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泰微微皺起眉頭,追問道:“不知梁太後是否願意出兵相助?”


    赫連鐵樹哈哈一笑,胸有成竹地答道:“我西夏太後已然許諾出動十萬雄師前來支援,而那吐蕃向來對我西夏惟命是從。隻要高丞相您能夠調集數萬精銳,屆時大軍所向披靡,段譽和慕容複之類,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


    說到這裏,赫連鐵樹忽然話鋒一轉,壓低聲音繼續說道:“等到消滅了段家的勢力之後,我西夏和吐蕃隻需取得建昌府與會川府兩地即可,至於大理其餘的廣袤土地,則全部歸屬高丞相您所有。如此一來,高丞相您便可早日登上那尊貴無比的帝王寶座了。”


    一旁的高泰景聽聞此言,不禁喜形於色,連忙湊上前去,急切地說道:“父親大人,此計甚妙啊!”


    赫連鐵樹見狀,臉上露出一抹讚許的笑容,誇讚道:“二公子果然是識大體、顧大局之人!”


    高泰明卻是麵露難色,嘴唇輕啟,緩緩地吐出兩個字:“父親……”


    然而話到嘴邊,卻又如鯁在喉,欲言又止。


    一旁的高升泰敏銳地捕捉到了他的異樣,他轉頭看向赫連鐵樹,從容不迫地迴應道:“此事固然甚好,但茲事體大,且容商議。”


    赫連鐵樹聞聽此言,倒也並不強求,他緩緩站起身來,臉上掛著意味深長的笑容,對著高升泰拱手作揖道:“高丞相所言極是,不過機會稍縱即逝,還望您能盡快做出決斷。在下就先行一步,靜候貴府的佳音了。”


    說罷,他帶領著手下一眾隨從急匆匆離開了。


    眼見赫連鐵樹等人離去,高泰景迫不及待地開口問道:“父親,如此百利而無一害之事,您為何不立時應承下來呢?”


    高升泰並未急於迴答,而是將目光投向了一直沉默不語的高泰明,輕聲說道:“先聽聽泰明對此事有何看法吧。”


    高泰明鄭重其事地說道:“建昌府、會川府乃是我大理國的重要城池,戰略地位舉足輕重。怎能輕易地將其讓給西夏和吐蕃呢?若真如此行事,豈不是自毀長城,令國家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高泰景聞言卻是一臉不以為然,急切地反駁道:“哥哥,你這想法未免有些迂腐!如今這大理國說到底還是姓段,咱們高家何必為他人做嫁衣?趁著這個機會與西夏聯手,瓜分掉段家的土地,豈不是美事一樁?”


    高泰明眉頭緊皺,搖了搖頭,厲聲道:“弟弟,切莫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那西夏的梁太後可是個心狠手辣之人。我們若是與之共謀大事,無異於與虎謀皮。稍有不慎,恐怕會落得個葬身虎口的下場!”


    高升泰緊皺眉頭,目光緊盯著麵前的高泰明,開口問道:“泰明啊,依你之見,眼下這局勢應當如何應對?”


    高泰明眼神堅定地看著高升泰,毫不猶豫地迴答道:“何需借助西夏和吐蕃的兵馬?兒臣願親率部眾前去,先踏破石城郡,滅了傅思歸,再揮師北上,平了會川和建昌,活捉段譽。”


    高升泰點了點頭,但還是叮囑道:“既然如此,那此次就由你率五萬大軍前去征討吧。不過切記,如若戰事不利,一定要及時撤迴大理,再行商議對策,不可魯莽行事。”


    高泰明連連答應。


    高升泰又取出令牌,鄭重交予高泰明手中,並叮囑道:“吾兒,此次關係重大!望你能不負所托,凱旋而歸!”


    高泰明麵不改色,接過令牌,向著父親拱手一禮,便急匆匆趕去軍營了。


    兩日後,高泰明率領著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前挺進。


    經過數日行軍,終於抵達了善闡府。


    高泰明下令讓全軍稍作休整。


    他則親自帶人觀察地形,研究戰術、安排後勤補給等事宜。


    待一切準備就緒後,高泰明留下兩萬精兵駐守善闡府,以防後方有變。他自己親率三萬大軍直奔石城郡而去。


    高泰明故意放出風聲,宣稱自己統領五萬雄師,誓要一舉剿滅傅思歸、踏平石城郡。


    鎮守石城郡的傅思歸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自己手下僅有區區數千人馬,麵對來勢洶洶的五萬大軍無異於以卵擊石。而那高泰明又善於用兵。


    傅思歸隻得一邊命部下堅壁清野,加強防禦工事;另一邊則緊急派遣信使,快馬加鞭地趕往會川府向段譽求救。


    段譽正在會川府內休養生息,突然收到了傅思歸派來的求援信。


    得知戰況危急,段譽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召集眾人前來商議對策。


    在議事廳中,氣氛顯得格外凝重。


    段譽端坐主位,目光掃過在場諸將。這時,華赫艮挺身而出,大聲說道:“陛下莫憂!既然那高泰明膽敢傾巢而出攻打石城郡,我願親率五千精兵,星夜兼程趕去救援!定保石城郡無虞!”


    朱丹臣麵色凝重地說道:“華司徒一心想要救人,其心可嘉,然而那高泰明所率之軍號稱五萬,實力不容小覷。若僅以五千人馬長途奔襲去迎敵,實難與之相抗!”


    段譽聞聽此言,眉頭微皺,說道:“可這會川府和建昌府的總兵力也不過萬餘人,高泰明之兵聲勢浩大,不可正麵與之爭鋒。朱大人,依你之見,可有什麽良策能解當前困局?”


    朱丹臣略微沉思片刻,而後緩聲道:“依微臣之淺見,倒不如來個圍魏救趙。咱們不妨派出一支奇兵,突襲善闡府。要知道,那高家數代皆受封善闡侯,善闡府乃是高家根基所在。倘若善闡府陷入危機,那高泰明必然會心急如焚,迴師救援。”


    “如此一來,我們不僅能夠化解眼前之危,說不定還能趁勢打他個措手不及呢。”


    段譽聽後,眼睛一亮,點頭稱是道:“朱大人所言甚是,正與我心中所想不謀而合。若是在座諸位並無異議,那咱們即可就此進兵,實施這奇襲善闡之策。”


    就在此時,一旁的慕容複突然開口說道:“隻怕此計難成。”


    眾人紛紛將目光瞧向慕容複。段譽等人都不禁好奇地問道:“慕容公子為何這般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龍後記,水滸別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鬥長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鬥長明並收藏天龍後記,水滸別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