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闞走後,裴準就找到了趙甫。
到趙甫府上時,內廷司節製趙元淳也在此。
“我,是代崔玄矩來傳話的。宗闞和許協謀劃誅殺柱國將軍。崔玄矩被他們軟禁宮中,想要借此控製西涼軍。崔玄矩找機會讓內廷司的人給我傳話。”
原來崔玄矩被軟禁後越想越不對勁。
許協說的計劃就和小孩子過家家一樣,漏洞實在太多了,而且宗闞要發動全部許姓宗親。事情知道的人太多了,難免不會泄露出去。而且崔玄矩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今天不是許協給的,是李存鄴給的。
目前看來,與其因為許協畫的幾個大餅就去跟著誅殺李存鄴,倒不如和李存鄴聯係。
畢竟許協容不下李存鄴,也不會容下掌握著兩地大權的人。
於是崔玄矩抓住機會,在內廷司暗探來的時候戳穿了那暗探的身份,而後讓那暗探給趙元淳傳話。
趙元淳說完,裴準笑了笑。“宗闞,糊塗一時啊,他說不動路朝宣,竟然找到了我。他以為我爹就是忠於魏王的,卻不知道我爹是看魏國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結束戰亂。我爹從來都是忠於天下萬民,不會忠於那個王。”
……
三日後。
李存鄴迴到大梁,許協全部把李存鄴降爵為侯,而後又對李存鄴低聲說:“愛卿不要誤會啊,寡人隻是,得給天下人做樣子,不然軍令怎麽會有權威?今晚,愛卿來宮中,寡人設宴,為愛卿洗塵。”
“謝過大王。”
晚上,李存鄴隻身來到魏王宮。
見李存鄴隻身前來,宗闞和許協交換了眼神,兩人眼中都是竊喜。
宗親在許協的安排下輪流給李存鄴敬酒。
看李存鄴有了醉意之後,許協拿過酒壺和酒杯,親自給李存鄴倒了一杯酒。
“將軍為寡人征戰四方,勞苦功高,這次小敗一場,不算什麽。來,寡人敬你一杯。”
李存鄴接過酒杯,看著許協喝完了酒。
“愛卿,為什麽不喝呢?”
李存鄴說:“若論勞苦功高,宗相要勝於臣。每有征戰,糧草資費都要經宗相幾案。宗相又是幾朝舊臣,先莊襄王也曾托孤宗相。臣敬佩宗相,所以,臣請宗相,喝下這一杯酒。”
許協愣在原地,所有人都麵麵相覷。
“這杯酒,是寡人賜給愛卿的。”
“臣請賜宗相!”而後李存鄴端著酒走到宗闞麵前。“怎麽,難道宗相連一杯酒都不敢喝?難不成,這酒裏有毒?”
宗闞知道事情敗露,大喝一聲:“都還猶豫什麽!”
而後在座宗親都從懷中摸出利刃撲向李存鄴。
大殿的門被打開。
趙寄奴、周博夫和馬元禮帶著河東軍和禁軍衝進了殿內。
“敢私藏利刃到大王麵前,給我拿下!”馬元禮指著拿著利刃的宗親說。
身邊禁軍上前控製了拿著利刃的宗親,而後包圍了整個大殿。
李存鄴依然端著酒杯站在宗闞麵前,麵不改色。“請丞相滿飲此杯。”
宗闞破口大罵:“賊!國賊!你父親李符準為大魏盡忠而死,你卻在這裏辱沒你父親留下的名聲!無君無父之人!國賊!”
趙寄奴和周博夫二人扭住了宗闞的胳膊,而後李存鄴抓著宗闞的下巴把酒灌進宗闞嘴裏。
宗闞拚命掙紮也無濟於事。
不多時,宗闞就吐出了一口黑血,倒在地上。
李存鄴把酒杯丟在宗闞的屍體旁邊,看向那些已經被控製住的許姓宗親。“帶著利刃到大王麵前,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殺了吧。”
一時間,大殿血流成河。
幾個宗闞的學生也在殿上,開始對李存鄴破口大罵。李存鄴隻是擺了擺手,就有軍士上前將人一刀砍死。
李存鄴擦了擦濺到臉上的血。
許協看著殿上的屍首和遍地橫流的血,呆呆地坐在王位上。
趙甫、裴準幾個大臣在一片血腥之中淡定地吃飯喝酒。
李存鄴一步一步走向許協。許協開始顫抖。
“大王,怎麽開始打擺子了?”李存鄴冷冷地說。“想必是大王病了,來人,送大王去休息吧。”
兩個內廷司侍衛抓住許協胳膊。而後趙元淳在許協麵前低頭拱手:“請大王迴內宮休息。”
許協被侍衛“送”走。
李存鄴看著眼前的王座,沉默了很長時間。
而後李存鄴轉頭走到大殿中間,拿起酒杯,從濺進酒的酒壇中舀了一杯酒。
現在還在殿上的大臣,或是李存鄴的人,知道消息,十分鎮定。或是被嚇破了膽,生怕李存鄴讓人當場殺了自己,於是在座上瑟瑟發抖。
李存鄴笑了笑,舉起酒杯。“來,我給各位大人敬酒,給各位大人,壓壓驚。”
眾人或情願或不情願地舉起了酒杯。情願者為榮華富貴,不情願者為保性命。
眾人喝下酒後,趙元淳對著李存鄴耳語幾句。
而後李存鄴說:“存鄴,謝大王信任。大王口諭!寡人體弱多病,難勝國事,請,柱國將軍漢中侯,代寡人為政,封柱國將軍,漢國公。”
第二天朝會。
王位空無一人。
李存鄴在王位之下的一個台階設座,坐在早就打造好的椅子上。
群臣參拜李存鄴。
隻有路朝宣不拜。
“路相,忘了禮製麽?”李存鄴問。路朝宣說:“迴漢中侯,我也參與了昨天的事情,請漢中侯降罪。”
李存鄴說:“逆賊宗闞說了,您拒不參與,所以他才去找了裴準裴大人。我不會錯殺一人的。”
路朝宣說:“臣,請辭官。”“好,賞路大人黃金百兩,讓路大人歸隱吧。”
路朝宣離開後,李存鄴封趙甫為右相、裴準為左相。
而後李存鄴召來趙元淳。“昨天,宗室之人多有參與。大魏宗室刺王,茲事體大,你速速去查,查清參與這件事的宗親都有誰,格殺勿論。記住,不要考慮對方的宗親身份,你,抓的是刺殺大王的逆臣。”
李存鄴三言兩句,又在魏國境內掀起了一係列大案,讓魏國所有人都想到了幾年前抓崔黨的場景。
蜀中令潘儀,來到大梁,請求辭官。潘儀之前去蜀國做劍客,是許穆委派的,所以潘儀是為數不多忠於許穆的大臣。
李存鄴沒有刁難潘儀,同意潘儀辭官。
而後潘儀辭官,歸隱申義。後傳言潘儀和齊國汪氏的一個女子一起生活,兩人在申義鄉間置辦田產,並開塘養殖魚蝦鴨鵝。自潘儀始百姓開始大規模養鵝養蝦,而潘儀也開創了名吃申義鵝塊,一直流傳……。
到趙甫府上時,內廷司節製趙元淳也在此。
“我,是代崔玄矩來傳話的。宗闞和許協謀劃誅殺柱國將軍。崔玄矩被他們軟禁宮中,想要借此控製西涼軍。崔玄矩找機會讓內廷司的人給我傳話。”
原來崔玄矩被軟禁後越想越不對勁。
許協說的計劃就和小孩子過家家一樣,漏洞實在太多了,而且宗闞要發動全部許姓宗親。事情知道的人太多了,難免不會泄露出去。而且崔玄矩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今天不是許協給的,是李存鄴給的。
目前看來,與其因為許協畫的幾個大餅就去跟著誅殺李存鄴,倒不如和李存鄴聯係。
畢竟許協容不下李存鄴,也不會容下掌握著兩地大權的人。
於是崔玄矩抓住機會,在內廷司暗探來的時候戳穿了那暗探的身份,而後讓那暗探給趙元淳傳話。
趙元淳說完,裴準笑了笑。“宗闞,糊塗一時啊,他說不動路朝宣,竟然找到了我。他以為我爹就是忠於魏王的,卻不知道我爹是看魏國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結束戰亂。我爹從來都是忠於天下萬民,不會忠於那個王。”
……
三日後。
李存鄴迴到大梁,許協全部把李存鄴降爵為侯,而後又對李存鄴低聲說:“愛卿不要誤會啊,寡人隻是,得給天下人做樣子,不然軍令怎麽會有權威?今晚,愛卿來宮中,寡人設宴,為愛卿洗塵。”
“謝過大王。”
晚上,李存鄴隻身來到魏王宮。
見李存鄴隻身前來,宗闞和許協交換了眼神,兩人眼中都是竊喜。
宗親在許協的安排下輪流給李存鄴敬酒。
看李存鄴有了醉意之後,許協拿過酒壺和酒杯,親自給李存鄴倒了一杯酒。
“將軍為寡人征戰四方,勞苦功高,這次小敗一場,不算什麽。來,寡人敬你一杯。”
李存鄴接過酒杯,看著許協喝完了酒。
“愛卿,為什麽不喝呢?”
李存鄴說:“若論勞苦功高,宗相要勝於臣。每有征戰,糧草資費都要經宗相幾案。宗相又是幾朝舊臣,先莊襄王也曾托孤宗相。臣敬佩宗相,所以,臣請宗相,喝下這一杯酒。”
許協愣在原地,所有人都麵麵相覷。
“這杯酒,是寡人賜給愛卿的。”
“臣請賜宗相!”而後李存鄴端著酒走到宗闞麵前。“怎麽,難道宗相連一杯酒都不敢喝?難不成,這酒裏有毒?”
宗闞知道事情敗露,大喝一聲:“都還猶豫什麽!”
而後在座宗親都從懷中摸出利刃撲向李存鄴。
大殿的門被打開。
趙寄奴、周博夫和馬元禮帶著河東軍和禁軍衝進了殿內。
“敢私藏利刃到大王麵前,給我拿下!”馬元禮指著拿著利刃的宗親說。
身邊禁軍上前控製了拿著利刃的宗親,而後包圍了整個大殿。
李存鄴依然端著酒杯站在宗闞麵前,麵不改色。“請丞相滿飲此杯。”
宗闞破口大罵:“賊!國賊!你父親李符準為大魏盡忠而死,你卻在這裏辱沒你父親留下的名聲!無君無父之人!國賊!”
趙寄奴和周博夫二人扭住了宗闞的胳膊,而後李存鄴抓著宗闞的下巴把酒灌進宗闞嘴裏。
宗闞拚命掙紮也無濟於事。
不多時,宗闞就吐出了一口黑血,倒在地上。
李存鄴把酒杯丟在宗闞的屍體旁邊,看向那些已經被控製住的許姓宗親。“帶著利刃到大王麵前,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殺了吧。”
一時間,大殿血流成河。
幾個宗闞的學生也在殿上,開始對李存鄴破口大罵。李存鄴隻是擺了擺手,就有軍士上前將人一刀砍死。
李存鄴擦了擦濺到臉上的血。
許協看著殿上的屍首和遍地橫流的血,呆呆地坐在王位上。
趙甫、裴準幾個大臣在一片血腥之中淡定地吃飯喝酒。
李存鄴一步一步走向許協。許協開始顫抖。
“大王,怎麽開始打擺子了?”李存鄴冷冷地說。“想必是大王病了,來人,送大王去休息吧。”
兩個內廷司侍衛抓住許協胳膊。而後趙元淳在許協麵前低頭拱手:“請大王迴內宮休息。”
許協被侍衛“送”走。
李存鄴看著眼前的王座,沉默了很長時間。
而後李存鄴轉頭走到大殿中間,拿起酒杯,從濺進酒的酒壇中舀了一杯酒。
現在還在殿上的大臣,或是李存鄴的人,知道消息,十分鎮定。或是被嚇破了膽,生怕李存鄴讓人當場殺了自己,於是在座上瑟瑟發抖。
李存鄴笑了笑,舉起酒杯。“來,我給各位大人敬酒,給各位大人,壓壓驚。”
眾人或情願或不情願地舉起了酒杯。情願者為榮華富貴,不情願者為保性命。
眾人喝下酒後,趙元淳對著李存鄴耳語幾句。
而後李存鄴說:“存鄴,謝大王信任。大王口諭!寡人體弱多病,難勝國事,請,柱國將軍漢中侯,代寡人為政,封柱國將軍,漢國公。”
第二天朝會。
王位空無一人。
李存鄴在王位之下的一個台階設座,坐在早就打造好的椅子上。
群臣參拜李存鄴。
隻有路朝宣不拜。
“路相,忘了禮製麽?”李存鄴問。路朝宣說:“迴漢中侯,我也參與了昨天的事情,請漢中侯降罪。”
李存鄴說:“逆賊宗闞說了,您拒不參與,所以他才去找了裴準裴大人。我不會錯殺一人的。”
路朝宣說:“臣,請辭官。”“好,賞路大人黃金百兩,讓路大人歸隱吧。”
路朝宣離開後,李存鄴封趙甫為右相、裴準為左相。
而後李存鄴召來趙元淳。“昨天,宗室之人多有參與。大魏宗室刺王,茲事體大,你速速去查,查清參與這件事的宗親都有誰,格殺勿論。記住,不要考慮對方的宗親身份,你,抓的是刺殺大王的逆臣。”
李存鄴三言兩句,又在魏國境內掀起了一係列大案,讓魏國所有人都想到了幾年前抓崔黨的場景。
蜀中令潘儀,來到大梁,請求辭官。潘儀之前去蜀國做劍客,是許穆委派的,所以潘儀是為數不多忠於許穆的大臣。
李存鄴沒有刁難潘儀,同意潘儀辭官。
而後潘儀辭官,歸隱申義。後傳言潘儀和齊國汪氏的一個女子一起生活,兩人在申義鄉間置辦田產,並開塘養殖魚蝦鴨鵝。自潘儀始百姓開始大規模養鵝養蝦,而潘儀也開創了名吃申義鵝塊,一直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