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朝廷下詔令,公孫續議出兵


    建安二年,二月。


    長安朝廷又下發了兩道詔書,分別給丹陽的孫堅和洛陽的公孫續,令二人再次起兵,攻打九江的袁術。


    公孫續接到朝廷的詔令之後,將郭嘉、戲忠、鍾繇三人召進將軍府議事。


    “主公,斥候營送來了冀州的許多情報,袁譚正在集結兵馬,而朝廷在這個時候又下了詔令,讓主公出兵討伐袁術,屬下以為,這其中定有陰謀!”郭嘉說道。


    “奉孝的意思是,袁術將本將軍調開的目的,是為了讓袁譚出兵攻打我們?”公孫續問道。


    “很有可能就是如此!”


    “袁譚還真是不自量力啊!”盡管公孫續對每個對手都很重視,但此時依舊對袁譚很不屑。


    這不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嗎?


    “主公,若冀州隻是袁譚,他肯定不敢出兵,但必定有沮授、辛評、審配等人,而且還有文若,若是一直這樣等下去,一旦我們出兵攻打,他們便隻有滅亡一條路。此時兵強馬壯,若主動出兵,雖然勝算很低,但總有一線生機,因此還是要搏一搏!”戲忠說道。


    “袁譚出兵,你們覺得他會攻打何處?”


    “冀州處於主公的四麵合圍之中,從任何一個地方尋求突破,都有可能,而最有可能的,屬下以為是常山和青州的平原!”郭嘉說道。


    “常山就像一根刺,紮在冀州的心髒,若不拔去,冀州始終不安,而攻打青州的平原,主公能派的援軍隻有東郡管亥的兵馬,這是唯一有可能突破的地方。”戲忠說道。


    “屬下也讚同奉孝、誌才之見解,不過,沮授乃河北大才,文若更是足智多謀,我們還是不可掉以輕心!”鍾繇說道。


    “元常言之有理,袁譚雖隻有一州之地,可如今的兵馬將近二十萬,我們可以在戰略上藐視他,但在戰術上一定要重視他!知己知彼,戒驕戒躁,方可立於不敗之地!”公孫續說道。


    “謹記主公教誨!”三人都向公孫續拱手行了一禮。


    對主公的這種既樂觀,又謹慎態度,他們是非常滿意的。


    “傳征東將軍府命令,以太史慈為統帥,潘鳳為大將,豫州刺史陳宮為軍師,率領沛國的三萬兵馬,出兵九江,協助孫堅討伐叛逆袁術,沛國相諸葛玄負責糧草調配。”


    公孫續立刻下了命令,袁紹想要將自己調走,自己就一定聽他的嗎?


    出兵討伐袁術,本將軍隻要做了就行,本將軍麾下有幾十萬大軍,謀士如雲,戰將上百員,還需要事必躬親嗎?


    這個時間段,隻要朝廷的詔令不離譜,不嚴重損害自己的利益,公孫續還是可以奉詔的。


    “諾!”


    “奉孝,看來你想休養生息,可人家袁紹不願意啊!”


    “主公說的是,既然袁紹想要決戰,那我們就陪他,雖然付出的代價大一些,可主公卻能早一點統北方!”


    “是啊,以主公現在的實力,他若戰,我們便戰,何懼之有!”


    盡管馬上又要開戰了,而且很可能是大戰,但無論是公孫續還是郭嘉、戲忠、鍾繇等人,都很輕鬆。


    “命令典韋、許褚整動麾下兵馬,奉孝、誌才,隨本將軍出征,前往東郡!”


    “諾!”


    “元常,大戰期間,袁紹很可能再次集結兵馬攻打弘農,洛陽城外的駐軍,由你調配,做好增援弘農於禁的準備!”


    “諾!”


    “給騎兵營趙雲、陳到、張遼傳令,若有戰機,可主動出兵!”


    “諾!”


    現在騎兵營已經分成了三隊,陳到駐紮在汝南,張遼駐紮在河內,趙雲駐紮在洛陽城外。


    雖然各隊都隻是幾千兵馬,無法攻城掠地,但是在大戰中,一旦抓住戰機,便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比如截斷糧道,或者燒毀敵軍的糧草,可能會讓戰局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主公可是準備在平原與袁譚決戰?”郭嘉問道。


    平原武安國、辛毗有三萬兵馬,要守住肯定沒有問題,而濟南和樂安,荀攸、吳敦、尹禮也有三萬兵馬,加上東郡管亥、孫觀、董昭的五萬兵馬,青州應該是無憂的。


    而公孫續要親自前往,郭嘉猜到,不僅僅是要守住。


    “對!”公孫續點了點頭,“臥榻之側,豈容敵人酣睡,冀州不拿下,始終是後顧之患,而想要拿下來,首先要消耗他們大量的兵馬。袁譚守在城中,我們暫時沒有辦法,但他既然出來了,本將軍便不打算讓他迴去!”


    “主公英明!”郭嘉也點了點頭,“不過屬下以為,主公既然要和袁譚決戰,便不要急著前往東郡,讓袁譚放心大膽的出兵,否則他若退迴去,我們可就沒有決戰的機會了!”


    “言之有理!”公孫續點了點頭。


    “還有一道消息,左中郎將劉範,奉天子詔書,率領三萬兵馬,已經到了郿城,準備由斜穀進兵,攻打漢中張魯!”郭嘉說道。


    “劉範,就是劉焉的大兒子?”


    “對!”


    “張魯盤踞漢中多年,劉璋都沒有辦法,劉範恐怕也會無功而返!”


    對於劉範,公孫續沒有多少印象。


    “主公,此事非常蹊蹺,屬下猜測,左將軍劉備可能是主帥,劉範隻是個幌子!”戲忠說道。


    “劉備……”


    公孫續默默的點了點頭,這是三國時期意誌最頑強的梟雄,選擇漢中,倒是很有可能,因為其他地方已經沒有他立足之地。


    當然,像以前曆史那樣前往荊州,依附於劉表,也可以。


    不過此時劉備還沒有到窮途末路,而且劉表精力還很充沛,野心也很大,劉備豈能寄人籬下。


    這讓公孫續想起了以前曆史中,陸遜做了江東大都督之後,給關羽寫信示弱,結果呂蒙白衣渡江,奪取了南郡。


    劉範沒有任何名氣,張魯怎麽會在意呢?一旦他發現統軍的是劉備,恐怕就晚了。


    “劉備若能拿下漢中,與益州劉璋,荊州劉表聯合起來,倒也是一股不弱的實力,隻是大漢氣數已盡,靠他們這幾位漢室宗親,想要中興,已經不可能了!”戲忠說道。


    “先帝當初采納劉焉的建議,廢史立牧,當時已經看到,天下呈大亂之勢,地方諸侯不再聽朝廷的詔令。


    “但隻要統兵的是宗室之人,再怎麽也會讓他的兒子坐在龍椅上,哪怕沒有權利。


    “假如朝堂之中有劉虞,而在外諸侯有劉備、劉璋、劉表、劉繇等,那大漢的江山必然在。


    “可是他想不到,這些宗室高官,終究難成大事,大漢的滅亡,江山易主,乃天意,非人為能改之!”公孫續說道。


    “主公言之有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西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西風並收藏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