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親王代善率領著殘部,如同喪家之犬般一路丟盔棄甲,灰頭土臉地逃迴了北京城。士兵們腳步虛浮,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綿軟無力,每一張臉上都寫滿了驚惶與疲憊,眼神空洞而無神,仿佛驚弓之鳥,稍有風吹草動便會瑟瑟發抖。破損的軍旗在風中無力地耷拉著,軍旗上那曾經象征著榮耀的圖案,此刻也變得模糊不清,仿佛一個垂暮老人,失去了往日的威風;兵器七零八落,有的斷成兩截,靜靜地躺在路邊,有的則被隨意丟棄,訴說著這場慘敗的悲涼。他們的身影在京城的街道上顯得格外落魄,引得路人紛紛側目,投來異樣的目光。


    多爾袞得知消息後,頓時怒發衝冠,臉上的憤怒仿佛洶湧的火山,隨時可能噴發。他在大殿上來迴踱步,靴子重重地踏在地麵上,發出沉悶的聲響,每一聲都像是敲在眾人的心上。他的眉頭擰成了一個深深的“川”字,額頭上的青筋也因為憤怒而微微凸起,雙眼圓睜,仿佛要噴出火來。當代善踏入大殿,多爾袞猛地轉身,對著代善厲聲嗬斥:“你身為親王,肩負著我大清的重任,卻如此慘敗而歸,金陵城何等重要,那可是江南的咽喉要地,是我八旗將士夢寐以求的戰略要衝,你竟輕易丟失,丟盡了我八旗的顏麵!你可知罪?”多爾袞的聲音在大殿中迴蕩,充滿了威嚴與憤怒,震得眾人的耳膜都隱隱作痛。


    代善“撲通”一聲跪地,膝蓋重重地磕在堅硬的地麵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似乎連地麵都跟著顫抖了一下。他頭垂得極低,幾乎要貼到地麵,身體像篩糠一樣微微顫抖,冷汗從額頭不斷冒出,順著臉頰滑落,滴在冰冷的石板上,瞬間消失不見。他聲音顫抖地說道:“臣罪該萬死,辜負了攝政王的信任,願領責罰。但此次戰敗,實在是民義軍太過強大,尤其是他們的火器,臣不敢不向攝政王如實稟報。”代善的聲音中充滿了愧疚與恐懼,他深知此次戰敗的後果嚴重,隻希望能將實情說清,或許能得到一絲寬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絕望,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悲慘的結局。


    多爾袞聞言,眉頭一皺,神色間透露出一絲詫異,他停下腳步,冷冷道:“火器?說來聽聽。”多爾袞的眼神中充滿了疑惑與好奇,他想知道究竟是什麽樣的火器,能讓代善的軍隊如此慘敗。他微微眯起眼睛,緊緊地盯著代善,仿佛要從他的臉上找到答案。


    代善喉頭微動,咽了口唾沫,穩了穩心神,說道:“民義軍裝備了各種新式槍械和火炮,那些火槍射程遠、精度高,裝填速度更是遠超我們的鳥銃。我們的士兵還沒來得及靠近,就被他們的火槍擊中。他們的火炮威力巨大,發射的炮彈能輕易炸開我們的防禦工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我軍和鄭軍在其火力壓製下,根本不敵,就像狂風中的弱草,毫無還手之力。每一次炮彈的爆炸,都讓我們的士兵死傷慘重,陣地也被摧毀得七零八落。”代善抬起頭,眼中滿是憂慮,繼續說道:“攝政王,以臣之見,我軍若想正麵擊敗民義軍,必須全麵改革軍隊。大力采購新式火槍、火炮等武器用來武裝部隊,隻有這樣,才能和民義軍在公平的基礎上較量。這或許是扭轉戰局的關鍵所在。我們不能再固步自封,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否則隻會被民義軍打得節節敗退。”代善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他希望多爾袞能重視他的建議,采取行動。他的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


    多爾袞聽後,臉色愈發凝重,他再次在大殿中來迴踱步,心中暗自思量,代善所言確實在理,若不進行變革,日後與民義軍交戰,勝算依舊渺茫。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他深知大清麵臨的威脅日益嚴峻,必須做出改變。他的腳步沉重而緩慢,每一步都仿佛在權衡著大清的未來。


    就在多爾袞打算將代善軍法從事時,鄭親王濟爾哈朗上前一步,雙手抱拳,神色誠懇地說道:“攝政王息怒,代善雖此次戰敗,但多年來為我大清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他曾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多次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此次或許隻是一時指揮失誤,還望攝政王念在他往日的功勞上,從輕發落。”濟爾哈朗微微皺眉,眼神中滿是求情之意,他心裏想著,如今局勢動蕩,正是用人之際,代善作戰經驗豐富,若能留下他,日後或能派上用場。他希望多爾袞能網開一麵,給代善一個機會。他偷偷地看了一眼多爾袞的臉色,試圖從他的表情中找到一絲鬆動的跡象。


    豫親王多鐸也緊接著說道:“是啊,如今正是用人之際,若嚴懲代善,恐怕會寒了將士們的心。代善在軍中威望頗高,他的部下對他忠心耿耿,若輕易處置,可能會引起軍中波動。不如給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讓他戴罪立功。這樣既能讓他有機會彌補過錯,也能穩定軍心。”多鐸微微頷首,目光誠懇地看著多爾袞,他深知代善在軍中的威望,若輕易處置,可能會引起軍中波動。他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既能讓代善有機會彌補過錯,又能穩定軍心。他輕輕地歎了口氣,心中默默祈禱多爾袞能聽從他們的建議。


    眾人紛紛進言,你方唱罷我登場,大殿中一時間議論紛紛。多爾袞的臉色漸漸緩和了些,但仍一臉陰沉,他在大殿中來迴踱步,心中權衡利弊。此時,他想到如今民義軍勢力不斷壯大,大清麵臨的威脅日益嚴峻,確實需要各方力量共同應對,若此時嚴懲代善,對軍心和局勢都不利。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猶豫,他在思考著如何抉擇。他的內心在懲罰代善和利用代善之間搖擺不定,每一種選擇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這時,洪承疇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個禮,緩緩說道:“攝政王,諸位王爺所言不無道理。依臣之見,不如讓代善戴罪立功。如今民義軍勢如破竹,已成我大清心腹大患。而南明朝廷內部本就分崩離析、各自為政,南明皇帝朱慈烺自私自利、目光短淺,麵對日益壯大的民義軍,他們也深感威脅。按照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邏輯,我們不妨向南明朝廷示好。由臣書信南明朝廷,再請吳三桂從中斡旋牽線,假意答應在共同擊敗民義軍後劃江而治,並且答應給予他們軍事和物資的援助,聯合他們共同對抗民義軍。待聯盟事成,便讓代善率部與南明軍共同夾擊民義軍,將功補過。同時,盡快推進軍隊火器改革,提升我軍戰力。我們可以派遣使者前往西洋,采購先進的火器,聘請西洋的火器專家來指導我們的軍隊,讓我們的士兵掌握先進的火器使用技術。”洪承疇微微抬頭,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謀略,他心裏清楚,這是一個既能解決民義軍威脅,又能給代善機會的兩全之策。他希望多爾袞能采納他的建議,改變當前的局勢。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之色。


    多爾袞聽後,陷入了沉思,他停下腳步,目光深邃,思考著其中的利弊。大殿中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屏住唿吸,等待著多爾袞的決定。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秒都顯得格外漫長。片刻後,他突然大笑一聲:“好!就依你們所言。洪愛卿此計甚妙,代善,你也需銘記今日之言,全力備戰。”隨後看向代善,臉色一沉,嚴肅地說:“此次便暫且饒過你,待與南明朝廷聯盟達成,你率部與南明軍共同夾擊民義軍,若再失敗,定不輕饒!”多爾袞的聲音中充滿了威嚴,他希望代善能明白他的意思,全力以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期待著代善能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有所表現。


    代善如獲大赦,連忙磕頭謝恩:“臣定當拚死效力,以贖前罪。”他心中燃起一絲希望的火苗,暗暗發誓定要緊緊抓住這次機會,一雪前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心,他知道這是他唯一的機會,他必須成功。他的雙手用力地撐在地麵上,仿佛要將自己的決心傳遞給大地。


    於是,洪承疇立即著手書信南明朝廷,他坐在書桌前,研墨鋪紙,思索片刻後,提筆寫下一封言辭懇切的書信。他的筆下流淌著精心構思的詞句,每一個字都飽含著他的謀略與算計。而遠在貴陽的吳三桂接到密信後,不敢耽擱,迅速派遣親信快馬加鞭趕赴雲南昆明,與南明宰相李翰明取得聯係。親信日夜兼程,馬不停蹄,一路上風餐露宿,終於將書信送到了李翰明手中。


    李翰明收到書信後,深知此事重大,與洪承疇書信往來多次。洪承疇在信中言辭懇切,還隱晦提到攝政王多爾袞答應事成之後,給予李翰明豐厚的金銀珠寶作為酬謝。李翰明心中一動,暗自思忖若能促成此事,既能獲巨額財富,又能穩固朝堂地位、提高威望,便迴信應允定會盡力斡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貪婪,他期待著能從這件事中獲得巨大的利益。他開始在心中盤算著如何在朝堂上說服眾人,如何將這場聯盟的戲演得逼真。


    很快,南明朝堂之上,一場激烈的爭論即將展開,各方勢力的博弈,也將決定著這片土地未來的走向,而清軍的火器改革,也在悄然籌備,即將拉開改變曆史進程的大幕。整個局勢如同一張緊繃的大網,各方勢力在其中縱橫捭闔,未來充滿了未知與變數。南明朝廷內部,主戰派和主和派各執一詞,爭論不休;而清軍內部,也在為火器改革的具體方案而爭論得麵紅耳赤。這場關乎天下大勢的較量,才剛剛開始,各方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目標而努力,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外傳之攜現代智統亂世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宇秀天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宇秀天下並收藏大明外傳之攜現代智統亂世天最新章節