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安排(十)
抗日峰火之鐵血川軍團 作者:愛吃炸香芋絲的姬瑤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峰的衛隊長塗紅霞雖嘴笨,但副隊長楊小虎機靈——這17歲的少年極有眼色,見狀立刻招唿警衛列隊。塗紅霞壓低聲音嘟囔:\"大太太來了,二夫人那邊...\"話未說完便被身旁警衛扯了扯袖口,對方急道:\"我的姑奶奶,您可別添亂!\"塗紅霞這才驚覺失言,慌忙噤聲。
小別半年的夫妻自有一番親昵,暫且按下不表。劉長官派來的6名衛隊成員在廣州被盛情挽留三日,臨行前楊峰備下厚禮,眾人方才滿意返程。
次日,楊峰領著劉芝華來到碼頭,指著兩艘正在刷漆的貨輪笑道:\"給你個驚喜!\"劉芝華望著鏽跡斑駁卻氣勢不減的船身,指尖微微發顫:\"這是...?你的產業!\"楊峰攬著她的肩走向碼頭邊的公司樓,匾額上\"芝華輪船運輸公司\"八個燙金大字赫然入目。
門口,身著月白旗袍的丁雪領著職員微笑致意:\"總經理好,我是您的秘書丁雪。\"劉芝華怔了怔,下意識迴禮時,被楊峰輕輕按在真皮轉椅上。他指了指桌上的鎏金鎮紙,笑眼彎彎:\"怎麽樣,我的劉總經理?以後這一屋子人可都聽您調遣了。\"
丁雪他們可真機靈,道了別就溜了。劉芝華喜笑顏開地說:“這就是你給我的驚喜啊,也太驚喜了吧!你覺得我能行不?”
楊峰樂了:“這有啥難的,貨船和人手都給你備好了,工作人員那邊的關係你也不用操心。再說了,你可是知識女性,可不是一般的家庭婦女哦,慢慢你就上手啦,我相信你!”劉芝華一下撲進楊峰懷裏,嬌嗔道:“你對我也太好了吧,這樣會把我寵壞的!”
楊峰可是從後世穿越過來的,這種甜言蜜語那是信手拈來,他笑著說:“我疼自己老婆,那不是理所當然的嘛!”這一番話把劉芝華哄得那叫一個感動,眼淚都在眼眶裏打轉了,她哽咽著說:“親愛的,我想給你生個孩子,可你這麽一弄,我怕是又沒時間了。”楊峰卻笑著說:“這種事順其自然就好啦,咱們還年輕著呢!”
一陣敲門聲傳來,楊峰上前拉開門,隻見鐵柱和金泰勇已站在門口。金泰勇身著筆挺西裝,皮鞋擦得鋥亮,渾身透著幹練的商人氣息;鐵柱則穿著青色短打綢衫,褲腳紮在綁腿裏,腳蹬布鞋,一副利落的武人打扮。
“來得正好。”楊峰側身讓兩人進屋,轉頭笑著對劉之華介紹道,“金泰勇以後負責生意上的事,當你的業務經理;鐵柱身手好,留在你身邊當保鏢。”
劉之華眉眼含笑:“你安排得真周到。”
金泰勇恭敬地彎腰行禮,從公文包裏取出文件:“夫人,貨船已經整修完畢,首單準備運送糧食,這是合同,請您過目簽字。”
劉之華接過筆,看向楊峰:“那我就簽了?”
楊峰點點頭:“簽吧,有老金操持,我放心。”
劉之華落筆簽完字,金泰勇小心收好文件,說道:“司令,夫人,我先去安排裝船的事。”
“路上小心。”楊峰叮囑道。
“有您在能出什麽岔子!”金泰勇笑著應道,“再說碼頭那邊都是自己人。”
楊峰卻神色嚴肅:“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大意,萬事謹慎為上。”
“明白!”金泰勇應了一聲,轉身快步離開。
看著他的背影,鐵柱忍不住露出羨慕的神色。上次跟著金泰勇外出談生意,見識了不少世麵,現在心裏還惦記著外麵的熱鬧。但他知道保護夫人責任重大,隻能收起心思,帶著幾個兄弟,時刻不離劉芝華左右。
劉芝華向來是個雷厲風行的知識女性,當年叔叔將楊峰介紹給她,她深思熟慮兩三個月才點頭,本就不是貪圖安逸之人。如今接手運輸公司事務,反倒迅速振作起來,整日忙得腳不沾地。
楊峰事務纏身,卻仍在廣州陪著劉之華待了三天,親自將海關、港務局的人脈一一引薦給她。眾人看在楊峰的麵子上,態度都極為熱絡。很快,兩艘貨船載著貨物啟航,公司就此步入正軌。
臨行前,楊峰再三叮囑:“再過一個多月,丁鵬會從日本帶迴兩艘船。資金的事別操心,我已經和交通銀行談妥了。等丁鵬迴來,你給我打電話就行。”劉之華認真地點頭,目送丈夫的汽車消失在街角,便立刻返迴辦公室,繼續投入工作。
首單生意大獲成功,順利實現開門紅。劉之華心思通透,深知貨輪上的船員大多是丁鵬從海軍退役的舊部及親屬。她不僅給每個人包了豐厚紅包,在飲食等生活細節上也格外用心安排。這份體貼讓船老大丁海峰感激不已。
一個半月後,丁鵬果然從日本帶迴兩艘稍小些的貨船。有了先前的經驗,楊峰不再四處奔波籌錢,而是直接以新船為抵押,從交通銀行貸到了低息款項——這自然也是看在他的麵子上。楊峰也不含糊,給銀行方麵備足了人情。兩艘貨輪整修完畢後,迅速投入運營。
自此,公司生意蒸蒸日上,雖稱不上日進鬥金,卻也收益頗豐。楊峰信守承諾,按照協議,每月按時將兩成利潤結算清楚,親自給跟著打拚的兄弟們寄去錢款。
隨著業務版圖不斷擴張,四艘貨輪已難以滿足激增的運輸需求。時值貿易旺季,經人脈牽線,楊峰一口氣購入十幾艘機帆船。這些船隻雖載貨量有限,卻勝在靈活輕便,尤其適合短途運輸,往來於珠江支流間恰是一把好手。
招募船工的告示一經張貼,珠江兩岸的貧苦漢子蜂擁而至。楊峰專挑家境貧寒的青壯年,短短時日便組建起一支三百餘人的船隊。消息傳開,百姓們對這位父母官的讚譽更盛——畢竟楊峰治下的隊伍紀律嚴明,昔日保安團裏偷奸耍滑、欺壓百姓的兵痞,早被革職查辦或嚴加懲戒。
獄政改革更顯楊峰手腕。他親自審閱案卷,將那些因欠租債入獄的貧苦百姓無罪開釋。麵對不滿的地主鄉紳,他主動登門協商,以公允市價收購糧食物資,既保障了民生,又讓鄉紳們有利可圖。一來二去,連最挑剔的鄉紳都不得不承認,這位專員不貪不霸,處事公道。
楊峰還與商會達成合作,將部分軍鞋訂單交由當地婦女縫製,為眾多家庭開辟了生機。憑借在淶水積累的經驗,他迅速建起一家罐頭廠,新鮮果蔬加工成罐頭後,再由自家貨船運往各地銷售。工廠招工、原料收購、產品外銷環環相扣,一條蓬勃的經濟流通帶就此成型。街頭巷尾,百姓們的菜籃子滿了,口袋也漸漸鼓了起來,這片土地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
小別半年的夫妻自有一番親昵,暫且按下不表。劉長官派來的6名衛隊成員在廣州被盛情挽留三日,臨行前楊峰備下厚禮,眾人方才滿意返程。
次日,楊峰領著劉芝華來到碼頭,指著兩艘正在刷漆的貨輪笑道:\"給你個驚喜!\"劉芝華望著鏽跡斑駁卻氣勢不減的船身,指尖微微發顫:\"這是...?你的產業!\"楊峰攬著她的肩走向碼頭邊的公司樓,匾額上\"芝華輪船運輸公司\"八個燙金大字赫然入目。
門口,身著月白旗袍的丁雪領著職員微笑致意:\"總經理好,我是您的秘書丁雪。\"劉芝華怔了怔,下意識迴禮時,被楊峰輕輕按在真皮轉椅上。他指了指桌上的鎏金鎮紙,笑眼彎彎:\"怎麽樣,我的劉總經理?以後這一屋子人可都聽您調遣了。\"
丁雪他們可真機靈,道了別就溜了。劉芝華喜笑顏開地說:“這就是你給我的驚喜啊,也太驚喜了吧!你覺得我能行不?”
楊峰樂了:“這有啥難的,貨船和人手都給你備好了,工作人員那邊的關係你也不用操心。再說了,你可是知識女性,可不是一般的家庭婦女哦,慢慢你就上手啦,我相信你!”劉芝華一下撲進楊峰懷裏,嬌嗔道:“你對我也太好了吧,這樣會把我寵壞的!”
楊峰可是從後世穿越過來的,這種甜言蜜語那是信手拈來,他笑著說:“我疼自己老婆,那不是理所當然的嘛!”這一番話把劉芝華哄得那叫一個感動,眼淚都在眼眶裏打轉了,她哽咽著說:“親愛的,我想給你生個孩子,可你這麽一弄,我怕是又沒時間了。”楊峰卻笑著說:“這種事順其自然就好啦,咱們還年輕著呢!”
一陣敲門聲傳來,楊峰上前拉開門,隻見鐵柱和金泰勇已站在門口。金泰勇身著筆挺西裝,皮鞋擦得鋥亮,渾身透著幹練的商人氣息;鐵柱則穿著青色短打綢衫,褲腳紮在綁腿裏,腳蹬布鞋,一副利落的武人打扮。
“來得正好。”楊峰側身讓兩人進屋,轉頭笑著對劉之華介紹道,“金泰勇以後負責生意上的事,當你的業務經理;鐵柱身手好,留在你身邊當保鏢。”
劉之華眉眼含笑:“你安排得真周到。”
金泰勇恭敬地彎腰行禮,從公文包裏取出文件:“夫人,貨船已經整修完畢,首單準備運送糧食,這是合同,請您過目簽字。”
劉之華接過筆,看向楊峰:“那我就簽了?”
楊峰點點頭:“簽吧,有老金操持,我放心。”
劉之華落筆簽完字,金泰勇小心收好文件,說道:“司令,夫人,我先去安排裝船的事。”
“路上小心。”楊峰叮囑道。
“有您在能出什麽岔子!”金泰勇笑著應道,“再說碼頭那邊都是自己人。”
楊峰卻神色嚴肅:“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大意,萬事謹慎為上。”
“明白!”金泰勇應了一聲,轉身快步離開。
看著他的背影,鐵柱忍不住露出羨慕的神色。上次跟著金泰勇外出談生意,見識了不少世麵,現在心裏還惦記著外麵的熱鬧。但他知道保護夫人責任重大,隻能收起心思,帶著幾個兄弟,時刻不離劉芝華左右。
劉芝華向來是個雷厲風行的知識女性,當年叔叔將楊峰介紹給她,她深思熟慮兩三個月才點頭,本就不是貪圖安逸之人。如今接手運輸公司事務,反倒迅速振作起來,整日忙得腳不沾地。
楊峰事務纏身,卻仍在廣州陪著劉之華待了三天,親自將海關、港務局的人脈一一引薦給她。眾人看在楊峰的麵子上,態度都極為熱絡。很快,兩艘貨船載著貨物啟航,公司就此步入正軌。
臨行前,楊峰再三叮囑:“再過一個多月,丁鵬會從日本帶迴兩艘船。資金的事別操心,我已經和交通銀行談妥了。等丁鵬迴來,你給我打電話就行。”劉之華認真地點頭,目送丈夫的汽車消失在街角,便立刻返迴辦公室,繼續投入工作。
首單生意大獲成功,順利實現開門紅。劉之華心思通透,深知貨輪上的船員大多是丁鵬從海軍退役的舊部及親屬。她不僅給每個人包了豐厚紅包,在飲食等生活細節上也格外用心安排。這份體貼讓船老大丁海峰感激不已。
一個半月後,丁鵬果然從日本帶迴兩艘稍小些的貨船。有了先前的經驗,楊峰不再四處奔波籌錢,而是直接以新船為抵押,從交通銀行貸到了低息款項——這自然也是看在他的麵子上。楊峰也不含糊,給銀行方麵備足了人情。兩艘貨輪整修完畢後,迅速投入運營。
自此,公司生意蒸蒸日上,雖稱不上日進鬥金,卻也收益頗豐。楊峰信守承諾,按照協議,每月按時將兩成利潤結算清楚,親自給跟著打拚的兄弟們寄去錢款。
隨著業務版圖不斷擴張,四艘貨輪已難以滿足激增的運輸需求。時值貿易旺季,經人脈牽線,楊峰一口氣購入十幾艘機帆船。這些船隻雖載貨量有限,卻勝在靈活輕便,尤其適合短途運輸,往來於珠江支流間恰是一把好手。
招募船工的告示一經張貼,珠江兩岸的貧苦漢子蜂擁而至。楊峰專挑家境貧寒的青壯年,短短時日便組建起一支三百餘人的船隊。消息傳開,百姓們對這位父母官的讚譽更盛——畢竟楊峰治下的隊伍紀律嚴明,昔日保安團裏偷奸耍滑、欺壓百姓的兵痞,早被革職查辦或嚴加懲戒。
獄政改革更顯楊峰手腕。他親自審閱案卷,將那些因欠租債入獄的貧苦百姓無罪開釋。麵對不滿的地主鄉紳,他主動登門協商,以公允市價收購糧食物資,既保障了民生,又讓鄉紳們有利可圖。一來二去,連最挑剔的鄉紳都不得不承認,這位專員不貪不霸,處事公道。
楊峰還與商會達成合作,將部分軍鞋訂單交由當地婦女縫製,為眾多家庭開辟了生機。憑借在淶水積累的經驗,他迅速建起一家罐頭廠,新鮮果蔬加工成罐頭後,再由自家貨船運往各地銷售。工廠招工、原料收購、產品外銷環環相扣,一條蓬勃的經濟流通帶就此成型。街頭巷尾,百姓們的菜籃子滿了,口袋也漸漸鼓了起來,這片土地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