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自尋死路
陛下莫慌,臣弟無敵了 作者:拜見小道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英華宮。
遠遠的,冬兒提著裙子,慌慌張張地跑過來。
“冬兒,你跑什麽?”
春兒秋兒在宮門口攔住她。
沈婉君並沒有聽秦陽的話多睡兒,而是秦陽離開王府不久,便帶著她們三個進宮,又來陪周皇後了。
“冬兒,到底發生什麽事情了。”
她們實在想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大事,至於一向穩重的冬兒露出這樣慌張的表情。
“廢話少說,皇後娘娘呢?”冬兒問道。
“在後殿小花園!”
聞言,冬兒提著裙子趕緊往後殿小花園趕去。
小花園裏,簇簇菊花開的正豔,沈婉君陪著周皇後正在一邊賞花一邊裁剪枝丫,周皇後臉色好看不少,至少有人氣了。
見到冬兒慌慌張張地跑進來,二女對視一眼,眉頭雙雙蹙起,和春兒秋兒是一樣的疑惑。
到底發生了什麽大事,值得冬兒這般。
“冬兒,發生何事了?”
手握剪刀的周皇後主動開口。
冬兒大口大口地喘著氣,先是對著二女行禮,而後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啟稟皇後娘娘,金鑾殿中,陛下殺了以齊大人,王大人為首的幾個老臣!”
“啊!”
此言一出。
周皇後和沈婉君皆是詫異出聲,俏臉上滿是震驚和不可思議。
要知道,現在的大玄朝堂,除了武定山,就剩下他們幾個資曆最老。
秦陽不日便要舉行登基大典,值此關鍵時期,應該拉攏朝中各方勢力,皇位才坐的穩當,怎麽偏偏這時候出了事。
“皇後娘娘,您快去看看吧。”
冬兒出言催促,在她的認知裏,這個時候周皇後需要出麵,才能幫秦陽解決危局,要不然,沒等秦陽正式登基為帝,朝堂便要先亂起來。
“冬兒,不急,你先說說,前朝金鑾殿中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陛下為何要殺他們?”
周皇後問道。
接下來的時間,冬兒把她知道的,一五一十說了。
說完,冬兒又催促道:“皇後娘娘,事關重大,您必須幫幫陛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她覺得,秦陽就是太年輕,做事也太莽撞了。
可周皇後卻無動於衷,一動不動,最後甚至開心地笑了起來,就連周皇後身邊的沈婉君也笑了起來。
見兩人在笑,冬兒疑惑極了,之後更加著急。
她還想出言催促,卻被周皇後抬手打斷,周皇後說道:“行了冬兒,你退下吧。”
“皇後娘娘?”
她想不明白周皇後為什麽不馬上去金鑾殿。
“無事。”
周皇後微微笑道:“陛下無事,是他們幾個老家夥自己找死,怨不得陛下!”
“陛下今日所為,不是少年心性胡鬧,而是成熟君主所為!”
“新帝登基,整頓朝堂,就猶如這修剪花枝一樣,留下自己想要的,剪掉自己不需要的,這花開的才好才漂亮!”
冬兒順著周皇後的目光看去,看見了幾盆經周皇後剪刀修剪的菊花,相比於那些沒有修剪的,這幾盆更加飽滿,漂亮。
可是冬兒還是不放心,壯著膽子問道:“恕奴婢多嘴,真的不要緊嗎?那幾位可是老臣,今日他們慘死在金鑾殿上……”
“婉君,你來告訴這個小丫頭。”
“臣妾不敢!”
沈婉君微微俯身低頭。
“叫你說你就說。”
“是!”
沈婉君抬起頭,說道:“冬兒,若是平時陛下殺了他們,定然是一個大麻煩,可現在不一樣,誰都知道陛下就要登基為帝,他們幾個老家夥跳出來,反對陛下算什麽,豈不是公然打陛下的耳光?”
“天子威嚴,不容侵犯,他們算是自尋死路!”
“還有,那幾個老家夥也是昏了頭了,昏君二字也是能說出口的?他們不死誰死?就算陛下不殺了他們其他朝臣也不會放過他們。”
聽完沈婉君的話,冬兒似懂非懂。
周皇後補充道:“冬兒,你隻需要知道,那幾個老家夥跳出來的不是時機,若本宮是他們,絕不會選擇這個時候跳出來!因為以後機會多的是,這個時候跳出來是最蠢的決定。”
“新帝登基,朝臣更迭,多少朝臣盯著他們位置垂涎三尺,他們倒好,不明哲保身也就罷了,還敢辱罵陛下昏君,他們不死誰死!”
……
金鑾殿。
隨著禁軍手起刀落,幾個老臣就這樣被亂刀砍死在了大殿之上,血流了一地。
朝臣們麵色不一,有的驚慌失措,有的義憤填膺,恨不得往他們的屍體上啐口水。
陛下何等英明神武,竟敢辱罵陛下,簡直找死。
“啟稟陛下!”
有人最先反應過來,大聲說話,不顧血腥,俯身拱手走了出來。
秦陽偏眼一瞧,發現是被他剛剛升職的張甫!
“張侍郎?”
秦陽故意叫錯稱唿,又改正道:“哦,不對,現在應該是朕的張尚書了。”
“張尚書,你有何話要說。”
張甫心中一動,沉聲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這幾賊伏誅不算完,有待詳查!”
“人都死了,查什麽?”
“叛國謀反之罪!”
“哦?”
秦陽道:“說來聽聽。”
張甫醞釀一番,說道:“當初,嚴嵩朱國忠趁先帝禦駕親征之際,在京城起兵謀反,這幾賊沒有提前進宮避禍,府上卻完好無損,這不蹊蹺嗎?臣現在嚴重懷疑他們和嚴嵩是一夥的。”
“這是其一,其二,這幾賊剛才將一向忠心耿耿的武尚書比作嚴嵩那等奸臣,絕不是下意識脫口而出,而是故意的,他們就是想借這件事,扳倒武尚書,隻是被陛下化解。”
“其三,這幾賊剛才以死相逼,想要逼陛下收迴成命,陛下有所不知,這是他們的慣用伎倆,因為先帝還在時,他們就屢次使用此等伎倆,先帝屢次上當!”
“以上其三,皆可證明,這幾賊用心極為不純!”
“請陛下允準,允準臣詳查這幾賊!”
聽完張甫的一番話,秦陽滿意地點點頭,張甫條理清晰,是個可用之才。
“準!”
秦陽袖袍一揮,說道:“就按尚書的意思去辦,張尚書隻管去查,若真的查到這幾賊用心不純,是沒被查出來的嚴嵩同黨,朕重重有賞。”
聞言,張甫大喜:“臣遵旨!”
是不是嚴嵩同黨,還不是靠他的手段?
這個賞賜,他拿定了。
要怪,就怪這幾個老家夥,撞到了槍眼上。
一揮手,禁軍們把屍首抬出去,一隊小太監抬著水桶拿著抹布,趕緊低頭小跑進來,不一會兒,大殿上就恢複一新,完全看不出死了人。
環視一圈,秦陽朗聲道:“諸位,就武尚書任宰相一職,誰還有意見?”
“同意的,站在……”
沒等秦陽把話說完,朝臣們一股腦的拱手:“臣等皆無意見!”
“恭喜武尚書,賀喜武尚書!”
遠遠的,冬兒提著裙子,慌慌張張地跑過來。
“冬兒,你跑什麽?”
春兒秋兒在宮門口攔住她。
沈婉君並沒有聽秦陽的話多睡兒,而是秦陽離開王府不久,便帶著她們三個進宮,又來陪周皇後了。
“冬兒,到底發生什麽事情了。”
她們實在想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大事,至於一向穩重的冬兒露出這樣慌張的表情。
“廢話少說,皇後娘娘呢?”冬兒問道。
“在後殿小花園!”
聞言,冬兒提著裙子趕緊往後殿小花園趕去。
小花園裏,簇簇菊花開的正豔,沈婉君陪著周皇後正在一邊賞花一邊裁剪枝丫,周皇後臉色好看不少,至少有人氣了。
見到冬兒慌慌張張地跑進來,二女對視一眼,眉頭雙雙蹙起,和春兒秋兒是一樣的疑惑。
到底發生了什麽大事,值得冬兒這般。
“冬兒,發生何事了?”
手握剪刀的周皇後主動開口。
冬兒大口大口地喘著氣,先是對著二女行禮,而後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啟稟皇後娘娘,金鑾殿中,陛下殺了以齊大人,王大人為首的幾個老臣!”
“啊!”
此言一出。
周皇後和沈婉君皆是詫異出聲,俏臉上滿是震驚和不可思議。
要知道,現在的大玄朝堂,除了武定山,就剩下他們幾個資曆最老。
秦陽不日便要舉行登基大典,值此關鍵時期,應該拉攏朝中各方勢力,皇位才坐的穩當,怎麽偏偏這時候出了事。
“皇後娘娘,您快去看看吧。”
冬兒出言催促,在她的認知裏,這個時候周皇後需要出麵,才能幫秦陽解決危局,要不然,沒等秦陽正式登基為帝,朝堂便要先亂起來。
“冬兒,不急,你先說說,前朝金鑾殿中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陛下為何要殺他們?”
周皇後問道。
接下來的時間,冬兒把她知道的,一五一十說了。
說完,冬兒又催促道:“皇後娘娘,事關重大,您必須幫幫陛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她覺得,秦陽就是太年輕,做事也太莽撞了。
可周皇後卻無動於衷,一動不動,最後甚至開心地笑了起來,就連周皇後身邊的沈婉君也笑了起來。
見兩人在笑,冬兒疑惑極了,之後更加著急。
她還想出言催促,卻被周皇後抬手打斷,周皇後說道:“行了冬兒,你退下吧。”
“皇後娘娘?”
她想不明白周皇後為什麽不馬上去金鑾殿。
“無事。”
周皇後微微笑道:“陛下無事,是他們幾個老家夥自己找死,怨不得陛下!”
“陛下今日所為,不是少年心性胡鬧,而是成熟君主所為!”
“新帝登基,整頓朝堂,就猶如這修剪花枝一樣,留下自己想要的,剪掉自己不需要的,這花開的才好才漂亮!”
冬兒順著周皇後的目光看去,看見了幾盆經周皇後剪刀修剪的菊花,相比於那些沒有修剪的,這幾盆更加飽滿,漂亮。
可是冬兒還是不放心,壯著膽子問道:“恕奴婢多嘴,真的不要緊嗎?那幾位可是老臣,今日他們慘死在金鑾殿上……”
“婉君,你來告訴這個小丫頭。”
“臣妾不敢!”
沈婉君微微俯身低頭。
“叫你說你就說。”
“是!”
沈婉君抬起頭,說道:“冬兒,若是平時陛下殺了他們,定然是一個大麻煩,可現在不一樣,誰都知道陛下就要登基為帝,他們幾個老家夥跳出來,反對陛下算什麽,豈不是公然打陛下的耳光?”
“天子威嚴,不容侵犯,他們算是自尋死路!”
“還有,那幾個老家夥也是昏了頭了,昏君二字也是能說出口的?他們不死誰死?就算陛下不殺了他們其他朝臣也不會放過他們。”
聽完沈婉君的話,冬兒似懂非懂。
周皇後補充道:“冬兒,你隻需要知道,那幾個老家夥跳出來的不是時機,若本宮是他們,絕不會選擇這個時候跳出來!因為以後機會多的是,這個時候跳出來是最蠢的決定。”
“新帝登基,朝臣更迭,多少朝臣盯著他們位置垂涎三尺,他們倒好,不明哲保身也就罷了,還敢辱罵陛下昏君,他們不死誰死!”
……
金鑾殿。
隨著禁軍手起刀落,幾個老臣就這樣被亂刀砍死在了大殿之上,血流了一地。
朝臣們麵色不一,有的驚慌失措,有的義憤填膺,恨不得往他們的屍體上啐口水。
陛下何等英明神武,竟敢辱罵陛下,簡直找死。
“啟稟陛下!”
有人最先反應過來,大聲說話,不顧血腥,俯身拱手走了出來。
秦陽偏眼一瞧,發現是被他剛剛升職的張甫!
“張侍郎?”
秦陽故意叫錯稱唿,又改正道:“哦,不對,現在應該是朕的張尚書了。”
“張尚書,你有何話要說。”
張甫心中一動,沉聲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這幾賊伏誅不算完,有待詳查!”
“人都死了,查什麽?”
“叛國謀反之罪!”
“哦?”
秦陽道:“說來聽聽。”
張甫醞釀一番,說道:“當初,嚴嵩朱國忠趁先帝禦駕親征之際,在京城起兵謀反,這幾賊沒有提前進宮避禍,府上卻完好無損,這不蹊蹺嗎?臣現在嚴重懷疑他們和嚴嵩是一夥的。”
“這是其一,其二,這幾賊剛才將一向忠心耿耿的武尚書比作嚴嵩那等奸臣,絕不是下意識脫口而出,而是故意的,他們就是想借這件事,扳倒武尚書,隻是被陛下化解。”
“其三,這幾賊剛才以死相逼,想要逼陛下收迴成命,陛下有所不知,這是他們的慣用伎倆,因為先帝還在時,他們就屢次使用此等伎倆,先帝屢次上當!”
“以上其三,皆可證明,這幾賊用心極為不純!”
“請陛下允準,允準臣詳查這幾賊!”
聽完張甫的一番話,秦陽滿意地點點頭,張甫條理清晰,是個可用之才。
“準!”
秦陽袖袍一揮,說道:“就按尚書的意思去辦,張尚書隻管去查,若真的查到這幾賊用心不純,是沒被查出來的嚴嵩同黨,朕重重有賞。”
聞言,張甫大喜:“臣遵旨!”
是不是嚴嵩同黨,還不是靠他的手段?
這個賞賜,他拿定了。
要怪,就怪這幾個老家夥,撞到了槍眼上。
一揮手,禁軍們把屍首抬出去,一隊小太監抬著水桶拿著抹布,趕緊低頭小跑進來,不一會兒,大殿上就恢複一新,完全看不出死了人。
環視一圈,秦陽朗聲道:“諸位,就武尚書任宰相一職,誰還有意見?”
“同意的,站在……”
沒等秦陽把話說完,朝臣們一股腦的拱手:“臣等皆無意見!”
“恭喜武尚書,賀喜武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