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南下以來元戎軍主力第一次真正遭到衝擊。


    不過高肇清已經陷入了重圍,全軍覆沒是遲早得事情,除非有奇跡發生。


    顧敬章把傷兵留在原地,自己帶上三百親衛試圖為高肇清爭取機會。


    顧敬章的親衛都是楚軍出身,由於楚地水網多,所以騎兵也更習慣輕騎作戰,與元戎騎軍類似,所以隻能做到外圍的滋擾,甚至還有被反包圍的態勢。


    布置在南邊的元戎軍傳來了騷動。


    張恭終於抓住機會接近了元戎軍。


    由於大軍每日行軍裏程是有限的,所以追在元戎軍後的張恭也很吃力,若不管不顧地追隻怕追上元戎軍後自己也完全變成了疲敝之師。


    但兩日前斥候迴報元戎軍似乎與其他漢軍發生了衝突,並且來自西域的兵馬已經潰散。


    張恭想不通能攔在前麵的友軍從哪來,但他知道這是一個機會。


    於是張恭讓自己的親衛和三千精銳拋掉一切與作戰無關的負重,隻帶了兩日的口糧,一路疾馳,先行咬住元戎大軍,後麵的兩三萬騎兵也留下輜重,帶三日口糧,盡快跟上。


    一路上張恭遇到了幾支西域潰軍,更加確定了消息屬實,後來又看到了漢軍屍體,通過軍牌確定了來的是遼東軍。


    張恭來不及多想,繼續追擊,兩日後,草原上大軍行進和廝殺的痕跡越來越多,終於,斥候迴報,元戎軍原地停下列陣,並且與遼東軍展開激戰,可見遼東軍大將高肇清的旗幟。


    張恭當即下令部下出擊。


    三千餘騎不多,但元戎軍的神經正繃的緊,突然又殺出來一隊兵馬,自然混亂了起來。


    張恭帶頭衝在前麵,踏進了元戎軍陣中。


    在側翼指揮的也煩帖爾咬了咬牙,讓斛爾該留下指揮,自己親自去穩定軍心。


    王旗突然往軍陣南邊退,還沒有接到消息的元戎士兵有些心慌,身上掛傷多出的高肇清再次抓住了生機,暴喝一聲,夾緊馬槊,在敵陣中殺開一條血路,衝出了重圍。


    這一次,跟著高肇清衝出來的遼東軍隻剩下千餘人左右。


    高肇清與顧敬章匯合時,顧敬章嚇了一跳,高肇清部下全都變成了血人,高肇清的黑馬甚至都被血染成了深紅色。


    顧敬章親自掩護高肇清撤退,與後麵的傷兵匯合,這支遼東軍重新整合以後還有一萬多人,但近三分之一都是無法作戰的傷兵。


    顧敬章下令與友軍匯合,再尋戰機。


    另一邊,張恭在陣中左衝右突,手中大槍翻飛,殺的元戎軍人仰馬翻,在後麵的兩萬多騎軍也投入了戰鬥。


    也煩帖爾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出現了,自己已經被咬住了,這個時候不能再撤了,再撤很容易發生潰敗,隻能釘在原地擊退眼前的南人兵馬。


    但漢軍也沒有給也煩帖爾留機會,張恭早已經給封寇平傳去了加急戰報,封寇平也加快了行軍節奏,並派張邶帶著一萬餘騎在前支援張恭。


    張恭廝殺一陣後迴到後麵休息,並與顧敬章匯合,也沒問顧敬章怎麽會出現在這個方向,隻是與顧敬章一起安排了部下兵力,三萬多騎兵被分為六隊,輪流衝擊元戎軍陣,張恭、顧敬章二人親衛則整合在一起作為後手。


    又不到半日後,張邶趕到,看到對麵漢軍多出的兵馬和旗幟,元戎軍的士氣再次跌落。


    七八萬元戎軍被動地被四萬漢軍困在了原地進退不得。


    也煩帖爾也趁著戰鬥間隙調整了部署,讓幾個畢都輪流帶部下接戰,以圖每部都能得休息。


    到第二日,封寇平帶大軍趕到,十餘萬漢軍在草原上擺開,準備對元戎軍發起進攻。


    這次,也煩帖爾得以仔細觀察了漢軍,騎兵幾乎人人披甲,步軍的披甲率也近半數,元戎軍完全沒法比。


    一陣鼓聲響起,漢軍騎兵突出本陣,當先出擊,後麵的步兵陣列有序,放平手中大槍,一步步壓過來。


    也煩帖爾集中了自己所有的親軍。


    兩軍一接觸,漢軍就占據了優勢,殺的元戎軍節節後退。


    眼看自己的前軍就要崩潰,也煩帖爾揮手下令王庭軍出擊。


    兩萬餘王庭軍轟隆隆殺了出來,當先的一千王庭軍還是標準的重騎。


    突然殺出來的重騎給衝在前麵的漢軍造成了較大的殺傷,元戎軍也趁著這個機會提起一口氣反擊,封寇平下令左軍接應。


    在左軍的張邶親自帶兵出擊接應前麵的漢軍退迴本陣。


    封寇平知道自己有些輕敵了,雖然手下十萬餘漢軍久經廝殺,但元戎軍也不是等閑之輩,不然前夏朝也不會七百年餘年隻做到了把元戎擋在了代地以北。


    元戎軍的援軍也投入了戰場,兩軍人數持平,士氣也幾乎相當。


    兩支大軍在草原上展開了對峙。


    但一點點變數就足以改變這樣的局麵。


    ……


    趙寄奴拍了拍眼前小將的肩膀。


    這員小將叫劉璋德,是馬哈勒的小兒子,在大梁做質子,本名日爾泰,因李存鄴喜愛,賜名劉璋德,被趙寄奴要到了部下當向導。


    “這次能不能再建奇功,就靠你了。”趙寄奴說著,舉起了一壇酒。


    “將士們!這酒,是臨行前陛下賜給我的,他說,趙寄奴,草原晚上冷,朕指你踏破元戎,你不能凍壞了,朕賜給你幾壇禦酒,暖暖身子,但這幾日,我一支沒喝,我怕自己頭腦犯渾,讓大家白白埋骨草原,但如今,別蘭赫舍拉,元戎的狼窩就在眼前,我,與諸位共飲一杯,踏破元戎!”


    說完,趙寄奴把酒倒進了身後的湖水裏,而後舀起一碗,一飲而盡。


    後麵的三千將士高唿必勝,輪流到湖邊舀起一碗湖水喝下去。


    趙寄奴看著每人都喝了一碗後大笑三聲,而後神情嚴肅了起來。


    他翻身上馬,手中的長槍往黑暗中一指。“殺!”


    八千精銳撲向了元戎王庭所在,其中有近三千人來過此地。


    也煩帖爾已經在別蘭赫舍拉建起了城池宮殿,但城防還不完全。


    劉璋德帶著五十人穿著元戎人打扮跑在前麵,手裏舉著一個小狼旗用元戎話大喊:“快開城門!大王王令!”


    城上的元戎人見到小狼旗不疑有他,這是隻有也煩帖爾手下信使才會有的信物,誰也不會想到有信使被趙寄奴截殺刑訊。


    劉璋德衝進城中後與其他漢軍將士反手殺了城門衛,打開城門,趙寄奴帶大部人馬衝進了元戎都城。


    大軍進城後把提前準備的火油罐砸在附近建築上,丟上火把點起大火,不斷高聲喊殺,風一般卷向王宮。


    王宮中,留下的元戎貴族一個個大驚失色,也煩帖爾的大兒子蘇赫圖門讓禁衛保護王後和其他王子、貴族往西邊撤,自己帶著五千禁衛去迎戰趙寄奴。


    還沒出宮門,趙寄奴就殺了進來,三千漢軍殺神一般見人就殺,蘇赫圖門隻一合就被趙寄奴一槍刺中坐下馬匹生擒,禁衛也作鳥獸散。


    廝殺一陣後,趙寄奴一劍紮在蘇赫圖門大腿上。“說,其他人去哪了。”


    蘇赫圖門咬牙閉眼不答。


    趙寄奴擺了擺手,劉璋德上前,從腰間口袋裏捏出來一點粗鹽,塞進了蘇赫圖門的傷口,手指使勁在裏麵攪動。


    蘇赫圖門終於發出了慘叫。


    趙寄奴蹲在他麵前。“何苦呢,說出來,你活,以後王位還是你的,我保證。”


    劉璋德抽出手,蘇赫圖門喘著粗氣。“西邊,拜特拉。”


    拜特拉是一座石山,是元戎人祭拜大天神的地方。


    趙寄奴在劉璋德的指引下一路向西追擊,追上了元戎貴族。


    後來的史書對這一戰隻有很短的記述——寄奴逐元戎後於拜特拉,大破之,得虜首二千,擒王公無數,於拜特拉山封功祭天,元戎後獻降。


    別蘭赫舍拉快馬飛報也煩帖爾國都遇襲,也煩帖爾在帳中吐出一口鮮血,下令退兵。


    開始,元戎軍有序退兵,漢軍不得機會。


    但一日後,元戎軍迎頭碰上了在埋伏已久的薩溫特宣撫軍,國都遇襲,眼前又出現了大部漢軍,十萬元戎軍當即崩潰。


    斛爾該殿後被高肇清斬首,其餘七八個畢都或被生擒、或被陣斬,隨軍的王子被生擒兩人,漢軍得首級兩萬,俘獲無數,繳獲甲械無算,也煩帖爾僅帶三千騎逃迴別蘭赫舍拉。


    五日後,漢軍壓到別蘭赫舍拉城下,封寇平把俘虜在城外列隊後全部亂箭射死,生擒的畢都、王子等貴族都被推到最前麵斬首,趙寄奴押著元戎王後到城下,把王後的獻降書射入城中。


    第二日,蘇赫圖門以新王的身份出城投降,也煩帖爾西逃,後被薛琮生擒斬殺。


    封寇平下令燒毀元戎都城、把元戎軍首級集中起來,在元戎都城四角築起四個京觀,又用幾個元戎王公貴族、將軍大臣的腦袋為基,在元戎都城正中築起了一個石碑,石碑上刻上了北伐將士功績,石碑前倒插元戎王旗、軍旗、圖騰三麵旗幟,十萬漢軍全部披掛整齊,繞別蘭赫舍拉三周,而後在石碑前殺羊祭天。


    迴師時,元戎王後、王子等全部被裝在囚車中帶迴大梁。


    李存鄴親自出城十裏迎接,大軍全部列陣從大梁北門進,南門出,繞王城一周。


    封寇平授趙國公、加樞密院右節製、食邑三千戶;張恭加涼國公、領樞密院薊北巡鎮;張邶授代國公、加兵部左侍郎;顧敬章授遼侯、加楚國將軍,調入大梁任樞密院參議軍事;高肇清擢為遼東軍節製,授勇毅侯。


    趙寄奴,踏破別蘭赫舍拉,封功拜特拉,授信國公,加封定策將軍、領鎮北軍副節製、元戎宣撫節製、食邑六千戶、蔭子孫三代,李存鄴親自給趙寄奴披上一件鬥篷,係上玉帶。


    大破西域諸國的耿巡恢複了西域宣撫節製的身份,授鎮西侯、加西域鎮軍將軍、領樞密院西涼巡鎮,薛琮授隴西侯、加玄策將軍、西域宣撫副節製、元戎西路宣撫節製。


    而後薛琮獻上也煩帖爾首級,趙寄奴帶上一眾元戎王公大臣。


    李存鄴封蘇赫圖門為元戎王,加安樂侯,劃別蘭赫舍拉作為封地,不得離開,其餘王公貴族全部留在大梁為質。


    此一戰,漢廷幾乎徹底解決了元戎帶來的隱患,開始專心轉向修養民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河東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通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通落並收藏河東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