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列寧格勒戰役(三)
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 作者:玖九八一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亮後,伊班牙-高盧三個軍進行了切割戰術,第2步兵軍向海岸方向發起進攻,一百二十輛重坦沿著廢墟強勢攻擊。第1、13步兵軍繼續向城中心方向攻擊,采用平推合圍的模式。第3裝甲軍則繼續在城區外圍作戰,吸引蘇軍注意力。
外線,第1裝甲軍返迴涅瓦河,配合第9裝甲軍圍殲包圍圈內的蘇軍。漢斯軍與伊班牙-高盧軍會合後,集中兵力攻擊城區東部。
整個列寧格勒格勒區域,芬蘭軍在空軍的掩護下,攻占了拉多加湖北部的交通要道索爾塔瓦拉,將蘇軍23集團軍分割成兩部分。
在維堡和索爾塔瓦拉之間的蘇軍殘部大約有四萬多人,被芬蘭軍和漢斯軍包圍著。蘇軍殘部利用水網和叢林進行戰鬥,讓芬蘭軍和漢斯軍一時難以剿滅,隻能步步壓縮。
在列寧格勒東部地區,伊班牙-高盧第2裝甲軍見蘇軍沒有任何反擊行動,主動攻擊沃爾霍夫地區,然後向東進攻七十公裏外的季赫溫,又擊潰蘇軍兩個師。
整個列寧格勒戰場,協約國攆著蘇軍跑,戰局一天一變。
伊班牙-高盧第2集團軍及波羅的海三國新軍負責給第2裝甲軍填線,保護占領區,鞏固攻擊線。在盧加河流域,負責圍剿蘇軍的三國新軍,打起來十分狠辣,凡是遇到強烈抵抗,或者在村子遇襲,直接進行無差別攻擊。
三四天的時間,當地人急速銳減。
不過,在伊班牙-高盧軍的強製要求下,投降的蘇軍得到了俘虜該有的待遇,讓抵抗的蘇軍士兵丟掉了決死的心。
許多不願意拖累民眾的蘇軍,也選擇了投降。沒有抵抗的村子,三國士兵在伊班牙-高盧軍的監督下,不敢燒殺搶掠。
阿科斯塔給三國指揮官放過狠話,凡是參戰的士兵,不聽命令者,就地槍斃。在反抗的蘇軍越來越少後,多餘的三國新軍被派到列寧格勒,參與攻擊戰。
協約國的人數越來越多,蘇軍的抵抗力量越來越少。
5月8日和5月9日兩天,伊班牙-高盧軍完成切割計劃,將五十多萬列寧格勒軍民堵在了城西的包圍圈裏,並利用工具,炸毀一道道地下通道。
第1、3、9裝甲軍聯合擊潰了列寧格勒北部的外防線,將蘇軍趕進了列寧格勒。
可以說,列寧格勒戰役的順利程度超過了伊班牙-高盧軍的計劃。在三天的作戰中,伊班牙-高盧軍俘虜了三十多萬蘇軍軍民,並將其安置到戰場的東部,隔離起來。
霍埃爾讓被俘的蘇軍士兵和平民對包圍圈中的蘇盟軍民喊話,給他們半天的時間思考,如果不投降,那便好讓波羅的海三國新軍進行接下來的戰鬥。
城西指揮部。
霍埃爾對調來的三國三位軍軍長說道,“蘇盟人被洗腦,利用平民當肉盾,這是我們必須跨過去的坎。司令官將你們調來,就是專門幹這個活的。”
三國作戰部隊一共調來十萬人,經過前幾天的圍剿作戰,有了一些戰鬥經驗。列寧格勒是一座堅城,需要他們去做伊班牙-高盧士兵不願意做的髒活。
“請將軍放心,一定完成任務。”三人表態後,一旁的翻譯說出來。
霍埃爾不懷疑三人的決心,畢竟三傻國和蘇俄人矛盾重重,互相仇視不是一天兩天了。在北方集團軍群收複三國前,大量的波羅的海人被蘇俄人遷移或殺害。
5月10日上午八時,沒有任何蘇盟人走出來投降。霍埃爾真是無語,猜測是蘇軍的指揮官不斷給蘇盟人洗腦,說協約國有多麽多麽殘暴。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蘇盟人對得起這片土地。
機會已經給了,霍埃爾就不在聖母,下達攻擊命令。
隨著轟炸機和大炮再一次落在列寧格勒,激烈的戰鬥再一次爆發。在伊班牙-高盧軍打開缺口,火力掩護後,三國士兵衝進去,發起無差別攻擊。
隨著包圍圈越來越小,戰死率急速飆升。殺紅眼的雙方均沒有了退路,那些市民保障隊,再也沒有投降的機會。
城中心,伏羅希洛夫急得團團轉。他不斷組織民兵反擊,可就是衝不破伊班牙-高盧軍的防線。
“為什麽打不過去,切斷城區的伊班牙-高盧軍隻有幾萬人!”
伏羅希洛夫想不通,國內戰爭時期,這樣戰術十分奏效。
“司令員,時代不同了。”旁邊的參謀長不願意相信,然事實擺在眼前。己方將士僅有步槍、衝鋒槍、機槍等步兵武器,火炮、反坦克炮、迫擊炮損失很大,有些團都用不上這些炮。靠步兵武器去反擊伊班牙-高盧軍的步坦防線,也就伏羅希洛夫想得出來。
列寧格勒被壓縮得越來越小,已失去迴轉的戰略空間。
“司令員,不如動用第10機械化軍吧。”參謀長對伏羅希洛夫隱藏機械化軍很不滿,明明是一支抗線的部隊,卻要保留起來,作為反衝鋒主力。
“不行,機械化軍是我們最後的底牌。”伏羅希洛夫迴過頭,對參謀長說道,“你應該知道,伊班牙-高盧的裝甲部隊在立陶宛重創第3、第12機械化軍的消息。第3機械化軍被全殲,導致第8集團軍投降。第12機械化軍遇到敵軍重坦,kv重坦沒有占到一點便宜,被直接擊毀。”
“司令員,您還看不清楚嗎?我們沒有退路了,莫斯科沒有任何電報,外圍的援軍進不來。”參謀長拿起桌子的筆記。
“從列寧格勒戰役打響以來,我們在涅瓦河、東外防線、城西防線損失的士兵已達五十萬,我們還有什麽資本打下去?”
五十萬人裏,有20萬人是正規軍,其他的是民兵。正在進行的城西戰鬥中,五十萬軍民僅有二十萬包括民兵在內的作戰人員。
列寧格勒是一座孤城,沒有補充人員,沒有補給,越打越少。
“參謀長同誌,斯塔林同誌要求我們堅守列寧格勒,即便是玉石俱焚,也要守下去。”伏羅希洛夫與斯塔林在軍事上有分歧,但不代表他會背叛斯塔林或否決斯塔林的決策。
“我們是軍人,為祖國犧牲,是我們的光榮。”
參謀長見伏羅希洛夫如此大義凜然,不再多說,他也認了。
隨後,從蘇軍指揮部發出一份電報,要求包圍圈內的蘇軍死戰,等待城中部的蘇軍主力衝破伊班牙-高盧軍的防線。
外線,第1裝甲軍返迴涅瓦河,配合第9裝甲軍圍殲包圍圈內的蘇軍。漢斯軍與伊班牙-高盧軍會合後,集中兵力攻擊城區東部。
整個列寧格勒格勒區域,芬蘭軍在空軍的掩護下,攻占了拉多加湖北部的交通要道索爾塔瓦拉,將蘇軍23集團軍分割成兩部分。
在維堡和索爾塔瓦拉之間的蘇軍殘部大約有四萬多人,被芬蘭軍和漢斯軍包圍著。蘇軍殘部利用水網和叢林進行戰鬥,讓芬蘭軍和漢斯軍一時難以剿滅,隻能步步壓縮。
在列寧格勒東部地區,伊班牙-高盧第2裝甲軍見蘇軍沒有任何反擊行動,主動攻擊沃爾霍夫地區,然後向東進攻七十公裏外的季赫溫,又擊潰蘇軍兩個師。
整個列寧格勒戰場,協約國攆著蘇軍跑,戰局一天一變。
伊班牙-高盧第2集團軍及波羅的海三國新軍負責給第2裝甲軍填線,保護占領區,鞏固攻擊線。在盧加河流域,負責圍剿蘇軍的三國新軍,打起來十分狠辣,凡是遇到強烈抵抗,或者在村子遇襲,直接進行無差別攻擊。
三四天的時間,當地人急速銳減。
不過,在伊班牙-高盧軍的強製要求下,投降的蘇軍得到了俘虜該有的待遇,讓抵抗的蘇軍士兵丟掉了決死的心。
許多不願意拖累民眾的蘇軍,也選擇了投降。沒有抵抗的村子,三國士兵在伊班牙-高盧軍的監督下,不敢燒殺搶掠。
阿科斯塔給三國指揮官放過狠話,凡是參戰的士兵,不聽命令者,就地槍斃。在反抗的蘇軍越來越少後,多餘的三國新軍被派到列寧格勒,參與攻擊戰。
協約國的人數越來越多,蘇軍的抵抗力量越來越少。
5月8日和5月9日兩天,伊班牙-高盧軍完成切割計劃,將五十多萬列寧格勒軍民堵在了城西的包圍圈裏,並利用工具,炸毀一道道地下通道。
第1、3、9裝甲軍聯合擊潰了列寧格勒北部的外防線,將蘇軍趕進了列寧格勒。
可以說,列寧格勒戰役的順利程度超過了伊班牙-高盧軍的計劃。在三天的作戰中,伊班牙-高盧軍俘虜了三十多萬蘇軍軍民,並將其安置到戰場的東部,隔離起來。
霍埃爾讓被俘的蘇軍士兵和平民對包圍圈中的蘇盟軍民喊話,給他們半天的時間思考,如果不投降,那便好讓波羅的海三國新軍進行接下來的戰鬥。
城西指揮部。
霍埃爾對調來的三國三位軍軍長說道,“蘇盟人被洗腦,利用平民當肉盾,這是我們必須跨過去的坎。司令官將你們調來,就是專門幹這個活的。”
三國作戰部隊一共調來十萬人,經過前幾天的圍剿作戰,有了一些戰鬥經驗。列寧格勒是一座堅城,需要他們去做伊班牙-高盧士兵不願意做的髒活。
“請將軍放心,一定完成任務。”三人表態後,一旁的翻譯說出來。
霍埃爾不懷疑三人的決心,畢竟三傻國和蘇俄人矛盾重重,互相仇視不是一天兩天了。在北方集團軍群收複三國前,大量的波羅的海人被蘇俄人遷移或殺害。
5月10日上午八時,沒有任何蘇盟人走出來投降。霍埃爾真是無語,猜測是蘇軍的指揮官不斷給蘇盟人洗腦,說協約國有多麽多麽殘暴。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蘇盟人對得起這片土地。
機會已經給了,霍埃爾就不在聖母,下達攻擊命令。
隨著轟炸機和大炮再一次落在列寧格勒,激烈的戰鬥再一次爆發。在伊班牙-高盧軍打開缺口,火力掩護後,三國士兵衝進去,發起無差別攻擊。
隨著包圍圈越來越小,戰死率急速飆升。殺紅眼的雙方均沒有了退路,那些市民保障隊,再也沒有投降的機會。
城中心,伏羅希洛夫急得團團轉。他不斷組織民兵反擊,可就是衝不破伊班牙-高盧軍的防線。
“為什麽打不過去,切斷城區的伊班牙-高盧軍隻有幾萬人!”
伏羅希洛夫想不通,國內戰爭時期,這樣戰術十分奏效。
“司令員,時代不同了。”旁邊的參謀長不願意相信,然事實擺在眼前。己方將士僅有步槍、衝鋒槍、機槍等步兵武器,火炮、反坦克炮、迫擊炮損失很大,有些團都用不上這些炮。靠步兵武器去反擊伊班牙-高盧軍的步坦防線,也就伏羅希洛夫想得出來。
列寧格勒被壓縮得越來越小,已失去迴轉的戰略空間。
“司令員,不如動用第10機械化軍吧。”參謀長對伏羅希洛夫隱藏機械化軍很不滿,明明是一支抗線的部隊,卻要保留起來,作為反衝鋒主力。
“不行,機械化軍是我們最後的底牌。”伏羅希洛夫迴過頭,對參謀長說道,“你應該知道,伊班牙-高盧的裝甲部隊在立陶宛重創第3、第12機械化軍的消息。第3機械化軍被全殲,導致第8集團軍投降。第12機械化軍遇到敵軍重坦,kv重坦沒有占到一點便宜,被直接擊毀。”
“司令員,您還看不清楚嗎?我們沒有退路了,莫斯科沒有任何電報,外圍的援軍進不來。”參謀長拿起桌子的筆記。
“從列寧格勒戰役打響以來,我們在涅瓦河、東外防線、城西防線損失的士兵已達五十萬,我們還有什麽資本打下去?”
五十萬人裏,有20萬人是正規軍,其他的是民兵。正在進行的城西戰鬥中,五十萬軍民僅有二十萬包括民兵在內的作戰人員。
列寧格勒是一座孤城,沒有補充人員,沒有補給,越打越少。
“參謀長同誌,斯塔林同誌要求我們堅守列寧格勒,即便是玉石俱焚,也要守下去。”伏羅希洛夫與斯塔林在軍事上有分歧,但不代表他會背叛斯塔林或否決斯塔林的決策。
“我們是軍人,為祖國犧牲,是我們的光榮。”
參謀長見伏羅希洛夫如此大義凜然,不再多說,他也認了。
隨後,從蘇軍指揮部發出一份電報,要求包圍圈內的蘇軍死戰,等待城中部的蘇軍主力衝破伊班牙-高盧軍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