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在成功地拉攏了居春暉之後,便開始著手了解蘇州的官場背景。通過與居春暉的交流,他逐漸掌握了蘇州官場的基本情況。
原來,蘇州的知州名叫伍水良,已經在蘇州為官長達十年之久。就在去年,他剛剛晉升為知州。伍水良一上任,就展現出了果斷而堅決的作風,對整個蘇州官場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頓。這使得他成為了蘇州官場的風向標,備受關注。而上一任知府正是因為被伍水良架空權力,無法從中獲取利益,最終選擇了辭官。據傳聞,這位前知府在離職時還獲得了一筆頗為豐厚的辭官費用。
此外,伍笙作為蘇州的州判,同時也是伍水良的遠親,負責協助知州處理日常事務。此前發生的蘇州外來人口失蹤案便是由伍笙負責主辦。在陳宇到來之前,伍笙在蘇州可以說是地位顯赫,僅次於知州。
蘇州下轄七個縣,包括吳縣、長洲縣、嘉興縣、昆山縣、常熟縣、海鹽縣和華亭縣。這些縣衙的知縣們以及蘇州的一些主簿們都是經驗豐富的官員,他們善於見風使舵。如今,由於知州伍水良掌控著局麵,他們行事往往會根據知州的態度來決定。
陳宇對這種官風深惡痛絕,所以特意製定了一個官員考核製度。這個製度在原有政績和品行考核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項處理投訴的考核。誰處理的投訴多,完成得好,就可以列入考核項目。
但是,陳宇還是低估了蘇州官場的複雜性。當他的考核製度頒布後,很多官員不但沒有積極處理百姓的投訴,反而將原來壓著的投訴繼續壓著不處理。現在,他們甚至想辦法找一些熟人或手下專門到公堂上投訴,而所有安撫民心的費用都由平江府來承擔。這樣一來,官員們更加貪汙受賄,民眾的聲音也受到了更大的壓製。陳宇一開始認為自己推出的政策非常出色,但在實施一周後,他發現蘇州的老百姓精神狀態比以前更差。
於是,他開始進行個別訪問,結果卻令人震驚:老百姓看到官員比以前更害怕,沒有人敢說真話。
陳宇這才意識到,對於這些人來說,製度和政策已經毫無作用。於是,他決定親自出馬,整治一下官場風氣。而他的第一步,便是要與州判伍笙接觸。然而,就在他準備登門拜訪伍笙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現在了他的麵前——曾詩詩。
曾詩詩的到來讓陳宇感到十分驚訝。他好奇地問道:“你怎麽突然來蘇州了?汴京的宇蒙雀館不需要你照看嗎?”
曾詩詩笑著迴答道:“傻瓜,難道來看望你不好嗎?宇蒙雀館有陳開蒙自己照看著呢。我這次來,其實也是受了你汴京的那些家人和朋友所托,特意來向你問好的。”
聽到這裏,陳宇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意。他知道,雖然朋友們遠在汴京,但他們的關心卻從未遠離過自己。但同時,他也清楚地知道,曾詩詩此次前來,絕對不僅僅是為了打個招唿這麽簡單。
於是,他繼續追問道:“隻是問候而已,寫信就可以了吧?何必大老遠跑過來一趟呢?”
曾詩詩笑了笑,說道:“書信哪能比得上真人上門來得親切呢?\"
陳宇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他接著問道:“那你打算在這裏待幾天呢?”
曾詩詩想了想,說道:“嗯……看情況吧,如果這裏還不錯的話,我可能會先住一陣子,就當旅遊啦。而且你一個人在這裏,總會需要一個幫手的吧?”
陳宇無奈地搖了搖頭,說:“你能幫我什麽呢?算了,既然你已經來了,那就去我院子裏找一處客房住下吧。”
曾詩詩“嘻嘻”地笑了笑,然後拿起自己的行囊,朝著陳宇的院子走去。看著她離去的背影,陳宇也隻能無奈地歎了口氣。
等曾詩詩離開後,陳宇便整理了一下衣物,出門前往伍笙的住處。
通州府邸
伍笙見陳宇來到後,臉上立刻露出了諂媚的笑容,殷勤地迎接並邀請陳宇進入自己的宅院內,一同品茶。陳宇則顯得十分親善和親切,與伍笙交談起來。
在院內經過一番交流之後,伍笙似乎逐漸放鬆下來,對陳宇放下了警惕之心。此時,陳宇趁機開口說道:“伍州判,我之前來蘇州時發現你們似乎在從事一些販賣人口的不法活動。此外,先前那處民宅內的香爐,是否也是你們在暗中售賣呢?”
伍笙聽後,裝出一副茫然無知的樣子,迴答道:“大人所說的事情,下官實在不太明白。”陳宇深知若不拿出點真憑實據,這些狡猾的家夥是絕不會輕易吐露半句話的。於是他繼續說道:“如今我身為蘇州知府,擁有管理和監督本州官員的職責。如果有人故意避開我,進行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那麽本官自然有權對此展開調查和處理。”
然而,伍笙並未被陳宇的這番話所嚇倒,反而淡定地迴應道:“大人啊,您剛到蘇州不久便如此大動幹戈,這對大家都沒有好處。如果大人堅持要這樣做,不妨試試看吧。”言語之中透露出一絲威脅之意。
陳宇看向了伍笙,伍笙也不避讓陳宇的眼神,隻見陳宇突然一個不正經,一把勾住伍笙說道:“伍大人,你誤會我了,我花了五萬兩買了個官來到蘇州,你們那些賺錢的生意怎麽能不帶我呢?那我這五萬兩豈不是花的冤枉?”
伍笙被陳宇這番舉動整的有些懵逼,他全然沒想到陳宇是來“同流合汙”的, 一時間語塞:“大人,您這是。。。。”
陳宇此時又對伍笙擠眉弄眼了一番,說:“帶帶我。”
伍笙見狀環顧了一下四周,此刻雖然在自己的院內,但他的警覺性依然很高,他見周圍沒有狀況,放低聲音來到陳宇耳側說道:“大人啊,你算是把如何當官給搞明白了,但是這門生意我可做不了主,待我確認一番給您答複如何?”
陳宇聞言內心很是高興,因為此刻他總算踏進了一步,他笑著對伍笙說道:“ 行!我等你好消息!”說完遞了一杯茶給伍笙,兩人以茶代酒碰了一杯。。。。。
陳宇在伍笙家坐了一下午,已時至晚飯的點,他以吃飯為由與伍笙道了個別就離開了。
離開的時候,陳宇隱約間感覺有一道目光在注視著自己,他轉頭望去,發現不遠處的角落裏,有個人影一閃而過。那人影看起來像是範逸清,但當他想要仔細看清楚時,卻發現那個地方空無一物。
離開伍笙的住處後,陳宇去找了居春暉。因為居春暉家中有老母和妻兒需要照顧,所以陳宇沒有去他家,而是把他帶到了自己的住處談話。
居春暉急切地問:“大人,情況如何?伍笙相信您了嗎?”
陳宇自信滿滿地說:“像那種行俠仗義、自我犧牲的事情,對我來說有些困難,但這種與他們同流合汙的行為,對我來說簡直輕而易舉。”
看到陳宇如此逼真的表演,居春暉忍不住問道:“大人,您……難道真的……”
陳宇看到居春暉當真了,忍不住笑出聲來:“哈哈,開個玩笑而已,居通判。”
居春暉聞言瞬間放鬆了下來,心裏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他看著陳宇,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問道:“大人,那現在我們該怎麽做呢?是不是就等著他們的迴複就行了?”
然而,陳宇並沒有像居春暉那樣輕鬆自在,他的臉色變得異常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決心。他認真地對居春暉說:“我們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居春暉好奇地追問:“什麽事情?請大人明示。”
陳宇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決然:“你跟我去一趟暗巷,這次我要親自將整個暗巷仔細搜查一遍,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居春暉聽到這裏,不禁皺起了眉頭,疑惑地問:“大人,您知道暗巷的入口在哪裏嗎?”
陳宇轉頭看向他,目光堅定地點了點頭,仿佛早已胸有成竹。
就在兩人交談之際,突然,房間的門被猛地推開,發出一聲沉悶的響聲。陳宇和居春暉被這突如其來的動靜嚇了一跳,心中湧起一股警覺。他們迅速轉過頭,目光警惕地盯著門口。
隻見一個身影緩緩走進房間,正是曾詩詩。原來,她一直站在門外偷聽著他們的對話。此刻,她的出現讓陳宇和居春暉都感到十分驚訝。
居春暉的手不自覺地握緊了刀柄,他看著眼前的女子,眼中閃過一絲疑慮。他低聲向陳宇詢問道:“大人,這個人究竟是誰?要不要先把她控製起來?以免節外生枝……”
陳宇連忙解釋道:“她是我在汴京的朋友,居兄不必慌張。”隨後問道曾詩詩:“你突然進來幹嘛?”
曾詩詩迴答道:“陳公子,你忘了我是從哪裏來的嗎?去暗巷的話,帶我一個!”
原來,蘇州的知州名叫伍水良,已經在蘇州為官長達十年之久。就在去年,他剛剛晉升為知州。伍水良一上任,就展現出了果斷而堅決的作風,對整個蘇州官場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頓。這使得他成為了蘇州官場的風向標,備受關注。而上一任知府正是因為被伍水良架空權力,無法從中獲取利益,最終選擇了辭官。據傳聞,這位前知府在離職時還獲得了一筆頗為豐厚的辭官費用。
此外,伍笙作為蘇州的州判,同時也是伍水良的遠親,負責協助知州處理日常事務。此前發生的蘇州外來人口失蹤案便是由伍笙負責主辦。在陳宇到來之前,伍笙在蘇州可以說是地位顯赫,僅次於知州。
蘇州下轄七個縣,包括吳縣、長洲縣、嘉興縣、昆山縣、常熟縣、海鹽縣和華亭縣。這些縣衙的知縣們以及蘇州的一些主簿們都是經驗豐富的官員,他們善於見風使舵。如今,由於知州伍水良掌控著局麵,他們行事往往會根據知州的態度來決定。
陳宇對這種官風深惡痛絕,所以特意製定了一個官員考核製度。這個製度在原有政績和品行考核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項處理投訴的考核。誰處理的投訴多,完成得好,就可以列入考核項目。
但是,陳宇還是低估了蘇州官場的複雜性。當他的考核製度頒布後,很多官員不但沒有積極處理百姓的投訴,反而將原來壓著的投訴繼續壓著不處理。現在,他們甚至想辦法找一些熟人或手下專門到公堂上投訴,而所有安撫民心的費用都由平江府來承擔。這樣一來,官員們更加貪汙受賄,民眾的聲音也受到了更大的壓製。陳宇一開始認為自己推出的政策非常出色,但在實施一周後,他發現蘇州的老百姓精神狀態比以前更差。
於是,他開始進行個別訪問,結果卻令人震驚:老百姓看到官員比以前更害怕,沒有人敢說真話。
陳宇這才意識到,對於這些人來說,製度和政策已經毫無作用。於是,他決定親自出馬,整治一下官場風氣。而他的第一步,便是要與州判伍笙接觸。然而,就在他準備登門拜訪伍笙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現在了他的麵前——曾詩詩。
曾詩詩的到來讓陳宇感到十分驚訝。他好奇地問道:“你怎麽突然來蘇州了?汴京的宇蒙雀館不需要你照看嗎?”
曾詩詩笑著迴答道:“傻瓜,難道來看望你不好嗎?宇蒙雀館有陳開蒙自己照看著呢。我這次來,其實也是受了你汴京的那些家人和朋友所托,特意來向你問好的。”
聽到這裏,陳宇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意。他知道,雖然朋友們遠在汴京,但他們的關心卻從未遠離過自己。但同時,他也清楚地知道,曾詩詩此次前來,絕對不僅僅是為了打個招唿這麽簡單。
於是,他繼續追問道:“隻是問候而已,寫信就可以了吧?何必大老遠跑過來一趟呢?”
曾詩詩笑了笑,說道:“書信哪能比得上真人上門來得親切呢?\"
陳宇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他接著問道:“那你打算在這裏待幾天呢?”
曾詩詩想了想,說道:“嗯……看情況吧,如果這裏還不錯的話,我可能會先住一陣子,就當旅遊啦。而且你一個人在這裏,總會需要一個幫手的吧?”
陳宇無奈地搖了搖頭,說:“你能幫我什麽呢?算了,既然你已經來了,那就去我院子裏找一處客房住下吧。”
曾詩詩“嘻嘻”地笑了笑,然後拿起自己的行囊,朝著陳宇的院子走去。看著她離去的背影,陳宇也隻能無奈地歎了口氣。
等曾詩詩離開後,陳宇便整理了一下衣物,出門前往伍笙的住處。
通州府邸
伍笙見陳宇來到後,臉上立刻露出了諂媚的笑容,殷勤地迎接並邀請陳宇進入自己的宅院內,一同品茶。陳宇則顯得十分親善和親切,與伍笙交談起來。
在院內經過一番交流之後,伍笙似乎逐漸放鬆下來,對陳宇放下了警惕之心。此時,陳宇趁機開口說道:“伍州判,我之前來蘇州時發現你們似乎在從事一些販賣人口的不法活動。此外,先前那處民宅內的香爐,是否也是你們在暗中售賣呢?”
伍笙聽後,裝出一副茫然無知的樣子,迴答道:“大人所說的事情,下官實在不太明白。”陳宇深知若不拿出點真憑實據,這些狡猾的家夥是絕不會輕易吐露半句話的。於是他繼續說道:“如今我身為蘇州知府,擁有管理和監督本州官員的職責。如果有人故意避開我,進行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那麽本官自然有權對此展開調查和處理。”
然而,伍笙並未被陳宇的這番話所嚇倒,反而淡定地迴應道:“大人啊,您剛到蘇州不久便如此大動幹戈,這對大家都沒有好處。如果大人堅持要這樣做,不妨試試看吧。”言語之中透露出一絲威脅之意。
陳宇看向了伍笙,伍笙也不避讓陳宇的眼神,隻見陳宇突然一個不正經,一把勾住伍笙說道:“伍大人,你誤會我了,我花了五萬兩買了個官來到蘇州,你們那些賺錢的生意怎麽能不帶我呢?那我這五萬兩豈不是花的冤枉?”
伍笙被陳宇這番舉動整的有些懵逼,他全然沒想到陳宇是來“同流合汙”的, 一時間語塞:“大人,您這是。。。。”
陳宇此時又對伍笙擠眉弄眼了一番,說:“帶帶我。”
伍笙見狀環顧了一下四周,此刻雖然在自己的院內,但他的警覺性依然很高,他見周圍沒有狀況,放低聲音來到陳宇耳側說道:“大人啊,你算是把如何當官給搞明白了,但是這門生意我可做不了主,待我確認一番給您答複如何?”
陳宇聞言內心很是高興,因為此刻他總算踏進了一步,他笑著對伍笙說道:“ 行!我等你好消息!”說完遞了一杯茶給伍笙,兩人以茶代酒碰了一杯。。。。。
陳宇在伍笙家坐了一下午,已時至晚飯的點,他以吃飯為由與伍笙道了個別就離開了。
離開的時候,陳宇隱約間感覺有一道目光在注視著自己,他轉頭望去,發現不遠處的角落裏,有個人影一閃而過。那人影看起來像是範逸清,但當他想要仔細看清楚時,卻發現那個地方空無一物。
離開伍笙的住處後,陳宇去找了居春暉。因為居春暉家中有老母和妻兒需要照顧,所以陳宇沒有去他家,而是把他帶到了自己的住處談話。
居春暉急切地問:“大人,情況如何?伍笙相信您了嗎?”
陳宇自信滿滿地說:“像那種行俠仗義、自我犧牲的事情,對我來說有些困難,但這種與他們同流合汙的行為,對我來說簡直輕而易舉。”
看到陳宇如此逼真的表演,居春暉忍不住問道:“大人,您……難道真的……”
陳宇看到居春暉當真了,忍不住笑出聲來:“哈哈,開個玩笑而已,居通判。”
居春暉聞言瞬間放鬆了下來,心裏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他看著陳宇,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問道:“大人,那現在我們該怎麽做呢?是不是就等著他們的迴複就行了?”
然而,陳宇並沒有像居春暉那樣輕鬆自在,他的臉色變得異常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決心。他認真地對居春暉說:“我們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居春暉好奇地追問:“什麽事情?請大人明示。”
陳宇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決然:“你跟我去一趟暗巷,這次我要親自將整個暗巷仔細搜查一遍,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居春暉聽到這裏,不禁皺起了眉頭,疑惑地問:“大人,您知道暗巷的入口在哪裏嗎?”
陳宇轉頭看向他,目光堅定地點了點頭,仿佛早已胸有成竹。
就在兩人交談之際,突然,房間的門被猛地推開,發出一聲沉悶的響聲。陳宇和居春暉被這突如其來的動靜嚇了一跳,心中湧起一股警覺。他們迅速轉過頭,目光警惕地盯著門口。
隻見一個身影緩緩走進房間,正是曾詩詩。原來,她一直站在門外偷聽著他們的對話。此刻,她的出現讓陳宇和居春暉都感到十分驚訝。
居春暉的手不自覺地握緊了刀柄,他看著眼前的女子,眼中閃過一絲疑慮。他低聲向陳宇詢問道:“大人,這個人究竟是誰?要不要先把她控製起來?以免節外生枝……”
陳宇連忙解釋道:“她是我在汴京的朋友,居兄不必慌張。”隨後問道曾詩詩:“你突然進來幹嘛?”
曾詩詩迴答道:“陳公子,你忘了我是從哪裏來的嗎?去暗巷的話,帶我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