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春耕
重生1960,我在山溝裏攢下萬畝良田 作者:四季執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去年又新來了一些知青,他們就住在陳秀萍家旁邊的那個空房子裏,今年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開荒。
沒辦法,這個年代主要任務就是開荒,要把北大荒變成我們國家的北大倉。
李海他們小兩口今年的任務也不低,除了把自己家裏的土地耕種好,還要開荒三十畝土地出來。
開荒比種地要難得多,它意味著要砍灌木、刨樹根,是最吃力的活計,不誇張地說,開荒一畝地比種五畝地都累。
天剛蒙蒙亮,李海和陳秀蘭兩口子加上前後院兩家就來到了東大窪子地頭,今年他們三家依舊是合夥一起種地,這樣操作算不得誰吃虧誰占便宜。
畢竟如果沒有李海的四輪車,陳秀萍她們隻靠人力,可能完成播種就已經把她累死了,開荒的任務根本無法完成,這樣她雖然看起來多付出了一些勞動,卻不會累到無法完成任務。
這是一片緩坡地,去年種的是大豆,眼下還留著枯黃的茬子,地皮上結著層薄冰,在陽光下泛著刺眼的光。
開春過後的倒春寒,總是給春播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原本都已經能脫下厚棉衣了,因為這倒春寒的關係,大家不得不再度穿著厚重的棉衣來幹活。
不方便不說,幹一會兒活就會弄一身汗,冷風一吹就是一陣哆嗦,讓人遭老罪了。
老爹李君卿在土地上用力地踩了踩,甚至還蹦躂了兩下,確定了土地的軟硬程度後這才點點頭,“還行,今年沒有返漿的問題,不然這塊地估計就得放到最後去種了。”
“那就行,開始種吧,早點幹完省得貪黑了。”李海點點頭,啟動了車子開始播種。
隨著四輪車的轟鳴聲響起,李海熟練地操縱著方向盤,車後拖著的播種機在土地上劃出一道筆直的痕跡,其他人則各司其職,開始了播種。
播種的工作一切都很順利,一直到下午四點多的時候,李海看著大家都已經非常疲憊了,就說道:“咱們最後再播種一趟就迴家吧,都很累了,早點迴去休息一下,明天才有力氣接著幹。”
他們有機器幫忙,進度明顯要比其他人家的快上很多,所以並不需要起早貪黑那麽拚命地幹才能完成任務。
眾人感覺可以,就紛紛點頭答應,李海也不囉嗦,開上四輪車就開始繼續犁地。
忽然,四輪車一側歪,接著就陷進了泥地裏,無論李海怎麽努力都無法行使出來。
這就是土地翻漿造成的泥濘坑,外表上幾乎看不出來任何問題,一旦車子行駛過來,很容易就陷進去,因為黑土地的黏性,輪胎很快就會被泥巴裹住,就隻能在原地轉圈了。
“停下,快停下!”老爹李君卿三步並作兩步衝上來對著李海大喊道:“你這樣越加油門陷得越深!”他雖然沒有開過四輪車,不過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
李海聽到老爹的話,趕緊停止了踩油門,他雖然會開四輪車,但一些經驗還是太少了,對一些突發情況有些處理不當。
這會兒四輪車的動力輪已經陷進去很深了,整個車子也在歪著,和地麵差不多成30°角了。
陳秀蘭提著鐵鍬跑過來,棉襖下擺沾滿了泥點子,剛才她正彎腰點種子,這會兒急得直跺腳:“這可咋整?眼瞅著天要黑了。”
“都別慌,去找點豆杆子或者麥稈過來塞到下麵,再把前麵這裏挖一挖,估計就能出來了。”李君卿說著自己的方法。
動力輪被擋住了,無論李海怎麽轟油門都沒有用,最好的辦法就是像李君卿說的那樣,減少前麵的阻力,增加表麵的摩擦力,這才能行。
豆杆子要是放到秋天的時候,那真的是隨手就能抓來一大把,可是這會兒田間地頭真是沒有,李勇和李哲兩個人找了好半天才從別人家的地頭抱迴來兩捆麥稈。
趁著他們找麥稈的功夫,李君卿和李海兩個人已經把輪胎前麵的泥土挖掘了很多,讓原來筆直的坑壁變成了一個大斜坡,雖然說還是有一些深,好在並不太阻礙車子前進。
兄弟兩人把麥稈擰成一條有一條的繩子,捆綁在輪胎上麵,增加輪胎和地麵的摩擦力。
沒一會兒,兩個人就弄完了這些,李海重新啟動四輪車,李君卿他們爺仨則負責在後麵幫忙往外推,這樣可以給四輪車多一些動力,讓它更容易從深坑裏麵出來。
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再次響起,輪胎上的麥稈與泥濘的地麵摩擦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李海握緊方向盤,感受著車身微微的顫動。
“再加把勁!”李君卿在後麵喊道,他的棉鞋已經深陷在泥裏,額頭上的汗珠在夕陽下閃閃發亮。
陳秀蘭和其他人也都圍了過來,一起用力推著車身。泥土飛濺,沾滿了他們的衣褲,但誰都沒有在意。
突然,輪胎猛地一打滑,車身劇烈晃動了一下。李海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緊接著,他感覺到車子正在一點點往前挪動。
“出來了!出來了!”李勇興奮地喊道。
四輪車終於掙脫了泥潭的束縛,重新迴到了堅實的地麵上。大家都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疲憊但欣慰的笑容。
“多虧了爹的主意。”李海跳下車,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要不今晚就得在這兒過夜了。”
李君卿擦了擦額頭的汗,笑著說:“這都是老輩人傳下來的土辦法。你們年輕人啊,光會開機器可不行,還得學會怎麽伺候這些‘鐵牲口''。”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遠處的村莊已經升起了嫋嫋炊煙。陳秀蘭看了看天色,說:“咱們趕緊收拾收拾迴家吧,這身泥巴也得好好洗洗。”
“也不知道娘給咱們弄了啥好吃的,我這肚子早就餓了。”李哲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它很配合地發出了咕嚕咕嚕的聲音。
“中午的飯就屬你吃得多,這會兒你就餓了,咱們家就屬你能吃!”
沒辦法,這個年代主要任務就是開荒,要把北大荒變成我們國家的北大倉。
李海他們小兩口今年的任務也不低,除了把自己家裏的土地耕種好,還要開荒三十畝土地出來。
開荒比種地要難得多,它意味著要砍灌木、刨樹根,是最吃力的活計,不誇張地說,開荒一畝地比種五畝地都累。
天剛蒙蒙亮,李海和陳秀蘭兩口子加上前後院兩家就來到了東大窪子地頭,今年他們三家依舊是合夥一起種地,這樣操作算不得誰吃虧誰占便宜。
畢竟如果沒有李海的四輪車,陳秀萍她們隻靠人力,可能完成播種就已經把她累死了,開荒的任務根本無法完成,這樣她雖然看起來多付出了一些勞動,卻不會累到無法完成任務。
這是一片緩坡地,去年種的是大豆,眼下還留著枯黃的茬子,地皮上結著層薄冰,在陽光下泛著刺眼的光。
開春過後的倒春寒,總是給春播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原本都已經能脫下厚棉衣了,因為這倒春寒的關係,大家不得不再度穿著厚重的棉衣來幹活。
不方便不說,幹一會兒活就會弄一身汗,冷風一吹就是一陣哆嗦,讓人遭老罪了。
老爹李君卿在土地上用力地踩了踩,甚至還蹦躂了兩下,確定了土地的軟硬程度後這才點點頭,“還行,今年沒有返漿的問題,不然這塊地估計就得放到最後去種了。”
“那就行,開始種吧,早點幹完省得貪黑了。”李海點點頭,啟動了車子開始播種。
隨著四輪車的轟鳴聲響起,李海熟練地操縱著方向盤,車後拖著的播種機在土地上劃出一道筆直的痕跡,其他人則各司其職,開始了播種。
播種的工作一切都很順利,一直到下午四點多的時候,李海看著大家都已經非常疲憊了,就說道:“咱們最後再播種一趟就迴家吧,都很累了,早點迴去休息一下,明天才有力氣接著幹。”
他們有機器幫忙,進度明顯要比其他人家的快上很多,所以並不需要起早貪黑那麽拚命地幹才能完成任務。
眾人感覺可以,就紛紛點頭答應,李海也不囉嗦,開上四輪車就開始繼續犁地。
忽然,四輪車一側歪,接著就陷進了泥地裏,無論李海怎麽努力都無法行使出來。
這就是土地翻漿造成的泥濘坑,外表上幾乎看不出來任何問題,一旦車子行駛過來,很容易就陷進去,因為黑土地的黏性,輪胎很快就會被泥巴裹住,就隻能在原地轉圈了。
“停下,快停下!”老爹李君卿三步並作兩步衝上來對著李海大喊道:“你這樣越加油門陷得越深!”他雖然沒有開過四輪車,不過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
李海聽到老爹的話,趕緊停止了踩油門,他雖然會開四輪車,但一些經驗還是太少了,對一些突發情況有些處理不當。
這會兒四輪車的動力輪已經陷進去很深了,整個車子也在歪著,和地麵差不多成30°角了。
陳秀蘭提著鐵鍬跑過來,棉襖下擺沾滿了泥點子,剛才她正彎腰點種子,這會兒急得直跺腳:“這可咋整?眼瞅著天要黑了。”
“都別慌,去找點豆杆子或者麥稈過來塞到下麵,再把前麵這裏挖一挖,估計就能出來了。”李君卿說著自己的方法。
動力輪被擋住了,無論李海怎麽轟油門都沒有用,最好的辦法就是像李君卿說的那樣,減少前麵的阻力,增加表麵的摩擦力,這才能行。
豆杆子要是放到秋天的時候,那真的是隨手就能抓來一大把,可是這會兒田間地頭真是沒有,李勇和李哲兩個人找了好半天才從別人家的地頭抱迴來兩捆麥稈。
趁著他們找麥稈的功夫,李君卿和李海兩個人已經把輪胎前麵的泥土挖掘了很多,讓原來筆直的坑壁變成了一個大斜坡,雖然說還是有一些深,好在並不太阻礙車子前進。
兄弟兩人把麥稈擰成一條有一條的繩子,捆綁在輪胎上麵,增加輪胎和地麵的摩擦力。
沒一會兒,兩個人就弄完了這些,李海重新啟動四輪車,李君卿他們爺仨則負責在後麵幫忙往外推,這樣可以給四輪車多一些動力,讓它更容易從深坑裏麵出來。
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再次響起,輪胎上的麥稈與泥濘的地麵摩擦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李海握緊方向盤,感受著車身微微的顫動。
“再加把勁!”李君卿在後麵喊道,他的棉鞋已經深陷在泥裏,額頭上的汗珠在夕陽下閃閃發亮。
陳秀蘭和其他人也都圍了過來,一起用力推著車身。泥土飛濺,沾滿了他們的衣褲,但誰都沒有在意。
突然,輪胎猛地一打滑,車身劇烈晃動了一下。李海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緊接著,他感覺到車子正在一點點往前挪動。
“出來了!出來了!”李勇興奮地喊道。
四輪車終於掙脫了泥潭的束縛,重新迴到了堅實的地麵上。大家都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疲憊但欣慰的笑容。
“多虧了爹的主意。”李海跳下車,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要不今晚就得在這兒過夜了。”
李君卿擦了擦額頭的汗,笑著說:“這都是老輩人傳下來的土辦法。你們年輕人啊,光會開機器可不行,還得學會怎麽伺候這些‘鐵牲口''。”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遠處的村莊已經升起了嫋嫋炊煙。陳秀蘭看了看天色,說:“咱們趕緊收拾收拾迴家吧,這身泥巴也得好好洗洗。”
“也不知道娘給咱們弄了啥好吃的,我這肚子早就餓了。”李哲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它很配合地發出了咕嚕咕嚕的聲音。
“中午的飯就屬你吃得多,這會兒你就餓了,咱們家就屬你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