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列寧格勒戰役(四)
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 作者:玖九八一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軍的勇氣確實可嘉,藏在廢墟裏,坑道裏,依然不放棄,他們用巨大的傷亡,攔住了波羅的海三個軍的攻擊。
不過,霍埃爾可不給他們機會,讓第1步兵軍、第13步兵軍強勢協助攻擊,凡是屹立的建築殘體,用炸藥包或重炮直接從底部炸毀,將人活埋。
在霍埃爾的強令下,戰鬥一直打到晚上十點,奪走包圍圈一半的防區。霍埃爾感覺到蘇軍強大的意誌力,但這些都不重要了,明天,戰鬥會結束。
當晚,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官阿科斯塔和漢斯國20集團軍司令官勒布及芬蘭軍官會麵。
“勒布元帥,包圍圈之外,蘇軍剩下的正規軍不多,大部分是民兵,等霍埃爾明日拿下包圍圈,休整一日,便可發起總攻。”阿科斯塔將時間定在5月13日。
“可以,我部和芬蘭軍在西部攻擊線的部隊有20萬人,貴軍加上波羅的海三國軍隊,作戰將士30多萬,必須一鼓作氣。”勒布說道。
“我們有空軍和海軍,足夠碾壓蘇軍。麻煩的是,蘇軍藏在廢墟裏,地道裏,很難清除,所以,手段上,要猛烈一些。”阿科斯塔建議道。
“好,海軍給我運來了很多汽油和炸藥包,我準備用一用。”勒布被擋住幾天,早就打得不耐煩。
“好。”
雙方定下計劃,就等霍埃爾的消息了。
5月11日,霍埃爾給所有軍官下達了不消滅不休息的軍令,從上午八點開始,直接上態度。這一次,第3裝甲軍直接進入城內,參加了圍殲戰。
有了坦克吸引火力,蘇軍一暴露,就被坦克後麵的步兵直接打掉。工兵部隊的推土機清理倒在路道上的磚塊和石頭,為坦克和炮兵開路。飛機在空中盤旋,不斷巡視蘇軍防守的中心地區,遇到轉移的蘇軍,便直接俯衝攻擊。
伊班牙-高盧重坦一直很強大,除了被蘇軍人肉彈攻擊損傷的十六輛,橫在街道上,蘇軍的輕武器根本打不動。
前幾天打得不滿,而是蘇軍躲在廢墟和坑道之中,采用人肉彈攻擊,讓重坦無法離開步兵深入攻擊,否則,蘇軍真的會犧牲士兵炸掉坦克。蘇軍打不動坦克,就專打步兵,扛著炸藥包或集束手榴彈就往伊班牙-高盧軍步兵人群衝。
今日,協約國投入更多的坦克和士兵,地毯式搜索進攻,平穩且快速。蘇軍的戰鬥人員下降,反擊和防禦能力下降,無法造成威脅。
隨著協約國軍隊不斷分割清理,蘇軍的防區越來越小,一個上午後,被壓縮在不到20平方公裏的區域。
蘇軍42集團軍司令員謝爾巴科夫少將看著密集的市民人群,他的心情是悲傷的。包圍圈內能作戰的士兵不足五萬人,是最後能作戰的男人了,剩下的三十多萬人是老弱婦孺。
可他知道,蘇盟人必須打下去,用鮮血鑄就鋼鐵長城,才能讓蘇盟在大戰中挺過去。不過,老弱婦孺是無辜的,他們還可以活下去。
謝爾巴科夫告訴官員,如果士兵打光了,就帶著市民投降。說完,謝爾巴科夫帶著警衛營衝向戰場,這是最後一支沒有參加作戰的部隊。
轟轟轟。
謝爾巴科夫才帶著士兵走出地下指揮部,就遭到飛機轟炸,損失上百名士兵。等謝爾巴科夫頂上缺口,看到敵軍的重坦正衝過來。
他嚐試著用重機槍攻擊正麵,可惜,毫無威脅。
轟轟轟。
他的機槍陣地被伊班牙-高盧重坦迴敬一發炮彈,直接將謝爾巴科夫震飛出去。
“攻擊!”
伊班牙-高盧軍的營長卡羅帶著士兵嗷嗷往前衝,衝過這裏,蘇軍的防線就破了。卡羅身先士卒,拿著一支衝鋒槍,親自帶著突擊隊上。
經過幾天的作戰,伊班牙-高盧將領知道,如此慘烈的作戰,必須要參加過倫敦戰役的士兵和軍官帶頭。這些人在第二次擴編後,基本上成為中下層軍官,是軍中的支柱。
軍官帶頭,士兵不會猶豫。
轟轟轟。
五輛重坦的105毫米坦克炮,擊穿一些薄弱的火力點和房屋洞口,掩護突擊隊衝過去。在重坦的掩護下,卡羅營衝得很順利,並將蘇軍警衛營打散。
在卡羅營突破後,大部隊湧入,開始迂迴包抄。兵力薄弱的蘇軍失去指揮官,無法協調統一,各自為戰,士兵崩潰。
下午五點,包圍圈內最後一支蘇軍投降,代表著列寧格勒三分之一的城區被協約國占領。與士兵一起投降的三十多萬市民,被霍埃爾安排到隔離區,提供食物、水、醫療。
伊班牙-高盧軍不怕浪費糧食,這些糧食中,大部分是繳獲的,不占軍隊的份額。
霍埃爾完成任務,來到後方的集團軍群司令部匯報。
阿科斯塔很高興,當即表示,給圍攻的所有參戰部隊頒發嘉獎令,並全體記一次功,等打下列寧格勒,再根據個人戰功,進行第二次嘉獎。
不過,阿科斯塔看到傷亡數字,有些心疼。即便戰損比相差再大,在不斷的犧牲累積中,數字還是令人難過。
伊班牙-高盧軍陣亡六千多人,受傷一萬餘人,大部分陣亡是蘇軍襲擊和極限互換導致的。波羅的海三國傷亡近四萬人,不少師級部隊被打殘,戰鬥真的很殘酷。
從發起列寧格勒戰役以來,伊班牙-高盧軍傷亡超過三萬人,已經很多了。相比蘇軍來說,估計是1比10以上,可蘇軍人多啊,每個村子的男人都是士兵。
“司令官,兩天後,我們要直接拿下剩下的一半,拖下去對我軍沒有好處。”霍埃爾說道,“我們不知道蘇軍在城裏囤積了多少糧食和武器彈藥,想通過圍困的方式是不行的。”
阿科斯塔點頭,“這是必須的,要用這座城,將蘇軍的信仰和勇氣敲碎。”
“你去休息吧,後天,發起總攻。”
...
不過,霍埃爾可不給他們機會,讓第1步兵軍、第13步兵軍強勢協助攻擊,凡是屹立的建築殘體,用炸藥包或重炮直接從底部炸毀,將人活埋。
在霍埃爾的強令下,戰鬥一直打到晚上十點,奪走包圍圈一半的防區。霍埃爾感覺到蘇軍強大的意誌力,但這些都不重要了,明天,戰鬥會結束。
當晚,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官阿科斯塔和漢斯國20集團軍司令官勒布及芬蘭軍官會麵。
“勒布元帥,包圍圈之外,蘇軍剩下的正規軍不多,大部分是民兵,等霍埃爾明日拿下包圍圈,休整一日,便可發起總攻。”阿科斯塔將時間定在5月13日。
“可以,我部和芬蘭軍在西部攻擊線的部隊有20萬人,貴軍加上波羅的海三國軍隊,作戰將士30多萬,必須一鼓作氣。”勒布說道。
“我們有空軍和海軍,足夠碾壓蘇軍。麻煩的是,蘇軍藏在廢墟裏,地道裏,很難清除,所以,手段上,要猛烈一些。”阿科斯塔建議道。
“好,海軍給我運來了很多汽油和炸藥包,我準備用一用。”勒布被擋住幾天,早就打得不耐煩。
“好。”
雙方定下計劃,就等霍埃爾的消息了。
5月11日,霍埃爾給所有軍官下達了不消滅不休息的軍令,從上午八點開始,直接上態度。這一次,第3裝甲軍直接進入城內,參加了圍殲戰。
有了坦克吸引火力,蘇軍一暴露,就被坦克後麵的步兵直接打掉。工兵部隊的推土機清理倒在路道上的磚塊和石頭,為坦克和炮兵開路。飛機在空中盤旋,不斷巡視蘇軍防守的中心地區,遇到轉移的蘇軍,便直接俯衝攻擊。
伊班牙-高盧重坦一直很強大,除了被蘇軍人肉彈攻擊損傷的十六輛,橫在街道上,蘇軍的輕武器根本打不動。
前幾天打得不滿,而是蘇軍躲在廢墟和坑道之中,采用人肉彈攻擊,讓重坦無法離開步兵深入攻擊,否則,蘇軍真的會犧牲士兵炸掉坦克。蘇軍打不動坦克,就專打步兵,扛著炸藥包或集束手榴彈就往伊班牙-高盧軍步兵人群衝。
今日,協約國投入更多的坦克和士兵,地毯式搜索進攻,平穩且快速。蘇軍的戰鬥人員下降,反擊和防禦能力下降,無法造成威脅。
隨著協約國軍隊不斷分割清理,蘇軍的防區越來越小,一個上午後,被壓縮在不到20平方公裏的區域。
蘇軍42集團軍司令員謝爾巴科夫少將看著密集的市民人群,他的心情是悲傷的。包圍圈內能作戰的士兵不足五萬人,是最後能作戰的男人了,剩下的三十多萬人是老弱婦孺。
可他知道,蘇盟人必須打下去,用鮮血鑄就鋼鐵長城,才能讓蘇盟在大戰中挺過去。不過,老弱婦孺是無辜的,他們還可以活下去。
謝爾巴科夫告訴官員,如果士兵打光了,就帶著市民投降。說完,謝爾巴科夫帶著警衛營衝向戰場,這是最後一支沒有參加作戰的部隊。
轟轟轟。
謝爾巴科夫才帶著士兵走出地下指揮部,就遭到飛機轟炸,損失上百名士兵。等謝爾巴科夫頂上缺口,看到敵軍的重坦正衝過來。
他嚐試著用重機槍攻擊正麵,可惜,毫無威脅。
轟轟轟。
他的機槍陣地被伊班牙-高盧重坦迴敬一發炮彈,直接將謝爾巴科夫震飛出去。
“攻擊!”
伊班牙-高盧軍的營長卡羅帶著士兵嗷嗷往前衝,衝過這裏,蘇軍的防線就破了。卡羅身先士卒,拿著一支衝鋒槍,親自帶著突擊隊上。
經過幾天的作戰,伊班牙-高盧將領知道,如此慘烈的作戰,必須要參加過倫敦戰役的士兵和軍官帶頭。這些人在第二次擴編後,基本上成為中下層軍官,是軍中的支柱。
軍官帶頭,士兵不會猶豫。
轟轟轟。
五輛重坦的105毫米坦克炮,擊穿一些薄弱的火力點和房屋洞口,掩護突擊隊衝過去。在重坦的掩護下,卡羅營衝得很順利,並將蘇軍警衛營打散。
在卡羅營突破後,大部隊湧入,開始迂迴包抄。兵力薄弱的蘇軍失去指揮官,無法協調統一,各自為戰,士兵崩潰。
下午五點,包圍圈內最後一支蘇軍投降,代表著列寧格勒三分之一的城區被協約國占領。與士兵一起投降的三十多萬市民,被霍埃爾安排到隔離區,提供食物、水、醫療。
伊班牙-高盧軍不怕浪費糧食,這些糧食中,大部分是繳獲的,不占軍隊的份額。
霍埃爾完成任務,來到後方的集團軍群司令部匯報。
阿科斯塔很高興,當即表示,給圍攻的所有參戰部隊頒發嘉獎令,並全體記一次功,等打下列寧格勒,再根據個人戰功,進行第二次嘉獎。
不過,阿科斯塔看到傷亡數字,有些心疼。即便戰損比相差再大,在不斷的犧牲累積中,數字還是令人難過。
伊班牙-高盧軍陣亡六千多人,受傷一萬餘人,大部分陣亡是蘇軍襲擊和極限互換導致的。波羅的海三國傷亡近四萬人,不少師級部隊被打殘,戰鬥真的很殘酷。
從發起列寧格勒戰役以來,伊班牙-高盧軍傷亡超過三萬人,已經很多了。相比蘇軍來說,估計是1比10以上,可蘇軍人多啊,每個村子的男人都是士兵。
“司令官,兩天後,我們要直接拿下剩下的一半,拖下去對我軍沒有好處。”霍埃爾說道,“我們不知道蘇軍在城裏囤積了多少糧食和武器彈藥,想通過圍困的方式是不行的。”
阿科斯塔點頭,“這是必須的,要用這座城,將蘇軍的信仰和勇氣敲碎。”
“你去休息吧,後天,發起總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