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裏有東西塾著,正德精神好多了。
“說吧,為何將我弄到這兒?”
原來,餘姑娘迷暈正德,便叫來劉氏兄弟,將正德扛到這兒。
劉六抱拳向他拱拱手。
“我師妹冒昧了。公子也是不拘小節的,先前救我師妹一命,定是俠義中人。大丈夫意氣相許,我們才請公子幫個忙。”
正德有點飄飄然了。
行走江湖是他的夙願,誇他俠義中人,比誇他德侔堯舜更能滿足他的虛榮心。他不假思索說:
“能用到我,火裏來水裏去在所不惜!”
劉六笑道:
“上迴見過一麵,還沒請教公子尊姓大名?”
通遠小鎮做的大案足夠滿門抄斬,互通姓名便是忌諱。
正德一行人穿得光鮮,跟他們並非一路人,無請教大名之理。
正德不僅告訴他姓,連上迴向許泰胡謅的名也說了:
“我叫朱壽。”
“公子供職於何處?”
正德想謙虛一下,他一謙虛就得胡說八道。
“錦衣衛千戶,甚不稱職。”
劉氏兄弟和趙瘋子當然不信,當然也不會揭穿他的謊言。
餘姑娘禁不住笑道:
“偷雞摸狗還差不多。”
正德對她餘怒未消,忍著氣說:
“有朝一天做個大將軍讓你看看。”
劉六使眼色阻止餘姑娘打岔,接著說:
“要朱公子幫的事不算麻煩,用不著水裏來火裏去。公子雖然供職錦衣衛,到底俠義中人,想必會說實話吧!”
正德有點犯難,他總不能連自己是皇帝都告訴他們吧。
這夥人對官府的口氣大是不善,萬一拿他要挾朝廷,他的小命就危險了,沒準要駕崩。
他發現俠義中人也不是誰想當就當得了的,但他還是勉強點點頭。
“我師妹是福建泉州府的,那一帶除了倭寇時常騷擾外,倒也富足安康。可兩年來不繼丟失兒童,已超過四百個了。丟失的孩子,往往在我師妹村子斷了線索,江湖義俠叫他們交人,不然鏟平村子。這事在張大哥府上略略說過,公子多少知道一點。如若未能盡快破案,還不知道要禍害多少孩子。有人透露跟太監有關,我們懷疑太監抱養失蹤的孩子。錦衣衛耳目眾多,請公子打聽一下,大恩大德,沒齒不忘。”
正德一聽也覺得太監們不好,想要孩子盡可花錢買,偷人家的孩子算什麽?
“他們想要孩子花幾個錢不就得了,總不會連買孩子的錢都拿不出來吧?”
趙瘋子冷笑一聲。
“他們全是吸血鬼,哪舍得花錢。晚上我到過一個太監家,幾個人正在喝酒。你猜他們說什麽?全都是劉瑾搜刮的事。這才執政兩天呢,就盤算要天下地方大員和鎮守太監送錢呢,還說什麽誰當上司禮監太監全都這樣幹。至於小官送上幾百兩也照單全收。聽他們說的,當官的也挺可憐的。”
劉七嘴裏嚼著一大塊狗肉,含糊不清說:
“當官的可憐,小百姓比狗還不如了。”
趙瘋子說:
“小百姓比狗可憐,當官的也好不到哪兒去。這人要是讀了書,其實也是拎著腦袋過日子,有時想當好官都沒門。更好笑的是,洪武時有個叫夏伯居的讀書人不肯做官,皇帝竟將他滿門抄斬,還頒布一條法律,什麽寰中士大夫不為君用者,殺無赦!那時候讀書人殺太多,沒有這法律還不成,你以為讀書做官就是好事?”
劉六給他倒滿酒。
“這是兩迴事,反正他們總比老百姓強。”他反駁了趙瘋子,接著對正德說:“請朱公子留意打聽打聽。”
正德心想倘若太監要人家的孩子留後,叫他們交出來便是,並不難辦,就滿口答應了。
餘姑娘白了他一眼。
“先別吹牛,事情辦完才說大話。”
正德先前讓她打一耳光,昨晚又讓她給活捉了,心裏恨著她,忍不住又來氣了。
“我跟你的師兄講義氣,你的事我才不管呢!”
餘姑娘平白無故讓他摸過,一直以為恥辱,也氣哼哼說:
“我師兄求你,我根本沒有同意,馬臉哪有一個好東西?”
正德勃然大怒。
“我招你惹你啦?救你一命,挨你一耳光。昨晚讓你捆得這會兒手腳還酸痛,嘴巴塞進那麽大一塊布,一開口就覺得要掉下巴!”
餘姑娘的臉漲紅了。
“誰叫你耍流氓?沒有一劍殺掉你,算你造化!”
劉六大聲吆喝:
“師妹不得無禮,走江湖碰碰磕磕在所難免,女兒作態就不要走江湖了。我們講的是義氣,不能恩將仇報,人家好歹救過你的命。”
正德稍稍消點氣。
“這話還差不多。我隻不過幫你拂一下臉,你就打我一耳光,昨天晚上對我又抓又捏,這筆賬如何算?”
劉七見他們兩人鬥嘴不脫稚氣,才意識到二人年紀尚輕。
“公子不必介懷,我師妹年紀尚幼,這幾個月獨闖過江湖,女孩子受到委屈,脾氣大一點,請公子包涵。”
正德聽了這話,也不禁對餘姑娘產生敬意。
張口想說幾句好聽的,卻見她翻著白眼,看也不看他,隻好將到嘴邊的話咽迴去。
接下來幾個人說起江湖曆險,不再說跟官府有關的事。
正德聽得心旌神蕩,十分羨慕,對餘姑娘不禁又添上幾分敬意。
他見餘姑娘繃得緊緊的嘴角是那麽的細膩,那麽的敏感,放在桌上的手腕珠圓玉潤,竟像是透明的,便很想親近她。
他知道她很在意男女受授不親,又懷恨在心,才不敢像素常一樣,不將男女大防當迴事。
盡管很想,卻沒有胡來。
用過酒飯後,幾個人向正德告辭,請正德打聽好消息,十天後在通遠小鎮的茶館裏見麵。
正德大吃一驚:
“你們不會將我扔在這兒吧?”
劉六笑了笑。
“這兒是京城,朱公子不會認不出路的。”
餘姑娘也嘲諷地笑一笑。
正德見她眉梢眼角說不盡風情萬種,不覺看得癡了,先前對她的恨再也沒有了。
天快亮了,四下裏靜悄悄的。
正德雖然知道人在京城,旅館又是太監開的,但獨自被扔在陌生的地方,平生是頭一迴,心裏不禁又害怕起來。
他畢竟是皇帝,打自落地之日起身邊就從沒有離開過人。
現在自個兒待著,竟讓他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他覺得挺新鮮。
老師教他敬畏神明,敬畏天道,他從不當迴事了。他基本上天不怕地不怕,也不曉得什麽叫害怕。
在深宮大院裏,倒常常因為孤獨感到恐懼,現在真的成孤家寡人了。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出自於他沒辦法發號施令。
也就是說,他失去控製大明江山的權力。
他深切體會到劉健等人勸他不要“輕出宮禁”的意思了。
假如這時候有人趁機作亂,他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隻能聽由天命。
沒準皇帝換別人做,往後他變成孤魂野鬼,一個人到處漂泊流浪了。
他覺得對劉健和謝遷太狠了,可又是無可奈何的事。
正德很少有正經的時候,但從來都保持一根清醒的腦筋,對皇權尤其敏感。
他發現離開權力,他十分脆弱,正如韓信縱橫天下,無人能敵。可手中沒有兵權,呂後一句話就能要他的命。
此時迴不了宮,雖然覺得疲乏,還得強打精神想辦法聯絡劉瑾,掌控權力。
正當彷徨不安時,有個小廝推門進來。
正德看過去,他正背著身子關門。
小廝一轉過身來,正德一顆心就提到嗓子眼。
小廝不是別人,正是葛兒。
葛兒頭上扣著一頂烏紗小圓帽,身上穿著粉色團領圓袍,腰係犀角帶。
隻見他生得臉如傅粉,身材俊俏,一雙黑漆漆的眼睛滴溜溜轉,在燈光下更顯得風流婉轉。
葛兒出現,意味著有一個人為他傳旨,要比他自個兒瞎闖安全百倍。
正德竟有一種死裏逃生的感覺。
他想這小子的確有福,總能在關鍵時刻討他歡心。
可惜他年紀尚輕,否則正德當場給他一個掌印太監當當。
葛兒在正德最無助的時候出現,本就是一件奇功。
正德一認出葛兒就問:
“劉瑾呢?”
“迴萬歲爺,萬歲爺悄悄出來,他哪裏找得到呢?這旅館是奴才的一點薄產。”
劉六說的小太監,原來是葛兒。
劉瑾順手敲李興一竹杠,贈給葛兒這座大宅子。
葛兒將母親接過來住,母子兩人無親無故,大宅子覺得冷清。
錢寧說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靠俸祿和他人孝敬過日子,不如自己有固定收入實在,便給他們出主意,將大部分房間開作旅館。
江湖大盜上京,住宿專挑像葛兒這類人開的旅館。
東廠、錦衣衛和五城兵馬司的人不會上門騷擾。
就算上司一定要他們上門檢查,也會事先通風報信。
葛兒是正德喜歡的人,誰敢上門招惹他呢?
除非覺得活膩了,腦袋不想要了。
旅館開張後生意紅火,價錢比別人貴幾倍,還常常住滿。
張茂很早聽說葛兒是皇帝寵愛的小太監,就讓劉六他們住在這兒。
葛兒在劉府小睡一覺,便要去服侍劉瑾。
不料劉瑾除能提供正德消息的人外,誰都不見。
葛兒求見,沒有人敢為他通報。
葛兒不知怎迴事,在劉府惶恐許久。
還是錢寧動起善念,也不說非常時刻,待在劉府不安全,隻勸葛兒迴家歇著。
葛兒到家,家丁告訴他,幾個強盜模樣的客人對太監有所圖謀。
葛兒到門外悄悄往裏瞧,卻見正德跟那夥人邊吃邊聊天,吃驚得眼珠子都差點兒跌出來。
他畢竟還嫩,沒有將正德在這兒與劉瑾的反常聯想起來。
劉六等人起身告辭時,他忙從門邊逃開了。
正德聽說旅館是葛兒開的,覺得沒有什麽不放心的。
他想到劉瑾將皇上弄丟了,這會兒急得就差上吊了,他就樂不可支。
但也曉得這種玩笑開不得,便讓葛兒立馬差人去告訴劉瑾:
“你想找的人在葛公公家裏。”
“出了宮我是錦衣衛朱公子,誰揭了我的身份殺無赦,這規矩你須知道。”
葛兒在宮中幾個月也混乖巧了。
他知道這時候該說什麽,便表明碰上正德純屬湊巧,順便拍正德的馬屁:
“奴才知道。剛才夥計說住進一夥江湖俠客,其中一位儀表非凡,竟是世上沒有見過的。奴才想,儀表再好能好過萬歲爺嗎?這一好奇就過來看看。奴才見萬歲爺豪情萬丈,幾個江湖人大氣不敢出,奴才也沒敢擾了萬歲爺的雅興,等他們走開,才進來拜見萬歲爺呢。”
“說吧,為何將我弄到這兒?”
原來,餘姑娘迷暈正德,便叫來劉氏兄弟,將正德扛到這兒。
劉六抱拳向他拱拱手。
“我師妹冒昧了。公子也是不拘小節的,先前救我師妹一命,定是俠義中人。大丈夫意氣相許,我們才請公子幫個忙。”
正德有點飄飄然了。
行走江湖是他的夙願,誇他俠義中人,比誇他德侔堯舜更能滿足他的虛榮心。他不假思索說:
“能用到我,火裏來水裏去在所不惜!”
劉六笑道:
“上迴見過一麵,還沒請教公子尊姓大名?”
通遠小鎮做的大案足夠滿門抄斬,互通姓名便是忌諱。
正德一行人穿得光鮮,跟他們並非一路人,無請教大名之理。
正德不僅告訴他姓,連上迴向許泰胡謅的名也說了:
“我叫朱壽。”
“公子供職於何處?”
正德想謙虛一下,他一謙虛就得胡說八道。
“錦衣衛千戶,甚不稱職。”
劉氏兄弟和趙瘋子當然不信,當然也不會揭穿他的謊言。
餘姑娘禁不住笑道:
“偷雞摸狗還差不多。”
正德對她餘怒未消,忍著氣說:
“有朝一天做個大將軍讓你看看。”
劉六使眼色阻止餘姑娘打岔,接著說:
“要朱公子幫的事不算麻煩,用不著水裏來火裏去。公子雖然供職錦衣衛,到底俠義中人,想必會說實話吧!”
正德有點犯難,他總不能連自己是皇帝都告訴他們吧。
這夥人對官府的口氣大是不善,萬一拿他要挾朝廷,他的小命就危險了,沒準要駕崩。
他發現俠義中人也不是誰想當就當得了的,但他還是勉強點點頭。
“我師妹是福建泉州府的,那一帶除了倭寇時常騷擾外,倒也富足安康。可兩年來不繼丟失兒童,已超過四百個了。丟失的孩子,往往在我師妹村子斷了線索,江湖義俠叫他們交人,不然鏟平村子。這事在張大哥府上略略說過,公子多少知道一點。如若未能盡快破案,還不知道要禍害多少孩子。有人透露跟太監有關,我們懷疑太監抱養失蹤的孩子。錦衣衛耳目眾多,請公子打聽一下,大恩大德,沒齒不忘。”
正德一聽也覺得太監們不好,想要孩子盡可花錢買,偷人家的孩子算什麽?
“他們想要孩子花幾個錢不就得了,總不會連買孩子的錢都拿不出來吧?”
趙瘋子冷笑一聲。
“他們全是吸血鬼,哪舍得花錢。晚上我到過一個太監家,幾個人正在喝酒。你猜他們說什麽?全都是劉瑾搜刮的事。這才執政兩天呢,就盤算要天下地方大員和鎮守太監送錢呢,還說什麽誰當上司禮監太監全都這樣幹。至於小官送上幾百兩也照單全收。聽他們說的,當官的也挺可憐的。”
劉七嘴裏嚼著一大塊狗肉,含糊不清說:
“當官的可憐,小百姓比狗還不如了。”
趙瘋子說:
“小百姓比狗可憐,當官的也好不到哪兒去。這人要是讀了書,其實也是拎著腦袋過日子,有時想當好官都沒門。更好笑的是,洪武時有個叫夏伯居的讀書人不肯做官,皇帝竟將他滿門抄斬,還頒布一條法律,什麽寰中士大夫不為君用者,殺無赦!那時候讀書人殺太多,沒有這法律還不成,你以為讀書做官就是好事?”
劉六給他倒滿酒。
“這是兩迴事,反正他們總比老百姓強。”他反駁了趙瘋子,接著對正德說:“請朱公子留意打聽打聽。”
正德心想倘若太監要人家的孩子留後,叫他們交出來便是,並不難辦,就滿口答應了。
餘姑娘白了他一眼。
“先別吹牛,事情辦完才說大話。”
正德先前讓她打一耳光,昨晚又讓她給活捉了,心裏恨著她,忍不住又來氣了。
“我跟你的師兄講義氣,你的事我才不管呢!”
餘姑娘平白無故讓他摸過,一直以為恥辱,也氣哼哼說:
“我師兄求你,我根本沒有同意,馬臉哪有一個好東西?”
正德勃然大怒。
“我招你惹你啦?救你一命,挨你一耳光。昨晚讓你捆得這會兒手腳還酸痛,嘴巴塞進那麽大一塊布,一開口就覺得要掉下巴!”
餘姑娘的臉漲紅了。
“誰叫你耍流氓?沒有一劍殺掉你,算你造化!”
劉六大聲吆喝:
“師妹不得無禮,走江湖碰碰磕磕在所難免,女兒作態就不要走江湖了。我們講的是義氣,不能恩將仇報,人家好歹救過你的命。”
正德稍稍消點氣。
“這話還差不多。我隻不過幫你拂一下臉,你就打我一耳光,昨天晚上對我又抓又捏,這筆賬如何算?”
劉七見他們兩人鬥嘴不脫稚氣,才意識到二人年紀尚輕。
“公子不必介懷,我師妹年紀尚幼,這幾個月獨闖過江湖,女孩子受到委屈,脾氣大一點,請公子包涵。”
正德聽了這話,也不禁對餘姑娘產生敬意。
張口想說幾句好聽的,卻見她翻著白眼,看也不看他,隻好將到嘴邊的話咽迴去。
接下來幾個人說起江湖曆險,不再說跟官府有關的事。
正德聽得心旌神蕩,十分羨慕,對餘姑娘不禁又添上幾分敬意。
他見餘姑娘繃得緊緊的嘴角是那麽的細膩,那麽的敏感,放在桌上的手腕珠圓玉潤,竟像是透明的,便很想親近她。
他知道她很在意男女受授不親,又懷恨在心,才不敢像素常一樣,不將男女大防當迴事。
盡管很想,卻沒有胡來。
用過酒飯後,幾個人向正德告辭,請正德打聽好消息,十天後在通遠小鎮的茶館裏見麵。
正德大吃一驚:
“你們不會將我扔在這兒吧?”
劉六笑了笑。
“這兒是京城,朱公子不會認不出路的。”
餘姑娘也嘲諷地笑一笑。
正德見她眉梢眼角說不盡風情萬種,不覺看得癡了,先前對她的恨再也沒有了。
天快亮了,四下裏靜悄悄的。
正德雖然知道人在京城,旅館又是太監開的,但獨自被扔在陌生的地方,平生是頭一迴,心裏不禁又害怕起來。
他畢竟是皇帝,打自落地之日起身邊就從沒有離開過人。
現在自個兒待著,竟讓他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他覺得挺新鮮。
老師教他敬畏神明,敬畏天道,他從不當迴事了。他基本上天不怕地不怕,也不曉得什麽叫害怕。
在深宮大院裏,倒常常因為孤獨感到恐懼,現在真的成孤家寡人了。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出自於他沒辦法發號施令。
也就是說,他失去控製大明江山的權力。
他深切體會到劉健等人勸他不要“輕出宮禁”的意思了。
假如這時候有人趁機作亂,他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隻能聽由天命。
沒準皇帝換別人做,往後他變成孤魂野鬼,一個人到處漂泊流浪了。
他覺得對劉健和謝遷太狠了,可又是無可奈何的事。
正德很少有正經的時候,但從來都保持一根清醒的腦筋,對皇權尤其敏感。
他發現離開權力,他十分脆弱,正如韓信縱橫天下,無人能敵。可手中沒有兵權,呂後一句話就能要他的命。
此時迴不了宮,雖然覺得疲乏,還得強打精神想辦法聯絡劉瑾,掌控權力。
正當彷徨不安時,有個小廝推門進來。
正德看過去,他正背著身子關門。
小廝一轉過身來,正德一顆心就提到嗓子眼。
小廝不是別人,正是葛兒。
葛兒頭上扣著一頂烏紗小圓帽,身上穿著粉色團領圓袍,腰係犀角帶。
隻見他生得臉如傅粉,身材俊俏,一雙黑漆漆的眼睛滴溜溜轉,在燈光下更顯得風流婉轉。
葛兒出現,意味著有一個人為他傳旨,要比他自個兒瞎闖安全百倍。
正德竟有一種死裏逃生的感覺。
他想這小子的確有福,總能在關鍵時刻討他歡心。
可惜他年紀尚輕,否則正德當場給他一個掌印太監當當。
葛兒在正德最無助的時候出現,本就是一件奇功。
正德一認出葛兒就問:
“劉瑾呢?”
“迴萬歲爺,萬歲爺悄悄出來,他哪裏找得到呢?這旅館是奴才的一點薄產。”
劉六說的小太監,原來是葛兒。
劉瑾順手敲李興一竹杠,贈給葛兒這座大宅子。
葛兒將母親接過來住,母子兩人無親無故,大宅子覺得冷清。
錢寧說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靠俸祿和他人孝敬過日子,不如自己有固定收入實在,便給他們出主意,將大部分房間開作旅館。
江湖大盜上京,住宿專挑像葛兒這類人開的旅館。
東廠、錦衣衛和五城兵馬司的人不會上門騷擾。
就算上司一定要他們上門檢查,也會事先通風報信。
葛兒是正德喜歡的人,誰敢上門招惹他呢?
除非覺得活膩了,腦袋不想要了。
旅館開張後生意紅火,價錢比別人貴幾倍,還常常住滿。
張茂很早聽說葛兒是皇帝寵愛的小太監,就讓劉六他們住在這兒。
葛兒在劉府小睡一覺,便要去服侍劉瑾。
不料劉瑾除能提供正德消息的人外,誰都不見。
葛兒求見,沒有人敢為他通報。
葛兒不知怎迴事,在劉府惶恐許久。
還是錢寧動起善念,也不說非常時刻,待在劉府不安全,隻勸葛兒迴家歇著。
葛兒到家,家丁告訴他,幾個強盜模樣的客人對太監有所圖謀。
葛兒到門外悄悄往裏瞧,卻見正德跟那夥人邊吃邊聊天,吃驚得眼珠子都差點兒跌出來。
他畢竟還嫩,沒有將正德在這兒與劉瑾的反常聯想起來。
劉六等人起身告辭時,他忙從門邊逃開了。
正德聽說旅館是葛兒開的,覺得沒有什麽不放心的。
他想到劉瑾將皇上弄丟了,這會兒急得就差上吊了,他就樂不可支。
但也曉得這種玩笑開不得,便讓葛兒立馬差人去告訴劉瑾:
“你想找的人在葛公公家裏。”
“出了宮我是錦衣衛朱公子,誰揭了我的身份殺無赦,這規矩你須知道。”
葛兒在宮中幾個月也混乖巧了。
他知道這時候該說什麽,便表明碰上正德純屬湊巧,順便拍正德的馬屁:
“奴才知道。剛才夥計說住進一夥江湖俠客,其中一位儀表非凡,竟是世上沒有見過的。奴才想,儀表再好能好過萬歲爺嗎?這一好奇就過來看看。奴才見萬歲爺豪情萬丈,幾個江湖人大氣不敢出,奴才也沒敢擾了萬歲爺的雅興,等他們走開,才進來拜見萬歲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