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國王白元朗站在龜茲城頭看著城下的大軍。
為首的將領他很熟悉。
畢竟西域宣撫司衙門就在龜茲城西邊不遠的地方。
畢竟上次他也是站在這個位置趕走了耿巡。
但這次。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耿巡帶著兩萬意氣風發的征西軍壓在了龜茲城下。
白元輝被捆起來押在耿巡馬前。
“大王別來無恙啊。”
耿巡喊了一聲。
龜茲王顫顫巍巍伸出頭看了一眼。“大節製別來無恙。”
“大王前番在城頭末將一份大禮。”耿巡繼續喊。“末將這次來,是來迴禮的,讓大王胞弟,貴國將軍白元輝迴國,還請大王開門啊。”
“將軍莫要說笑。”
“聽好了,我現在是大漢禁軍殿前司京郊大營羽林衛統領、征西軍將軍、西域宣撫司節製、權西域宣撫軍將軍,勸你開門,是讓大軍入城,擒拿爾等賊人,若不開城,城破之日,龜茲雞犬不留!”
龜茲王在心頭盤算了起來。龜茲軍派出去了兩萬,現在還有五萬餘大軍,或可以一戰?
“不若本王將賊人獻上?”
“請大王自來!”
“將軍這是什麽意思?”
耿巡拉起白元輝。“爾等前番殺我大漢兒郎百餘人,他們是來幫你們守城的,你們若降,放了他們便是,何必害他們性命?此仇不報,大漢國威何在?漢軍軍威何在?我攜師來,就是要懲戒爾等賊人,爾等快快投降,不必牽連百姓!”
龜茲王退下了城牆。
耿巡在龜茲城北五裏的地方紮下大營,這是一片平原,他就是要等龜茲軍出城野戰。
此後幾天,龜茲王從附近城邦調兵,集結了龜茲的全部兵馬。
在這中間,耿巡每日都派五百騎分為五隊,在城下往城中射箭喊話,大概都是漢軍隻誅首惡,不殺無辜之類的話。
終於,龜茲兵馬擺出城池,準備吃掉眼前的漢軍。
龜茲軍足有五萬人,聲勢浩大。
出城的是龜茲護國大將軍白元琿。
耿巡也帶著全部漢軍出營,他策馬在軍前鼓舞軍士。“兒郎們,你們,都是陛下選出的精銳,是大漢西征的利刃,現在,大漢北伐,要立下不世之功,而我們,也會在此,建立不下於北伐的功績,那就是橫掃西域三十六國!此功,從大破龜茲開始!漢軍必勝!大漢萬年!”
“漢軍必勝!大漢萬年!”
“漢軍必勝!大漢萬年!”
“漢軍必勝!大漢萬年!”
漢兒驕傲的喊聲在龜茲城外迴蕩,傳迴了玉門關內,傳到了大食國中。
耿巡下令五千步卒出擊,仍是八百騎在側遮護,到百步時,騎兵成縱隊加速到前麵,橫穿戰場,在步軍陣外圍對著龜茲人放箭。
不過這次龜茲人背後就是龜茲城,逃無可逃,也抱著搏命的心態。
白元琿準備以人數優勢與漢軍硬碰,於是壓著騎兵不動,派了萬餘步軍上去,拿著大盾頂著漢軍箭雨往前走。
兩軍相對。
漢軍都用丈長大槍,一字擺開,幾隊輪換,一點點往前壓,間或有兩隊漢軍穿著皮甲手拿厚脊尖刀,覷見敵軍間隙就趁機撲過去搏鬥砍殺敵人,五千漢軍有進無退,一點點往前壓。
龜茲軍前排是些大盾手,舉著半人高的大盾,腰裏別著斧子、骨朵,為後麵軍士提供遮護,第二排的龜茲軍交叉站立,一部分人用雙股鋼叉,撥開當麵敵軍兵器,另一部分人用長矛,找機會刺擊敵軍。
漢軍大槍長些,距離上占了優勢,龜茲軍難以近身,但由於雙股鋼叉和大盾的限製,漢軍也難以殺傷龜茲軍。
八百漢騎分為兩隊在步兵兩翼兜著圈子轉,往龜茲軍上空拋射箭矢,也收效甚微。
白元輝又增派了萬人,準備一舉壓垮漢軍,戰場中的漢軍壓力大增。
耿巡調了兩千人投入戰場,而後把帶來的八百重步兵調了過來。
這樣的重步兵已經多次在戰場上發揮關鍵作用了。
上陣前,他們才從馱馬上卸下甲胄,層層穿套上。
耿巡讓二百斧手在最前麵,做好出擊的準備。
龜茲人用大盾頂到了自己的攻擊範圍內,漢軍顯出了一些劣勢,開始大量出現傷亡。
一隊漢軍短刀手從懷裏抽出布條,把刀在手上固定好後拍了拍身邊同僚的肩膀,大槍兵一點點調動給他們讓開了一條路,這隊短刀手找到了龜茲陣移動中的一絲破綻。
短刀隊隊頭當先衝了過去,接著身邊兩個盾手的掩護撞在一麵大盾上,破綻更大了一些,後麵的隊副抓住機會撲了進去,反手一刀抹了旁邊大盾兵的脖子,龜茲軍陣出現了一個小缺口,漢軍短刀隊開始釘入這個缺口拚殺,準備撕開一道更大的口子。
旁邊幾個大槍隊也趕快跟上,試圖穩固戰果,兩軍陣線有了一絲變動。
不過龜茲的人數優勢發揮了出來,這一部勇敢的短刀隊沒有發揮出來作用就被後麵的龜茲軍絞殺,並且龜茲軍趁著陣線的變動把漢軍試圖破陣的突出部包圍了進去,牽一發動全身,漢軍陣線開始混亂。
耿巡讓重步兵上場。
處於靠後位置的漢軍步兵讓開一條通道,對麵的龜茲軍一喜以為是漢軍有了缺口,旋即馬上就陷入了絕望。
一隊漢軍像鐵塔一樣壓了過來。
這些漢軍全身上下具是重甲,隻有眼睛露著。
前麵那二百斧手手中用的都是大斧骨朵這樣的破甲軍械,幾下砸在龜茲軍大盾上,一直頂在最前麵的大盾兵體力不支,扛不住這樣瘋狂的進攻,被他們撞開,剩餘的五六百重步兵趁勢撲了進去。
這五六百人人人拿著一柄陌刀,在龜茲軍陣中不斷砍殺,擴大缺口,被這些刀砍中的龜茲人幸運的一刀斃命,不幸的掉胳膊掉退,或是被砍成兩段,腸子流一地,被混戰中的軍士活活踩死。
隨著斷肢殘骸的拋灑,漢軍展開了反擊,頂在最前麵的幾隊龜茲士兵已經化為了血肉戰場中的爛泥。
後麵白元琿等一眾將領看的心驚膽戰,畢竟上次耿巡來是有著耿離談判成功的前提,沒有帶這種殺器,西域各國誰也沒有見識到,一個個鐵塔一樣的,龜茲軍連甲都破不了。
白元琿定了定心神,這樣的重甲披在身上體力消耗巨大,這一隊也隻八百人,估計是要輪換下去的,龜茲不是沒有機會。
果然,漢軍往前頂了一段距離後重甲兵與大槍兵開始輪換,重甲步兵準備脫離戰場。
白元琿抓住機會撒出去了三千騎突上一陣。
重甲步兵已經退到了大槍兵身後,而這隊七千人的漢軍已經廝殺多時,靠著剛剛重甲步兵的鑿陣緩上來了一口氣,陣中指揮下令原地穩住等後麵援軍輪換。
不想這個時候龜茲騎兵突了出來,外圍的漢軍騎兵兵力不足,沒敢硬碰,三千騎突到了漢軍眼前。
白元琿同時也加派了三千步兵到戰場中。
耿巡急了。“出一千騎去支援,帶那八百騎的將領,陣前怯戰,迴營後傳首三軍,以儆效尤!”
好在重甲步兵後退的同時耿巡派出了五千步兵去接應。
前麵的七千人在軍官的指揮下頂著傷亡停在原地防禦,後麵的五千人接了上去,在剛剛派出的一千騎兵的掩護下一點點把那七千人接替了下來。
七千人退下來了四千多人。
漢軍壓力很大。
龜茲軍壓力更大,兩倍於漢軍的兵力,被漢軍壓著打。
白元琿壓力山大啊。
為首的將領他很熟悉。
畢竟西域宣撫司衙門就在龜茲城西邊不遠的地方。
畢竟上次他也是站在這個位置趕走了耿巡。
但這次。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耿巡帶著兩萬意氣風發的征西軍壓在了龜茲城下。
白元輝被捆起來押在耿巡馬前。
“大王別來無恙啊。”
耿巡喊了一聲。
龜茲王顫顫巍巍伸出頭看了一眼。“大節製別來無恙。”
“大王前番在城頭末將一份大禮。”耿巡繼續喊。“末將這次來,是來迴禮的,讓大王胞弟,貴國將軍白元輝迴國,還請大王開門啊。”
“將軍莫要說笑。”
“聽好了,我現在是大漢禁軍殿前司京郊大營羽林衛統領、征西軍將軍、西域宣撫司節製、權西域宣撫軍將軍,勸你開門,是讓大軍入城,擒拿爾等賊人,若不開城,城破之日,龜茲雞犬不留!”
龜茲王在心頭盤算了起來。龜茲軍派出去了兩萬,現在還有五萬餘大軍,或可以一戰?
“不若本王將賊人獻上?”
“請大王自來!”
“將軍這是什麽意思?”
耿巡拉起白元輝。“爾等前番殺我大漢兒郎百餘人,他們是來幫你們守城的,你們若降,放了他們便是,何必害他們性命?此仇不報,大漢國威何在?漢軍軍威何在?我攜師來,就是要懲戒爾等賊人,爾等快快投降,不必牽連百姓!”
龜茲王退下了城牆。
耿巡在龜茲城北五裏的地方紮下大營,這是一片平原,他就是要等龜茲軍出城野戰。
此後幾天,龜茲王從附近城邦調兵,集結了龜茲的全部兵馬。
在這中間,耿巡每日都派五百騎分為五隊,在城下往城中射箭喊話,大概都是漢軍隻誅首惡,不殺無辜之類的話。
終於,龜茲兵馬擺出城池,準備吃掉眼前的漢軍。
龜茲軍足有五萬人,聲勢浩大。
出城的是龜茲護國大將軍白元琿。
耿巡也帶著全部漢軍出營,他策馬在軍前鼓舞軍士。“兒郎們,你們,都是陛下選出的精銳,是大漢西征的利刃,現在,大漢北伐,要立下不世之功,而我們,也會在此,建立不下於北伐的功績,那就是橫掃西域三十六國!此功,從大破龜茲開始!漢軍必勝!大漢萬年!”
“漢軍必勝!大漢萬年!”
“漢軍必勝!大漢萬年!”
“漢軍必勝!大漢萬年!”
漢兒驕傲的喊聲在龜茲城外迴蕩,傳迴了玉門關內,傳到了大食國中。
耿巡下令五千步卒出擊,仍是八百騎在側遮護,到百步時,騎兵成縱隊加速到前麵,橫穿戰場,在步軍陣外圍對著龜茲人放箭。
不過這次龜茲人背後就是龜茲城,逃無可逃,也抱著搏命的心態。
白元琿準備以人數優勢與漢軍硬碰,於是壓著騎兵不動,派了萬餘步軍上去,拿著大盾頂著漢軍箭雨往前走。
兩軍相對。
漢軍都用丈長大槍,一字擺開,幾隊輪換,一點點往前壓,間或有兩隊漢軍穿著皮甲手拿厚脊尖刀,覷見敵軍間隙就趁機撲過去搏鬥砍殺敵人,五千漢軍有進無退,一點點往前壓。
龜茲軍前排是些大盾手,舉著半人高的大盾,腰裏別著斧子、骨朵,為後麵軍士提供遮護,第二排的龜茲軍交叉站立,一部分人用雙股鋼叉,撥開當麵敵軍兵器,另一部分人用長矛,找機會刺擊敵軍。
漢軍大槍長些,距離上占了優勢,龜茲軍難以近身,但由於雙股鋼叉和大盾的限製,漢軍也難以殺傷龜茲軍。
八百漢騎分為兩隊在步兵兩翼兜著圈子轉,往龜茲軍上空拋射箭矢,也收效甚微。
白元輝又增派了萬人,準備一舉壓垮漢軍,戰場中的漢軍壓力大增。
耿巡調了兩千人投入戰場,而後把帶來的八百重步兵調了過來。
這樣的重步兵已經多次在戰場上發揮關鍵作用了。
上陣前,他們才從馱馬上卸下甲胄,層層穿套上。
耿巡讓二百斧手在最前麵,做好出擊的準備。
龜茲人用大盾頂到了自己的攻擊範圍內,漢軍顯出了一些劣勢,開始大量出現傷亡。
一隊漢軍短刀手從懷裏抽出布條,把刀在手上固定好後拍了拍身邊同僚的肩膀,大槍兵一點點調動給他們讓開了一條路,這隊短刀手找到了龜茲陣移動中的一絲破綻。
短刀隊隊頭當先衝了過去,接著身邊兩個盾手的掩護撞在一麵大盾上,破綻更大了一些,後麵的隊副抓住機會撲了進去,反手一刀抹了旁邊大盾兵的脖子,龜茲軍陣出現了一個小缺口,漢軍短刀隊開始釘入這個缺口拚殺,準備撕開一道更大的口子。
旁邊幾個大槍隊也趕快跟上,試圖穩固戰果,兩軍陣線有了一絲變動。
不過龜茲的人數優勢發揮了出來,這一部勇敢的短刀隊沒有發揮出來作用就被後麵的龜茲軍絞殺,並且龜茲軍趁著陣線的變動把漢軍試圖破陣的突出部包圍了進去,牽一發動全身,漢軍陣線開始混亂。
耿巡讓重步兵上場。
處於靠後位置的漢軍步兵讓開一條通道,對麵的龜茲軍一喜以為是漢軍有了缺口,旋即馬上就陷入了絕望。
一隊漢軍像鐵塔一樣壓了過來。
這些漢軍全身上下具是重甲,隻有眼睛露著。
前麵那二百斧手手中用的都是大斧骨朵這樣的破甲軍械,幾下砸在龜茲軍大盾上,一直頂在最前麵的大盾兵體力不支,扛不住這樣瘋狂的進攻,被他們撞開,剩餘的五六百重步兵趁勢撲了進去。
這五六百人人人拿著一柄陌刀,在龜茲軍陣中不斷砍殺,擴大缺口,被這些刀砍中的龜茲人幸運的一刀斃命,不幸的掉胳膊掉退,或是被砍成兩段,腸子流一地,被混戰中的軍士活活踩死。
隨著斷肢殘骸的拋灑,漢軍展開了反擊,頂在最前麵的幾隊龜茲士兵已經化為了血肉戰場中的爛泥。
後麵白元琿等一眾將領看的心驚膽戰,畢竟上次耿巡來是有著耿離談判成功的前提,沒有帶這種殺器,西域各國誰也沒有見識到,一個個鐵塔一樣的,龜茲軍連甲都破不了。
白元琿定了定心神,這樣的重甲披在身上體力消耗巨大,這一隊也隻八百人,估計是要輪換下去的,龜茲不是沒有機會。
果然,漢軍往前頂了一段距離後重甲兵與大槍兵開始輪換,重甲步兵準備脫離戰場。
白元琿抓住機會撒出去了三千騎突上一陣。
重甲步兵已經退到了大槍兵身後,而這隊七千人的漢軍已經廝殺多時,靠著剛剛重甲步兵的鑿陣緩上來了一口氣,陣中指揮下令原地穩住等後麵援軍輪換。
不想這個時候龜茲騎兵突了出來,外圍的漢軍騎兵兵力不足,沒敢硬碰,三千騎突到了漢軍眼前。
白元琿同時也加派了三千步兵到戰場中。
耿巡急了。“出一千騎去支援,帶那八百騎的將領,陣前怯戰,迴營後傳首三軍,以儆效尤!”
好在重甲步兵後退的同時耿巡派出了五千步兵去接應。
前麵的七千人在軍官的指揮下頂著傷亡停在原地防禦,後麵的五千人接了上去,在剛剛派出的一千騎兵的掩護下一點點把那七千人接替了下來。
七千人退下來了四千多人。
漢軍壓力很大。
龜茲軍壓力更大,兩倍於漢軍的兵力,被漢軍壓著打。
白元琿壓力山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