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飯就屬你吃得多,這會兒你就餓了,咱們家就屬你能吃!”老爹李君卿抬手拍了二兒子的腦袋一下,不過他說的倒是事實,這家夥一個人頂上別人一個半的飯量了,實在是太能吃了一些。


    眾人有說有笑地迴到了家,今天第一天,眾人雖然勞累,倒也還算是能夠接受,而且幹完活奔著迴家吃飯,心情肯定比其他時候要好上很多。


    喬婉怡領著兒媳婦兒在家給眾人做了一大鍋豐盛的晚餐,家裏現在養的牲畜比較多,就算是不上山打獵,現殺家裏養的動物都足夠眾人吃了。


    三個兒媳婦兒輪流排班在家幫著喬婉怡做飯,誰都不吃虧,喬婉怡主打的一個公平,即便是分家了也不會偏頗,這樣三個兒媳婦兒誰都挑不出理來。


    春耕的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大半個月過去了,李海他們把最後的一片豆子播種完,三家的地就全部耕種完了,接下來就是要開始開荒土地了。


    李海站在新開墾的地頭,望著遠處那片尚未開墾的荒地,眉頭微微皺起,那裏是今年新來的知青們的任務區,幾天過去了,進展卻慢得讓人著急。


    “看什麽呢?”陳秀蘭拍了拍丈夫的肩膀,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哦,是知青那片地啊。聽說他們昨天又刨了一天的樹根,手上全是泡。”


    李海歎了口氣:“他們這些人在城裏呆慣了,哪幹過這種活計,光有熱情不夠,得有人教他們。”


    作為一個從未來穿越迴來的人,他也無法說這一步到底是不是有錯誤的,不得不說,要是沒有這一步,那城裏的孩子永遠都是城裏娃,農村娃就永遠都是土地裏刨食的農民,階級就會被分裂得越來越明顯,我們的國家也就不能變成未來的樣子。


    正說著,遠處走來幾個身影,領頭的正是知青隊長周衛國。他個子高高瘦瘦的,戴著一副黑框眼鏡,在陽光下眯著眼睛朝這邊張望。


    “李大哥!”周衛國遠遠地就揮手喊道,聲音裏帶著幾分急切。


    李海明明沒有他們大,可是這些人還是習慣叫李海大哥,一方麵是為了顯得尊重,另一方麵也是他們的自尊心作祟。


    李海和陳秀蘭對視一眼,迎了上去,走近了才看清,這幾個知青個個灰頭土臉,手上纏著紗布,臉上寫滿了疲憊。


    “你們這是咋了?咋造得這麽狼狽啊?”李海關切地問。


    李海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大隊長現在似乎不再找老獵戶了,現在這邊有什麽事兒他都是找自己,似乎莫名其妙的自己就成了這個小村子的管事人,雖然說還沒給自己一個村長的名頭,可是村長的事兒自己可是沒少幹。


    周衛國推了推眼鏡,苦笑道:“李大哥,我們實在沒辦法了。那片荒地太難開墾了,灌木叢生,樹根盤結,我們幾個拚了命幹,一天也開不出半畝地。”


    說著他還伸出手,掌心布滿了水泡和裂口,“再這樣下去,恐怕完不成任務了。”


    其他知青也紛紛訴苦。一個紮著兩條辮子的女知青眼圈發紅:“我們連吃飯的力氣都沒了,可那片地還是老樣子。”


    李海看著他們狼狽的樣子,心裏也是有著一些同情,他轉頭對陳秀蘭說:“媳婦兒,你去喊爹他們過來,咱們一起去看看。”


    陳秀蘭點頭答應一聲,快步地離開了,李海招唿他們坐下喝口水歇一歇,知青們感激地道謝,端起飯碗咕咚咕咚喝起水來。


    李君卿正在地裏檢查新播的種子,聽到兒媳婦兒說李海喊他過去,他二話不說就扛起鋤頭跟著走了,兩個哥哥也趕緊跟著一起走了過來。


    李海把事情和李君卿簡單地說了一下,他立刻就點點頭,答應幫著一起去看看,幾個知青又是一番感激:“太感謝你們了!我們實在是沒經驗……”


    “別客氣,來到這裏就是緣分!”李君卿擺擺手,隨後帶頭向著那片荒地走去。


    遠遠地,就看見那片荒地像一頭沉睡的野獸,灌木叢生,雜草瘋長,幾棵歪脖子樹倔強地紮根其中,地上散落著知青們砍斷的樹枝和刨出的淺坑,顯然他們確實盡力了,隻是方法不對。


    “這地確實難開。”李君卿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搓了搓,“土質倒是不錯,就是灌木和樹根太密了。”


    李海點點頭:“爹,咱們得教他們怎麽幹。光靠蠻力不行,得有技巧。”


    李君卿點點頭,隨後拿起一把斧頭,走到一棵手腕粗的灌木前:“看好了,砍樹得有技巧。不是隨便亂砍,要從這個角度斜著砍,省力又高效。”說著,他幾下就把灌木砍倒了,動作幹淨利落。


    知青們看得目瞪口呆,那個紮辮子的女知青小聲說:“我們昨天砍了半小時才砍倒一棵……”


    李勇笑著拿起另一把斧頭示範:“還有,砍樹前要先清理周圍的雜草,這樣安全,也方便幹活。”


    李海則走到一棵已經被砍倒的樹前,指著樹根說:“刨樹根也有講究。不能直接從上麵硬刨,要先在周圍挖一圈,找到主根,然後……”他用力一撬,整個樹根就被掀了起來。


    知青們發出一陣驚歎,周衛國推了推眼鏡,認真地說:“原來是這樣!我們之前都是亂刨一氣,難怪那麽費勁。”


    “還有工具的使用。”李君卿拿出幾副手套分給知青,“幹活要戴手套,不然手上全是泡。斧頭要磨鋒利,鈍斧子更費力氣。”


    接下來的時間裏,李海一家手把手地教知青們各種開荒技巧,陳秀蘭也教女知青們如何捆紮砍下的灌木,方便後續搬運。


    掄起讀書,老農民可能比不過這些知青,但論起幹農活,這些老農民隨便挑出來一個都是這些知青的師傅,在李海他們一家人的指導下,這些知青們很快就掌握了幹活的技巧。


    李海他們把工具交給知青,讓他們嚐試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60,我在山溝裏攢下萬畝良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季執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季執筆並收藏重生1960,我在山溝裏攢下萬畝良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