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王允的謀劃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 作者:醉酒西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荀攸為何會來青州?
董卓遷都長安的時候,荀攸本來打算直接迴潁川,可是董卓強迫荀爽前往長安。
荀爽在當時影響力非常大,荀氏八龍,慈明無雙,慈明就是荀爽。
早年曾遭黨錮之禍,光和七年,第二次黨禁解除之後,朝廷的五府,也就是大將軍府、太傅府、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都征召荀爽,當時的執金吾袁逢也征召,可見荀爽之名。
這樣的人,董卓怎麽能放過?
要麽跟著去長安,要麽就會被殺掉。
荀爽當時已經六十歲了,自然要有人陪,荀攸就跟去了長安。
盡管荀彧是荀攸的叔父,但年齡還比荀攸小七歲,所以荀彧迴到了潁川。
前年,荀爽病死於長安,在揚彪、韓融等人的幫助之下,荀攸和荀彧,將荀爽的棺槨迎迴了潁川,重新進行了安葬。
去年,荀攸與荀彧一直在穎川荀氏老宅,為荀爽守孝,在此期間,荀彧收到了曹操的來信。
天下大亂,荀家想要經久不衰,他們就必須要做出正確的選擇。
荀諶已經投到了袁紹的麾下,現在看來,袁紹在北方,成為雄主之一。
而曹操也已經成為兗州牧,在北方兵強馬壯,荀彧與曹操熟識,知道曹操的才能,曾被許子將評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有很大幾率成就一番霸業,因而荀彧選擇了曹操。
按照荀爽當時的計劃,荀攸應該優先考慮袁術,或者是南方的一位諸侯,這樣就能保證將來無論誰最終成就了霸業,荀家也一樣有顯赫的地位!
可是荀攸並不看好袁術,他當初在何進府中做幕僚的時候,接觸過袁術,認為其頗多遊俠氣息,沒有雄主之範,更沒有識人之能。
劉表、劉焉雖然都是漢室宗親,治理一州尚可,成就霸業很難。
豫州孫堅太過剛烈。
就在荀攸猶豫不決之時,他連續收到了郭嘉和戲忠的信,兩人都勸荀攸投效到公孫續帳下,言說公孫續乃天下數百年難遇之明主。
對於郭嘉和戲忠,荀攸是相信的,他們既然都能選擇公孫續,那公孫續必然有過人之處,因此荀攸到了青州。
公孫續和郭嘉,親自到門口將荀攸迎進了將軍府客廳。
新年還沒過去,公孫續喜得貴子,又有大才自遠方來,當然要設宴了。
陳宮、太史慈、徐晃等坐陪。
眾人談古說今,縱論天下。
荀攸對公孫續的才華佩服不已,對其麾下的文武,更是讚歎不已。
太史慈、徐晃皆有名將之姿,陳宮也是智謀之士。
再一想,田豫、田疇、牽招皆當世名士,趙雲乃北方第一猛將,張遼智勇雙全,於禁統兵有方,就連公孫續身後的護衛典韋,一看也不是普通人。
加上管寧、邴原、王烈、孔融等天下大儒,都願意在青州為官,公孫續絕對是亂世雄主,將來一定可以成就霸業。
於是荀攸便不再猶豫,拜公孫續為主公。
這一下公孫續太高興了,潁川荀氏,大漢最有影響力的世家之一,投效自己,不是三顧茅廬請來,而是自己千裏迢迢來到青州。
這就是自己的王霸之氣啊!
相信有了荀攸的影響,後麵的人才還會更多。
盡管曹操也得到了王佐之才荀彧,但公孫續不羨慕。
你的五子良將,我已經有三個了,而你前期的五大謀士,我也有三個,你還怎麽跟我鬥?
看來在北方,最先出局的,應該是曹操了。
荀攸的職位與陳宮一樣,鎮北將軍府從事中郎,兼任大軍的軍師。
長安。
朝廷終於沒有了反對董卓的聲音,這讓董卓非常滿意。
而能夠出現這樣的效果,司徒王允功不可沒。
王允現在已經成為董卓的心腹,因此也得到了相應的高官厚祿,被封為溫侯,食邑五千戶。
這讓許多人都感到羨慕,但也讓有些人不齒,甚至羞於與之為伍。
王允被天子封侯,自然要慶賀一番,酒宴完畢之後,來祝賀的官員陸續離開,王允迴到了書房。
書房中已經有幾個人,仆射士孫瑞、尚書楊瓚、太尉楊彪、太常馬日磾等。
“王司徒,莫非準備行動?”仆射士孫瑞問道。
“不能再等了,看著陛下時常受辱,身為臣子,心如刀絞,計劃誅賊已多年,元固(蓋勳的字,曾任京兆尹,與王允商議過誅殺董卓)、公業(鄭泰的字,曾任議郎,與何顒、荀攸共謀誅殺董卓,未成)、子琰(黃婉的字,曾任太尉,與王允計劃誅殺董卓)、慈明(荀爽的字,曾任司空,與王允計劃誅殺董卓)都已不在了,我等若再拖延,不知還能剩幾人?”
“王司徒所慮,正是我等所慮,董越、徐榮、段煨、胡軫、張濟、李傕、郭汜等兵馬均不在長安,董璜、董旻的兵馬,我們各自的私兵尚可對付,隻是呂布驍勇,並州狼騎就在城外,若是一時之間拿不下太師府,恐怕會功虧一簣!”楊彪說道。
“此事成敗關鍵,就在於呂布!”王允想了想說道。
“呂布?王司徒的意思……”尚書楊瓚疑惑地問道。
“老夫欲拉攏呂布,讓其倒戈,誅殺董賊!”
“這……王司徒,這太危險了!”馬日磾直搖頭。
“王司徒切不可魯莽,呂布本就反複無常,豈可相信,你這是拿我等所有人身家性命,在賭啊!”楊彪說。
“你們放心,老夫隻告訴呂布,這是我一人之謀,即使失敗,也不會連累到諸位,若真是那樣,以後誅殺董賊之事,就拜托諸位了!”
“王司徒,這……這……”
“老夫也並非是臨時起意,而是深思熟慮,老夫與呂布同為並州人,這一年來,以此為借口,已經親近了很多。前段時間,呂布與那董賊曾有衝突,董賊將手戟擲向呂布,讓呂布心生恨意。而呂布又與董賊小妾有私,董賊似乎有所察覺,這讓呂布更加不安,如此良機,老夫不想錯過!”
眾人聽了之後,全都細細思索起來。
以呂布的性格,結合這些事情,倒是真有可能倒戈。
有了呂布,誅殺董賊就容易多了。
而且成功之後,並州狼騎很快會進入城中,董璜董旻的禦林軍,根本就不是並州狼騎的對手。
清理了城中董卓的親信之後,呂布的兵馬再駐守長安,西涼軍雖然多,可群龍無首,必然能夠各個擊破。
“王司徒,還需詳細計劃!”
“此事成則成功,敗則成仁,我王允無愧於大漢,九泉之下,也可心安了!”
董卓遷都長安的時候,荀攸本來打算直接迴潁川,可是董卓強迫荀爽前往長安。
荀爽在當時影響力非常大,荀氏八龍,慈明無雙,慈明就是荀爽。
早年曾遭黨錮之禍,光和七年,第二次黨禁解除之後,朝廷的五府,也就是大將軍府、太傅府、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都征召荀爽,當時的執金吾袁逢也征召,可見荀爽之名。
這樣的人,董卓怎麽能放過?
要麽跟著去長安,要麽就會被殺掉。
荀爽當時已經六十歲了,自然要有人陪,荀攸就跟去了長安。
盡管荀彧是荀攸的叔父,但年齡還比荀攸小七歲,所以荀彧迴到了潁川。
前年,荀爽病死於長安,在揚彪、韓融等人的幫助之下,荀攸和荀彧,將荀爽的棺槨迎迴了潁川,重新進行了安葬。
去年,荀攸與荀彧一直在穎川荀氏老宅,為荀爽守孝,在此期間,荀彧收到了曹操的來信。
天下大亂,荀家想要經久不衰,他們就必須要做出正確的選擇。
荀諶已經投到了袁紹的麾下,現在看來,袁紹在北方,成為雄主之一。
而曹操也已經成為兗州牧,在北方兵強馬壯,荀彧與曹操熟識,知道曹操的才能,曾被許子將評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有很大幾率成就一番霸業,因而荀彧選擇了曹操。
按照荀爽當時的計劃,荀攸應該優先考慮袁術,或者是南方的一位諸侯,這樣就能保證將來無論誰最終成就了霸業,荀家也一樣有顯赫的地位!
可是荀攸並不看好袁術,他當初在何進府中做幕僚的時候,接觸過袁術,認為其頗多遊俠氣息,沒有雄主之範,更沒有識人之能。
劉表、劉焉雖然都是漢室宗親,治理一州尚可,成就霸業很難。
豫州孫堅太過剛烈。
就在荀攸猶豫不決之時,他連續收到了郭嘉和戲忠的信,兩人都勸荀攸投效到公孫續帳下,言說公孫續乃天下數百年難遇之明主。
對於郭嘉和戲忠,荀攸是相信的,他們既然都能選擇公孫續,那公孫續必然有過人之處,因此荀攸到了青州。
公孫續和郭嘉,親自到門口將荀攸迎進了將軍府客廳。
新年還沒過去,公孫續喜得貴子,又有大才自遠方來,當然要設宴了。
陳宮、太史慈、徐晃等坐陪。
眾人談古說今,縱論天下。
荀攸對公孫續的才華佩服不已,對其麾下的文武,更是讚歎不已。
太史慈、徐晃皆有名將之姿,陳宮也是智謀之士。
再一想,田豫、田疇、牽招皆當世名士,趙雲乃北方第一猛將,張遼智勇雙全,於禁統兵有方,就連公孫續身後的護衛典韋,一看也不是普通人。
加上管寧、邴原、王烈、孔融等天下大儒,都願意在青州為官,公孫續絕對是亂世雄主,將來一定可以成就霸業。
於是荀攸便不再猶豫,拜公孫續為主公。
這一下公孫續太高興了,潁川荀氏,大漢最有影響力的世家之一,投效自己,不是三顧茅廬請來,而是自己千裏迢迢來到青州。
這就是自己的王霸之氣啊!
相信有了荀攸的影響,後麵的人才還會更多。
盡管曹操也得到了王佐之才荀彧,但公孫續不羨慕。
你的五子良將,我已經有三個了,而你前期的五大謀士,我也有三個,你還怎麽跟我鬥?
看來在北方,最先出局的,應該是曹操了。
荀攸的職位與陳宮一樣,鎮北將軍府從事中郎,兼任大軍的軍師。
長安。
朝廷終於沒有了反對董卓的聲音,這讓董卓非常滿意。
而能夠出現這樣的效果,司徒王允功不可沒。
王允現在已經成為董卓的心腹,因此也得到了相應的高官厚祿,被封為溫侯,食邑五千戶。
這讓許多人都感到羨慕,但也讓有些人不齒,甚至羞於與之為伍。
王允被天子封侯,自然要慶賀一番,酒宴完畢之後,來祝賀的官員陸續離開,王允迴到了書房。
書房中已經有幾個人,仆射士孫瑞、尚書楊瓚、太尉楊彪、太常馬日磾等。
“王司徒,莫非準備行動?”仆射士孫瑞問道。
“不能再等了,看著陛下時常受辱,身為臣子,心如刀絞,計劃誅賊已多年,元固(蓋勳的字,曾任京兆尹,與王允商議過誅殺董卓)、公業(鄭泰的字,曾任議郎,與何顒、荀攸共謀誅殺董卓,未成)、子琰(黃婉的字,曾任太尉,與王允計劃誅殺董卓)、慈明(荀爽的字,曾任司空,與王允計劃誅殺董卓)都已不在了,我等若再拖延,不知還能剩幾人?”
“王司徒所慮,正是我等所慮,董越、徐榮、段煨、胡軫、張濟、李傕、郭汜等兵馬均不在長安,董璜、董旻的兵馬,我們各自的私兵尚可對付,隻是呂布驍勇,並州狼騎就在城外,若是一時之間拿不下太師府,恐怕會功虧一簣!”楊彪說道。
“此事成敗關鍵,就在於呂布!”王允想了想說道。
“呂布?王司徒的意思……”尚書楊瓚疑惑地問道。
“老夫欲拉攏呂布,讓其倒戈,誅殺董賊!”
“這……王司徒,這太危險了!”馬日磾直搖頭。
“王司徒切不可魯莽,呂布本就反複無常,豈可相信,你這是拿我等所有人身家性命,在賭啊!”楊彪說。
“你們放心,老夫隻告訴呂布,這是我一人之謀,即使失敗,也不會連累到諸位,若真是那樣,以後誅殺董賊之事,就拜托諸位了!”
“王司徒,這……這……”
“老夫也並非是臨時起意,而是深思熟慮,老夫與呂布同為並州人,這一年來,以此為借口,已經親近了很多。前段時間,呂布與那董賊曾有衝突,董賊將手戟擲向呂布,讓呂布心生恨意。而呂布又與董賊小妾有私,董賊似乎有所察覺,這讓呂布更加不安,如此良機,老夫不想錯過!”
眾人聽了之後,全都細細思索起來。
以呂布的性格,結合這些事情,倒是真有可能倒戈。
有了呂布,誅殺董賊就容易多了。
而且成功之後,並州狼騎很快會進入城中,董璜董旻的禦林軍,根本就不是並州狼騎的對手。
清理了城中董卓的親信之後,呂布的兵馬再駐守長安,西涼軍雖然多,可群龍無首,必然能夠各個擊破。
“王司徒,還需詳細計劃!”
“此事成則成功,敗則成仁,我王允無愧於大漢,九泉之下,也可心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