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哀
主母操勞而死,換親後寵夫擺爛了 作者:稀粥末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鈞鈺喉頭一哽。記憶裏那個總追著他喊“哥哥“的小丫頭,溺斃時手裏還攥著半塊芙蓉糕。他忽然覺得口中甜味發苦,蜜餞核“哢“地咬碎了。
更漏聲裏,晏菡茱將密信湊近燭火。火舌卷過“章嬤嬤“三字時,她忽然輕笑:“這老奴倒是個妙人,知道用安神香配鐵線蕨。“話未說完,沈鈞鈺已奪過信箋細看——那日紀老夫人房中燃的,正是會致人昏沉的鐵線蕨香灰。
“娘子怎知。“
“你當芙蕖姐姐那手調香絕活是擺設?“晏菡茱吹熄燭火,任月光漫過案幾,“去歲她贈我的安神香,可是能引來夜蝶的。“
簷下銅鈴忽被夜風吹響,沈鈞鈺望著妻子隱在陰影中的側臉,忽然想起大婚那日。喜娘說新娘子腕間胎記是福相,他卻在那抹紅痕裏瞧見刀光劍影。
“鈞鈺。“晏菡茱忽然轉身,月光映亮她眼底水光,“若有一日我。“
“不會。“沈鈞鈺突然將她攬入懷中,玄色衣襟染上她鬢間茉莉香,“沈家後宅,永遠不會有這些醃臢事。“
更鼓聲遙遙傳來,晏菡茱望著窗外紛揚的雪。前世她跪在祠堂時,也曾見過這般大雪。那時她為著“賢良“名聲,生生凍壞了膝蓋。如今重活一世,方知“賢良“二字,原是插在女子心口的雙刃劍。
……
暮色漫過紀府飛簷時,晏芙蕖正倚在纏枝牡丹錦枕上。鎏金燭台爆了個燈花,驚得她腕間翡翠鐲磕在青玉案幾上:“芒種,扶我起來。“話音未落,眼角已滾下兩行清淚。
“夫人仔細身子!“芒種捧著掐絲琺琅痰盂疾步上前,眼見主子捏著鮫綃帕子抽泣,帕角銀線繡的芙蕖花紋早被揉得起了毛邊——這帕子還是三日前為老夫人守靈時用的。
戌時三刻,大夫收起針灸包:“夫人這是鬱結於心,需得靜養月餘。“他瞥見晏芙蕖袖中露出的半截《女誡》,書頁間夾著的安胎藥方墨跡猶新。
待屋內隻剩主仆二人,芒種突然噗嗤笑出聲:“老夫人這遭走得妙,咱們庫房的銀鑰匙總算能保住了。“她拎起鎏金香爐添了把蘇合香,青煙嫋嫋中,驚見晏芙蕖唇角轉瞬即逝的笑意。
“渾說什麽!“晏芙蕖突然將帕子擲向菱花鏡,鏡中映出她發間歪斜的白玉蘭絹花,“將軍自幼失怙,如今連母親也。“她哽咽著撫上微隆的小腹,錦緞下的金絲軟甲硌得掌心發疼——這是防著老夫人發瘋傷胎的。
芒種拾起帕子撣了撣灰:“奴婢這就去請說書先生,定要把老夫人''貞烈殉節''的事跡編成十八折戲文。“她故意將“貞烈“二字咬得極重,袖中滑落半張當票——正是老夫人典當禦賜玉如意換胭脂的憑證。
五更天,晏芙蕖獨坐妝台前。鎏金妝奩最底層躺著張泛黃借據,永昌伯府三千兩的朱砂印刺得眼疼。她忽然抓起螺子黛在窗紙上疾書,黛粉簌簌落進纏枝蓮紋筆洗,染得清水泛起墨色漣漪。
“夫人!“芒種端著藥碗進來,正撞見窗紙上“攝政王妃“四字。晏芙蕖倏然轉身,發間點翠鳳釵掃落妝奩,十二顆東珠滾了滿地——這是老夫人去年強要的聘禮。
晨光熹微時,八人抬的楠木棺槨停在紀府正門。晏芙蕖扶著芒種的手腕下車,素白錦鞋剛觸地,便“恰好“暈倒在鎏金香案前。圍觀百姓隻見她鬢邊絹花墜入紙灰,卻不知那香案下早備著軟墊。
“快扶夫人!“沈管事急聲高唿,趁機將疊銀票塞進棺槨夾層。那是晏芙蕖當掉陪嫁玉鐲換的,隻為在喪儀上多請九十九個和尚念經——經文明明是《地藏經》,和尚們念的卻是《觀音送子咒》。
停靈第七日,說書先生已在八大茶館開講《紀門烈婦傳》。晏芙蕖倚在貴妃榻上聽丫鬟稟報,指尖無意識摩挲著青玉算盤——算珠碰撞聲裏,永昌伯府的三千兩債銀正化作漫天紙錢。
“夫人,將軍迴府了!“芒種提著裙擺奔進來,驚見晏芙蕖已將安胎藥潑進盆栽。那株西域進貢的雪蓮瞬間枯萎,恰似靈堂上褪色的“貞烈流芳“匾額。
暮色染透窗紙時,紀胤禮風塵仆仆跨進靈堂。晏芙蕖“恰好“從蒲團上起身,蒼白著臉踉蹌半步:“夫君。“她袖中暗袋的薑汁帕子適時落下,嗆得將軍紅了眼眶。
夜深人靜,晏芙蕖對著銅鏡卸下素銀耳璫。鏡中映出紀胤禮沉睡的側臉,他懷中還揣著老夫人臨終前寫的血書——自然是被章嬤嬤調換過的偽作。她輕輕撫過微隆的小腹,月光透過窗欞照在妝奩底層,那裏靜靜躺著方金印,刻著“攝政王府“的篆文。
……
暮色漫過青州驛館的雕花窗欞,晏芙蕖斜倚在纏枝牡丹錦枕上。鎏金燭台爆了個燈花,驚得她腕間翡翠鐲磕在青玉算盤上——這是方才核賬時從箱底翻出的,算珠間還夾著片青玉原石的碎屑。
“前世她究竟如何撐過來的。“她蔥指撫過算盤上“永昌“二字刻痕,恍惚記起去歲晏菡茱省親時,發間那支青玉簪通透如泉。北境風沙裏滾過十年的人,竟比養在深閨時更顯貴氣。
更漏聲裏,芒種捧著鎏金暖手爐進來:“夫人,西跨院的石料樣本送到了。“她掀開錦盒,月光透過窗紙映在青玉原石上,石紋間流轉的翠色恰似晏菡茱眼底的鋒芒。
晏芙蕖突然攥緊錦帕,帕角銀線繡的芙蕖花皺成一團:“明日去信靖安侯府,就說。“她指尖無意識摩挲著小腹,“就說發現批上好石料,邀二妹妹合開首飾鋪子。“
燭火搖曳間,她瞥見銅鏡中自己蒼白的臉。前世晏菡茱便是用這般神情,在西北大營談笑間籌措萬金。那些輾轉難眠的夜,原是為著這些銀錢算計。
千裏之外的北境城,紀胤禮正對著堪輿圖出神。玄鐵護腕磕在沙盤邊緣,驚得插著小旗的玉門關微微顫動——這是方才推演時,想起母親最愛把玩的翡翠鎮紙。
“將軍!“親衛捧著密信闖入,甲胄上凝著霜花,“京中急報。“
紀胤禮拆信的手頓了頓,火漆印上“貞烈“二字刺目如血。他忽然記起去歲除夕,母親硬要典當禦賜玉如意換紅寶石頭麵,被他攔下時摔了滿桌杯盞。
“殉節。“他逐字讀罷管家手書,喉間湧起腥甜。案頭燭台“當啷“倒地,蠟油潑在沙盤上的祁連山脈,恰似那日母親砸在他額角的茶盞燙痕。
親衛欲扶,被他揮開。玄色披風掃過軍帳氈毯,驚起積年的塵土。紀胤禮踉蹌著撞到兵器架,鎏金甲胄墜地聲裏,恍惚見母親舉著剪子要絞晏芙蕖的嫁衣:“這等豔俗料子,怎配進我紀家!“
五更梆子敲響時,紀胤禮仍攥著信箋坐在箭垛上。北境的風卷著砂礫撲在臉上,倒像是幼時母親用粗糲的掌心揉他凍紅的臉:“禮兒要當大將軍,給娘掙個誥命!“
“將軍,要啟程嗎?“親衛捧著馬鞭候在階下。
紀胤禮望向京城方向,天際泛起的魚肚白裏,仿佛看見母親懸在梁下的繡鞋。鞋麵上東珠墜子他曾親手縫過三次——第一次因貪玩縫歪了,被母親罰跪祠堂;第二次為著討好晏芙蕖,特意嵌了青玉蓮紋;第三次。
“備馬。“他忽然將信箋撕得粉碎,紙屑隨風散入晨曦,“迴京守孝。“
與此同時,晏芙蕖正執筆在灑金箋上勾畫首飾圖樣。青玉鐲的紋樣特意仿了前朝古玉,這是她在瀟湘閣暗樁處見過的樣式。墨跡未幹時,芒種急匆匆進來:“夫人,青州礦場來信,說發現。“
“噓——“晏芙蕖突然擱筆,指尖輕點案頭《地藏經》。經卷裏夾著的,正是方才繪好的青玉礦脈圖。她撫著微隆的小腹輕笑:“明日去請永昌伯府的玉匠,就說。“窗紙突然被風吹破個洞,後半句話散在初春的寒風裏。
七日後,靖安侯府的鎏金馬車停在紀府門前。晏菡茱扶著沈鈞鈺的手下車,石榴紅鬥篷掃過石階積雪。她仰頭望著“貞烈流芳“的匾額,唇角勾起譏誚:“姐姐這手筆,倒比前世更精進了。“
正廳內,晏芙蕖“恰好“暈倒在紀胤禮懷中。她袖中暗袋的薑汁帕子墜落在地,驚得沈鈞鈺挑眉——這手法,與去歲他查辦的戶部貪案如出一轍。
夜色深沉時,晏芙蕖獨坐妝台前。菱花鏡映出她拆解發髻的動作,青玉簪在燭火中泛著冷光。妝奩最底層鋪著張礦脈圖,朱砂標注處正是前世晏菡茱發家的玉礦。她忽然輕笑出聲,驚得窗外寒鴉撲棱著翅膀掠過頭頂皎月。
北境的風卷著砂礫撲在軍帳上,紀胤禮攥著玄鐵護腕的手指節發白。案頭燭火將他的影子投在堪輿圖上,玉門關的標記正壓著母親臨終前寫的“貞烈“二字。
“將軍!“紀恩捧著喪報進來,甲胄上的霜花簌簌落下,“京中急遞。“
紀胤禮拆信的手頓了頓,火漆印上沾著片青玉碎屑——那是晏芙蕖上月寄來的礦石樣本。信箋展開的刹那,帳外忽起狂風,將沙盤上的祁連山脈吹得麵目全非。
“備馬!“他霍然起身,鎏金甲胄撞翻案頭茶盞。褐漬在羊皮地圖上漫開,恰似那日母親砸在他額角的藥湯痕跡。
韋大將軍帳中燃著龍涎香,青銅虎符在案幾上泛著冷光。紀胤禮單膝觸地時,鎧甲下擺掃過青磚縫隙裏凝結的冰晶:“末將懇請歸京丁憂。“
“丁憂?“韋大將軍指尖叩著《兵部邸報》,“你可知南唐大軍已至陰山?“他忽然將邸報擲在紀胤禮跟前,朱砂批注的“紀“字刺目如血,“此時離去,便是臨陣脫逃!“
紀胤禮抬眸望向帳外飄雪,恍惚見母親立在梅樹下衝他招手。去歲生辰她硬要典當禦賜玉如意,被他攔下時,梅枝上的積雪也是這樣簌簌落在肩頭。
“末將。“他喉結滾動,鎧甲下的中衣已被冷汗浸透,“家慈殉節,實難。“
“罷了。“韋大將軍突然擺手,驚得親衛手中令旗一顫,“念你母親貞烈,本將特準三個月喪假。“他抽出令箭擲在案上,箭羽上金粉簌簌而落,“但需立下軍令狀,若誤了戰事。“
“末將領命!“紀胤禮重重叩首,額角青筋暴起。起身時瞥見沙盤上插著的“紀“字小旗,旗角已褪成慘白——正是母親最厭的素色。
迴營路上,暮雪漸密。紀恩提著燈籠候在轅門前,見主子鎧甲上凝著冰碴,忙解下狐裘:“將軍,靖安侯府那邊。“
“更衣!“紀胤禮扯下護腕擲在兵器架上,玄鐵撞在青銅戈上迸出火星。更衣時瞥見鏡中自己猩紅的眼,恍惚又是那日母親舉著剪子要絞晏芙蕖的嫁衣:“這等豔俗料子,怎配進我紀家!“
靖安侯府正廳燃著蘇合香,沈文淵正在批閱兵部文書。紀胤禮踏著積雪進來時,鎏金暖爐迸出個火星,恰落在他未及更換的武靴上。
“節哀。“沈文淵擱下狼毫,目光掃過紀胤禮染霜的眉峰,“北境戰事吃緊,本侯實難離營。“他忽然輕叩案頭密匣,裏頭躺著份彈劾紀家克扣軍餉的折子。
紀胤禮垂首盯著青磚縫隙,恍惚見母親臨終前寫的血書在眼前飄蕩。去歲除夕她強要典當玉如意時,指甲縫裏也滲著這樣的暗紅:“胤禮要當大將軍,給娘掙個誥命!“
“小侄明日便啟程。“他抱拳時鎧甲錚鳴,驚得梁上棲雀撲棱著翅膀撞向窗紙。一片羽毛飄落在沈文淵案頭,恰蓋住密匣上“兵部“的燙金小篆。
夜色深沉時,紀胤禮獨坐帳中擦拭佩劍。劍身映出他眼底血絲,恍惚又是母親懸梁那夜的血月。案頭擺著晏芙蕖新寄的首飾圖樣,青玉簪的紋路竟與母親最愛的翡翠鐲一般無二。
“將軍,該啟程了。“紀恩捧著喪服進來,見主子握著首飾圖樣出神,輕聲道,“夫人說。說在京城等您。“
紀胤禮猛然將圖樣揉作一團,紙團墜地時展開,露出背麵蠅頭小楷寫的“攝政王府“。帳外忽起狂風,將案頭燭火吹得明明滅滅,恰似那日母親舉著金簪要劃花晏芙蕖的臉:“這等狐媚子,也配當我紀家婦!“
(本章完)
更漏聲裏,晏菡茱將密信湊近燭火。火舌卷過“章嬤嬤“三字時,她忽然輕笑:“這老奴倒是個妙人,知道用安神香配鐵線蕨。“話未說完,沈鈞鈺已奪過信箋細看——那日紀老夫人房中燃的,正是會致人昏沉的鐵線蕨香灰。
“娘子怎知。“
“你當芙蕖姐姐那手調香絕活是擺設?“晏菡茱吹熄燭火,任月光漫過案幾,“去歲她贈我的安神香,可是能引來夜蝶的。“
簷下銅鈴忽被夜風吹響,沈鈞鈺望著妻子隱在陰影中的側臉,忽然想起大婚那日。喜娘說新娘子腕間胎記是福相,他卻在那抹紅痕裏瞧見刀光劍影。
“鈞鈺。“晏菡茱忽然轉身,月光映亮她眼底水光,“若有一日我。“
“不會。“沈鈞鈺突然將她攬入懷中,玄色衣襟染上她鬢間茉莉香,“沈家後宅,永遠不會有這些醃臢事。“
更鼓聲遙遙傳來,晏菡茱望著窗外紛揚的雪。前世她跪在祠堂時,也曾見過這般大雪。那時她為著“賢良“名聲,生生凍壞了膝蓋。如今重活一世,方知“賢良“二字,原是插在女子心口的雙刃劍。
……
暮色漫過紀府飛簷時,晏芙蕖正倚在纏枝牡丹錦枕上。鎏金燭台爆了個燈花,驚得她腕間翡翠鐲磕在青玉案幾上:“芒種,扶我起來。“話音未落,眼角已滾下兩行清淚。
“夫人仔細身子!“芒種捧著掐絲琺琅痰盂疾步上前,眼見主子捏著鮫綃帕子抽泣,帕角銀線繡的芙蕖花紋早被揉得起了毛邊——這帕子還是三日前為老夫人守靈時用的。
戌時三刻,大夫收起針灸包:“夫人這是鬱結於心,需得靜養月餘。“他瞥見晏芙蕖袖中露出的半截《女誡》,書頁間夾著的安胎藥方墨跡猶新。
待屋內隻剩主仆二人,芒種突然噗嗤笑出聲:“老夫人這遭走得妙,咱們庫房的銀鑰匙總算能保住了。“她拎起鎏金香爐添了把蘇合香,青煙嫋嫋中,驚見晏芙蕖唇角轉瞬即逝的笑意。
“渾說什麽!“晏芙蕖突然將帕子擲向菱花鏡,鏡中映出她發間歪斜的白玉蘭絹花,“將軍自幼失怙,如今連母親也。“她哽咽著撫上微隆的小腹,錦緞下的金絲軟甲硌得掌心發疼——這是防著老夫人發瘋傷胎的。
芒種拾起帕子撣了撣灰:“奴婢這就去請說書先生,定要把老夫人''貞烈殉節''的事跡編成十八折戲文。“她故意將“貞烈“二字咬得極重,袖中滑落半張當票——正是老夫人典當禦賜玉如意換胭脂的憑證。
五更天,晏芙蕖獨坐妝台前。鎏金妝奩最底層躺著張泛黃借據,永昌伯府三千兩的朱砂印刺得眼疼。她忽然抓起螺子黛在窗紙上疾書,黛粉簌簌落進纏枝蓮紋筆洗,染得清水泛起墨色漣漪。
“夫人!“芒種端著藥碗進來,正撞見窗紙上“攝政王妃“四字。晏芙蕖倏然轉身,發間點翠鳳釵掃落妝奩,十二顆東珠滾了滿地——這是老夫人去年強要的聘禮。
晨光熹微時,八人抬的楠木棺槨停在紀府正門。晏芙蕖扶著芒種的手腕下車,素白錦鞋剛觸地,便“恰好“暈倒在鎏金香案前。圍觀百姓隻見她鬢邊絹花墜入紙灰,卻不知那香案下早備著軟墊。
“快扶夫人!“沈管事急聲高唿,趁機將疊銀票塞進棺槨夾層。那是晏芙蕖當掉陪嫁玉鐲換的,隻為在喪儀上多請九十九個和尚念經——經文明明是《地藏經》,和尚們念的卻是《觀音送子咒》。
停靈第七日,說書先生已在八大茶館開講《紀門烈婦傳》。晏芙蕖倚在貴妃榻上聽丫鬟稟報,指尖無意識摩挲著青玉算盤——算珠碰撞聲裏,永昌伯府的三千兩債銀正化作漫天紙錢。
“夫人,將軍迴府了!“芒種提著裙擺奔進來,驚見晏芙蕖已將安胎藥潑進盆栽。那株西域進貢的雪蓮瞬間枯萎,恰似靈堂上褪色的“貞烈流芳“匾額。
暮色染透窗紙時,紀胤禮風塵仆仆跨進靈堂。晏芙蕖“恰好“從蒲團上起身,蒼白著臉踉蹌半步:“夫君。“她袖中暗袋的薑汁帕子適時落下,嗆得將軍紅了眼眶。
夜深人靜,晏芙蕖對著銅鏡卸下素銀耳璫。鏡中映出紀胤禮沉睡的側臉,他懷中還揣著老夫人臨終前寫的血書——自然是被章嬤嬤調換過的偽作。她輕輕撫過微隆的小腹,月光透過窗欞照在妝奩底層,那裏靜靜躺著方金印,刻著“攝政王府“的篆文。
……
暮色漫過青州驛館的雕花窗欞,晏芙蕖斜倚在纏枝牡丹錦枕上。鎏金燭台爆了個燈花,驚得她腕間翡翠鐲磕在青玉算盤上——這是方才核賬時從箱底翻出的,算珠間還夾著片青玉原石的碎屑。
“前世她究竟如何撐過來的。“她蔥指撫過算盤上“永昌“二字刻痕,恍惚記起去歲晏菡茱省親時,發間那支青玉簪通透如泉。北境風沙裏滾過十年的人,竟比養在深閨時更顯貴氣。
更漏聲裏,芒種捧著鎏金暖手爐進來:“夫人,西跨院的石料樣本送到了。“她掀開錦盒,月光透過窗紙映在青玉原石上,石紋間流轉的翠色恰似晏菡茱眼底的鋒芒。
晏芙蕖突然攥緊錦帕,帕角銀線繡的芙蕖花皺成一團:“明日去信靖安侯府,就說。“她指尖無意識摩挲著小腹,“就說發現批上好石料,邀二妹妹合開首飾鋪子。“
燭火搖曳間,她瞥見銅鏡中自己蒼白的臉。前世晏菡茱便是用這般神情,在西北大營談笑間籌措萬金。那些輾轉難眠的夜,原是為著這些銀錢算計。
千裏之外的北境城,紀胤禮正對著堪輿圖出神。玄鐵護腕磕在沙盤邊緣,驚得插著小旗的玉門關微微顫動——這是方才推演時,想起母親最愛把玩的翡翠鎮紙。
“將軍!“親衛捧著密信闖入,甲胄上凝著霜花,“京中急報。“
紀胤禮拆信的手頓了頓,火漆印上“貞烈“二字刺目如血。他忽然記起去歲除夕,母親硬要典當禦賜玉如意換紅寶石頭麵,被他攔下時摔了滿桌杯盞。
“殉節。“他逐字讀罷管家手書,喉間湧起腥甜。案頭燭台“當啷“倒地,蠟油潑在沙盤上的祁連山脈,恰似那日母親砸在他額角的茶盞燙痕。
親衛欲扶,被他揮開。玄色披風掃過軍帳氈毯,驚起積年的塵土。紀胤禮踉蹌著撞到兵器架,鎏金甲胄墜地聲裏,恍惚見母親舉著剪子要絞晏芙蕖的嫁衣:“這等豔俗料子,怎配進我紀家!“
五更梆子敲響時,紀胤禮仍攥著信箋坐在箭垛上。北境的風卷著砂礫撲在臉上,倒像是幼時母親用粗糲的掌心揉他凍紅的臉:“禮兒要當大將軍,給娘掙個誥命!“
“將軍,要啟程嗎?“親衛捧著馬鞭候在階下。
紀胤禮望向京城方向,天際泛起的魚肚白裏,仿佛看見母親懸在梁下的繡鞋。鞋麵上東珠墜子他曾親手縫過三次——第一次因貪玩縫歪了,被母親罰跪祠堂;第二次為著討好晏芙蕖,特意嵌了青玉蓮紋;第三次。
“備馬。“他忽然將信箋撕得粉碎,紙屑隨風散入晨曦,“迴京守孝。“
與此同時,晏芙蕖正執筆在灑金箋上勾畫首飾圖樣。青玉鐲的紋樣特意仿了前朝古玉,這是她在瀟湘閣暗樁處見過的樣式。墨跡未幹時,芒種急匆匆進來:“夫人,青州礦場來信,說發現。“
“噓——“晏芙蕖突然擱筆,指尖輕點案頭《地藏經》。經卷裏夾著的,正是方才繪好的青玉礦脈圖。她撫著微隆的小腹輕笑:“明日去請永昌伯府的玉匠,就說。“窗紙突然被風吹破個洞,後半句話散在初春的寒風裏。
七日後,靖安侯府的鎏金馬車停在紀府門前。晏菡茱扶著沈鈞鈺的手下車,石榴紅鬥篷掃過石階積雪。她仰頭望著“貞烈流芳“的匾額,唇角勾起譏誚:“姐姐這手筆,倒比前世更精進了。“
正廳內,晏芙蕖“恰好“暈倒在紀胤禮懷中。她袖中暗袋的薑汁帕子墜落在地,驚得沈鈞鈺挑眉——這手法,與去歲他查辦的戶部貪案如出一轍。
夜色深沉時,晏芙蕖獨坐妝台前。菱花鏡映出她拆解發髻的動作,青玉簪在燭火中泛著冷光。妝奩最底層鋪著張礦脈圖,朱砂標注處正是前世晏菡茱發家的玉礦。她忽然輕笑出聲,驚得窗外寒鴉撲棱著翅膀掠過頭頂皎月。
北境的風卷著砂礫撲在軍帳上,紀胤禮攥著玄鐵護腕的手指節發白。案頭燭火將他的影子投在堪輿圖上,玉門關的標記正壓著母親臨終前寫的“貞烈“二字。
“將軍!“紀恩捧著喪報進來,甲胄上的霜花簌簌落下,“京中急遞。“
紀胤禮拆信的手頓了頓,火漆印上沾著片青玉碎屑——那是晏芙蕖上月寄來的礦石樣本。信箋展開的刹那,帳外忽起狂風,將沙盤上的祁連山脈吹得麵目全非。
“備馬!“他霍然起身,鎏金甲胄撞翻案頭茶盞。褐漬在羊皮地圖上漫開,恰似那日母親砸在他額角的藥湯痕跡。
韋大將軍帳中燃著龍涎香,青銅虎符在案幾上泛著冷光。紀胤禮單膝觸地時,鎧甲下擺掃過青磚縫隙裏凝結的冰晶:“末將懇請歸京丁憂。“
“丁憂?“韋大將軍指尖叩著《兵部邸報》,“你可知南唐大軍已至陰山?“他忽然將邸報擲在紀胤禮跟前,朱砂批注的“紀“字刺目如血,“此時離去,便是臨陣脫逃!“
紀胤禮抬眸望向帳外飄雪,恍惚見母親立在梅樹下衝他招手。去歲生辰她硬要典當禦賜玉如意,被他攔下時,梅枝上的積雪也是這樣簌簌落在肩頭。
“末將。“他喉結滾動,鎧甲下的中衣已被冷汗浸透,“家慈殉節,實難。“
“罷了。“韋大將軍突然擺手,驚得親衛手中令旗一顫,“念你母親貞烈,本將特準三個月喪假。“他抽出令箭擲在案上,箭羽上金粉簌簌而落,“但需立下軍令狀,若誤了戰事。“
“末將領命!“紀胤禮重重叩首,額角青筋暴起。起身時瞥見沙盤上插著的“紀“字小旗,旗角已褪成慘白——正是母親最厭的素色。
迴營路上,暮雪漸密。紀恩提著燈籠候在轅門前,見主子鎧甲上凝著冰碴,忙解下狐裘:“將軍,靖安侯府那邊。“
“更衣!“紀胤禮扯下護腕擲在兵器架上,玄鐵撞在青銅戈上迸出火星。更衣時瞥見鏡中自己猩紅的眼,恍惚又是那日母親舉著剪子要絞晏芙蕖的嫁衣:“這等豔俗料子,怎配進我紀家!“
靖安侯府正廳燃著蘇合香,沈文淵正在批閱兵部文書。紀胤禮踏著積雪進來時,鎏金暖爐迸出個火星,恰落在他未及更換的武靴上。
“節哀。“沈文淵擱下狼毫,目光掃過紀胤禮染霜的眉峰,“北境戰事吃緊,本侯實難離營。“他忽然輕叩案頭密匣,裏頭躺著份彈劾紀家克扣軍餉的折子。
紀胤禮垂首盯著青磚縫隙,恍惚見母親臨終前寫的血書在眼前飄蕩。去歲除夕她強要典當玉如意時,指甲縫裏也滲著這樣的暗紅:“胤禮要當大將軍,給娘掙個誥命!“
“小侄明日便啟程。“他抱拳時鎧甲錚鳴,驚得梁上棲雀撲棱著翅膀撞向窗紙。一片羽毛飄落在沈文淵案頭,恰蓋住密匣上“兵部“的燙金小篆。
夜色深沉時,紀胤禮獨坐帳中擦拭佩劍。劍身映出他眼底血絲,恍惚又是母親懸梁那夜的血月。案頭擺著晏芙蕖新寄的首飾圖樣,青玉簪的紋路竟與母親最愛的翡翠鐲一般無二。
“將軍,該啟程了。“紀恩捧著喪服進來,見主子握著首飾圖樣出神,輕聲道,“夫人說。說在京城等您。“
紀胤禮猛然將圖樣揉作一團,紙團墜地時展開,露出背麵蠅頭小楷寫的“攝政王府“。帳外忽起狂風,將案頭燭火吹得明明滅滅,恰似那日母親舉著金簪要劃花晏芙蕖的臉:“這等狐媚子,也配當我紀家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