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仁帝猛然擊掌,驚得老太監險些摔了冰裂紋茶盞,“著農司即日頒劁豬令,凡獻改良畜養法者賞銀百兩。那個發現此法的屠戶。“他頓了頓,“賜九品農官銜。“


    沈鈞鈺垂首謝恩,袖中掌心已沁出薄汗。方才帝王看信時頸側青筋暴起,此刻卻神色如常,果然聖心難測。


    待竹青色身影消失在宮牆轉角,贏公公盯著硯台中未幹的朱砂出神。方才沈世子告退時,陛下拇指反複摩挲著奏本邊沿的鎏金龍紋——這是要動用暗衛的信號。


    “傳許宬。“


    老太監心頭一跳,忙吩咐小黃門去請暗衛統領。路過滴漏時才驚覺,距上次陛下同時召見沈許二人,已是五年前肅清漕運之時。


    許宬踏著戌時的梆子聲入殿,黑色勁裝幾乎融進暮色。贏公公合上門扉時,隱約聽見“玄冥子“、“鄭源“幾個零碎詞句,窗紙上兩道剪影時而交疊時而分離,直至三更梆響。


    次日天未大亮,二十匹快馬自東華門疾馳而出。馬背上的人俱作商賈打扮,褡褳裏卻藏著禦賜金令。而在千裏之外的南境軍營,副將鄭源正對著新到的糧草冊子發怔——冊中夾帶的半片殘符,與那日沈鈞鈺給他的信物嚴絲合縫。


    與此同時,京郊白雲觀後山的采藥人發現,總來討水喝的跛腳老道突然失了蹤跡,隻留下丹爐中未燃盡的紫香,在晨風裏飄出淡淡腥氣。


    ……


    景仁帝獨坐禦書房,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案頭玉鎮紙。燭火將鄭源的奏折映得透亮,朱批未幹的墨跡在折頁上蜿蜒。這混不吝的紈絝倒是會找靠山,竟搭上了靖安侯世子這條線。


    窗外傳來梆子聲,皇帝的目光落在奏折末尾的梅紋暗記上。靖安侯父子就像這梅花——看似清貴風雅,根骨裏卻帶著北境風雪的韌勁。南疆戰報今晨剛至,韋大將軍的折子裏特意提了靖安侯帶傷夜巡營帳。這樣的臣子多幾個,何愁西魏不穩?


    城西暗巷裏,鄭源跟著小廝七拐八繞。前日許宬遞來的密信還在胸口發燙,他摸著懷中玄冥子要的翡翠鼻煙壺,靴底碾過青苔時險些打滑。


    “鄭公子當心腳下。“引路人燈籠晃了晃,照見牆根幾簇新冒的野菇。


    許宬立在暗室中,腰間金林衛令牌在燭火下泛著冷光。鄭源剛要行禮,就聽對方沉聲道:“上月瀟湘閣查封時,地窖裏搜出二十八個藥罐。“


    鄭源後背滲出冷汗。那些藍釉藥罐他再熟悉不過,自己就是喝了裏頭的湯藥才染上髒病。


    “二十八人中,隻有你看出藥渣有異。“許宬突然逼近半步,“是當真機敏,還是有人指點?“


    “我娘陪嫁的丫鬟懂藥理。“鄭源梗著脖子,喉結滾動,“那日我發病嘔吐,她在我吐的穢物裏瞧見未化的紅信石。“


    暗室陷入死寂,許久才聽得許宬輕笑:“倒是個忠仆。“他扔過枚青銅腰牌,“明日去城隍廟接頭,就說你要找玄冥子複診。“


    鄭源接住腰牌時,掌心黏膩全是冷汗。那日他在沈鈞鈺麵前賭咒發誓,說要拿命搏個前程,可真摸著金林衛的令牌,膝蓋竟有些發軟。


    鄭府東廂房飄著藥香,鄭源跪在青磚上,看著父親案頭那方歙硯——這還是他八歲時打翻墨汁,汙了祖父的《寒江獨釣圖》換來的家法。


    “父親,兒子明日要去趟城隍廟。“鄭源重重磕頭,“若。若迴不來,求您把城郊別院給巧娘母子。“


    鄭老大人握筆的手一抖,墨汁在宣紙上暈開大團汙漬。他想起上月太醫令的話:“貴公子這病。恐難有子嗣。“可眼前這個混賬東西,此刻竟挺直了腰板。


    “起來。“老人擱下狼毫筆,“你大哥在兵部,二哥在戶部,三哥。“話說到一半突然哽住,抓起案上茶盞砸過去:“混賬東西!現在知道當英雄了?“


    鄭源不躲不閃,任由熱茶潑在肩頭。茶漬順著錦袍往下淌時,他瞥見父親袖口磨破的鑲邊——自他染病,老頭子已有月餘未添新衣。


    “兒子想明白了。“鄭源又磕了個響頭,“金林衛許統領說,若立了功。“


    “滾去祠堂跪著!“鄭老大人突然暴喝,卻在兒子轉身時補了句:“穿件厚實的大氅。“


    靖安侯府書房亮著燈,沈鈞鈺正往奏折上蓋私印。窗外飄來梅香,他想起白日裏晏菡茱插瓶時說的話:“這紅梅要斜著剪枝,就像鄭公子那日折給老夫人的。“


    “世子爺。“親衛悄無聲息落在廊下,“金林衛的人撤了鄭府暗哨。“


    沈鈞鈺合上奏折,蠟油滴在火漆上凝成血珠。父親臨行前交代過,金林衛插手的案子,靖安侯府半步都不能沾。可那日鄭源跪在雪地裏求他遞折子時,眼裏的火苗像極了他當年在演武場射出的第一支箭。


    “把咱們的人都收迴來。“他吹熄燭火,“明日去太仆寺,該準備春耕的騸畜事宜了。“


    城隍廟後巷飄著油餅香,鄭源數到第七根盤龍柱時,終於等來接頭人。那瘸腿乞丐往他手裏塞了半塊饃,饃裏裹著的字條寫著“亥時三刻,醉仙樓地字房“。


    鄭源嚼著冷饃往家走,路過瀟湘閣廢墟時,忽然想起上月在這裏縱酒的情形。二樓雅間的雕花窗欞還掛著半幅紅紗,風一吹,像極了巧娘那日哭紅的眼睛。


    他摸了摸懷裏的金林衛腰牌,冰涼的銅質硌著心口。許宬說得對,這事光靠沈世子遞折子不夠,非得有人鑽進那毒蛇老巢不可。既然他鄭源已經是廢人一個,不如拿這副殘軀換點實在的——比如讓巧娘能在貴婦宴席上挺直腰杆,比如讓父親去衙門時不必繞開同僚。


    沈鈞鈺挑亮燭芯,銅剪掠過燈花時濺起幾點火星。密信在火焰上方烘烤片刻,隱約顯出青灰色暗紋——正是靖安侯府獨有的九曲連環印。


    “金林衛已動,寧棄功勿涉險。“他默念著父親的字跡,指腹摩挲過信紙邊緣的茶漬。這是用《齊民要術》第三章作的密文,若非幼時隨母親學過侯府獨有的“千葉譯法“,隻怕要當尋常家書處置。


    窗外更漏滴到子時,他提筆在《農政全書》扉頁勾畫數處。書頁夾層裏藏著這些日子暗查的線索:雲王府舊邸的地道圖、瀟湘閣歌姬的籍貫冊,還有三日前截獲的南境密報殘片。這些都要化作農事奏章裏的暗語,借明日送往戶部的公文傳遞出去。


    “世子,少夫人房裏的燈還亮著。“侍從在門外輕聲提醒。


    沈鈞鈺將密信封入裝稻種的青布袋,聞言指尖微頓。推開西廂房門時,正見晏菡茱對燈蹙眉,素白絹衣映得案頭信箋越發刺目。


    “可是沈管事來信?“他接過信紙,目光掃過“土匪守信放人“幾字,嘴角浮起冷笑,“紀老夫人倒是命硬。“


    晏菡茱撥弄著鎏金香球,薄荷香隨她的動作忽濃忽淡:“我賭十兩銀子,老夫人迴府當日必要鬧懸梁。“


    “夫人這迴怕要輸。“沈鈞鈺指著信末墨跡,“車夫丫鬟俱亡,獨她全須全尾歸來——你猜明日茶樓裏會傳什麽話本?“


    燭火爆了個燈花,映得晏菡茱眼底晦暗不明。前世記憶翻湧而來:紀老夫人如何克扣軍餉私放印子錢,如何在紀胤禮凱旋當日逼她典當嫁妝。那些被撕碎的賬本、摔爛的玉鐲,此刻仿佛都化作了信紙上暈開的墨團。


    “總要有人做惡人。“她忽然輕笑,取過剪子絞斷燒焦的燈芯,“不如讓晏芙蕖當這個惡人。“


    三百裏外官道上,紀老夫人正攥著半塊硬饃往嘴裏塞。章嬤嬤撩開車簾張望,見押車的土匪走遠,忙掏出胭脂盒:“老夫人快往眼皮上抹些,待會到了驛站。“


    “作甚?“紀老夫人噎得直捶胸口。


    “您想想,在匪窩待了月餘。“章嬤嬤壓低聲音,“總要顯得貞烈些。老奴已雇了說書人在前頭鎮上,您待會假裝要撞牆,老奴拚死攔著——“


    紀老夫人渾濁的眼珠轉了轉,突然將發髻扯散,抓把塵土往領口裏塞:“還是你想得周全。我那死鬼丈夫的族老最重名節,若聽說我。“她說著真擠出兩滴淚,“快,把我綁手的麻繩勒痕露出來!“


    馬車駛入驛站時,紀老夫人突然尖叫著衝向石牆。章嬤嬤撲上去拽住她腰帶,兩人在泥地裏滾作一團。


    “讓我死了幹淨!“紀老夫人扯開衣襟,露出脖頸上偽造的淤青,“我這般髒身子,如何對得起紀家列祖列宗!“


    圍觀人群竊竊私語,有眼尖的瞧見她腕間金鐲完好無損,嗤笑著散去。說書人卻已記下這精彩橋段,翌日便有了“貞婦智鬥山匪“的新話本。


    三日後,沈鈞鈺在早朝後攔住戶部侍郎。裝著密信的稻種袋遞過去時,他特意抬高聲音:“江南新育的嘉禾種,還望大人費心試種。“


    侍郎會意頷首,袖中指尖已摸到袋內凸起。待迴到值房,他取出《農政全書》對照暗碼,臉色驟變——書頁空白處,赫然用米漿寫著“雲王詐死,瀟湘閣疑有暗道“。


    與此同時,晏菡茱正盯著賬房送來的清單冷笑。紀老夫人迴府不過兩日,已支了三百兩銀子置辦“壓驚宴“。最妙的是每筆開銷都經晏芙蕖畫押,那歪歪扭扭的“準“字,倒像給棺材釘上的封釘。


    “少夫人,老夫人說要請白雲觀道長來驅邪。“丫鬟戰戰兢兢呈上新單子。


    “準。“晏菡茱朱筆一揮,在備注欄添上“法事需用南海珍珠三鬥“。前世紀老夫人便是借驅邪之名私藏珠寶,這次她要讓這些贓物全記在晏芙蕖賬上。


    暮色漸濃時,沈鈞鈺帶迴個紫檀匣子。揭開裹了三層的油布,裏頭是半截燒焦的紫香。


    “白雲觀後山找到的。“他蘸著茶水在案上畫符,“和南境巫醫用的安神香成分一致。“


    晏菡茱用銀簪挑起香灰,忽然想起前世某個雪夜。彼時紀胤禮重傷昏迷,軍醫用的藥引正是這種泛著腥氣的紫香。當時隻道是珍稀藥材,如今看來。


    窗外驚起寒鴉,撲棱棱撞碎一地月光。


    更深的夜色裏,二十匹快馬正悄然逼近白雲觀,馬蹄包裹的棉布吸去了所有聲響。


    紀老夫人倚著鎏金銅鉤的馬車窗,指尖撚著新裁的杭綢帕子。外頭章嬤嬤正與車夫爭執該走官道還是山路,她聽著竟有些恍惚——這被土匪擄去的月餘光景,倒比在紀府錦衣玉食時更鬆快些。


    “老夫人,該喝參湯了。“章嬤嬤捧著纏枝蓮紋瓷盅進來,特意將湘繡簾子掀得老高。外頭十幾個鏢師的目光齊刷刷投來,正瞧見紀老夫人將瓷盅摔得粉碎。


    “讓我死了幹淨!“她突然撲向車窗,滿頭珠翠撞得叮當響。章嬤嬤熊抱似的箍住她腰身,兩人在鵝絨軟墊上滾作一團。車外頓時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


    管家攥著馬鞭的手直發抖。他記得老將軍臨終前攥著夫人的手說“替我守好紀家“,如今這滿地的碎瓷片,倒像把當年誓言也砸了個粉碎。


    “老夫人這戲。“永昌伯府的管事剛要譏諷,被靖安侯府的沈管事一個眼風止住。沈三指間轉著枚青銅鏢,鏢尖正對三丈外樹梢上的灰雀。雀兒應聲落地時,他淡淡道:“紀家的事,輪不到外人嚼舌。“


    馬車駛入驛站時,紀老夫人又鬧著要撞槐樹。章嬤嬤這迴特意選了棵歪脖子老樹,待老夫人發髻將將蹭到樹皮,才一個箭步撲上去。兩人滾進泥坑裏,老夫人鬢邊金步搖勾住章嬤嬤的盤扣,倒像出滑稽的傀儡戲。


    “列祖列宗啊!“紀老夫人抓把黃泥抹在臉上,“我這般醃臢身子,怎配進紀家祠堂!“她哭得情真意切,眼角餘光卻瞥見驛丞正在廊下疾書——明日“貞婦拒辱“的話本又要添新章了。


    入夜宿在悅來客棧,紀老夫人非要住臨街的上房。章嬤嬤替她梳頭時,銅鏡裏映著對街茶樓燈火通明,說書人正在比劃“紀門烈婦“的段子。


    “嬤嬤瞧這淤青可像真的?“紀老夫人將衣領扯到肩頭,露出章嬤嬤用胭脂調的假傷痕。忽聽得樓下馬蹄聲急,她撲到窗前就要縱身,被章嬤嬤攔腰拖迴時,恰巧讓巡夜的衙役瞧個正著。


    如此鬧了五日,連最精明的沈管事都信了三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主母操勞而死,換親後寵夫擺爛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稀粥末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稀粥末年並收藏主母操勞而死,換親後寵夫擺爛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