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的浪濤在月光下泛著鐵灰色的寒光,董卓的玄鐵重靴碾過浮橋濕滑的木板,肩胛處未愈的箭傷滲出靛藍膿血,將腳下\"關\"字戰旗的殘片腐蝕出蜂窩孔洞。他俯身抓起一把混著碎骨的淤泥,指縫間竟夾著半截青銅齒輪——三日前斥候發現的浮橋暗樁上,每根木樁皆被墨家機關鼠啃出孔洞,孔內塞著浸泡屍油的《墨子·備水》殘頁。


    “主公,橋板有硫磺味!”


    賈詡的黑裘掠過橋頭鎮水獸,卦盤碎玉紮入獸首眼窩。話音未落,九條青銅絞索自橋底暴起,鏈頭拴著的不是石錨,而是三百具身纏水草的荊州水卒屍骸!屍體突然抽搐,腐爛的指節扣動腰間機括——藏於肋骨的墨家“蝕金蛭”破體而出,蟲身遇水膨如蟒蛇,吸盤黏住浮橋便蝕穿木板!


    呂布的赤兔馬踏浪躍上橋麵,方天畫戟劈碎兩具浮屍:“關雲長這紅臉賊,陰魂不散!”戟尖觸及第三具屍身的刹那,屍骸突然自爆——藏於腹腔的三百枚“裂魂釘”破空激射,釘尖刻著的“斷”字遇風即燃,幽綠毒火將西涼前鋒逼退十丈!


    蔡琰的焦尾琴掠過蛭群,斷弦纏住三條絞索:“明公,索上有《九章算術》的舟橋策!”琴音震顫間,絞索突然繃如鐵弦——藏於鏈環夾層的魚皮殘卷遇火顯形,竟是諸葛亮手書的浮橋機關圖,圖中“中流”標記處滲出黑血!


    “雕蟲小技!”


    董卓的五禽戲氣勁轟然爆發,虎形震碎毒火。玉璽紫芒順絞索灌入河床,整段浮橋突然解體——三百塊橋板翻轉如刃,露出底麵暗藏的三百架“翻江弩”,弩臂竟是用青龍偃月刀殘片熔鑄,箭槽填滿刻著“漢”字的淬毒蒺藜!


    地動山搖間,上遊傳來悶雷般的戰鼓聲。


    關平的虛影在浪尖凝聚,他獨臂揮動金背砍山刀劈開水幕:“董賊!這浮橋飲過七萬江東血!”刀鋒觸及水麵的刹那,藏於河底的三百口“鎮魂棺”破浪而出!棺蓋彈開的瞬間,浸泡汞液的荊州水鬼揮叉躍出,鋼叉所過之處,浪濤竟凝成鐵灰色《春秋》篆字,每個“義”字皆化作淬毒冰刃!


    “坎位地裂!”隨著賈詡一聲怒喝,他手中的碎玉卦盤如同閃電一般急速地紮入震位。刹那間,玉璽之力如洶湧的洪流一般逆衝地脈,引發了劇烈的震動。


    就在此時,原本堅如磐石的冰刃突然炸裂開來,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撕裂。而令人驚訝的是,藏於棺底的三百條青銅鎖蛟鏈破水而出,如蛟龍出海般騰空而起。這些鐵鏈的鏈頭竟然拴著一隻隻放大十倍的墨家機關鼉龍,它們張牙舞爪,氣勢洶洶。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鼉龍口中噴出的並非致命的毒液,而是三百卷用蠱血寫就的《春秋》仿本!這些仿本在空中飛舞,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操控著,讓人不禁心生恐懼。


    “弦斷!”蔡琰的嬌喝聲響起,她手中的焦尾琴七弦齊崩,斷弦如同銀蛇一般竄入龍口。與此同時,琴腹暗格中彈出的“定魂針”如流星般疾馳,準確地沒入《春秋》竹簡之中。


    然而,這還不是結束。針尾拴著的《大風歌》殘卷遇毒即燃,瞬間燃起熊熊烈火。火光中,一個模糊的身影漸漸浮現,正是蒙恬的虛影。他手中緊握著量天尺,猛然一擊,準確地擊中了某處暗樁。


    隻聽得一聲巨響,暗樁應聲而斷。蒙恬的聲音在空中迴蕩:“斷橋非為戰,誅心方絕魂!”董卓手中的趕山鞭如靈蛇一般,迅速卷住了關平的金刀。鞭梢處閃爍著紫色光芒,映照出刀柄上陰刻的“漢壽亭侯”印,仿佛在嘲笑關平的不自量力。


    “關家小兒,你這浮橋竟然比你父親的骨頭還要脆弱!”董卓的聲音如洪鍾一般,在江麵上迴蕩。


    就在董卓將玉璽之力灌入河床的瞬間,整條漢水像是被煮沸了一般,突然沸騰起來。隻見九尊巨大的青銅鎮水鼎從漩渦中緩緩升起,鼎耳上垂下的鐵鏈如同惡魔的觸手,緊緊纏住了赤兔馬的鐵蹄。


    關平見狀,毫不畏懼,他突然撕開胸前的鱗甲,露出了肋骨間紋著的一幅神秘圖案——《水戰八陣圖》。


    “這浮橋連接的並非兩岸,而是雲長將軍未咽下的那口傲氣!”關平大喝一聲,聲音在江麵上久久迴蕩。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圖中“董”字標記處突然炸裂開來,三百顆青銅龍頭如同被喚醒的巨獸一般,從橋樁中猛然暴出。這些龍頭口中銜著的並非明珠,而是浸泡在屍油中的青龍偃月刀仿品!呂布的畫戟劈碎三顆龍頭,戟尖寒光卻驟然凝滯——第四顆龍口中竄出半卷帛書,竟是關羽臨終前咬指血書的《絕命詞》:“玉璽不碎,漢魂不滅!”血字觸及紫芒的瞬間,整座浮橋突然扭曲成九宮殺陣,陣眼處懸浮的傳國玉璽贗品紫芒暴漲,將西涼鐵騎困在滔天巨浪之中!


    在五更時分,萬籟俱寂,隻有遠處傳來的五更鼓聲,仿佛在宣告著新的一天即將到來。然而,就在這寂靜的時刻,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浮橋竟然在瞬間化為了木屑!


    關平的斷刀,原本緊緊地卡在鎮水鼎的耳間,此刻刀柄已經被燒焦,上麵的“關”字也變得模糊不清。但就在這時,一股奇異的力量突然湧現,使得斷刀與玉璽產生了共鳴。


    與此同時,董卓手中的趕山鞭猛地一揮,卷起了半塊《絕江令》的殘片。那殘片在紫芒的映照下,透出了鼎內的血篆——“斷魂非在橋,人心自沉淪。”


    蔡琰的斷弦琴,靜靜地沉入了機關城的裂隙之中。她那染血的指尖,輕輕地拂過青銅龍頭,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曆史滄桑。她喃喃自語道:“這浮橋渡的,並非是士兵……而是雲長當年未斬盡的執念啊。”


    而在地宮的最深處,禹王廟內的三百尊青銅量水尺,突然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操控著一般,齊刷刷地轉向了北方。尺麵上刻著的“漢”字,此時正隨著洛陽未央宮的方向,緩緩地滲出黑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為董卓之逆天改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不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不一並收藏我為董卓之逆天改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