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複眉頭微皺,緩緩說道:“那高泰明率大軍攻打石城郡,正是以善闡府為後盾。石城郡與善闡府相距僅八十餘裏,若咱們奇襲善闡府,高泰明大軍不到半日便能迅速迴援。”


    段譽點頭道:“慕容公子所言有理。高泰明熟知兵法,深諳用兵之道,再加上善闡府兵精糧足,又是高家的根基所在,豈能不防?”


    聽到此處,朱丹臣不禁麵露憂色,連忙問道:“慕容公子想必已有應對之策,還望不吝賜教。”


    慕容複略作沉思,而後沉聲道:“依我之見,不如直接奔襲大理。”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得目瞪口呆。


    段譽率先迴過神來,急忙說道:“萬萬不可!高丞相如今坐鎮大理,此人一向行事謹慎小心。據我所知,大理兵營之中有八萬精兵,即便那高泰明帶走了五萬,尚還有三萬兵守城,就憑咱們現在這點兵力,如何能攻克得了?”


    朱丹臣、華赫艮等人聞言,也跟著紛紛點頭。


    然而,慕容複卻不以為意,接著說道:“正因高丞相坐鎮大理,且兵力雄厚,所以他們絕對想不到咱們竟敢冒險奇襲大理。正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慕容複道:“更何況,我等此番隻是為了解石城郡之圍,並非真心想要攻取大理。隻要能對大理形成一定程度的威脅,那高泰明必定會心急如焚地領兵迴援。如此一來,咱們便可達成目的。”


    段譽聽聞此言,不禁喜形於色,拍手讚道:“果真是一條妙計!”


    朱丹臣當即決然道:“陛下放心,屬下願追隨慕容公子一同前往,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段譽說道:“既然如此,我便也隨軍前去。”


    華赫艮和朱丹臣等人苦勸道:“陛下萬金之軀,未可輕動。”


    段譽毅然說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各位休要再勸。”


    虛竹聽聞段譽想要親征大理,慌忙趕來勸道:“三弟,你不可輕動,可在此坐鎮會川,統籌全局。愚兄願意隨軍一同出征,略盡綿薄之力。”


    段譽聞言,連忙說道:“二哥,你放心,單憑我這一身本事,即便站之不利,想要在亂軍中自保也並非難事。倒是你身上的傷勢尚未痊愈,此時不宜輕舉妄動,還是安心養傷為好。”


    虛竹微微一笑,寬慰道:“三弟不必擔憂,經過這些時日的調養,我的功力已然恢複了兩三成。對付一般的江湖高手,應當不成問題。”


    段譽見虛竹心意已決,隻得同意帶他一同出征。


    最終,段譽命華赫艮等人駐守會川、建昌。自己帶領八千精兵,與慕容複、朱丹臣、阿瑩、虛竹以及楊淵等人一起快馬疾行,趕赴大理。


    高升泰正穩坐大理城中,等待兒子高泰明攻克石城郡的好消息。


    忽見探子匆匆跑來稟報:“啟稟大人,大事不好啦!逆賊朱丹臣竟率一萬兵馬,打著討逆的旗號正朝大理殺奔而來!那段譽他也在陣中......”


    高升泰一聽這消息,不由得冷笑道:“段譽這個黃口小兒,居然如此大膽,隻派出區區一萬人就妄想攻打我大理!真是不自量力!”


    說罷,他連忙揮手示意左右快去尋找次子高泰景。卻發現高泰景並不在府上。


    此時,高泰景正在醉春樓裏與兩名花魁盡情享受著魚水之歡。三人纏綿悱惻、難舍難分,飄飄欲仙。


    正當他沉浸在這無邊無際的歡樂之中時,忽然聽到自己的心腹趕到門外,氣喘籲籲地唿喊道:“二少爺啊,老爺那邊派人十萬火急地來找您呐!”


    高泰景驚得渾身一顫,但很快就迴過神來,一邊不慌不忙地整理著衣衫,一邊高聲迴應道:“好了好了,我已知曉,馬上就過去。”


    高泰景又和那兩名花魁甜蜜溫存了許久,這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醉春樓,急匆匆返迴家中。


    剛剛踏入丞相府大門,便有下人前來稟報說父親高升泰正在書房等他。


    高泰景不敢怠慢,連忙快步走向書房。見到高升泰後,他恭敬地行了個禮。


    高升泰麵色凝重地看著自己的兒子,開門見山地說道:“朱丹臣率軍來犯,據說那段譽也在陣中,我正欲派你率軍前去迎敵。”


    高泰景一聽,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難看,連忙推辭道:“父親大人,咱們高家門生故吏眾多,其中不乏能征善戰之士,何須孩兒出馬呢?”


    高升泰聞言,眉頭緊皺,眼中閃過一絲怒色,厲聲道:“休要胡言亂語!你大哥屢立戰功,而你卻隻知沉迷那花街柳巷之中尋歡作樂!那朱丹臣不過隻帶了區區一萬兵力而已,而我給你三萬兵馬,以多勝少,易如反掌。此番正是你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前番你率軍在蘭溪大敗,失了高家顏麵,如今還敢推辭?哼!”


    麵對父親的斥責,高泰景自知無法再繼續推脫下去,隻好硬著頭皮應道:“父親教訓得是,孩兒遵命便是。”


    隨後,高泰景開始著手準備出征事宜。他吩咐下人收拾行囊、點檢軍馬,並召集親信將領商議作戰計劃。


    翌日清晨,高泰景身著重甲,站在校場之上清點人馬。身後緊跟著範驊等幾位得力副將。


    他們士氣高昂,統兵三萬,浩浩蕩蕩地踏出了大理城門,一路向北行進,準備迎擊朱丹臣等人所率之軍。


    與此同時,段譽、慕容複和朱丹臣所率的軍隊也馬不停蹄地朝著大理趕來。


    一路上,慕容複命將士沿途仔細查看地形。


    眼看著距離大理僅有五十裏之遙,忽有將士來報:“西北方有一處峽穀,卻是一處死地。”


    慕容複與段譽急忙率眾前去查看,卻見寬闊的大道一直向前延伸,最終深入到一處險峻幽深的峽穀之中。


    那峽穀猶如一隻巨獸張開的血盆大口,四周群山環繞,高聳入雲,隻有寥寥幾條狹窄陡峭的小路通向山外。


    若是車馬想要從穀中駛出,除了原路折返之外別無他法,否則就隻能舍棄車輛,徒步攀爬山石,方能順著小路出穀。


    慕容複見狀不禁喜形於色,說道:“如此天險之地,正是埋伏的絕佳所在!”


    眾人沿路返迴,正商議間,忽聽得前方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名探子疾馳而來,翻身下馬,抱拳稟報:“啟稟陛下,高升泰命其次子高泰景以及範驊等諸將,統率三萬精兵,正朝此處急速趕來。距此地已不足三十裏!”


    段譽聽聞此言,心中不由得一緊,連忙轉頭看向慕容複,急切地問道:“眼下情況危急,如何對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龍後記,水滸別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鬥長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鬥長明並收藏天龍後記,水滸別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