等來新一輪的食客時,他便早早來到了大門門口,打算親眼看看這個令不少學子學習生涯痛苦無比的大文豪——蘇軾。
隨著一道光芒閃過,程宇有些疑惑地望著出現的兩個身影,嘴唇微張,眼神有些呆滯。
隻見兩個古裝長發少年正相擁在一起,年長的那個外袍半褪,露出雪白中衣,稍顯年輕瘦弱一些的少年則被裹在寬大的衣袍裏,兩人發帶糾纏在一起。
Σ(°△°|||)︴
“你們......“
程宇目瞪口呆,手中準備裝逼用的白紙扇不自覺地落地。
蘇轍還不知道這是怎麽一迴事呢,蘇軾見到程宇一臉呆滯的看著他們二人,他下意識地看了看自己和蘇轍的姿勢,隨即反應了過來。
一把推開弟弟,手忙腳亂整理衣襟:“這位兄台誤會了!我們兄弟二人......“
還沒等自己的話說完,蘇軾神色便是一僵:
“哎,等等,這是哪兒啊,我們倆剛才不是在廟裏嗎?”
本來蘇轍還在瑟瑟發抖,一聽兄長的話,不由的也抬起頭看向周圍。
很快兩人便齊齊看向了程宇。
奇怪,不是食仙居隻顯示了蘇軾一人嗎?
怎麽來了兩個?
莫不是蘇軾在臨走之前拉著人過來了?
嗯,有這個可能。
程宇收起了臉上的表情,撿起掉在地上的白紙扇自顧自地拍了拍:“兩位來到了我這食仙居,何不先自我介紹一下。”
蘇軾、蘇轍臉色一怔,隨即道出了家門。
“在下乃眉山蘇氏蘇子瞻。”
“在下乃眉山蘇氏蘇子由。”
“子瞻?子由?”程宇聽罷了然,一臉好奇地問道:“那你們就是大名鼎鼎的蘇軾、蘇轍兩兄弟?”
“大名鼎鼎?是個好詞!”
從沒聽過這個詞的蘇軾愣了一下,仔細迴味了一下後,隨即笑道:“嗯...也就是在眉山有些名氣,大名鼎鼎還算不上。”
“大名鼎鼎”這個成語具體出處通常被認為是在清代李寶嘉(亦名李伯元)所著的小說《官場現形記》第三十迴中:“還有那大名鼎鼎的賀欽差,他見了外國人,也是一味的謙和。”
不過,它的構成元素“大名”和“鼎鼎”在古代文獻中都有出現。
蘇軾隻是腦子稍微轉了一下,便明白了程宇這是在誇他。
“兄長。”蘇轍無語地喊了一聲蘇軾,為什麽不再直唿其名,當時是為了在外麵要維護兄友弟恭的形象。
“你隻聽到別人誇你,為何沒想到這人為何知道咱倆的名字啊?”說著,蘇轍還快速帶著警惕的神色看了程宇一眼。
經過蘇轍的提醒,蘇軾隨即露出了一幅恍然大悟的表情,既來之則安之,他麵向程宇好奇問道:“這位兄台,你也是眉山人嗎,如何知曉我二人的名字?”
程宇:“……”
怎麽迴事?
怎麽感覺這個蘇軾呆呆的?
在腦子裏稍微腹誹了一下,程宇嘴角微微上揚,走近了兩人。
“兩位要想知道是為何來到此地的,不如隨我進屋一敘。”
見程宇麵容英俊、氣質超然,毫無奸人之相,蘇軾微微思考了片刻後,隨即道:“好。”
見蘇轍也點頭同意,程宇側身做了個“請”的手勢,蘇軾、蘇轍兩人對視了一眼,眼中滿是謹慎。
蘇轍:萬一真有情況,我說三二一,就跑。
蘇軾:好!
……
在程宇緩緩介紹完食仙居以及他本人的來曆後,蘇軾、蘇轍緩了好一陣子,途中臉色更是變了又變。
蘇軾:我們來到了未來?
蘇轍:子瞻是被食仙居選中之人?
為了讓兩人接受自己真的穿越到了未來,程宇索性也不藏著掖著,笑著直言道:
“你,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
“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曆史治水名人。與父蘇洵、弟蘇轍三人並稱‘三蘇’”
“嘉佑二年,嗯也就是宋皇趙禎的第九個年號,進士及第。”
“嘉佑六年,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元豐三年,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後又出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職。”
“此後仕途不順,屢遭貶職,最終病逝於常州,諡號‘文忠’。”
說完蘇軾,還沒等蘇軾如何反應,程宇隨即又麵向蘇轍:
“你,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號東軒老人,晚號潁濱遺老。”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
“嘉佑二年,和其父兄同登進士第,世人讚譽道一門三進士。”
“入朝後,曾曆右司諫、禦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職,位列宰執。”
“最後以太中大夫致仕,居於穎昌,逝後被追諡為‘文定’。”
“這便是你們二位的未來人生。”
程宇的話音落下,便一臉笑意的等著看這兩位古代大文豪的反應,細細揣摩起裏兩人。
蘇軾,堪稱中國古代文學界的天花板。
這大概是個什麽概念?
舉個例子。
他詩詞、散文、書法、繪畫,就沒有一個是不擅長的。
這個擅長也不是簡單說說。
比如說詩歌。
北宋詩歌最高成就是誰?蘇黃:蘇東坡、黃庭堅。
詞呢?他是豪放派開創者和代表人物。蘇辛:蘇東坡、辛棄疾。
散文,宋代散文最高成就者——歐蘇:歐陽修、蘇軾。
書法,北宋四大家——蘇黃米蔡,打頭又是蘇東坡。
繪畫,他的《枯木怪石圖》,拍出了4.6億rmb的天價,創下了當時中國古畫第一高價。
中國古代,你幾乎找不出一個能在這麽多領域能和他比肩的人物。
而且,也幾乎找不到任何一個文學人物能像他一樣被後世之人人人追捧。
可以說是天下第一才子,都不過分。
如果隻論文學成就,或許還有一二能和他比肩的,但他還有一點是其他文人沒有的,那就是接地氣。
東坡肘子、東坡魚、東坡肉,他對烹飪之道確實是有鑽研的。
這也是他為我們後人所愛戴的地方。
可要論及他還有一點,極為讓人敬佩的,那便是:樂觀。
這一點看似容易,實際極難。
後世很多人都知道蘇軾命不好,很多傳世名作都是寫在他被貶謫的時候。
可是不管他怎麽倒黴,他都是樂嗬嗬的。
看透了人生,同時又熱愛生活。
殊為不易。
至於蘇轍,其人生也極不簡單。
他在現代有很多外號,什麽“世界第一好弟弟”、“北宋第一暖男”、“北宋模範丈夫”、“北宋第一嶽父”、“吃飯睡覺撈哥哥”……
外號真是一大堆。
這不怪後人像追明星八卦一樣看他們倆。
他們之間的兄弟情確實是非常令人感動。
本來程宇並不是抱著玩梗的心態去搜蘇轍的生平的,可奈何哥哥的光環太大,再加上有很多人有意去傳播兩人之間的感情深厚。
他不由地更想深入了解這兄弟倆,在看完兩兄弟的生平事跡後。
程宇:嗯,確實是兄控跟弟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