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禦膳房。
晨曦微露,禦膳房裏已經忙碌起來。幾十個白衣廚子在各自的案台前專注工作,有的在切配食材,有的在調製醬料,還有的在照看爐火。
華安站在自己的案台前,正在準備今日的養生膳食。自從那碗玉璧養生粥獲得李煜賞識後,他就被任命為專門負責禦前養生膳食的禦廚。
\"華大人,\"一個年輕的學徒匆匆走來,\"老孫總管請您過去一趟。\"
華安放下手中的工作,擦了擦手。老孫是禦膳房的總管,在建康宮中已經服侍了三代君王。
老孫的密室位於禦膳房最裏間,平日裏除了幾個核心禦廚,很少有人能進入。華安推門而入,隻見老孫正在查看一本古舊的冊子。
\"來了?\"老孫抬起頭,\"今天有個重要任務交給你。\"
華安注意到老孫的神色有些凝重:\"是陛下那邊有什麽特別要求嗎?\"
\"不隻是陛下,\"老孫壓低聲音,\"大周後娘娘身子不適,需要特別調養。這個任務,隻能交給你。\"
華安心中一驚。大周後是李煜的正妻,向來深居簡出。如今局勢緊張,她居然會專門要求膳食調養?
\"具體是什麽情況?\"
老孫從案頭取出一張紙條:\"這是太醫院開的方子,你且看看。\"
華安接過一看,眉頭頓時皺起。這張方子上列的都是安神養氣的藥材,其中不少都是針對憂思過度導致的症狀。
\"娘娘這是......\"
\"你也知道現在什麽形勢,\"老孫歎息,\"宮裏的人心都散了。娘娘整日操勞,前幾日竟然暈倒了。\"
他頓了頓,壓低聲音:\"不過,這裏麵另有隱情。\"
老孫從暗格中取出一封密信:\"這是昨夜大周後身邊的老嬤嬤送來的。\"
華安接過信,隻見上麵寫著:\"後宮諸人皆已準備南遷,唯大周後執意留守,欲與君王同在。然宮中已有異動,恐有不測。望能助其強身,以防不虞。\"
\"這是什麽意思?\"華安抬頭。
老孫環顧四周,確定無人後才說:\"宮中有人暗中投靠了宋朝,想在城破之前立功。他們擔心大周後會影響陛下的決斷。\"
華安心中一驚。他知道宮廷中向來明爭暗鬥,但沒想到在這種時候,居然還有人打著這樣的主意。
\"那我們該怎麽做?\"
\"這就是為什麽要找你,\"老孫從架上取下一個古樸的食盒,\"這裏麵是曆代禦膳房傳下來的秘方,其中有一道''玉露清心膳'',既能養身,又能提神醒腦。最重要的是......\"他壓低聲音,\"可解百毒。\"
華安接過食盒,隻覺沉甸甸的。打開一看,裏麵是一摞泛黃的紙張,每張上麵都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配方。
\"這些都是?\"
\"都是禦膳房的不傳之秘,\"老孫神色凝重,\"從唐朝開始就在禦膳房流傳。平日裏都是代代單傳,從不示人。但現在......\"他苦笑一聲,\"怕是要斷了傳承了。\"
華安翻看著這些秘方,忽然在其中一頁看到了熟悉的字跡:\"這是...陛下的筆跡?\"
\"不錯,\"老孫點頭,\"這些年陛下也在研究養生之道,時常會在秘方上添加自己的心得。特別是這道玉露清心膳,就是他親自改良的。\"
華安仔細閱讀起來。隻見紙上除了詳細的配方外,還有李煜加注的小字:
\"天下至味,不在珍饈,而在平淡。此膳以養生為主,貴在清淡,方能安神靜氣。然世事難料,特加解毒之料,以防不測......\"
看到這裏,華安不由得想起前些日子李煜說過的話:\"這天下,原本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原來他早就預料到今日的局麵。
迴到自己的案台前,華安開始準備玉露清心膳。這道膳食的製作極為講究,需要十八道工序,每一步都不容半點差錯。
首先是主料的選擇。秘方上特別注明要用建康城南的明珠米,這種米粒細長,帶著淡淡的蓮香。華安記得李煜曾說過,這味道讓他想起小時候在後湖劃船時的情景。
\"華大人,\"一個熟悉的聲音突然響起,\"在準備什麽特別的膳食嗎?\"
華安迴頭,隻見禦膳房的副總管趙慶正笑眯眯地看著他。這個人雖然官職不高,但因為攀上了宋朝的關係,近來在宮中頗有勢力。
\"隻是些尋常的養生膳食,\"華安淡淡地說,\"趙大人有事?\"
\"聽說是給大周後準備的?\"趙慶湊近一步,\"不知用了什麽特別的藥材?\"
華安手上的動作頓了一下。老孫剛才提醒過他,宮中有人暗中投靠宋朝,而趙慶就是其中之一。
\"都是些常見的養生之物,\"華安不動聲色地說,\"人參、茯苓、蓮子,趙大人要看方子嗎?\"
\"那倒不必,\"趙慶笑得意味深長,\"隻是提醒華大人一句,現在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明白事理。有些人,怕是不該再惦記著這個宮了。\"
說完,他意味深長地看了華安一眼,轉身離去。
華安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他明白趙慶的暗示——宋軍即將攻城,聰明人都該識時務。但他更清楚,如果自己不能保護好大周後,恐怕她活不到城破的那天。
繼續專注於膳食的準備。第二步是藥材的處理。秘方上特別注明,每味藥材都要用特製的瓷器浸泡,不能用金屬器皿,以免影響藥性。
華安小心翼翼地將人參切片,看著那金黃色的斷麵,心中不由想起李煜托付給他的那本手抄本。本子最後一頁寫著:\"江山易主事雖定,但願吾家眾人平安...\"
傍晚時分,華安親自將玉露清心膳送入後宮。
後宮的氛圍比往日更加壓抑。平日裏處處可見的宮女內侍不知去向,空蕩蕩的長廊上隻剩下幾個老宮人在默默收拾。經過禦花園時,華安注意到那些名貴的花卉都已經被挖走,留下一個個猙獰的土坑。
\"都搬去哪了?\"華安忍不住問帶路的老宮女。
\"都送去臨安了,\"老宮女歎息,\"說是要為南遷做準備。隻有娘娘的院子裏還留著些花,說是...說是要陪著陛下到最後。\"
來到大周後的寢宮外,卻見趙慶居然也在這裏。他正和幾個內侍說著什麽,見到華安來,立刻換上一副笑臉。
\"華大人來得正好,\"趙慶說,\"我們正要進去給娘娘請安。\"
華安心中一緊。按規矩,這個時候送膳食,隻需要身邊的老嬤嬤在場就夠了,為什麽趙慶會在這裏?
就在這時,大周後的貼身宮女小環匆匆出來:\"娘娘身子不適,暫時不見外客。華大人請進,其他人請迴吧。\"
趙慶臉色一沉,還要說什麽,卻被小環用力關上了殿門。
華安跟著小環穿過重重屏風,終於見到了大周後。隻見她端坐在軟榻上,雖然麵色蒼白,但氣度依然不減當年。
\"來了?\"大周後看著華安,\"可是老孫讓你來的?\"
華安將食盒放在案幾上:\"是。娘娘,這是特製的養生膳食,請用些。\"
他一邊說,一邊用眼神示意小環。小環會意,立刻去檢查周圍,確保沒有其他人在偷聽。
\"我知道他們想做什麽,\"大周後突然開口,聲音很輕,\"他們怕我勸陛下抵抗到底,所以想要......\"她沒說完,但意思很明顯。
\"娘娘......\"
\"不必說了,\"大周後打斷他,\"我已經想明白了。這天下,原不是我們的,借來百年,也該還了。\"
大周後打開食盒,一股清雅的香氣立即彌漫開來。
\"這香氣......\"她輕輕嗅著,\"似乎和往日不太一樣。\"
華安恭敬地說:\"這是老孫特意傳下來的方子,加入了一些特殊的藥材。\"他刻意在\"特殊\"二字上加重了語氣。
大周後看了他一眼,會意地點點頭:\"是了。這些日子多虧你們照顧,不然我這身子,怕是早就撐不住了。\"
她優雅地用膳,舉手投足間依然帶著皇後的威儀。小環在一旁侍候,不時為她添茶。殿外隱約傳來更鼓的聲音,提醒著這座城市即將迎來的黃昏。
\"華安,\"用完膳後,大周後突然以平輩的語氣稱唿他,\"你可知道為什麽我執意要留下來?\"
華安躬身不語。
\"不是為了勸陛下抵抗,\"大周後望向窗外,\"而是不想讓他在最後時刻,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她從床頭取出一個錦盒:\"這裏麵是我這些年收集的食譜,有些是宮中秘傳,有些是我自己研製的。本想等局勢穩定後整理出來,現在......\"她將錦盒遞給華安,\"就交給你保管吧。\"
\"娘娘,這......\"
\"我知道你要說什麽,\"大周後打斷他,\"但有些事,我們心裏都清楚。這些食譜裏不僅有養生的方子,更重要的是......\"她壓低聲音,\"有些特殊的配方。若是日後有需要的時候,也許能救人一命。\"
華安接過錦盒,隻覺沉甸甸的,不隻是分量,更是責任。
\"還有一事,\"大周後從袖中取出一封信,\"若是日後你能見到我的女兒......\"她頓了頓,\"她如今在錢塘,已經嫁作他家婦。這封信,請你務必交到她手上。\"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小環連忙出去查看,片刻後匆匆迴來:\"娘娘,趙慶又來了,說是要檢查膳食。\"
大周後神色不變:\"讓他們進來吧。\"
轉頭對華安說:\"去吧,記住我的話。日後無論發生什麽,都要好好活著。\"
華安深深一躬,轉身離去。走到殿門口時,他迴頭看了一眼。夕陽的餘暉中,大周後的身影顯得格外孤傲。
三日後,宋軍破城。當兵馬湧入皇宮時,人們發現大周後早已服毒自盡。她的遺書中寫道:\"國破君亡,妾身何存?但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而那個錦盒中的秘方,在曆史的長河中一路流傳。多年後,當另一個朝代麵臨存亡之際,這些配方竟成了改變命運的關鍵。
但那就是後話了。
晨曦微露,禦膳房裏已經忙碌起來。幾十個白衣廚子在各自的案台前專注工作,有的在切配食材,有的在調製醬料,還有的在照看爐火。
華安站在自己的案台前,正在準備今日的養生膳食。自從那碗玉璧養生粥獲得李煜賞識後,他就被任命為專門負責禦前養生膳食的禦廚。
\"華大人,\"一個年輕的學徒匆匆走來,\"老孫總管請您過去一趟。\"
華安放下手中的工作,擦了擦手。老孫是禦膳房的總管,在建康宮中已經服侍了三代君王。
老孫的密室位於禦膳房最裏間,平日裏除了幾個核心禦廚,很少有人能進入。華安推門而入,隻見老孫正在查看一本古舊的冊子。
\"來了?\"老孫抬起頭,\"今天有個重要任務交給你。\"
華安注意到老孫的神色有些凝重:\"是陛下那邊有什麽特別要求嗎?\"
\"不隻是陛下,\"老孫壓低聲音,\"大周後娘娘身子不適,需要特別調養。這個任務,隻能交給你。\"
華安心中一驚。大周後是李煜的正妻,向來深居簡出。如今局勢緊張,她居然會專門要求膳食調養?
\"具體是什麽情況?\"
老孫從案頭取出一張紙條:\"這是太醫院開的方子,你且看看。\"
華安接過一看,眉頭頓時皺起。這張方子上列的都是安神養氣的藥材,其中不少都是針對憂思過度導致的症狀。
\"娘娘這是......\"
\"你也知道現在什麽形勢,\"老孫歎息,\"宮裏的人心都散了。娘娘整日操勞,前幾日竟然暈倒了。\"
他頓了頓,壓低聲音:\"不過,這裏麵另有隱情。\"
老孫從暗格中取出一封密信:\"這是昨夜大周後身邊的老嬤嬤送來的。\"
華安接過信,隻見上麵寫著:\"後宮諸人皆已準備南遷,唯大周後執意留守,欲與君王同在。然宮中已有異動,恐有不測。望能助其強身,以防不虞。\"
\"這是什麽意思?\"華安抬頭。
老孫環顧四周,確定無人後才說:\"宮中有人暗中投靠了宋朝,想在城破之前立功。他們擔心大周後會影響陛下的決斷。\"
華安心中一驚。他知道宮廷中向來明爭暗鬥,但沒想到在這種時候,居然還有人打著這樣的主意。
\"那我們該怎麽做?\"
\"這就是為什麽要找你,\"老孫從架上取下一個古樸的食盒,\"這裏麵是曆代禦膳房傳下來的秘方,其中有一道''玉露清心膳'',既能養身,又能提神醒腦。最重要的是......\"他壓低聲音,\"可解百毒。\"
華安接過食盒,隻覺沉甸甸的。打開一看,裏麵是一摞泛黃的紙張,每張上麵都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配方。
\"這些都是?\"
\"都是禦膳房的不傳之秘,\"老孫神色凝重,\"從唐朝開始就在禦膳房流傳。平日裏都是代代單傳,從不示人。但現在......\"他苦笑一聲,\"怕是要斷了傳承了。\"
華安翻看著這些秘方,忽然在其中一頁看到了熟悉的字跡:\"這是...陛下的筆跡?\"
\"不錯,\"老孫點頭,\"這些年陛下也在研究養生之道,時常會在秘方上添加自己的心得。特別是這道玉露清心膳,就是他親自改良的。\"
華安仔細閱讀起來。隻見紙上除了詳細的配方外,還有李煜加注的小字:
\"天下至味,不在珍饈,而在平淡。此膳以養生為主,貴在清淡,方能安神靜氣。然世事難料,特加解毒之料,以防不測......\"
看到這裏,華安不由得想起前些日子李煜說過的話:\"這天下,原本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原來他早就預料到今日的局麵。
迴到自己的案台前,華安開始準備玉露清心膳。這道膳食的製作極為講究,需要十八道工序,每一步都不容半點差錯。
首先是主料的選擇。秘方上特別注明要用建康城南的明珠米,這種米粒細長,帶著淡淡的蓮香。華安記得李煜曾說過,這味道讓他想起小時候在後湖劃船時的情景。
\"華大人,\"一個熟悉的聲音突然響起,\"在準備什麽特別的膳食嗎?\"
華安迴頭,隻見禦膳房的副總管趙慶正笑眯眯地看著他。這個人雖然官職不高,但因為攀上了宋朝的關係,近來在宮中頗有勢力。
\"隻是些尋常的養生膳食,\"華安淡淡地說,\"趙大人有事?\"
\"聽說是給大周後準備的?\"趙慶湊近一步,\"不知用了什麽特別的藥材?\"
華安手上的動作頓了一下。老孫剛才提醒過他,宮中有人暗中投靠宋朝,而趙慶就是其中之一。
\"都是些常見的養生之物,\"華安不動聲色地說,\"人參、茯苓、蓮子,趙大人要看方子嗎?\"
\"那倒不必,\"趙慶笑得意味深長,\"隻是提醒華大人一句,現在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明白事理。有些人,怕是不該再惦記著這個宮了。\"
說完,他意味深長地看了華安一眼,轉身離去。
華安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他明白趙慶的暗示——宋軍即將攻城,聰明人都該識時務。但他更清楚,如果自己不能保護好大周後,恐怕她活不到城破的那天。
繼續專注於膳食的準備。第二步是藥材的處理。秘方上特別注明,每味藥材都要用特製的瓷器浸泡,不能用金屬器皿,以免影響藥性。
華安小心翼翼地將人參切片,看著那金黃色的斷麵,心中不由想起李煜托付給他的那本手抄本。本子最後一頁寫著:\"江山易主事雖定,但願吾家眾人平安...\"
傍晚時分,華安親自將玉露清心膳送入後宮。
後宮的氛圍比往日更加壓抑。平日裏處處可見的宮女內侍不知去向,空蕩蕩的長廊上隻剩下幾個老宮人在默默收拾。經過禦花園時,華安注意到那些名貴的花卉都已經被挖走,留下一個個猙獰的土坑。
\"都搬去哪了?\"華安忍不住問帶路的老宮女。
\"都送去臨安了,\"老宮女歎息,\"說是要為南遷做準備。隻有娘娘的院子裏還留著些花,說是...說是要陪著陛下到最後。\"
來到大周後的寢宮外,卻見趙慶居然也在這裏。他正和幾個內侍說著什麽,見到華安來,立刻換上一副笑臉。
\"華大人來得正好,\"趙慶說,\"我們正要進去給娘娘請安。\"
華安心中一緊。按規矩,這個時候送膳食,隻需要身邊的老嬤嬤在場就夠了,為什麽趙慶會在這裏?
就在這時,大周後的貼身宮女小環匆匆出來:\"娘娘身子不適,暫時不見外客。華大人請進,其他人請迴吧。\"
趙慶臉色一沉,還要說什麽,卻被小環用力關上了殿門。
華安跟著小環穿過重重屏風,終於見到了大周後。隻見她端坐在軟榻上,雖然麵色蒼白,但氣度依然不減當年。
\"來了?\"大周後看著華安,\"可是老孫讓你來的?\"
華安將食盒放在案幾上:\"是。娘娘,這是特製的養生膳食,請用些。\"
他一邊說,一邊用眼神示意小環。小環會意,立刻去檢查周圍,確保沒有其他人在偷聽。
\"我知道他們想做什麽,\"大周後突然開口,聲音很輕,\"他們怕我勸陛下抵抗到底,所以想要......\"她沒說完,但意思很明顯。
\"娘娘......\"
\"不必說了,\"大周後打斷他,\"我已經想明白了。這天下,原不是我們的,借來百年,也該還了。\"
大周後打開食盒,一股清雅的香氣立即彌漫開來。
\"這香氣......\"她輕輕嗅著,\"似乎和往日不太一樣。\"
華安恭敬地說:\"這是老孫特意傳下來的方子,加入了一些特殊的藥材。\"他刻意在\"特殊\"二字上加重了語氣。
大周後看了他一眼,會意地點點頭:\"是了。這些日子多虧你們照顧,不然我這身子,怕是早就撐不住了。\"
她優雅地用膳,舉手投足間依然帶著皇後的威儀。小環在一旁侍候,不時為她添茶。殿外隱約傳來更鼓的聲音,提醒著這座城市即將迎來的黃昏。
\"華安,\"用完膳後,大周後突然以平輩的語氣稱唿他,\"你可知道為什麽我執意要留下來?\"
華安躬身不語。
\"不是為了勸陛下抵抗,\"大周後望向窗外,\"而是不想讓他在最後時刻,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她從床頭取出一個錦盒:\"這裏麵是我這些年收集的食譜,有些是宮中秘傳,有些是我自己研製的。本想等局勢穩定後整理出來,現在......\"她將錦盒遞給華安,\"就交給你保管吧。\"
\"娘娘,這......\"
\"我知道你要說什麽,\"大周後打斷他,\"但有些事,我們心裏都清楚。這些食譜裏不僅有養生的方子,更重要的是......\"她壓低聲音,\"有些特殊的配方。若是日後有需要的時候,也許能救人一命。\"
華安接過錦盒,隻覺沉甸甸的,不隻是分量,更是責任。
\"還有一事,\"大周後從袖中取出一封信,\"若是日後你能見到我的女兒......\"她頓了頓,\"她如今在錢塘,已經嫁作他家婦。這封信,請你務必交到她手上。\"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小環連忙出去查看,片刻後匆匆迴來:\"娘娘,趙慶又來了,說是要檢查膳食。\"
大周後神色不變:\"讓他們進來吧。\"
轉頭對華安說:\"去吧,記住我的話。日後無論發生什麽,都要好好活著。\"
華安深深一躬,轉身離去。走到殿門口時,他迴頭看了一眼。夕陽的餘暉中,大周後的身影顯得格外孤傲。
三日後,宋軍破城。當兵馬湧入皇宮時,人們發現大周後早已服毒自盡。她的遺書中寫道:\"國破君亡,妾身何存?但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而那個錦盒中的秘方,在曆史的長河中一路流傳。多年後,當另一個朝代麵臨存亡之際,這些配方竟成了改變命運的關鍵。
但那就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