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草,沒錯,糧草是重點。
若果真如豪格所言,除了大城有幾十萬軍民鎮守,其他城鎮已無人煙,那麽他們的百姓就不能耕種,就算想耕種也要騷擾,不讓他們得逞。
如此一來,一個尋常十幾二十萬人的城池,所儲存的糧草能堅持多久呢?
多爾袞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揮揮手,讓寶藍先下去。然後摟著李氏又躺了迴去,閉上眼睛開始假寐,李氏當然知道他現在在想事情,也不敢打擾,默不作聲的躺下,依偎在多爾袞身側。
假寐就是假寐,多爾袞腦子想著東西,手上則也在無意識的揉捏著李氏的飽滿和蓓蕾,李氏為了不打擾多爾袞的思路,把一切或享受或痛苦的生音全部壓迴了肚中。
此時的多爾袞又在想,既然他們堅守城池,糧草是一大問題,那麽,該如何突破呢?一座一座圍城困敵?此法雖耗時間,但穩妥至極,可留作最後的辦法。
再想想,若是他們的補給由大明朝廷供給,那麽,是否可以派出騎兵繼續南下,專門去截斷他們對各城的補給呢?
不對,由朝廷花費大價錢維持前方城池的存在,毫無意義,周邊既然明知道已經不能耕種住人,還守著一座孤城有什麽用?
大明的太子應該不會這麽蠢,從自己各方麵的了解,這極有可能是個敢犯上奪權的狠人。
而且眼光獨到,從幾年前就開始改革新軍,建立天津衛基地,又提前做好如此眾多的防禦工事,使得豪格等人集四旗之力都沒法攻破,反而自己損兵折將,一看就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那麽用意是什麽呢?多爾袞一時想不明白,突然,他靈光一現,倒是有兩個好辦法。
一就是不管他什麽陰謀詭計,直接出兵南下,城池難破,就不攻城池,我專攻你沒有城池的村鎮,我就不信了,你還能全國到場都不耕種了,就守著城池過日子?
此法要麽最後全部開城投降,要麽,就是逼著明軍集大軍北上和自己進行驅逐決戰,這種野戰大清怕嗎?
不怕,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呢,隻要消滅了明軍在外的機動力量,困守城池的各點,將會逐漸自己瓦解,還用得著拚死拚活的去攻打?
不過這點子也不是沒有風險,這策略,大概和前幾年一直入關劫掠差不多,最怕的,就是被明軍合圍,而且看現在明軍的配置和戰力,風險還相當不小,深入腹地的騎兵一旦被圍困,兇多吉少。
而且,還不能派太多的騎兵出去,天津衛這顆釘子還在,距離現在的北京很近,隨時可能走海路北上襲擊,或者從背後摸向南下騎兵的屁股,來個切斷後路,到時幾麵夾擊,兇多吉少,此條不可大意。
二是先逐步蠶食,派出大軍就駐紮在直隸和山東的交界,先阻斷明廷向北的救援或者補給,然後留一支軍就在天津衛門口紮營盯著他。
再派一到兩支大軍在直隸機動,監視各駐守的城池如有棄城的,就由機動部隊上去野戰追殺。
此法卻是最為穩妥了,還有相當大的幾率,逼得明軍北上救援,這樣一來,就可以和駐守山東交界處的進行野戰。
若是消滅了北上救援的明軍,那直隸地區的幾個府,總有熬不住自己開城投降的時候,哈哈哈。
想到這兒,多爾袞心中暢快許多,豪格戰報上損失的四千滿八旗,又不是自己的嫡係,你們自己的家當,愛死就死吧。
至於漢軍旗和包衣死傷數萬,這就更不值一提了,進入北京,還有五六十萬的百姓,這不都是包衣嘛,再說了,遼東還有百萬百姓,北京以北也有上百萬。
追殺李自成,李自成丟下的累贅流民更是幾十上百萬之多,多鐸他們一路攻克,北方明朝邊軍守軍投了李自成的,現在隨著李自成敗逃,又都投了大清,加上俘虜,收編李自成的軍隊。
現在隨隨便便都能從北方拉出二十萬漢軍旗,至於丟掉的火炮營,也不算太嚴重,北方邊軍重鎮火炮比比皆是,加上李自成一路從陝西帶過來攻打北京的家當,跑路的時候太重影響行程,丟了個幹淨。
現在全被清軍繳獲了,就自己目前得到的奏報,各類火炮數量早都破千了,再裝備兩個火器營都夠了,不過這麽多的火炮,有大有小。
像原來天助軍那樣全是中大型的紅夷大炮、佛朗機炮、大將軍炮是不太容易湊齊的,不過也沒損失太大,都能找補迴來,問題不大,明天再和眾人議一議。
...
第二天朝會,多爾袞將戰報的情況宣讀一遍,大殿內立即就炸了鍋,好在北方的戰報又還算安撫人心。
北方已基本打通了漠南蒙古區域,把大清的版圖連在了一起,整個遼東加河北加山西北部以外大片草原,現在都是清朝的勢力範圍了,版圖已經和當年的金國相當了。
所以,在聽了兩邊戰報之後,不知誰先提前的,提議遷都北京,定鼎中原,以今年為順治元年,昭告天下,正式定都登基。
有些人則以為現在為時過早,還沒平定北方呢,就急著遷都,萬一要是被反撲呢?
但多數人急著開國,成為元勳,則表示現在遷都,是向世人表示大清問鼎統一的誌向,偏安一隅者,無人輔佐的。
雙方爭論不休。
看來,都有一個在北京登基的夢想啊。
“好了,大家不必再爭了,本王的意思,也是遷都為好,諸葛亮六出祁山,隻為統一,若是偏安一隅,沒了進取之心,乃取死之道,而且,現在諸位旗主都在外征戰,討論這些還太早,先說說南方的戰事吧。”多爾袞趕緊掐滅話題,免得跑遠了。
“啟稟攝政王,臣以為,既然他們不出來,就采取圍困之法,天津衛既然守軍眾多,我大清就紮一支騎兵在天津衛外麵,作為常駐,這樣,他們出不來,也就失去了留在那裏的價值。”
“不錯,其餘府城,隻需派千騎盯防,不出則已,出城就追殺,想他們幾萬民壯,實乃烏合之眾,連明朝邊軍都頂不住我大清千騎的追殺,他們又如何能頂住,定然能將他們追殺個幹淨。”
“不錯,既然北路軍順利,就應該加速拿下山西全境,防止他們向西逃竄,然後在山東地界布以重兵,駐守各條出入直隸的通道,他們插翅難逃。”
該說不說,這些該死的東西,在大明是一個接一個的餿主意摟錢奪位,到了清朝那邊的高壓管製,優勝劣汰,竟然一個個都如開了光的腦袋一樣,聰明伶俐的不行。
最後說話的範文程更是見人中的見人,作為清朝第一漢人大臣,照樣被旗主多鐸強行睡了他夫人,就這,他還是要蹦躂著多為清朝出謀劃策,好證明他是有用的?別隨便睡自己的夫人?可憐,可悲,可恨。
多爾袞眼睛一亮,自己的想法,基本都被這些漢人謀士大臣說出來了,他眼睛不由眯了眯,他可是滿清第一智者,努爾哈赤親封的‘墨爾根代青’,睿親王。自己的想法,竟然被這些漢人三言兩語就倒幹淨了。
不得不說,以前黃台吉這麽寵幸範文程、寧完我等漢臣,是有道理的,給那死胖子哥哥省了不少事兒。
“不錯,諸位說的,都很在理,既然如此,秘書院擬旨,命正黃旗由鼇拜統領,建造天津大營,在天津外圍駐紮,盯防天津守軍。”
“命鑲黃旗由索尼分配,每兩個牛錄盯防一座頑抗的城池,若有守軍突圍,追殺圍剿,百姓押迴城池就地看管,然後吏部跟進,仿遼東和京畿周邊,派官治理,盡快恢複農計,戶部清查人丁,建冊收稅。”
“命正藍旗由豪格率領,直插大名府開州縣駐紮,建立南大營,虎視河南、山東,向開封府、彰德府、東昌府、兗州府警戒試探,但不可突入,堵住一切想要進出直隸的通道。”
“命鑲白旗由多鐸率領,和吳三桂的關寧軍加緊攻破山西內長城防線,南下太原等山西各府,占據整個山西後,由平西王吳三桂率領關寧軍並山西原有漢軍旗駐守黃河一線,防止李自成從陝西反攻。”
“關寧軍駐地定為平陽府城臨汾,鑲白旗駐地定為潞安府城長治,與大名府開州的正藍旗遙相唿應,待直隸穩定,可夾擊彰德府,並虎視河南。”
“鑒於探報,山東局勢複雜,暫不進入,命羅洛渾率領鑲紅旗沿河間府南下,進入山東邊界,駐紮德州附近,威懾濟南府、東昌府,防止直隸的進出。”
“命禮親王代善,抽調京畿以北的漢軍旗,組建綠營,十萬大軍,由正紅旗主導,南下進入治理地區,作為支援機動軍力,穿插各府之間,配合鑲黃旗盯防剿滅直隸地區的反抗武裝。”
多爾袞這麽安排是因為代善實際上早已經失去皇位的繼承權了,對自己沒什麽威脅,而且,雖然代善表麵和內心看似一直中立,而且隱隱抗拒自己掌權,但是,耐不住他的子孫親近自己啊。
上次爭奪皇位,代善的兒子、孫子多多少少都有發起、支持、參與,最後失敗妥協,不得已推出代善的兒子頂罪被殺。
但他的子侄依然大多數偏向於自己,看似和自己不對付的鑲紅旗旗主羅洛渾,其實也是自己的人,不然他能繼承鑲紅旗?
所以,代善還是讓他非常放心的,現在的兵力明顯捉襟見肘,滿人實在太少了,隻能組建大量的漢軍旗。
而現在各旗自己的配屬的漢軍旗加包衣,人數隱隱有些不受控製,多爾袞無奈,隻能建立專門的漢軍建製,稍後穩定了,重新劃分建製,遏製各旗的實力,不能超出控製。
若果真如豪格所言,除了大城有幾十萬軍民鎮守,其他城鎮已無人煙,那麽他們的百姓就不能耕種,就算想耕種也要騷擾,不讓他們得逞。
如此一來,一個尋常十幾二十萬人的城池,所儲存的糧草能堅持多久呢?
多爾袞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揮揮手,讓寶藍先下去。然後摟著李氏又躺了迴去,閉上眼睛開始假寐,李氏當然知道他現在在想事情,也不敢打擾,默不作聲的躺下,依偎在多爾袞身側。
假寐就是假寐,多爾袞腦子想著東西,手上則也在無意識的揉捏著李氏的飽滿和蓓蕾,李氏為了不打擾多爾袞的思路,把一切或享受或痛苦的生音全部壓迴了肚中。
此時的多爾袞又在想,既然他們堅守城池,糧草是一大問題,那麽,該如何突破呢?一座一座圍城困敵?此法雖耗時間,但穩妥至極,可留作最後的辦法。
再想想,若是他們的補給由大明朝廷供給,那麽,是否可以派出騎兵繼續南下,專門去截斷他們對各城的補給呢?
不對,由朝廷花費大價錢維持前方城池的存在,毫無意義,周邊既然明知道已經不能耕種住人,還守著一座孤城有什麽用?
大明的太子應該不會這麽蠢,從自己各方麵的了解,這極有可能是個敢犯上奪權的狠人。
而且眼光獨到,從幾年前就開始改革新軍,建立天津衛基地,又提前做好如此眾多的防禦工事,使得豪格等人集四旗之力都沒法攻破,反而自己損兵折將,一看就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那麽用意是什麽呢?多爾袞一時想不明白,突然,他靈光一現,倒是有兩個好辦法。
一就是不管他什麽陰謀詭計,直接出兵南下,城池難破,就不攻城池,我專攻你沒有城池的村鎮,我就不信了,你還能全國到場都不耕種了,就守著城池過日子?
此法要麽最後全部開城投降,要麽,就是逼著明軍集大軍北上和自己進行驅逐決戰,這種野戰大清怕嗎?
不怕,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呢,隻要消滅了明軍在外的機動力量,困守城池的各點,將會逐漸自己瓦解,還用得著拚死拚活的去攻打?
不過這點子也不是沒有風險,這策略,大概和前幾年一直入關劫掠差不多,最怕的,就是被明軍合圍,而且看現在明軍的配置和戰力,風險還相當不小,深入腹地的騎兵一旦被圍困,兇多吉少。
而且,還不能派太多的騎兵出去,天津衛這顆釘子還在,距離現在的北京很近,隨時可能走海路北上襲擊,或者從背後摸向南下騎兵的屁股,來個切斷後路,到時幾麵夾擊,兇多吉少,此條不可大意。
二是先逐步蠶食,派出大軍就駐紮在直隸和山東的交界,先阻斷明廷向北的救援或者補給,然後留一支軍就在天津衛門口紮營盯著他。
再派一到兩支大軍在直隸機動,監視各駐守的城池如有棄城的,就由機動部隊上去野戰追殺。
此法卻是最為穩妥了,還有相當大的幾率,逼得明軍北上救援,這樣一來,就可以和駐守山東交界處的進行野戰。
若是消滅了北上救援的明軍,那直隸地區的幾個府,總有熬不住自己開城投降的時候,哈哈哈。
想到這兒,多爾袞心中暢快許多,豪格戰報上損失的四千滿八旗,又不是自己的嫡係,你們自己的家當,愛死就死吧。
至於漢軍旗和包衣死傷數萬,這就更不值一提了,進入北京,還有五六十萬的百姓,這不都是包衣嘛,再說了,遼東還有百萬百姓,北京以北也有上百萬。
追殺李自成,李自成丟下的累贅流民更是幾十上百萬之多,多鐸他們一路攻克,北方明朝邊軍守軍投了李自成的,現在隨著李自成敗逃,又都投了大清,加上俘虜,收編李自成的軍隊。
現在隨隨便便都能從北方拉出二十萬漢軍旗,至於丟掉的火炮營,也不算太嚴重,北方邊軍重鎮火炮比比皆是,加上李自成一路從陝西帶過來攻打北京的家當,跑路的時候太重影響行程,丟了個幹淨。
現在全被清軍繳獲了,就自己目前得到的奏報,各類火炮數量早都破千了,再裝備兩個火器營都夠了,不過這麽多的火炮,有大有小。
像原來天助軍那樣全是中大型的紅夷大炮、佛朗機炮、大將軍炮是不太容易湊齊的,不過也沒損失太大,都能找補迴來,問題不大,明天再和眾人議一議。
...
第二天朝會,多爾袞將戰報的情況宣讀一遍,大殿內立即就炸了鍋,好在北方的戰報又還算安撫人心。
北方已基本打通了漠南蒙古區域,把大清的版圖連在了一起,整個遼東加河北加山西北部以外大片草原,現在都是清朝的勢力範圍了,版圖已經和當年的金國相當了。
所以,在聽了兩邊戰報之後,不知誰先提前的,提議遷都北京,定鼎中原,以今年為順治元年,昭告天下,正式定都登基。
有些人則以為現在為時過早,還沒平定北方呢,就急著遷都,萬一要是被反撲呢?
但多數人急著開國,成為元勳,則表示現在遷都,是向世人表示大清問鼎統一的誌向,偏安一隅者,無人輔佐的。
雙方爭論不休。
看來,都有一個在北京登基的夢想啊。
“好了,大家不必再爭了,本王的意思,也是遷都為好,諸葛亮六出祁山,隻為統一,若是偏安一隅,沒了進取之心,乃取死之道,而且,現在諸位旗主都在外征戰,討論這些還太早,先說說南方的戰事吧。”多爾袞趕緊掐滅話題,免得跑遠了。
“啟稟攝政王,臣以為,既然他們不出來,就采取圍困之法,天津衛既然守軍眾多,我大清就紮一支騎兵在天津衛外麵,作為常駐,這樣,他們出不來,也就失去了留在那裏的價值。”
“不錯,其餘府城,隻需派千騎盯防,不出則已,出城就追殺,想他們幾萬民壯,實乃烏合之眾,連明朝邊軍都頂不住我大清千騎的追殺,他們又如何能頂住,定然能將他們追殺個幹淨。”
“不錯,既然北路軍順利,就應該加速拿下山西全境,防止他們向西逃竄,然後在山東地界布以重兵,駐守各條出入直隸的通道,他們插翅難逃。”
該說不說,這些該死的東西,在大明是一個接一個的餿主意摟錢奪位,到了清朝那邊的高壓管製,優勝劣汰,竟然一個個都如開了光的腦袋一樣,聰明伶俐的不行。
最後說話的範文程更是見人中的見人,作為清朝第一漢人大臣,照樣被旗主多鐸強行睡了他夫人,就這,他還是要蹦躂著多為清朝出謀劃策,好證明他是有用的?別隨便睡自己的夫人?可憐,可悲,可恨。
多爾袞眼睛一亮,自己的想法,基本都被這些漢人謀士大臣說出來了,他眼睛不由眯了眯,他可是滿清第一智者,努爾哈赤親封的‘墨爾根代青’,睿親王。自己的想法,竟然被這些漢人三言兩語就倒幹淨了。
不得不說,以前黃台吉這麽寵幸範文程、寧完我等漢臣,是有道理的,給那死胖子哥哥省了不少事兒。
“不錯,諸位說的,都很在理,既然如此,秘書院擬旨,命正黃旗由鼇拜統領,建造天津大營,在天津外圍駐紮,盯防天津守軍。”
“命鑲黃旗由索尼分配,每兩個牛錄盯防一座頑抗的城池,若有守軍突圍,追殺圍剿,百姓押迴城池就地看管,然後吏部跟進,仿遼東和京畿周邊,派官治理,盡快恢複農計,戶部清查人丁,建冊收稅。”
“命正藍旗由豪格率領,直插大名府開州縣駐紮,建立南大營,虎視河南、山東,向開封府、彰德府、東昌府、兗州府警戒試探,但不可突入,堵住一切想要進出直隸的通道。”
“命鑲白旗由多鐸率領,和吳三桂的關寧軍加緊攻破山西內長城防線,南下太原等山西各府,占據整個山西後,由平西王吳三桂率領關寧軍並山西原有漢軍旗駐守黃河一線,防止李自成從陝西反攻。”
“關寧軍駐地定為平陽府城臨汾,鑲白旗駐地定為潞安府城長治,與大名府開州的正藍旗遙相唿應,待直隸穩定,可夾擊彰德府,並虎視河南。”
“鑒於探報,山東局勢複雜,暫不進入,命羅洛渾率領鑲紅旗沿河間府南下,進入山東邊界,駐紮德州附近,威懾濟南府、東昌府,防止直隸的進出。”
“命禮親王代善,抽調京畿以北的漢軍旗,組建綠營,十萬大軍,由正紅旗主導,南下進入治理地區,作為支援機動軍力,穿插各府之間,配合鑲黃旗盯防剿滅直隸地區的反抗武裝。”
多爾袞這麽安排是因為代善實際上早已經失去皇位的繼承權了,對自己沒什麽威脅,而且,雖然代善表麵和內心看似一直中立,而且隱隱抗拒自己掌權,但是,耐不住他的子孫親近自己啊。
上次爭奪皇位,代善的兒子、孫子多多少少都有發起、支持、參與,最後失敗妥協,不得已推出代善的兒子頂罪被殺。
但他的子侄依然大多數偏向於自己,看似和自己不對付的鑲紅旗旗主羅洛渾,其實也是自己的人,不然他能繼承鑲紅旗?
所以,代善還是讓他非常放心的,現在的兵力明顯捉襟見肘,滿人實在太少了,隻能組建大量的漢軍旗。
而現在各旗自己的配屬的漢軍旗加包衣,人數隱隱有些不受控製,多爾袞無奈,隻能建立專門的漢軍建製,稍後穩定了,重新劃分建製,遏製各旗的實力,不能超出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