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決戰(五)
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 作者:玖九八一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德裏。
林奇看完古鐵雷斯的報告,深知這場莫斯科戰役不好打,犧牲會很大。不過,相比原來的莫斯科戰役,這次時間大大提前,沒有冬季和過度損失的威脅。原莫斯科戰役,漢斯軍打到莫斯科外時,冬季很快到來,讓疲憊不堪的漢斯軍首次受到重創。
“布蘭科,將僅有的兩百架戰略轟炸機調給古鐵雷斯,告訴他,不要擔心炮彈不夠用,盡量減少士兵傷亡。”
“是,陛下。”布蘭科知道怎麽去發這個命令,以他的經驗來看,國王陛下要將莫斯科夷為平地。
伊班牙-高盧的戰略轟炸機是目前壓箱底戰機,不到關鍵時刻,基本上不會用。
“漢斯軍巨炮部隊抵達後,我方的優勢會更大,能擊穿永久工事的巨炮,對付莫斯科足夠了。距離冬季還有四五個月,我不相信僅有一百萬人防守的莫斯科能擋得住數倍兵力的協約國軍。”
林奇微笑,算是默認布蘭科的說法。
這次作戰,伊班牙-高盧陸陸續續投入13個步兵軍、8個裝甲軍、3個航空軍及其他配屬部隊,總兵力150多萬,用來進攻莫斯科的有120萬人。原時空中,漢斯軍抵達莫斯科時,可作戰部隊僅有120萬人,兵力上和蘇軍差不多。可蘇軍有大量的後備人員,隨時補充,而且又有冬大帥相助。
如今,莫斯科被圍,且防線不斷縮小,後備人員的優勢已失去。協約國軍的兵力是蘇軍的兩倍以上,還有源源不斷從本國出發的後備人員,要是這能打到下一個冬季,林奇要親自上戰場了。
哼!到那時,那個團怎麽打,他說了算!
“布蘭科,凡事無絕對,不過,這場戰戰役若布勞希奇和古鐵雷斯打不好,到時我倒你到前線去,換我們來指揮。”
林奇開玩笑。
“真的嗎?陛下?”
“假的。”
林奇看布蘭科認真的樣子,不由得好笑。林奇走到東邊的窗戶,看著遙遠的天際,心中期待,伊班牙-高盧大軍在莫斯科城升起軍旗的場景。
“給前線多派幾名隨軍記者,告訴他們,一定要將戰鬥事跡拍下來,讓後人謹記,畢竟,我們經過千難萬險,打敗了入侵的北極熊軍。”
...
莫斯科東部50公裏的拉緬斯科耶,古鐵雷斯的臨時指揮部。古鐵雷斯和布勞希奇分工明確,一個坐鎮聯合司令部,協調調度;一個坐鎮前線,指揮作戰,幫助博克分擔壓力。博克遠在斯摩棱斯克,與朱可夫大戰,無法分心。
“陛下給我支援戰略轟炸機,想來是要直接轟炸莫斯科了。”
“給布勞希奇元帥發電,請他安排工程部隊在奧廖爾地區修建重型轟炸機機場。”
古鐵雷斯不敢將機場建得太近,免得蘇軍搞死亡突襲。等戰略轟炸機和巨炮部隊抵達,莫斯科不過是一座廢墟而已。
不過,在此之前,協約國的攻擊不能停。
7月19日,經過一天的準備,古鐵雷斯下達攻擊命令。莫斯科攻擊戰分三線,每線各投入兩個步兵軍和兩個裝甲軍。加裏寧有幾十座空軍基地,足夠保證莫斯科上空的製空權。
已到決戰時刻,古鐵雷斯不需要考慮戰速問題,即便是伊班牙-高盧的坦克損失很大,也要將這座堅城拿下。
在一輪輪的炮擊和轟炸後,協約國軍坦克衝向蘇軍外圍陣地,憑借裝甲優勢,不斷撕破蘇軍陣地。堅固的堡壘,交給自行反坦克炮和自行加農炮來點對點炸,直到摧毀為止。
協約國軍打得平穩,不會冒進,也不怕損失,坦克被擊毀,就原地當炮兵,支援步兵,直到修複。
這樣的戰術,是古鐵雷斯昨天親自觀察得出的。他發現蘇軍防線兵力不足,每公裏的人數有限,隻要每個作戰團突破一個點,便能不斷擴大包圍圈。
古鐵雷斯的戰術是奏效的,可他還是低估了蘇軍的抵抗和反擊意誌,整整一天的時間,協約國軍才前進不到五公裏。希姆基是蘇軍重點防禦地區,密集的工事,讓阿科斯塔僅僅突破了不到兩公裏。
古鐵雷斯看著傷亡報告,無奈地搖頭。三麵進攻,一天傷亡近兩萬人,可真是殘酷。蘇軍的傷亡自然更大,預計是協約國軍的三倍以上。
而布勞希奇發來的電報顯示,博克在斯摩棱斯克一樣受挫。兩個摩托化軍無法完成合圍,而且朱可夫讓葉廖緬科方麵軍主力後撤到斯摩棱斯克東南方向,保持防線的連續性。
蘇軍西部和南部的防線變成奧卡河、盧卡加、基洛夫、葉利尼亞、斯摩棱斯克、維捷布斯克、大盧基防禦線,戰線收縮了不少。
博克一樣經過三天苦戰,依舊無法突破斯摩棱斯克外圍陣地,陷入了戈爾基戰術困境。
可以說,雙方進入惡性傷亡階段。蘇軍不會撤退,以死拚戰。協約國軍要贏得決戰,不會停止。
從7月20日開始,整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進攻戰以慘烈的形式進行著。雙方每天的傷亡數字以萬計。每條戰線上,雙方都有英雄級的表現,特別是蘇軍,悲壯且英勇的畫麵不計其數。協約國一方依靠火力和戰術,打得整體性更強。
也從這天開始,莫斯科遭到大規模的轟炸。各種炮彈、燃燒彈、汽油彈等傾瀉到莫斯科主城區,不斷摧毀蘇軍的抵抗潛力。
戰爭,是在消耗中比拚耐力。
7月25日,漢斯國突擊裝甲集群以強硬的態度,突入波多利斯克,終於占領這座莫斯科南部的大門。為了占領這座城市,第4集團軍和突擊裝甲集群放棄向西攻擊盧卡加,集中火力從奧卡河一路向北硬磕,打了整整半個月。
漢斯軍第4集團軍傷亡五萬多人,才殲敵八萬多人,可以想象,蘇軍的堡壘有多難打。這八萬多人是蘇軍陣亡人數或重傷被俘人數,大量的蘇軍仍在波多利斯克北部地區抵抗。
接下來,莫斯科南部的協約國攻擊部隊會更難,因為東部和北部三線每天僅能前進兩三公裏,不能打得過快,而且蘇軍有地下通道,必須清理幹淨,否則晚上蘇軍會利用通道發起反擊。
林奇看完古鐵雷斯的報告,深知這場莫斯科戰役不好打,犧牲會很大。不過,相比原來的莫斯科戰役,這次時間大大提前,沒有冬季和過度損失的威脅。原莫斯科戰役,漢斯軍打到莫斯科外時,冬季很快到來,讓疲憊不堪的漢斯軍首次受到重創。
“布蘭科,將僅有的兩百架戰略轟炸機調給古鐵雷斯,告訴他,不要擔心炮彈不夠用,盡量減少士兵傷亡。”
“是,陛下。”布蘭科知道怎麽去發這個命令,以他的經驗來看,國王陛下要將莫斯科夷為平地。
伊班牙-高盧的戰略轟炸機是目前壓箱底戰機,不到關鍵時刻,基本上不會用。
“漢斯軍巨炮部隊抵達後,我方的優勢會更大,能擊穿永久工事的巨炮,對付莫斯科足夠了。距離冬季還有四五個月,我不相信僅有一百萬人防守的莫斯科能擋得住數倍兵力的協約國軍。”
林奇微笑,算是默認布蘭科的說法。
這次作戰,伊班牙-高盧陸陸續續投入13個步兵軍、8個裝甲軍、3個航空軍及其他配屬部隊,總兵力150多萬,用來進攻莫斯科的有120萬人。原時空中,漢斯軍抵達莫斯科時,可作戰部隊僅有120萬人,兵力上和蘇軍差不多。可蘇軍有大量的後備人員,隨時補充,而且又有冬大帥相助。
如今,莫斯科被圍,且防線不斷縮小,後備人員的優勢已失去。協約國軍的兵力是蘇軍的兩倍以上,還有源源不斷從本國出發的後備人員,要是這能打到下一個冬季,林奇要親自上戰場了。
哼!到那時,那個團怎麽打,他說了算!
“布蘭科,凡事無絕對,不過,這場戰戰役若布勞希奇和古鐵雷斯打不好,到時我倒你到前線去,換我們來指揮。”
林奇開玩笑。
“真的嗎?陛下?”
“假的。”
林奇看布蘭科認真的樣子,不由得好笑。林奇走到東邊的窗戶,看著遙遠的天際,心中期待,伊班牙-高盧大軍在莫斯科城升起軍旗的場景。
“給前線多派幾名隨軍記者,告訴他們,一定要將戰鬥事跡拍下來,讓後人謹記,畢竟,我們經過千難萬險,打敗了入侵的北極熊軍。”
...
莫斯科東部50公裏的拉緬斯科耶,古鐵雷斯的臨時指揮部。古鐵雷斯和布勞希奇分工明確,一個坐鎮聯合司令部,協調調度;一個坐鎮前線,指揮作戰,幫助博克分擔壓力。博克遠在斯摩棱斯克,與朱可夫大戰,無法分心。
“陛下給我支援戰略轟炸機,想來是要直接轟炸莫斯科了。”
“給布勞希奇元帥發電,請他安排工程部隊在奧廖爾地區修建重型轟炸機機場。”
古鐵雷斯不敢將機場建得太近,免得蘇軍搞死亡突襲。等戰略轟炸機和巨炮部隊抵達,莫斯科不過是一座廢墟而已。
不過,在此之前,協約國的攻擊不能停。
7月19日,經過一天的準備,古鐵雷斯下達攻擊命令。莫斯科攻擊戰分三線,每線各投入兩個步兵軍和兩個裝甲軍。加裏寧有幾十座空軍基地,足夠保證莫斯科上空的製空權。
已到決戰時刻,古鐵雷斯不需要考慮戰速問題,即便是伊班牙-高盧的坦克損失很大,也要將這座堅城拿下。
在一輪輪的炮擊和轟炸後,協約國軍坦克衝向蘇軍外圍陣地,憑借裝甲優勢,不斷撕破蘇軍陣地。堅固的堡壘,交給自行反坦克炮和自行加農炮來點對點炸,直到摧毀為止。
協約國軍打得平穩,不會冒進,也不怕損失,坦克被擊毀,就原地當炮兵,支援步兵,直到修複。
這樣的戰術,是古鐵雷斯昨天親自觀察得出的。他發現蘇軍防線兵力不足,每公裏的人數有限,隻要每個作戰團突破一個點,便能不斷擴大包圍圈。
古鐵雷斯的戰術是奏效的,可他還是低估了蘇軍的抵抗和反擊意誌,整整一天的時間,協約國軍才前進不到五公裏。希姆基是蘇軍重點防禦地區,密集的工事,讓阿科斯塔僅僅突破了不到兩公裏。
古鐵雷斯看著傷亡報告,無奈地搖頭。三麵進攻,一天傷亡近兩萬人,可真是殘酷。蘇軍的傷亡自然更大,預計是協約國軍的三倍以上。
而布勞希奇發來的電報顯示,博克在斯摩棱斯克一樣受挫。兩個摩托化軍無法完成合圍,而且朱可夫讓葉廖緬科方麵軍主力後撤到斯摩棱斯克東南方向,保持防線的連續性。
蘇軍西部和南部的防線變成奧卡河、盧卡加、基洛夫、葉利尼亞、斯摩棱斯克、維捷布斯克、大盧基防禦線,戰線收縮了不少。
博克一樣經過三天苦戰,依舊無法突破斯摩棱斯克外圍陣地,陷入了戈爾基戰術困境。
可以說,雙方進入惡性傷亡階段。蘇軍不會撤退,以死拚戰。協約國軍要贏得決戰,不會停止。
從7月20日開始,整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進攻戰以慘烈的形式進行著。雙方每天的傷亡數字以萬計。每條戰線上,雙方都有英雄級的表現,特別是蘇軍,悲壯且英勇的畫麵不計其數。協約國一方依靠火力和戰術,打得整體性更強。
也從這天開始,莫斯科遭到大規模的轟炸。各種炮彈、燃燒彈、汽油彈等傾瀉到莫斯科主城區,不斷摧毀蘇軍的抵抗潛力。
戰爭,是在消耗中比拚耐力。
7月25日,漢斯國突擊裝甲集群以強硬的態度,突入波多利斯克,終於占領這座莫斯科南部的大門。為了占領這座城市,第4集團軍和突擊裝甲集群放棄向西攻擊盧卡加,集中火力從奧卡河一路向北硬磕,打了整整半個月。
漢斯軍第4集團軍傷亡五萬多人,才殲敵八萬多人,可以想象,蘇軍的堡壘有多難打。這八萬多人是蘇軍陣亡人數或重傷被俘人數,大量的蘇軍仍在波多利斯克北部地區抵抗。
接下來,莫斯科南部的協約國攻擊部隊會更難,因為東部和北部三線每天僅能前進兩三公裏,不能打得過快,而且蘇軍有地下通道,必須清理幹淨,否則晚上蘇軍會利用通道發起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